《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什么?

孔孟之道的儒家认为,“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教化的源泉。《孝经·明开篇第一章》载:孔子曰:“孝为德之本,教而生。”孝是美德的基础这一观点在其他儒家著作中也有所体现。一位孔子说:“君子之事,立于其基。孝也是仁之本?”[5](P71)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孟子曰:“亲而为善。”[5](P430)也说:“仁是真理,亲也。”[5](P359)仁的本质是侍奉老人,孝敬亲人。戴的《大孝经》说:“孝者,天下大经也。孝放于天地,平衡于四海,施于子孙后代,无一昼夜。”指出“孝”是一切美德的起点,是一切美德的伟大经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6](P475)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问任,子曰‘爱’。"[5](P171)“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他认为“孝”是“仁”的基础。“谁孝顺弟弟?”[5](P71)既然孝的观念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那么对于这种观念价值的实现必然有一些最具体、最直接的行为要求。

儒家的创始人非常重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子女尊重、爱和支持父母。【7】诚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支持,但孔子并不止步于物质支持。他认为,光有物质上的支持是不够的,需要在情感上表达对父母真诚的尊重和爱。所以他又说:“今天的孝道就是养,至于狗和马,能养就养。不敬,有何不可?”【5】(P79)如果感情上不尊重和爱父母,那只是物质上的支持。跟狗和马有什么区别?而孔子对“孝”的最高论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去世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去世后继承父母的意愿。所以孔子说:“父在察其志,父不察其行。三年过去了,他还没有从父亲的道路上有所改变,可谓孝顺。”[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遗志灭商纣王,于是孔子称赞他们说:“和周公都很孝顺!孝顺之人,善于承人之志,善于告人之事。”[5](P44)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是立志完成父亲留下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最高要求的体现。

孔子要求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些具体行为,典籍中有如下一些记载:

子曰:“生而为人,以礼待人;死了就礼葬,礼祭。”【5】(P79)父母在世时,应礼尚往来;死了就要礼葬,按礼仪祭祀。

孟问孝,子曰:“父母只忧其病。”[5](P79)关心父母的疾病是孝顺父母的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必好游。”【5】(P98)就是要求孩子在父母面前总要尽点孝心。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孝思想,认为孝是仁的本质。因此,“什么是大事?事情大了。”[5](P357)也说:“孝子为重,无非是敬亲;敬亲无非是养天下。”[5](P385).将起源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道观念延伸到整个社会,是孟子孝道观的独特之处。所以孟子说:“我老,人老;年少轻狂,还有年轻人。”[5](P253)

在孔孟之后,有很多大学者都提倡孝的观念。北宋中期,理学的领军人物在和洛阳二程都大力阐发了儒家的孝道观,使孝道观念在民间迅速传播,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载在更深的层次上把孟子的孝道观延伸到了他人身上。他提出“尊老使其长,慈弱使其幼,贤而德,德而美。”世界哪里累,哪里残,哪里寡,都是我哥的错,他没告诉我。有了保障,孩子的翅膀也是。”[8](P180)

程对仁与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指出“孝也是仁之本!”文字是仁的基础,不是仁的基础。”[9](卷十一)“仁为本”与“仁为本”是有区别的,用的是孝,不能混为一谈。他还说:“人可以不孝顺,但也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顺。”[9](卷23)不仅要有孝的观念,更要有孝的行动。

清代著名儒学家魏源也阐述了孝道。他说:“君子之言,孝也,惟敬也;君子之言,恭敬孝顺。不敢一举忘记父母,说话也不敢忘记父母。”【10】(p 14)在服务父母上,将“孝”与“敬”紧密结合。这是魏源的新见解。

四孝是政治的基础,统治者大力提倡孝道。

孝道观念也是统治者施政的基础。

还是孔子说“子Xi不是政治家?”子曰:“书上说,‘孝!要孝顺,要和兄弟做朋友,要讲政治。“难道它也是政府,而且是政府?[5](P82)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引用《尚书》中的话来解释,他是用孝的观念来影响社会政治的,也就是参与政治。这段对话表明,儒家创始人孔子从一开始就把弘扬孝道的活动视为一种政治行为。

《孝经》说:“夫之孝,始亲服之,中服之,终立之。”这就指出“孝”是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的结合。“孝”对封建政治的重要性,在《孝与三才》一章中更为具体。《孝经·三才篇》写道:“夫之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天地之经,而民之经。然后天朗气清,因地之利,以顺天下,以其教为本,其政不严。先王见教可改民。”治国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所以,尽孝,天下自然治。《孝经·孝章》记载:“昔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太平,无灾无难。所以王铭以孝治天下是一样的。”只要尽孝,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一个儿子也说:“他对弟弟很孝顺,但很少犯罪。不善于犯错误,善于捣乱的人不在。”[5](P70)历代皇帝都知道,提倡孝道对稳定自己的统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儒家的孝道备受推崇。汉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对孝的尊重,从开始,在大多数皇帝的谥号上加了一个“孝”字,如“孝”、“孝文帝”。《汉书·艺文志》载:“《论语》《孝经》汉文帝时皆博士。”《孝经》是有价值的。同时把孝顺作为选官的依据。孝可以称为“孝”,由朝廷任命为官员。更何况九五皇帝编《孝经》注释集,金元皇帝、梁武帝、唐玄宗等也不少见。

封建统治者重视“孝”的宣传,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其理论依据来自《大学》中的“三纲八目”。

《大学》开篇是这么一句话:“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三纲。即第一,要培养人才,要德;二要治国安民;第三,我们应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大学”的“八只眼”是:敬事、知识、诚、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修身,齐家;和谐了,国家就治理了;如果你治理这个国家,世界就会和平...所谓治国必与贵家和睦;如果你的家人不能教,你可以教别人。所以,君子不出家而为国师;孝,所以事也,……”统治者用孝道来教育百姓,这是修复百姓身体的过程。向普通大众宣传孝道,就是要影响人,让家人团聚。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治国必先治家”[5](P12)指出了以孝治国,先治家的重要性。“孝,所以事君”,[5](P12)直接把人们孝顺的对象指向了君。《祭礼》说“不孝君之不孝。”更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是不孝的表现。

当然,弘扬孝道,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尊老爱幼,规范天下。“所谓平天下治国之人:老人老而民孝,人长而民幼,人孤而民异。是君子之道。”[5](P14)正因为如此,历代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也做出了很多诸如以上的手势来宣扬孝道。

除了一些非强制性的手段外,统治者还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孝道,即把儒家的孝道伦理思想渗透到刑法中,制定法律条文来惩治不孝。秦朝继承了先秦“惩不孝”的传统,有自己惩治不孝的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载:某告其子不孝,上书官府,官府依告查处,“斩其子之足,迁蜀附近郡,使其永世不得迁。”此后,就有了惩罚“不孝”的法律条文,而且更加密集严厉。

历代帝王推崇“孝、孝”,最终目的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客观上对社会有一定的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