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用什么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王老师点燃并号召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注重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找到感人的句子,这些句子只是描述形象和表达生动表情的句子。当学生们找到让她感动的句子时,王老师让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不断在现实与想象、内容与形式之间走来走去。“想象阅读法、比较阅读法、以词成句阅读法”是王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灵活运用的方法。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阅读中感受文字的感情,感受准确的语言所表达的美。“带着情怀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情怀”是一个唤醒情怀、“激活诗意”的过程,不愧为语文大师!

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教材。这类教材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首先,它是“文本选择系统”,或“文本系统”,其中包括选定的文本和相关的文本注释;二是“练习系统”,包括课前提示、课后思考题、习题和单元练习。第三,是“插图系统”,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各种插图都属于这个系统。显然,课文系统是教材的主要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今天我们讲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好教材,主要讲利用好课文系统,或者说课文系统。当然,从完整的角度来看,好的教材还包括练习系统和插图系统的良好运用。

为什么阅读教学要用好教材?特别是为什么要用好文字系统?这是因为:

首先,课文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没有文本,教什么、学什么就没有着落。

其次,这些教材选用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无论是语文内容还是语文形式都颇具典范性。

再次,根据选材原则,选编课文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顺序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具有目标性和权威性。

最后,从文本所承载的内容来看,它们是几千年文化瑰宝的杰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利用好教材。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利用好教材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一是要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第二,要发掘文本的语言因素;第三,要处理好文本化和适度扩张的关系。

接下来说第一个方面,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有其需要表达的意图和目的。这些形成了文本相对独特的价值取向。在阅读和加工教科书时,要注意文本独特的价值取向。

第一,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

文本的内涵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是显性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了文本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林黛玉”,这是文本的主导倾向。

有一篇课文叫《去年的树》,讲了一个故事:一只小鸟和一棵树是好朋友,小鸟每天都在树上唱歌。树每天都站着听鸟儿唱歌。冬天,鸟儿飞走了,答应明年给你唱歌。然而,当小鸟第二年回来时,却发现只剩下了根。小鸟问树根:树在哪里?树根说是樵夫砍下来送到工厂的。小鸟又去了工厂,问工厂的大门。门里说做成火柴运到村里。小鸟又去了村子,问一个坐在煤油灯旁的小女孩。小女孩说,火柴用完了,火柴点亮的灯还亮着。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看了一会儿,然后对着灯唱去年的歌,最后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在引导学生解读这个故事的主题时,学生们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有的说:我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有的说:我才意识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环境,让鸟儿没有了栖身之地。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有人说:我意识到砍树的人是可恶的,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和鸟的友谊。

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的伟大,我宁愿为人们牺牲自己去点亮油灯。

有的说:我意识到鸟是真诚的。它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它,就是为了答应给树唱歌。

老师们都对这些同学的发言表示了理解、肯定和赞扬。他的想法是,既然新课程强调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就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多重解读只是随意解读吗?能不谈原则和主导倾向吗?

事实上,多元解读必须以教材的主要内容为依据。首先,一定要着眼于整本教材。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抓一点点少于其余。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这必然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

以上五位同学的观点,其实第二、三、四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文本,它的主题一般是比较明确的,去年的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朋友之间要守信用。小鸟答应明年再为树歌唱。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小鸟无论如何都会找到树,为它歌唱。

至于第一种和第五种意见,与信守承诺有一定的联系,从多元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不够准确。

因此,要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大方向正确,才能尊重学生多样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二,把握文本的个性化主题

文本的个性化主题往往是通过与相似文本的比较而产生的。事实上,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类似主题的文本。比如黄继光,邱,我的战友,狼牙山五壮士,都是歌颂英雄主义精神的人。体现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地球只有一个,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感人的春天,生命的生命,永生的眼睛,争分夺秒,花的勇气等。

