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是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落的?

邵氏电影的创始人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

首先,邵氏电影公司是一家成立几十年的大电影公司。几十年=历史遗留问题会很多,处理不好可能积重难返;不小心很难顾及到很多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80年代初,邵氏影业高层将目光从电影转向电视剧。因为当时邵氏影业的财报一年比一年差,又恰好公司在经营TVB的时候也大赚了一笔,所以逐渐减少了对电影的投入。

第二,萧伯纳几十年的制作体系早已难以跟上时代。这使得肖很难让电影像以前一样受欢迎。再加上演员选择不合理,很多优秀的演员离开了邵氏,另立门户。这些演员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了肖的强烈反对者。比如邹文怀、李小龙和许冠文。这些都是在香港电影界有很大影响力的演员和导演,但都被邵氏拒之门外。但是,如果他们当初真的被萧接受了,在萧的僵化体制下,他们可能很难取得后来的成就。

再加上徐克、黄百鸣、麦家等人的崛起,香港电影界形成了邵氏、嘉禾、新艺术城三足鼎立的局面。

最致命的是,因为香港本土票房崩盘,邵氏高层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邵氏电影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军好莱坞。公司投资了《地球大灾变》《银翼杀手》等好莱坞大片,但票房并不理想,基本上是亏损的局面。这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邵氏电影公司或许会成为像华纳兄弟一样的百年电影公司可惜,没有更多的如果,错过了时代机遇的邵氏影业只能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邵氏电影曾经是六七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标签,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十三太保、洪泉大师、方世玉和洪熙官等。都是邵氏电影的经典。

20世纪70年代末,肖开始走下坡路。我认为应该有三点:

一、香港影视发展趋势。从50年代到70年代,香港电影辉煌一时,从香港引进了中国大陆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优秀电影。邵氏也在邵氏的带领下将邵氏电影推向高潮。正是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8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缓慢发展和周边国家优秀电影的涌现,香港电影大摇大摆地向前发展。

二、邵氏集团内部原因,外部发展迅速,而邵氏内部生产体系固步自封,没有与时俱进。此外,一些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已经成家立业,肖氏的精神领袖也逐渐老去,尤其是80年代以后,肖氏将目光转向电视领域,无暇顾及电影领域,而电视又未能给肖氏带来荣耀,于是肖氏跟随肖氏电影的没落,逐渐没落。

第三,在萧氏没落的时候,错误的海外投资让本已处于强弩之末的萧氏雪上加霜,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加速了萧氏的没落。

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电影公司,从1958成立,到六七十年代的巅峰,再到八十年代的衰落,经历了近三十年。这个影视帝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是中国电影的骄傲。由于80年代各大电影公司的崛起,如嘉禾,以及时代的进步,邵氏的电影风格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肖有着独特的眼光,并很快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电视上,也就是现在的TVB(无线电视)。转让后影响力大,收到的效益大,经典剧层出不穷,比如《射雕英雄传》。这是邵逸夫深谋远虑的结果,因为任何行业都有其兴衰。邵氏电影垄断20多年也是奇迹,不可能永远这样。虽然在80年代就停产了,但也不能断定是衰落,只是转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说明邵逸夫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从南洋北上赴港。

那时候邵氏兄弟在影视圈早就小有名气了。早在1925,四兄弟就以其雄厚的家底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业公司。老大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老二邵存任会计兼编剧,老三邵仁枚负责发行,老六邵逸夫一边读书一边帮兄弟们干活。

在兄弟们的共同努力下,“天一”一度成为老上海三大电影公司之一,并将业务发展到香港、广州乃至东南亚,成为享誉海外的跨国公司。

上世纪50年代,南下的邵氏兄弟恰逢香港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五湖四海的精英云集。

但负责香港业务的二哥邵存仁并不专注于制作,而是专注于建设影院,很快被竞争对手国泰压制。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成立的第二年,雷厉风行的邵逸夫来到香港。后来,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花了很多钱来显示它非凡的企业家精神。

他花巨资在清水湾买了一块6万多平方米的地,开山填海建电影院,从美国买设备。由他一手打造的邵氏影城,鼎盛时期拥有1300多名员工,被外媒誉为“东方好莱坞”。

▲萧伯纳的经典书名。

邵毅的保守主义很快被邵逸夫和他的第三个兄弟邵仁枚抛弃。

为了彻底夺取二胎的生产权,邵仁枚和润润润想出了一个“以一杯酒解兵”的招数。邵毅60大寿时,他们当众宣布:“二哥辛苦了,现在老了,不如退休享受幸福。”

