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篇关于日本人环保意识的论文,可以参考哪些资料,书籍之类的?可以告诉我书名,谢谢!

日本的环境意识

到日本的游客,在青山绿草的景点,经常可以看到写着“请带走垃圾”的牌子。在北海道的国家湿地保护区,我们发现湿地里有几公里长的木栈道,游客都自觉走在这些栈道上,没有人践踏湿地。

学会倒垃圾。

如果你住在日本,你必须学会一件事:倒垃圾。在我住的小区,周一周四是收“可燃垃圾”的日子,周二是收“不可燃垃圾”,周五是收旧报纸、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在楼下的邮箱里,有一张垃圾分类说明。附近的小超市都有专门的回收箱。除了饮料瓶,成品牛奶盒也在专项回收之列。

日本在进入最发达国家行列的同时,人均寿命和森林覆盖率在工业强国中是最高的,环保产业也是最发达的。循环经济的理念不仅写入日本的法律条文,也深入普通民众的心中。

曾经是一个公害。

去过日本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干净的国家,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公害国家。二战后,日本集中力量发展重化工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随着经济的腾飞,日本的环境变得烟雾弥漫,濑户内海也成为了著名的“死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到处都有居民因环境污染而患病:在熊本县,由于当地氮肥厂直接排放含汞废水,污染了水俣湾,当地渔民患上了水俣病;在四国,由于石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周围很多居民死于哮喘。在富山,由于当地铅锌矿在开采和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含镉废水,许多居民饱受骨痛之苦。

当初当地政府和厂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极力隐瞒真相。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抗议。因此,在各方推动下,日本政府除了出台一系列环保法律外,还试图用文化理念来推动中国人自觉的环保意识。

企业也是环保的。

环保的理念也深深植根于日本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在参观丰田汽车公司的厂房时,我们发现工厂污水处理池的最后排放环节其实被当成了一个鱼塘,里面养了很多漂亮的鲤鱼。

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也开发了许多环保产品。日本企业掌握了从回收塑料瓶中提取树脂的技术,使用作饮用容器的塑料瓶得以重复利用。

目前,为了解决钢材供应日益紧张的问题,日本企业已经开始计划用木材建造高层建筑。木质建筑可以减轻环境负担:加工、组装甚至未来的拆除都比使用混凝土简单,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二氧化碳排放,拆除的木材可以再利用。

希望日本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能帮助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少走弯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环境友好的日本

10月4日至12日,我们广东省大学生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九天的访问。在日本,我们参观了大阪、京都、神户、横滨、东京等名胜古迹,还参观了神户环境未来馆、人类与未来防灾中心等地。通过几天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我对日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城市街道的整洁。广州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现代化大都市,在高层建筑、立体交通等城市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或许并不逊色于东京、横滨,但城市的卫生条件却远非完美。在广州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人们随手扔掉的纸巾、饮料瓶等垃圾,建筑物外墙斑驳。在日本,到处的街道都很干净,房子也很整洁干净,连公厕都一尘不染,没有异味。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日本街头几乎没有垃圾箱,更不用说大型垃圾站了。别说是在银座、新宿等繁华街道。即使在居民区,除了饮料自动售货机旁边一些专门丢弃饮料瓶和易拉罐的垃圾桶,你也找不到垃圾桶。据说日本人通常用塑料袋把垃圾带回家。比如寄宿家庭那天,接待我的梁紫小姐来神户接我去姬路。因为感冒,我一路上用了好几张纸巾。我问她纸巾去哪了,她不好意思的告诉我垃圾桶不好找,要我拿在手里等回家再扔。虽然沿途搬运垃圾会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感到不方便,但客观来说,这种做法确实保证了城市整体的整洁。如果我们国家能出台类似这样的“把垃圾带回家”的政策,我一定会积极响应,大力推动。

