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娜的论文
终于到了教育实践的时候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在学习学科教育知识和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除了了解“什么是教育,学生怎么学”这个根本问题,我也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正常技能。但是,这些来自文本阅读、个人思辨、微格教学的教育信念、意识取向、行为习惯,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是否可以应用?我们真的了解什么是教育吗?以前我可能只是凭着一时的对教育的热情去努力,但在这个夏末秋初,我真的应该为自己未来的教育事业做规划了。不知不觉,我们的实习团队来到了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一.实习学校
我们实习团队是一个统一的实习团队。队员全部由化学与环境学院XX级化学系学生组成,其中七男四女。其中7人有考研意向,实习团队管理难度较大。实习团队最初确定的实习学校是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后来,在得知学校又接收了一批实习队员后,我们赶紧询问了指导老师钱教授。钱教授最后联系了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作为实习学校。该校校长陈祖杰老师是我校化学系第88届成员,曾获广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等多项荣誉称号。出于对华南师范大学培养的感激和对钱教授的情谊,陈校长欣然答应了钱教授的请求。
据我们了解,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创建于1996,由港商田家炳投资500万兴建。是1988清远建校后,按照地级重点中学、省级一流学校标准创办的第一所市直公办学校。实习团队刚入校和老师座谈时,分管教学的领导提到,初中生很优秀,但高中生面窄,招的学生素质低。少数学生德育基础薄弱,纪律观念淡薄。大部分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实习团队第一年10班,564人,其中男生269人,女生295人。其中高一[6]和[7]班为实验班,学生素质相对较好,但与清远一中、清远华侨中学学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到目前为止,实习生对他们将要接触的学生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有真正和他们交流,才意识到作为老师会面临很多困难。
第二,实习周
根据教育实践的安排,第一周是见习周,任务主要是上课。实习伊始,陈校长为我们举办了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学校先进的教学、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六环”教学模式。所谓“六环节”教学模式,就是要形成“问题导向、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课堂教学特色。总的要求是:(1)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为导向;(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3)注重揭示规律;(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以往在培训教师技能,尤其是微格教学时,多侧重于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清晰讲解重要概念等细节。至于教学模式等宏观话题,一直没有深入了解。在陈校长的介绍下,队员们都感到“六环”教学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另外,学科的指导老师一般会要求组员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每个人都会按照一般的套路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
队员们第一次集体听了魏娜老师和邓小妹老师的课。听了两节课,邓老师安排了一次评课会。团队成员先后发言,话题分别是课堂氛围、与学生交流、课件制作。最后,邓老师指出了评课要注意的几点: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二是老师对重难点的区分和处理,三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次评课让我们觉得过去学的学科教育知识太肤浅,达不到学校教学的实际要求。第二天,陈校长特意为我们组织了一次精品示范课。这节课由邓老师授课,内容精炼,节奏精准,让选手耳目一新;陈校长在评课时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教学建议。从那天起,所有队员都按照课程安排上课,做详细记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水平。
第三,备课听课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在导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备课。备课不是简单的看课本,而是认真整理课本的内容,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光是这个复述过程,就已经考验我们的能力了。就学习成绩而言,队员们的学科知识基础都不错,但要通俗地描述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对大家来说还是挺头疼的。
广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试点,全面开展了各种实验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疑惑应该是“教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我曾经以学生身份上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当老师教书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我们对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关注。刚看教材的时候,我想如何在45分钟内说一页;后来备课的时候发现要讲解的问题很多,一节课能讲完几页就很不错了。也许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难以下手。由于我在华南师范大学时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培训,我们没有恰当地处理教材和掌握教学内容。大家好像都从导师那里得到了提示,尽量按照导师的安排备课。指导老师反复修改我们的课件,队员之间也互相提问。每个人都期待着真正的课堂的到来。
一开始最大的感受是,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不再是微格教室里和我们一起训练的学生,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同学一样随随便便的附和和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真正的思考和等待我们的回答。不懂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看书睡觉。
