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阿古的论文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小时候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考试中名列第32名。因此,我的父母和老师都对巴尔扎克不抱任何希望,更别说发现他是个天才了。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正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一个“铁饭碗”。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顾家人反对,辞职专心写作。巴尔扎克在贫民窟的阁楼上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不成功,随后与他人合作创作的搞笑小说和超自然小说也没有引起重视。于是他当了出版商,办了印刷厂和刻字厂,都以亏损告终,负债累累。这笔巨额债务像噩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到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然而,他并不沮丧。他在书房里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雕像,并写下了激励他一生的座右铭:“我将用一支笔完成他未能完成的事情。”
巴尔扎克在人生中跌跌撞撞地前进,但他在这种碰撞中懂得了人生,他比别人懂得更深。1829年出版小说《璜党》,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931发表的驴皮故事让他名声大噪。为了让自己成为文学的拿破仑,他在三四十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了91部小说,统称为“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可以分为三类:习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最初的标题是社会研究。1842受但丁《神曲》的启发,巴尔扎克改了名字,就是把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个大舞台,把资产阶级生活比作一部充满丑陋的喜剧。巴尔扎克在引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一个历史学家,而我只是这个历史学家的秘书。列出恶习和美德,收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述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结合一些相同的性格特征,形成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做,我也许能写出一部被历史学家遗忘的历史,也就是风俗史。”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注定的灭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掠夺以及一切以金钱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巴尔扎克注重对环境的具体细致的描写,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 * *这本书塑造了2400多个人物,一个人物经常出现在很多小说里。其中比较著名的章节有:《舒安当曼》、《高老头》、《欧热妮·葛朗台》、《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纽博根银行》、《幻灭》、《农民》等。短短20年,他每年要写4-5部小说。他每天至少花18个小时在办公桌前,他的《赛查·皮罗多》是用25个小时写成的。乡村医生用了72个小时,但几十万字的经典《高老头》却是三天完成的。为了写作时保持清醒,巴尔扎克爱喝浓咖啡。他曾说:“我会死于三万杯咖啡。”果不其然,由于早期欠债和写作困难,他于8月1850日去世,慢性咖啡中毒成为他的死因之一。
莎士比亚:英国诗人和剧作家。(1)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1564。约翰神父是沃里克郡的个体户。他于1551年移居斯特拉特福德,从事羊毛、皮革制造、谷物贸易等行业。有人说他也是个屠夫。约翰是1565斯特拉特福德的民政官,三年后当选市长。长子威廉被送到当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拉丁语和古代史、哲学、诗歌、逻辑和修辞学。13,14岁的时候,家里人下来了,他可能辍学去帮父亲打理生意了。1582 11嫁给邻村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撒韦,次年5月生下苏珊娜,11岁生下双胞胎孩子朱迪思(女)和哈姆内特(子)。哈姆内特0岁去世。1585至1592期间,其身世不详,但后世传说颇多。比如他当过乡村教师,在贵族宅邸当过警察,当过兵。最流行的传说是他偷了附近贵族乡绅托马斯·鲁西爵士的鹿,逃到了伦敦。时间一般估计是1586。
1592年,剧作家、所谓“大学者”之一的罗伯特·格林写了一篇文章,攻击当时的一些演员,警告剧作家“不要相信他们;其中有一个暴发户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饰自己,用演员的钱袋养虎狼之心;他写了几首空洞无物的诗,自以为可以和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作家相比。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打杂的,却恬不知耻地认为全国只有他能震撼舞台。”“虎狼之心”是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六世》下一部的一句话,而“震撼舞台”则是对莎士比亚姓氏的一个典故(shake意为震撼,spear意为矛)。可见莎士比亚在1592年还是蛮有名气的。
