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高效才是王道。

精准高效才是王道。

——对一堂中考复习课的思考。

临近中考,同学们的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学校花了很多钱请省城的专家在考前给我们做专业指导。专家让我们九年级老师分别准备一节语文、物理、英语复习课,然后评课指导。我被分配到一个中文复习班。听了专家的反馈和指导,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不能只怪学生成绩不理想,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如果足够专业,能准确把握方向,引导学生高效复习,或许能促进现状的改变。

第一,发现存在的问题,勇于改正

专家指出,我们部分科目的复习方向偏离了轨道,与时代脱轨。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汗流浃背!因为我们很清楚,如果方向出现错误,最后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回过头来看,我们老师一直强调的是老师有多努力,时间有多紧,作业改了多少,卷子考了多少次,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哪里。方向相反的后果是,越努力,结果越惨。突然,我意识到,杜郎口中学严格规定老师要教多久,甚至不允许老师上课讲课。估计他们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采取了无奈的措施“纠偏”。

历史不能重演,错误不能重复。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思考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所走的每一步能否直线到达目的地。

第二,把握精准方向,坚定立场。

以语文为例,刘老师这位专家,结合近三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和本省中考命题的走向,详细准确地明确了中考语文的方向,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做出了切实的指导。

刘老师说,今年中考正好是部编语文教材改革后的第一次中考。虽然题型与以往变化不大,但考试一定会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引领我们的教学。

改革后的部版语文教材强调“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以“双线成分”(人文主题和中国元素)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新课标,也就是大纲,所有的题目都可以按照新课标来设置。

根据考试的功能设置考试的难度。我们中考定义为选拔性考试,难度系数0.6左右,考试题量22题左右。题型结构为五个层次(背诵、理解、综合分析、表达运用、鉴赏评价),每年都会对中考笔记进行详细讲解,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中考笔记。

考试的目的直接决定了考试材料的选择。《中考注释》中指出,中考语文四大题型,满分120。

第一题“语言知识与应用”分为五个分题,均为选择题,每个分题2分,***10分。其中,第一道子题“读音与字体”为易题,所涉及的单词均为常用词(8个二字组单词、8个四字组单词或成语),错误选项各有一个读音和一个字体错误。语音错误包括复音误读、音韵误读、声调误读和习惯性误读;语音错误包括谐音误用、相似误用和词义误解。70%以上的同学应该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第二个题目“用词”是难度适中的“理解”。所选单词均为常用词,句子为课文原句或修饰句。常见的错误原因有断章取义、褒贬不分、自相矛盾、看文本讲道理、用错对象等。65%的同学应该做对这道题;第三题“病句的修饰”是“表达与应用”,涉及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不全、否定不当、不合逻辑、语义重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55%的同学要答对;第四题“句子排序”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带有解释性或议论性的词语。材料的题目倾向于阅读,阅读,五句话,四个选项,这是个难题。第五题涉及选句、造句、仿句、修辞、口语表达等方面,考察学生的表达和运用能力。不同类型的题目难度系数不同,总体难度适中。

第二大题是“古诗词阅读与积累”,分为“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积累”三部分,***24分。

《诗歌阅读》分为两道小题(试卷中的6题和7题),两道都是选择题,每道小题2分,* * 4分。选材讲究“人文性”和“可测性”,多选择学生熟悉的或在文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注解少,学生阅读基本无障碍。题材多为抒情、田园、爱国、爱民;考查点涉及内容理解、主题情感、遣词造句、修辞、表达、语言特点。其中,第六题是内容理解,第七题是鉴赏。每道小题共4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内容都对诗歌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读,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阅读》分为四个小题(试卷第8-11号),分值12。本文主要考察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在课外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第八子题是选择题,2分。内容是区分句子的节奏,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9题是填空题,一般考查三个词的解释,每空1分,* * 3分。这三个词是常用词或课文中出现过的词,大部分是实词,往往是多义词或外来词,主要是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第10题为句子翻译题,分为两个子题,每个子题2分,* * * 4分,测试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11号题目为理解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信息的筛选提炼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3分。题材多为推理、人物或游记;文章主题涉及哲学感悟、为官治国、人物传记等。

《古诗词积累》为填空题,8道直接听写,每道空白1分,* * 8分。主题涉及61古诗词,大部分是名句,主要考验学生的背诵能力,是易考题。

第三个题目是“现代文学阅读”。主题是文学作品(多为散文),议论文或说明文。题型为简答题或填空题,题数为7-10个小题,每个小题2-8分。文学作品15-17,议论文或散文13-15,***30。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能力。