邵毅被他的弟弟逼进了皇宫,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懦弱。他虽然放弃了制作权,却被肖的大刀阔斧的施工所困扰。他先把老邵氏制片厂卖了,然后他买的新华影院不放邵氏电影,而是首映西方电影。

直到1961,邵存才正式退出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家族生意一分为二。

邵氏公司大起大落期间,权力斗争贯穿始终,江湖恩怨成为香港影视圈无休止的话题。

路是蓝色的,为了开山林。成立之初就面临兄弟分家的邵氏公司,内忧外患。

跑跑跑跑跑跑,兢兢业业,谈起了自己的工作。他说:“我做事的态度是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最小的一部分。在一切都完美之前,我绝不会放松。”

来自邵氏家族的导演张彻亲眼目睹了邵氏的奉献精神。根据他的记忆:

“(邵逸夫)几十年如一日。每天9点上班,上班前练两个小时气功,不间断。上班的时候,我解释主管的工作。我写了一张纸条,每个人一张。到了工厂,第一份工作就是看导演前一天拍的毛片,站着看,一边做提手动作。”

邵逸夫曾说他没有娱乐,看电影是他的工作和娱乐。他自称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人。80岁之前,他每年要看六七百部电影。

为了保证影片的质量,邵逸夫严格控制影片。他说:“观众看了烂片一定很不开心。他们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不如把烂片烧掉。”

在邵氏成立初期,邵氏拍过无数部电影。“邵氏出品必是好片”的口号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邵艰难发展的同时,邵存的离开所带来的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

邵村人有三个儿子,其中次子邵最为突出,深受赏识。邵毅从邵氏公司辞职后,邵仍被其六叔留用为总经理,成为邵氏早年的中坚力量。肖打算把他培养成肖电影事业的接班人。

然而,邵毅人不愿意,因为他们被他们的弟弟排挤。他们不想让儿子“为别人工作”,命令邵退出邵氏兄弟。邵不愿违背父亲的意愿,只好向六叔递交辞职信,前往日本,从此杳无音信。

邵走后,周乃文接任总经理。邵逸夫不愿意将权力委托给外人。周乃文只负责分销领域,由邵逸夫一手提拔的邹文怀负责公司的规模。

邹文怀多年来为肖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职位一直仅限于宣传总监和生产经理,最高时他也只是副总经理。在这期间,总经理换了好几次,即使他没有掌握实权,他也总是在邹文怀的头上。

邹文怀非常沮丧。他再怎么努力都无法独立,更别说股东了。肖氏是家族企业。早在成立之初,公司章程中就写着,主要股东只能是邵氏家族。

这一安排为邹文怀日后逃离肖伯纳的魔爪,走向独立铺平了道路。

当时邵氏的对手国泰航空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电影,让邵氏有点着急。邹文怀为邵逸夫公司出谋划策,并以两倍的薪水从国泰航空公司聘请了香港最受欢迎的女演员戴琳。

▲林彪。

真名叫程,他的父亲是广西的大人物,曾帮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戴琳被导演李翰祥誉为电影界几十年都找不到的明星。不幸的是,她嫁给了龙五,云南国王龙云的儿子。

1964年,戴琳因婚姻问题自杀,时年30岁。此后的很多年里,香港人一想到不吉利的美女,就会提到戴琳。

戴琳转投邵氏后,在1958出演了电影《丢西姆的故事》。这部电影由李翰祥执导,在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上获得五项大奖。

李翰祥出生于美术专业,痴迷于戏剧。他年轻时拿着伪造的高中毕业证申请高考,被查出取消了学籍。1948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却在变法前夕南下湘江,躲过了事后的文化浩劫。

李翰祥是邵氏最器重的导演之一,他的黄梅调电影成了当时邵氏的一大标志。

1963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李翰祥编剧并执导,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在台北上映后,创下了台北连续62天的纪录,总票房收入超过800万新台币。

当扮演反串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访台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和成千上万的市民排队观看。为此她获得了第二届金马奖“最佳男演员特别奖”。这个奖的原因是评委不知道是给她颁发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台湾省变成了一座“疯狂的城市”,在接下来的30年里,台湾省电影市场一直被香港主导。正如台湾省演员张艾嘉所说,台湾省电影人觉得只要有香港演员,就是好电影。

就在李翰祥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国泰航空背叛了他,支持他在台湾省成立国联公司。李翰祥想成就一番事业,并在台湾拍了一些好电影。但由于经营不善,没几年就濒临倒闭,只能1971回香港。