从他离开家乡到1592,据说他曾经在戏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逐渐成为戏院的杂工、演员和股东。他开始写剧本多是改编旧剧或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后来独立创作。他在伦敦有个同乡,世交菲尔德,经营印刷出版业。莎士比亚的第一部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由菲尔德出版。此作品献给年轻的南安普顿伯爵,新贵。他的戏班从1594开始受到宫臣们的庇护,被称为“宫臣戏班”。1603年,詹姆斯一世登基,改名为“祭王”。他和一些新贵族关系很好,比如埃塞克斯伯爵。他的剧团也在女王宫演出,夏天或疫情期间,到外省演出。1596年,他帮助父亲申请并获得了一枚“家徽”(象征乡绅的社会地位)。推测他每年回家探亲,在老家1597买了房产,在1602 (127亩)买了房产。他在家乡度过了最后的三四年。1665438+于200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2)创作莎士比亚在22或23年里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除了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卢克莱修的耻辱》是他生前自己出版的以外,他的一些剧作都是四开本出版的。这些“盗版”是剧团里的一些演员口述的,或是演出时速记下来的。当时的惯例是剧作家把剧本卖给剧团,剧团全权处理剧本;为了尽可能地垄断,戏班极力阻止其他戏班拿到剧本并保密,于是出现了“盗版”。他去世后,莎士比亚所有的剧本都被同行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收集成书,并于1623年以对开本出版,名为《第一对开本》,共收集了36个剧本,其中一半在他去世前未出版。作品创作时,戏剧的演出和出版都需要经过政府的登记和批准,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和出版日期都有记录。但是,演出和出版的日期不一定与创作时间一致。可以在演出前一年、两年或同一年定稿,也可以在演出后修改。First folio的戏剧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是按喜剧、历史剧、悲剧三大类排列的。从18世纪后期,马龙等学者开始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年代。经过200年的探索,他们基本达成共识,成为研究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演变的更为可靠的依据(见所附莎士比亚作品年表)。戏剧的分类第一部对开本将莎士比亚的戏剧分为三类,后来的学者又将有关罗马历史的剧本进一步分为“罗马剧”,将后来的喜剧分为“浪漫剧”或“传奇剧”。1850年期间,德国学者加尔维斯努斯研究了莎士比亚艺术技巧的发展。根据对莎士比亚台词的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分为三个时期:1.1590至1600,即历史剧和喜剧时期;2.1601到1607,即悲壮期;3.1608至1612年,即“浪漫剧”时期。1870年,英国学者道登和福涅尔也将莎士比亚的戏剧按其诗歌技巧和情调分为四个时期,即第一时期分为:1590至1596,早期抒情时期;1597到1600,历史剧和喜剧时期。(3)作者的问题19世纪中期,有学者认为,无论他的背景或学历如何,他都不可能写出这些作品,因为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映的知识面很广(涉及法律、历史、地理、政治、宫廷贵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文学成就很高。也有人认为是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甚至是马洛。然而,莎士比亚的戏剧被他的剧团中的两名演员收藏,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也为全集写了诗,仅此一点就使怀疑论理论站不住脚。怀疑论者完全忽视了作者从生活和他人那里学习的潜力。(四)作品简介莎士比亚所有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用他的语言来说就是“爱”。他的作品是“爱”这个概念的各种表现。人道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他对生活感触很深,善于思考,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作品形象生动;他吸收了欧洲各国的新文化和新思想,所以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
莎士比亚最早的一首诗是《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其主题来自罗马诗人奥维德写的《变形记》。写的是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年轻的阿多尼斯,但阿多尼斯并不爱她,只爱打猎,在一次打猎旅行中被野猪咬死。维纳斯非常难过。在阿多尼斯死去的地方,一朵名叫白头翁的花在血泊中诞生,维纳斯将其带回岛上。这首诗的主题是想说明爱情是不可抗拒的,文字是美好的。出版后很受欢迎,1602 * *出版7版,1640累计到16版。罗马末代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从战场上跑回来,玷污了科拉蒂纳斯的妻子卢克莱修,把丈夫召回战争,叫他报仇,用刀杀死自己。最后推翻了王朝,建立了贵族共和国。笔者认为赛克斯特违背了“荣誉”的理念,新贵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作者还通过Lucris呼吁同情,怜悯和人性。这首诗比较复杂。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154在大约六年的时间里陆续写成,主题是友谊和爱情。这种从意大利传入的诗歌,多以连体诗的形式出现。1和126诗人与贵族青年友谊的跌宕起伏;从127到152,第一个诗人对一个“黑女人”的爱;最后两首歌结束。17之前,诗人力劝年轻人结婚,美好的东西要世代相传,获得永生,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仰和对新贵族的希望。后来这个年轻人对诗人有时冷漠,有时喜欢另一个诗人,甚至勾引诗人的女朋友,但诗人以友谊为重,表现出和解的精神。诗人倾吐了对“黑皮肤女人”的爱,但她被诗人最好的朋友绑架了,诗人很失望。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想,也反映了社会现实。这些诗虽然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但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带来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更表达了一个时代。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是奔放的,而是有节制的,有思想的,有分析的,有道理的,形象生动,语言运用巧妙,节奏感强。历史剧早期创作的英国历史剧共有9部,其中8部可以概括为两部四部曲。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的第一、二、三部分;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此外还有约翰王。从当时的立场看,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国家统一,改造封建王权,以利于本阶级的发展。虽然伊丽莎白女王的政权在16年的90年代还在巩固,但王位继承问题日益紧迫,国内外封建势力蠢蠢欲动。30年前凯特领导的农民起义至今记忆犹新。莎士比亚关心民族命运,既反对封建内斗,也反对农民起义,但主要是反对前者,要求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巩固国内和平统一。这是他历史剧的主题。在前四部小说中,亨利六世的第一部分写了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因为贵族不和而战败;中篇写国内贵族纷争,平民起义,导致内战;接下来的部分是关于《玫瑰战争》中的封建内战,属于红玫瑰贵族集团的国王被杀。理查三世写道,在英格兰爱德华四世死后,一个篡夺王位的白玫瑰集团,血亲贵族理查,以狡猾血腥的毒辣手段登上王位,很快被敌方杀死,结束了玫瑰战争。