那么,既然都在讲同一个主题,那么这些文本还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即使是主题相同的文字,也有自己个性化的主题。对于同一个主题,每个文本在反映具体内涵时,在角度、深度、广度、厚度、温度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文章以《感动的春天》为例,讲述了这样一件事。盲童可以在花丛中安静地走来走去。一个春天的早晨,当他们在花园里静静地散步时,他们竟然悄悄地用手捧着一只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最后,在蝴蝶不断的扑动中,她悄悄张开双手把蝴蝶放了出来。很明显,文静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女孩。她的敏感,她的灵性,她看似奇迹的表现,都在告诉我们,沉默是对生命的珍惜。那么,这篇课文的个性化主题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看一段教学片段。(例如:“触摸弹簧”)

从刚才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老师紧紧抓住了“惊奇”和“环顾”这两个反映人物丰富而敏感的精神世界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拓展想象体验,以凸显这篇课文在表达珍爱生命这一宏大主题上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第一,即使是盲童也有享受更好生活的权利,只要他对生活充满热爱;第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很重要。只有内心敏感的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在教学的最后,老师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有效地宣传和强调了全文的内涵,从而突出了课文主题的“这一个”。

这样,就和争分夺秒不一样了。那段文字反复强调时间里的一切永远找不回来,然后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它也不同于生活生活。生活,生活,是一个在危险中挣扎的飞蛾,在砖缝中生长的瓜子和作者在痛苦的地方顽强生活的例子,以此来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敬。

第三,把握课文的意义。

任何认识都是历史上的认识。作为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如此。文本的意义只能通过我们自己时代的情境来呈现。因此,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握文本的时代意义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解读为阶级教育的典范,被贴上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标签。事实上,这不仅不符合作家创作这个童话的初衷,而且将这个丰富的童话简单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那么,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如何把握这篇课文的意义?

文学作品一定是特定时代和作家生活经历的反映,虽然有时直白,有时曲折,所以当我们阅读一个文本时,我们不能不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需要看看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背景,寻找作家的创作动机。

1848年,安徒生出国旅游。在路上,我收到了朋友的一封信,让他根据信中的图片写一个故事。在其中一张照片中,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色长发卷曲在肩上。她手里拿着很多火柴,可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想什么。看着这幅画,安徒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11岁去世后,母亲改嫁,他只好一个人跟着奶奶生活。每天傍晚,他都盼望着乞丐的奶奶早点回来。他善良的奶奶一回家,就把他抱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解除他的饥饿...想到这里,安徒生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非凡的想象力,写下了这部美丽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004年,中央电视台赴丹麦拍摄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纪录片。深入接触安徒生文学后,王跃导演认为:“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写小女孩思念祖母,但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14岁离开家,一直没有结婚,即使他的祖母和母亲去世了。亲情已经缺失很久了,我也和家人渐行渐远了一辈子。家人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留恋来安慰。”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作是对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动机的一种理解。

我们还应该看到,作家的创作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传递,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当时的丹麦还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很多穷苦的孩子过着安徒生童年和图中小女孩一样的贫困生活。安徒生的这个童话不仅真实地描绘了穷人的悲惨生活,而且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贫富不均现象和弱肉强食:一方面,他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行,男孩抢走了她的拖鞋;另一方面,他说,“每个窗户都亮着灯,街上弥漫着烧鹅的味道”。透过富商的玻璃门,你可以看到圣诞树又大又漂亮。整部作品充满了作者对不幸的穷人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平社会的悲哀。

但当时作者找不到摆脱不幸的方法。他只能带着悲伤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带领人们走向幸福。作者写道:“奶奶抱起小女孩,抱在怀里。他们都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这个童话1961选进课本的时候,还有一句话:“——他们与上帝同在。”)我们曾经把这段话解读为讽刺,因为没有上帝,那个时代不可能有寒冷、饥饿和痛苦,所以小女孩痛苦地死去。今天,当我们仔细阅读文本时,会发现我们忽略了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女孩幸福地死去了。作者一再强调,小女孩是笑着死去的。“谁也不知道她见过什么美好的东西,她有多幸福,她会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我想,安徒生的本意是认为死亡可以停止痛苦,这对活在痛苦中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解脱。安徒生用宗教理想阐述了他伟大的悲悯情怀。从这一点来看,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尽量减少了关于上帝的文字。虽然是出于对中国国情的考虑,但我们很容易对安徒生的这部作品产生误解。

如此细读文本,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些时代意义需要我们认真把握:

第一,是同情弱者,感同身受的感觉。今天,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总的来说,中国从来没有这么强大过,人民生活从来没有这么美好过。然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孩子因为经济困难不能上学。在一些城市繁忙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流浪乞讨的儿童。面对这一现实,今天的中国孩子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首先应该建立起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同情。当我开心的和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有些孩子失去亲人的时候并不开心;当我高兴地庆祝新年的时候,我想到一些孩子因为缺少衣服和食物而不能去上学...过着小康生活,不忘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穷人。如果我们能自己帮助穷人,整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我觉得这是当今中国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二,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信念。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不能忽略童话的主要部分,那就是小女孩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冷的时候想有温暖的火炉,饿的时候想有香喷喷的烧鹅,现实中不幸福的时候想有漂亮的圣诞树,生活中没有亲情...对于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来说,虽然生活窘迫,但她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至少。我们也应该努力达到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都有这种向往和追求,并努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变成现实。今天,中国不是一个虚幻的梦。这是因为我们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事实上,今天贫困地区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劳动和奋斗改变了生活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心中的悲伤大于死亡。如果没有这样的幻想和追求,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不幸。

再次,沿着这一面,我们进一步认为人生的路是漫长的,生老病死总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幸,人不应该悲观绝望,而应该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有幻想,有追求,即使死也要“微笑”。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发现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一种面对尴尬和艰难的生活态度。优秀的童话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们是儿童的生动故事和美好形象,是成人的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这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第二节课,探究课文的语言因素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双向的。即从语言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在其他学科中,语言只是思想内容的载体,用了就可以扔掉。但是语文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而且要把语文本身作为教学目标和课程本体来学习和掌握。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特色,也是安身立命的支点。所以,从用好教材的角度来说,一个语文老师要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课文的思想感情,看到课文的价值取向,看到课文的内容内涵;另一只眼是看文字本身的语言,注意文字、段落、章节、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的现有特征。

第一,注意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非常微妙和微妙的存在。有时候,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词句,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承载和透露着不同的感情和意义。因此,在认真阅读课文、研究教材时,要特别注意那些独特的、有特色的语言现象。

比如《母爱》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想买小说《少年近卫军》,整天想疯了。于是我去了我妈工作的地方,找她要了一块五毛钱买书。在工厂里,我第一次发现我妈这么憔悴,工作这么辛苦,环境这么差。我妈给我一块五毛的时候,我鼻子一疼,就跑出去了。我决定不买书了,用这笔钱给妈妈买了一罐水果罐头。没想到,我妈反而骂我。骂完之后,我凑够了钱,我终于买下了少年警卫员。故事很平淡,没有长篇抒情的文字,但读起来极其感人。

其中,我在工厂见到母亲时,作者这样描述她的神态:

挺直你的背,我的母亲。转过身,我的母亲。棕色面具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我。我的母亲...

这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那么,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第一,“我妈”连续出现三次。其实按照通常的写法,“我妈”只出现一次。

第二,“我妈”是后置的,也就是说在后面。通常“我妈”作为主语的修饰语,应该在前面说。

所以,按照常理,这段话可以这样写:

我母亲直起身,转过身来。棕色面具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我。

那么,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方式?通过对《味道》的细读,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种写法向我们传达了一些浓郁而厚重的味道:

第一,缓慢的节奏感。这种写法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深深地印在儿子的眼里,甚至心里。

第二,吃苦的形象。事实上,这是真的。我妈因为长时间伏案工作,很难也很痛苦地一下子把背挺直,转身。她只能挺直腰板慢慢转身,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妈妈挣钱的辛苦和不易。

第三,惊喜的感觉。作为一个儿子,我第一次真正在工厂里看到了我妈。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憔悴、疲惫、年迈的母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妈妈吗?这是我记忆中的母亲吗?我妈怎么会这么瘦这么老?《我的母亲》三遍,有惊喜,有疑惑,有悲伤,有感叹。其中,有太多作者复杂的情感经历。

事实上,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入手,对其进行质疑、分析、联想和钻研,可以让我们更好、更深入地进入文本的内涵世界,观察和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感悟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