听说李翰祥要回到萧伯纳身边,萧伯纳本想拒绝,还是他的三哥邵仁枚既往不咎,劝他“咱们拼了钱,不争气”。李翰祥重回邵氏,东山再起,开辟了骗术片、言情片、清宫片等新的商业片。

即使拍情色片,很多后来的导演也比不上这个老司机。

李翰祥的结拜兄弟胡金铨也因《肖》而成名。胡金铨是个科学家。后来他第一个用弹簧床拍光跳,灵感来源于学理工科。

他把中国武侠片介绍给世界,拍出了《来跟我喝一杯》《龙门客栈》等经典影片。来跟我喝一杯被称为新武侠片的开山之作。

然而,胡金铨和肖也经常发生分歧。

1964年,胡金铨为肖伯纳导演了抗日电影《大地的孩子》。因为当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实行反种族法,日军暴行和中日军队对峙的镜头在影片上映前就被肖大量删除,尤其是有国旗的镜头。胡金铨对此并不满意。

后来,胡金铨的电影《红胡子》本来是在台湾省外景拍摄的,邹文怀与台湾签了合同,但邵逸夫下令停止拍摄。后来,这部电影由台湾的其他导演拍摄,并改名为《山贼》,由胡金铨担任挂名编剧。

不久,胡金铨离开邵氏公司去了台湾省。

与胡金铨* * *联手打造武侠片江湖的是另一个肖,张彻。

张彻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军阀家庭。早年,他成为一名政治官员。他先是在上海担任文化比赛委员,然后去了台湾,得到了蒋经国的提拔。身处官场,张彻总想着官瘾,但在权力斗争中频频落败,不得不退出政坛。从那以后,他沉迷于性,并与女演员李湄有染,所以他误当了导演。

刚到香港时,张彻在国泰工作了一年,然后被邵氏挖走。当肖担任编剧的导演时,张彻每天都会收到肖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指定的项目。除了邹文怀,很少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可见萧伯纳对张彻的期望。

张彻没有让他失望。

上世纪60年代,高瞻远瞩的邵逸夫采用了邹文怀提出的差异化策略,这与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在香港的流行不谋而合,于是有意打造一个“武侠世纪”。在此期间,邵氏终于超越了他的对手国泰航空,电影业达到了顶峰。

以为首的武侠片,其电影中的人物不同于所擅长的女侠、儒侠,更像是先秦时期就存在的游侠、刺客。“他的话将是真实的,他的行动将是富有成效的。他已许以至诚,不爱其身,去学者之境。”

由张彻执导,1967上映的《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港片,一举奠定了张彻的江湖人地位。

《独臂刀》出自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之手。

1957年,倪匡从广州偷渡到澳门,后转战香港。起初,他只在一家染料厂工作,偶尔给《真理报》投稿。没想到,他误写了东西,成了作家。

倪匡也写武侠。1965年,金庸在办《明报》,写小说《天巴龙部》。他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连载暂停,读者很难接受,但金庸忙不过来,只好请倪匡来做。

临行前,金庸告诉倪匡,永远不要写小说《死了》里的人物。金庸一走,倪匡就把小说里的阿紫弄瞎了。金庸回来后发现倪匡完全释放了自己,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疑,倪匡笑着说:“不是我弄瞎了他,是丁春秋弄瞎了他。”

倪匡在武侠电影的剧本上很有成就,但他写完一部作品后,就和钱撇在一起了,所以内容经常被导演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一点也不介意。他开玩笑说自己写的是《独臂刀倪匡》。这部电影之后,他和张彻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合作。

张彻电影中的英雄帅气自然,朴素的服饰充满阳刚之气,眉宇间时常沉郁,于是上演了悲壮英雄的故事。

李修贤、狄龙和姜大卫都是张彻的得意门生。

姜大卫出生于一个表演世家,他的哥哥蒋昌年作为童星出道。江昌年后来艺名“秦沛”,也是香港著名演员。他们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再婚,并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董成义。

娱乐圈的兄弟并不少见,但是秦沛、姜大卫、东升义的名字完全不同,而且还是兄弟,估计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张彻的帝王英雄姜大卫。

张彻凭借《独臂刀》获得了“百万导演”的称号,但肖伯纳手下还有一个导演叫“楚婉”。

这个人就是楚原。

楚原从小就对海派电影着迷。解放后,他在广州上大学,学习了许多前苏联的电影理论著作。65438到0954他逃到了香港。

楚原原本想成为一名演员,但他太矮了,所以他不得不发展成为一名编剧和导演。也许他无法摆脱对表演的痴迷。楚原晚年不时客串影视剧,楚原在成龙的《永不服输》中饰演反派。

现在提到香港电影,很多人还是认为小时候在录像厅和电视上看的国语电影是内地引进的配音版。其实70年代香港以国语片为主,李小龙的电影都是国语上映,80年代重新上映后才改成粤语。