参观了神户环境未来馆后,对日本的垃圾处理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就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进行回收,现在垃圾的分类更加细化。就兵库县而言,他们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六类,就连饮料瓶也要分为玻璃瓶、塑料瓶、铝罐进行单独处理。居民还被要求在丢弃这些瓶瓶罐罐之前冲洗干净。不同种类的垃圾应在一周的不同日子分别投放,各种垃圾必须在当天上午8点前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地点。错过了时间,就要等到下次收类似垃圾的时候了。据环境未来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像神户那样将垃圾分为六类,在日本算不了什么。日本南部的上胜町镇在几年前已经对34种垃圾进行了分类,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44种。

另外,日本对于如何扔垃圾有很多具体的规定。比如生活垃圾要用专用垃圾袋包装密封,对环境没有污染,一般商店都有卖。刀具、碎玻璃等危险品要用报纸包好,贴上“危险”字样的标签。大包装的纸箱要压平,用绳子捆扎。如果家里有什么大件要扔,比如家具,大型电器等。,还应该买专门的大型垃圾处理券贴在上面,否则会被拒。

这么复杂的垃圾分类方法,听起来也很头疼,所以日本的孩子应该从小就学会处理垃圾的正确方法。比如我们参观的神户市资源再利用中心,是免费对人开放的,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在游学期间都会到这里参观。主讲人都是退休老人,都是志愿者。他们会告诉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你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的确,如果你想在日本生活,你必须学会处理垃圾。对于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一般政府会派人上门劝导。

日本是一个生产很多、消费很多、丢弃很多的社会,所以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处处注意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的宣传从之前的1R(recycle)变成了3R(reduce,reuse,recycle),也就是说首先要减少垃圾的数量,其次要提倡再利用和修复,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最后要回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各种商品的包装上都印有环保标语。啤酒罐上,除了提醒未成年人不要饮酒的字样,最明显的标识是“此为铝制品,请配合回收”。甚至在人们平时使用的名片上,也公然印有“这是用再生纸印制的”字样。

回顾中国,据说中国的生活垃圾有60多亿吨,工业垃圾有66亿吨,并且每年以654.38+3亿吨的速度递增。人均垃圾产量达到每天0.7 kg-1.2 kg。我国垃圾处理问题严峻而紧迫,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日本的环保农业

环保农业是从集约农业发展而来的。由于经济问题,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环保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以尽快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水稻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水稻生产也有自己的特色。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壤养分趋于不足。必须使用人畜粪便、植物残体等。作为堆肥并施用于稻田,这将容易导致河流、湖泊和封闭海域的富营养化,饮用水也可能受到污染。因此,有关专家从水的角度构想了一种环保农业的具体态度。

水的净化。沿水流净化,废水回用:一方面激活水田净化功能,通过还原土壤减少硝酸;另一方面,运河两岸的植物被用来清除养分。

水的循环利用和净化:当地下水通过管道灌溉到旱地时,其养分会被土壤和作物吸收并得到净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灌溉水库和合适的设备来抑制藻类的出现。

建立区域水循环系统:将区域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一起考虑,建立合适的区域水循环系统,去除整个区域的富营养物质。为了尽量减少区域外的负荷,在区域内设计了以农业为中心的区域环保规划,发展环保农业。

有机废物的区域再循环。在区域环保农业中,区域内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应在区域内循环利用,或通过减少耕地来净化区域环境。

有机废弃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禽畜废物生产自给自足的饲料,首要的是将禽畜废物施入耕地,以保持其肥力。如果价格合适,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考虑推向市场。特别要注意饲料中重金属的添加和抗菌粉的使用要适度。

污泥、生活废水、粪便的污泥、村庄排水的污泥应根据特点和条件尽可能减少到适宜的农田,但应符合一定的质地标准,污泥的处理也受到肥料禁令和重金属相关的土壤环境标准的限制。目前耕地的减少只占污泥的三分之一。预计随着生活材料的改善,房屋建筑和航道设计的发展,污泥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

食品工业、工矿副产品和废弃物、食品工业副产品一般用作有机肥。预计随着环保农业的加强,耕地减少的幅度会越来越高。诸如硫酸铵、氯化铵和硅酸钙等工业和采矿副产品可以通过直接应用于农业或土壤循环来处理。