虽然约翰国王反对天主教,但他谋杀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并引起了外国入侵。写在最后一部四部曲里的理查二世优柔寡断,听爪牙的话,无法维持贵族间的平衡。他的堂兄趁机夺取王位,成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因为王位的不正当路线,整天紧张兮兮的。虽然两次平定内乱,但太子不务正业,皇位前途依然堪忧。后来王子改过自新,继任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利用对法战争解决国内矛盾,夺回在法国的领土。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开明君主和民族英雄的理想。亨利五世改革的转变过程反映了作者改革封建君主的思想。根据古罗马故事改编的血腥复仇剧《提图斯·安德劳·尼克斯》(Titus Andlau Knicks)写的是主人公胸怀大局却仍无法避免内斗的悲剧。喜剧从1593到1600不等。莎士比亚写了10部喜剧和一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喜剧各有特色。最早的“错误喜剧”改编自罗马喜剧演员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喜剧效果是由于彼此的误解而产生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一部以《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为中心反映市民生活的喜剧。这一时期的喜剧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但《威尼斯商人》超出了这个范围,而同题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写成了悲剧。《驯悍记》虽然提倡婚姻自由,但也表明了作者男尊女卑的观点。《维罗纳的两位绅士》写的是爱情的忠贞;《爱情的徒劳》和《无事生非》着重反对禁欲主义;《仲夏夜之梦》和《皆大欢喜》把爱情故事放在自然环境中,后者把自然和宫廷的勾心斗角相提并论。《第十二夜》通过次要情节讽刺了清教徒的虚伪。《罗密欧与朱丽叶》描述了属于两个封建家庭的一对年轻人。他们一见钟情,却无法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他给了他们一个私人婚礼,并安排他们逃离维罗纳。然而,由于一个偶然的错误,他们被出卖了。鉴于世仇造成的错误,双方父母和解了。这首爱情赞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威尼斯商人》写道,商人安东尼奥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现金,为的是帮助他的朋友巴塞尼奥结婚。夏洛克出于嫉妒,假装不接受贷款利息,如果他不偿还合同,他可以割安东尼奥一磅肉。安东尼奥真的迟到了。审判当天,巴塞尼奥的未婚妻假扮律师,在法庭上击败了夏洛克。该剧通过三条交错的故事线索,倡导善良、友谊和真挚的爱情。悲剧从1601到1607,莎士比亚写了所谓的“四大悲剧”,五部以希腊罗马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和两部喜剧。这一时期戏剧的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色彩都大大增强了。即使是所谓的“喜剧”,爱情也表现出阴暗面。《终成眷属》中海伦娜对伯特伦的爱情受到后者社会地位观念的打击,但她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一报还一报》(请到骨灰盒)里的安哲鲁,触犯了法律,换来了爱情。在《特洛伊罗斯与克雷西达》和《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中,作者对爱情和荣誉产生了怀疑。
《尤利乌斯·凯撒》反映了反对中央集权的斗争;《科里·奥拉努》讲述的是罗马贵族因傲慢自大而遭到的背叛和毁灭。莎士比亚的悲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高度概括。《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我父亲被他叔叔杀死,我母亲嫁给了他叔叔。我父亲死去的灵魂要求他复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件促使他去考虑整个社会和时代,发现“整个时代都出榫了”,决定承担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但他单枪匹马对抗黑暗势力,寡不敌众,最终失败。《奥赛罗》的主人公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人物。他坦率、信任、凶猛。他受马基雅维利式的阴谋家伊阿古的摆布,杀死了他心爱的妻子。雅典的泰门写道,虚假的友谊把泰门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厌世者。《李尔王》充满了哲学意义。很多人(包括托尔斯泰)认为李尔王分裂国家的阴谋不可信。但它的概括力最强,处理的是权威与爱情的矛盾;权威与社会公正的矛盾;“真诚的”爱情和虚伪的爱情的对比;人性与自然的善恶问题。剧本主要描述了李尔王从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转变为人文主义者眼中的“人”的过程,而这种转变的媒介就是同情。麦克白的主人公是一位苏格兰将军,在野心的驱使下,杀死了善良的国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剧本探讨了人性善变恶的过程。麦克白是一个建功立业的英雄。他性格中有好的一面。由于女巫和他妻子的诱惑,他想做大事的野心变成了野心。野心一旦实现,必然引发一系列新的犯罪,最终导致灭绝。