楚原的武侠片《古龙》在港台上映时也配有普通话配音。他说:“古龙的对话是普通话里最有趣的。”

但是是楚原让粤语电影复活了。1973年,他的粤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上映,轰动香港,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影响深远,以后衍生出各种影视剧。

然而此时的香港电影江湖,已经不是邵氏一家独大了。

▲《七十二房客》剧照。

张彻曾为邹文怀写过一句话:“朋友与酒千斗,半张人间纸;天下如棋,先手强。”

在香港影视圈的棋局中,邹文怀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邵氏的大军。他为肖工作了n年。虽然很受萧伯纳器重,但也屡受掣肘。

1970年,60多岁的邵逸夫心情很好,有很多喜事。十几年的老对手国泰航空终于停止了生产业务,而离开台省的“造反派”李翰祥日子也不好过,迟早要倒闭。

后来,邵逸夫把红颜知己方逸华带到肖伯纳身边,负责采购部。歌手出身的方逸华做了多年的妾。直到62岁时,她才正式嫁给了被称为“六姨”的邵逸夫。是她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称为“四大天王”。

邵氏在一个小小的香港重新构建了大中华文化。他说,“我拍电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愿望,核心观众是中国人。”因为邵的存在,香港成为当时华语电影的中心。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坏消息。邵逸夫的第一任得力大臣邹文怀爵士带着一批邵氏旧将离开,成立嘉禾公司。

邹文怀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的人总会想改变。况且我和邵老刘其实是一类人。我们两个人在一小片世界里,真的太挤了。”

嘉禾成立之初,不成气候。邹文怀计划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与日本合拍的《盲人摸象大战独臂刀》。独臂刀男主角王宇受邀继续出演,有点噱头。

虽然邹文怀参与了“独臂刀”系列的制作,但并不明显这是一个假冒的肖。《盲人摸象vs独臂刀》一上映,邵逸夫就起诉邹文怀,指控嘉禾侵犯版权。

反目成仇的邵和邹为此打官司,花了上百万的律师费。直到电影放映结束,他们还在争吵。

然而,邹文怀并没有效仿。他和他的嘉禾很快就找到了对付肖的武器,还是大杀器。他是李小龙。

1970在美国发展的李小龙接受港媒采访,表示只要薪水和剧本合适,他会回香港发展。肖率先联系了他。结果,他不仅报酬过低(2000美元),而且态度傲慢,这让骄傲的李小龙非常不满。

肖的片酬一直是个坑。

虽然Shaw在成立之初也花了很多钱来吸引戴琳等著名的流行歌星,但它一直坚持家族经营模式,并从那时起实行月薪制,而签约Shaw的员工往往不得不忍受长期合同和低工资。

60年代拍粤语片的陈宝珠,每年拍几十部戏,身价百万,但工资不超过一万。

当时演员的片酬甚至比武术家还低。曾涉足武术的姜大卫曾告诉张彻,他宁愿做替身也不愿做演员。

李修贤曾经谈到过肖伯纳的管理制度,说演员晚上不准外出。

邵氏的老员工说起以前的雇主,经常说“邵老板养了很多人”,却很少夸邵氏的福利有多好。

另一方面,时至今日,明星的片酬依然很高,还有所谓的阴阳合同。有的人逃税8亿。如果当时的肖氏演员知道这件事,大概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邹文怀和李小龙。

龙哥和肖谈过之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求助嘉禾。

看到李小龙的价值,邹文怀慷慨地提出7500美元作为工资,并承诺满足他的其他要求。李小龙很满意,和嘉禾签了两部电影。

1971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上映,创造了香港票房纪录。

李小龙火了,嘉禾活了,邹文怀笑得合不拢嘴,肖只能在家生闷气。

一向睿智的萧,此时却迷茫了,屡次错失良机。李小龙争夺湘江的时候,曾为邵氏效力多年的“冷面喜剧演员”许冠文带着自己的剧本来和邵氏谈合作,想导演,想演出,甚至想分红。

分红?不会吧。

看到润润邵逸夫太抠门,许冠文还去嘉禾拍了喜剧《鬼马双星》,针对港人的赌博心理,用当地粤语俚语编织段子,自然大受欢迎。1974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达到625万,再次破纪录,正好弥补李小龙去世带来的损失。