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管理课堂纪律,与学生个别沟通。有些选手一开始特别紧张。由于他们经验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针对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这些选手多听课,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研究教材等教材,当面指出课件的不足和课堂上的不足。有一个学科指导老师,言辞犀利,被他指导的团队成员都把课后评价当成最倒霉的时候。但是,我们都知道,老师虽然口无遮拦,但那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教课的学生。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这次实习中,化学教学论前期课程中所强调的导入技巧、提问技巧等教学技巧得到了深度的锻炼,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幻想中,而是找到了一种带有自我色彩的感觉。这些感受来自于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口述,来自于他们对其他老师的细心观察,来自于与学生互动的经历。虽然都是一些经验总结,但都引导我们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有的玩家使用简洁的语言,有的玩家喜欢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播放实验视频...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 * *进行了两次公开课,分别是张青山的《离子反应的条件》和李茂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毫无疑问,我们的教学是粗糙的。然而,作为龙久而久之,所有的球员都可以成为教学专家,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
第四,师生之间
当我们看到那些十六七岁的青春活泼的学生时,我们都觉得仿佛时光倒流到了四年前的高中时代。高中生没有失去童真,善于思考,但在道德和情感上还需要发展。也许我们年龄相仿。他们把我们既当老师又当朋友,心里很多问题都愿意和我们交流。以团队成员郑达豪为例。他到班里的前几天,有两个同学想让他对他们竞选学生会干部的发言提建议,他们很听取队员郑达豪的意见。苏坚持批改学生的周记,每一篇周记都认真阅读并加以评论。在最后一次与老师的座谈会上,苏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透露,为了协调班干部之间的问题,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包括一个晚上给学生发了100条短信!李茂团队成员每天都来上课,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与那些调皮捣蛋、不安分的学生反复谈心,劝他们好好学习。
日复一日地监督早读、课间练习、眼保健操、晚自习,很累,当班主任也很辛苦。学校是一个规训的场所,学生接受的教育是有控制的、有目的的,目的是完善道德,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了让学生的思想朝着真善美的方向转变,班主任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即使需要注重教育方法的运用,也需要秉持一贯的教育信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让学生公平发展。
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让队员们感触良多。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队员们告别了他们班的学生。看着同学们送的礼物,队员们和同学们都沉默了,李茂队员们热泪盈眶。以前很多玩家会因为学生不努力学习,不争气而生气,也会为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而暗自高兴。没想到,临别的时候,同学们会抢着提行李,挥手告别。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说,生活是几个意外的集合。由于偶然的原因,实习团队来到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终于认识了学生。如果命运早就安排好了,这是不是验证这个意外的最好证据?
在回广州的路上,队员们收到了学生们的问候短信。实习结束了,一切也就结束了。我们知道,学生们会失去热情,以后会忘记我们,但对我们来说,人生永远会刻上这厚厚的一笔。
五、一些想法
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教育,但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如何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进行整合。国外对教师本体知识的研究认为,教师会在学科知识和教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对教学主题的理解、教学序列的设计、各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多重表征的呈现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和深化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它的获得,也就是说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得,至少要有五年的教学经验,或者10000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实习生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对于教学过程,我们都是用尽可能有效的逻辑思路来设计的,教学也是和这些线索挂钩的。团队成员大多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来组织课堂教学,而不是像有教师专业知识的老师那样,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来合理随意地调整教学内容。换句话说,玩家遵循预设的线性思维,忽略突发问题和意外;具有教师专长的教师遵循生成主义的非线性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老师的高明之处似乎不在于他的教学设计有多完美,而在于他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这真的很值得我们实习生仔细观察和深思。
(3)奥苏贝尔认为,建立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满足三个条件。除了学习内容的逻辑意义外,它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接触新旧知识,并具有有意义地学习的意图和强烈动机。有团队成员在做个别辅导时发现个别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认知困难;这既有理论上的困难,也有符号认知上的困难。习以为常的有价值的知识,高度形式化,无关痛痒,可能离学生生活很远。我们有疑问,学科教育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享受,现在却无可奈何地沦为对知识的占有,而且还是表面的占有。教育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明白知识的价值,思考和敬畏自己的生命,甚至诗意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