散文阅读所选材料为美国著名散文,多为记叙文,考查内容涉及“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你写了什么”是概括一篇文章或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梳理叙述顺序,写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如何写”题包括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的功能,理解文章标题,欣赏语言特色,分析环境描写和表达手法;“为什么写”问题是为了理解文章的主旨,感知作者的情绪,阐述感受体验。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主题是建筑之美、自然探索、传统文化、求知阅读、人格培养等。说明文大多是浅显的说明文,议论文是议论文,内容是“写了什么”、“你是怎么写的”、“你为什么要写”。“你写了什么”这个问题主要是一个信息筛选问题。说明文的题目类型是明确说明对象,概括内容特点;议论文的类型有概括内容要点和文章论点。说明文中的“怎么写”问题,主要是梳理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分析说明语言,分析文章标题和段落的作用;议论文中的“怎么写”题主要是辨析论点、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词语、表达的意义,欣赏语言特色;“为什么要写”是理解题,说明文是用来评价和探究的,议论文是用来表达观点的。

说明文和议论文年度调查。

第四个题目是“综合学习与写作”。《综合学习》1是一道小题,6分。考查点是对教材中综合学习和名著阅读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写作》1,50分,***56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写作”的题目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审题基本没有障碍。素材来源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考查点为生命感悟、哲学思考、成长经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迷失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

第三,实施高效复习,有的放矢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向,有的放矢,才能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

从近十年中考情况来看,试卷中1、2、12这三个子项都是记忆题,容易选择,重在平时积累,复习意义不大。

第三个小句是修饰性的,类型比较稳定,可以根据句子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第五项可选,但各类型考点稳定,可根据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两个小问题侧重于知识点的把握,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

古诗词鉴赏重在理解和鉴赏。问题出在课外,工作出在平时。可以结合诗歌主题,鉴赏方法,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仔细阅读每一个选项,明确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错误原因(无中生有、曲解原意、忽略整体、以偏概全),掌握选项错误“显而易见”的原则。

文言文的阅读重在理解,也和“题在课堂外,功在平时”一样。复习的重点可以综合归纳节奏划分的技巧,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不同类型文章的归纳。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今年的综合学习题目应该是“读名著”。如果平时不落实到位,基本没办法复习。今年是教材修订后的第一年。《三位一体》的阅读还处于体验阶段。命题的目的是指导教学方向。“读名著”的考查估计不会太难,可能会以结合名著内容或谈阅读理解来评价分析人的形式出现。选材应该是六本教材中名著的阅读题目。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名著的内容进行复习、梳理和提炼。

以上三题侧重于知识的梳理、整合、归纳,题量不宜过多。

复习的重点是现代文本的阅读。难点在于散文的阅读。散文评论的重点是叙事散文。我们可以以名家散文为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问题和答题技巧;然后以题型(大致15)为例,逐一分析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15题型中,强调“内容的概括”、“主题的分析”、“句子的鉴赏”。

跨年考说明文和议论文(一般一年议论文,两年说明文),今年主要考议论文。议论文的复习侧重于知识梳理和整合,题型变化不大,考查的知识范围较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

复习的重头戏应该是写作,难点也是写作。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重点指导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材料的来源可以直接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来自他们的阅读经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文章内容多为成长过程中的人、事或感受。我们可以以内容为例,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构思深刻、布局巧妙、句子生动等。),然后反复修改文章,练就一篇优秀的文章。

高效的复习课不仅体现在教师指导的准确性上,也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效率上。一个教室50多个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关注一件事,忽略另一件事。如何保证每个学生“收获一课”?目前正在尝试“精准扶贫,共同努力”的课堂模式,效果初显。

第四,夯实基础,持之以恒

中考大部分题都是课外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应该是课堂上学到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了教材中“例题”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课堂为基础的,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打好基础。

该部编写的教材具有“双线组件”的“三位一体”阅读模式和强大的辅助系统。要严格执行,夯实学生基础,把单词、语法等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课堂,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一课一教”。

比如单词的教学一定要细致,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辨别单词的音、形、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记忆和积累单词。

教材上的文言文笔记很详细,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很具体。大多数学生能独立阅读文章。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督促和落实每个学生的“一课一教”。

现代文学的阅读只是一个“个案”。我们需要做的是延伸“案例”,进行“一拖二”或“一拖三”的训练,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练好基础,稳步提高。

熟练的课堂得益于良好的基础。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初中),还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小学),要去哪里(高中)。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基础,他学了什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我们也知道他以后要学什么,我们要为他做什么,那么我们的指向性就很明确了。

我们应该对初中三年的教材有一个系统的分析。以汉语为例,汉语是由“双线”组成的。我们要把六本教材中的“线”整理出来,画出思维导图,记下每条线上的“点”甚至“分支”。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控制具体班级的“收益”,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教”。

所以,高超的专业知识是上好复习课的基础。与时俱进,掌握正确方向,精准引导;关注学生,“精准扶贫,携手进步”是打造高效复习课堂的关键。

t?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