到1981年,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创作了《疯狂的钱》、《半斤八两》、《卖身契》、《现代保镖》等影片,均获得当年票房冠军,一时风头无两。

▲《半斤八两》海报。

有的人怀念一辈子。此时的香港电影市场已经超出了邵氏的控制范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市场就是钱的来源,票房才是王道。

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新艺术城、德宝、中华之星、英皇等公司相继崛起,但邵氏的电影事业却日渐式微。

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正式停产。虽然在90年代与TVB组成了“大都市”,但没有赶上港片黄金时代的末班车,很快就沉寂了。

萧伯纳并没有退隐江湖,而是把垄断电视行业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1967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邵逸夫是TVB的重要股东。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邵逸夫在电影市场逐渐走向失败,但他精心打造的《TVB》却进入了一个体制化的时代,在观众竞争中奏响了一曲凯歌,这在电视剧、音乐、综艺中都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

改革开放之初,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经典电视剧被引入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从那时起,每个中国观众都会有几部印象深刻的TVB电视剧。

▲《上海滩》剧照。

TVB 1972无线电视艺人培训班,为中国电影产业持续输送了大量人才。

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林岭东、杜琪峰、陈玉莲、吕良伟、黄日华、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吴君如等。都走出了TVB的艺术家培训班。

1982,两个弱冠军的年轻人同时进了无线艺人培训班。

他们是好朋友。其中一个小时候就立志要当演员,另一个只是被他拉去陪考。结果那个想当演员的小伙子不幸落选,而陪考的那个却因为长相帅气意外被录取为11的学生。

周星驰落选,梁朝伟录取。

周星驰毫不畏惧,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挤进TVB,常年在电视剧中跑龙套,与成为“无线五虎”之一的梁朝伟(其他四位分别是、刘德华、和唐·)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被李修贤发现,周星驰的事业才走上正轨,被誉为“喜剧之王”。

此外,TVB从1973开始评选“港姐”。香港电影里美女太多了,这个选美比赛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国家。赵雅芝、张可颐、邱淑贞、钟楚红、米歇尔·莫妮克·赖斯、凯西·周、蔡少芬、袁咏仪等。都参加过港姐的选拔。

不管是培训班学员还是港姐,这些人一出道就打上了邵氏的印记。有的人是从跑龙套起家,打拼多年,有的人仕途一帆风顺,升至巅峰。后来,他们成为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邵氏的传奇不仅仅在于影视,更在于邵氏的慈善。在一个世纪的生活中,邵逸夫的善良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家学习。

从1985开始,邵逸夫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大陆。他说:“中国强大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人才。把赚的钱捐给教育,做点实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

香港只有一个邵氏,但中国大陆有多少个邵氏大厦?这是一些网友在邵逸夫去世时提出的问题。

一位网友在微博中贴出了一张图片,显示他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找到了近3万栋楼,几乎遍布全中国。几乎所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在他们当地的学校找到一栋逸夫楼。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润邵逸夫20多年来累计向内地捐款40亿港元,在内地援建教育医疗项目6000多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

这个百岁老人,开创了一个影视江湖,直到晚年依然行动自如。谈及养生秘诀,他说,第一要努力,第二要经常笑,第三要天天练武。

当邵逸夫隐退到深山中养老时,香港电影正走向衰落。

上世纪90年代,台资大量进入香港电影市场,一些电影人下定决心要在1997年前大赚一笔,于是向台湾省电影人争取大量投资,粗制滥造。1993,台湾省八大电影制作商与香港电影工业协会协商降低演员片酬,并提到“* * *有250多部台资港片未按期交付”。“烂尾”投资不胜枚举,香港电影最终失去了台商和台湾省市场的信任。

1997前后,曾经在香港影视中举足轻重的黑帮资本也相继退出,香港电影失去了一个很大的依靠。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赚钱,本土市场日渐式微,似乎已经无力回天很久了。

2014,65438年10月7日,邵逸夫去世,享年107岁。

那时,邵氏电影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参考资料:

魏俊子:《香港电影史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版。

赵卫方:百年萧的历史贡献,当代电影2014 05。

傅抱石刘辉:在香港建构“中国”:邵氏电影的大中国视野,当代电影,2014,05。

刘淇:《论六七十年代香港武侠电影的成熟、演变及意义》,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盾上两个字母破了风水,不怕生错象,就怕起错名。

主要由于邵逸夫爵士的去世,TVB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不是衰落,而是勇敢撤退。他培养了无数的香港明星,他不是明星妈妈吗?

很难做到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