作物生产过程。建立区域物质循环系统的基础是该区域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这个基础决定了环境容量,成为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在日本,有机、轮作和施肥农业被视为环保农业的核心,有机质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基础。作物轮作可以避免连作障碍,施肥可以调节作物生长。

农药对使用者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日本地下水中多次检测出有害物质超标。因此,日本限制在饮用水源附近飞播农药,以避免天敌减少,倡导害虫综合防治,减少环境负荷。日本专家认为,由于不使用土壤消毒剂,轮作等措施并没有显著提高产量,也应视为环保农业。

日本的环保农业计划将“有机农业”作为一个方面进行推广。典型的有机农业是不使用杀虫剂和化肥的作物种植。环保农业在吸收有机农业成果的同时,计划探索一条食品供应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的道路。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很强。

任何去过日本的人,无论是永久居留、短期访问还是旅游,几乎都对日本良好的环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风景优美,天蓝,能绿的地方都绿了,甚至很多楼房的屋顶都种上了花草。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日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66%。因为绿色拥抱日本,即使刮风也没有灰尘飞扬。多年来,日本从未发生过沙尘暴。

据报道,日本在重视环境保护方面走了很长的弯路。二战后,日本如日中天。为了改变极其困难的局面,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几乎没有考虑如何保护环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破坏环境的事件频发,空气污浊,环境脏乱,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日本政府总结了经验教训,一直把环境保护问题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转变观念,强化环保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为此,日本政府从儿童入手。从小学到高中,环保是学生的必修课。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学习环保知识,还会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比如组织学生做垃圾问题的社会调查,或者组织他们参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增加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和意识。即使组织学生出国旅游,有些学校也不忘在学生中发起一场比赛,看他们离开时旅游景点哪个班比刚来时干净。此外,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环保教育工作。很多学校会定期搞一些与环保有关的活动,比如废品回收,让学生和家长把家里的废报纸、塑料罐等废品带到学校,学校和家长把旧的物资送到回收站,所得款项给学生买一些学习用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关注环保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妥善及时地处理垃圾,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以东京为例,市政府将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类,以及玻璃瓶和铁铝罐,并统一发放回收箱,要求居民根据不同类别将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箱。虽然把垃圾分门别类很麻烦,但由于环保意识强,人们对此非常认真。此外,日本当局在商店、公园、停车场、街道、广场等所有可以放置垃圾的地方都放置了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在日本几乎随处可见,而且有专人负责。

日本有许多吸烟者。据悉,吸烟人数占日本总人口的38.9%,但地铁、电梯、酒店走廊、商场等公共场所不允许吸烟,人们自觉遵守规定。一些吸烟者对香烟非常上瘾。为了解决烟灰问题,他们出门时总是随身携带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烟灰盒,从不随地乱扔烟头。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日本政府鼓励市民骑自行车代替步行,并规定自行车可以在人行道上行走,以避免交通事故。

工业废物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日本当局采用了一种新的监控系统,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跟踪运输废料的卡车的路径。卡车上装有传感器,卫星不断拍摄疑似建筑工地,检查土地形状的变化,从而找出非法倾倒工业废料的地方。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日本企业的环保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企业从过去被迫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开始自觉加强环境保护。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影响全局,而且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从1999开始,日本的“环境会计”制度在企业中迅速普及,实现“零排放”的企业逐渐增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日本相继颁布了《容器包装回收法》、《家电回收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目前,日本政府制定的《循环社会基本法(草案)》正处于起步阶段,该法案的实施将使日本从现代经济社会转向“循环经济社会”。现代经济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同步进行;“循环经济和社会”的特征是“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浪费”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的建立将导致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并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日本通商产业省预计,到2010年,与环境相关的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5万亿日元增至37万亿日元,就业人数将从目前的640000人增至14万人。日本经济企划厅预测,到2020年,环境产业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日本,关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一大关注点。

(原文来源:/news/content-199657 . 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