莎士比亚所写的悲剧是他对他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最生动的再现。后期创作中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难以弥合。莎士比亚后期作品的主题是宽恕与和解。《提尔·伯里克利王子》(一般公认前两幕不是莎士比亚写的)、《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讲的都是离别和重逢;欺诈、辩护和和解。后期主要作品是《暴风雨》,情节集中。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驱逐,带着小女儿米兰达逃到荒岛上。他用魔法把那不勒斯国王、篡位者的弟弟安东尼奥和那不勒斯王子的船带到了一个荒岛上,原谅了安东尼奥,恢复了他的爵位,王子娶了米兰达,一起回到了意大利。普洛斯彼罗对待岛上原住民的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殖民过程。该剧还明确提出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国理念。全剧以宣扬宽容和宽恕结束。《亨利八世》由几个片段组成,其中一个片段被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的笔迹。通过三个人物的悲剧,表现了对新一代统治者的希望。(五)历代对莎士比亚的评价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多个场合高度评价莎士比亚,承认他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4月1859日给菲菲·拉萨尔的信中批判了“Xi·石勒成功地把个人变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的创作方法,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重要论点。在同年5月18日给拉萨尔的信中,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结合”,批评“为了思想而忘记现实事物”的创作方法,称赞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背景”。每个时代对莎士比亚的批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观点,也反映了莎士比亚作品的某些特点或方面。莎士比亚的当代剧作家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但批评他缺乏“艺术”。这个评论定下了19世纪以前对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基调。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在古典主义的影响下,评论家们都承认莎士比亚有才华,但对创作规律毫无概念。伏尔泰称他为“醉酒的野蛮人”。莎士比亚不仅没有遵守“三统一”,还在悲剧中夹杂了喜剧场面。德国飓风运动期间,莱辛和歌德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从莎士比亚对“自然”(现实)的反思中获得了灵感。浪漫主义时期,评论家们进一步看到了莎士比亚戏剧中思想感情的深度和莎士比亚诗歌的成就,尤其对人物的分析感兴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和英国的柯勒律治,在20世纪初的英国布拉德莱达到顶峰。19世纪以别林斯基和多布罗柳波夫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着重指出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尤其是人物刻画得很深刻,以开辟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自浪漫主义以来,大多数评论都肯定莎士比亚。有托尔斯泰不同意;托尔斯泰也从现实主义角度指出,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不可信的,人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所依据的材料本身是好的。20世纪,西方的莎士比亚批评经历了几个阶段,但主要是两个流派及其变体的交替,这两个流派可称为“客观派”和“主观派”。前者从外部角度研究,如当时的舞台技巧和戏剧传统,莎士比亚对旧剧情的改编和当时的具体历史事件;后者从诗歌语言、“意象”、心理学、哲学思想等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60年代最极端的批评是将莎士比亚视为荒诞作家,将他与当代荒诞剧作家贝克特相提并论。十月革命后,苏联和欧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批评从唯物辩证的观点出发,以列宁的反映论为基础,联系历史上阶级斗争的实际和文学的社会作用,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出了新的评价。解放后,中国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批评仍在发展。(6)莎士比亚在中国的名字是1856年由传教士传入的。晚清中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如严复、梁启超以及后来的鲁迅,在译作中也提到了莎士比亚的名字。莎士比亚的作品最初是通过19世纪初英国散文家兰姆的弟弟翻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引进的,由上海大文社1903出版,译者不详,包括10个故事。与此同时,林纾、魏毅将故事集中的20个故事全部翻译出来,发表在1904,题为《英国诗人唱边彦玉》。莎士比亚的戏剧首次在中国上演,大多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莎士比亚的戏剧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才开始用白话文和剧本翻译和介绍。田汉翻译了1921的《哈姆雷特》和1924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莎士比亚的戏剧有多种翻译。抗日战争时期,译介工作仍未间断,尤其是曹伟峰和朱生豪,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系统翻译。曹玮峰翻译11种,从1942到1944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曹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共出版10种。朱生豪生前从1935到1944翻译了31个剧本,从1947出版了27个剧本。
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前夕,有曹禺翻译的《柔米欧》和《游》,有孙大雨翻译的《李俊王》,有梁翻译的翻译的莎士比亚的《尚来》。解放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许多新译本,如卞译的《哈姆雷特》,华译的《亨利四世》,译的《理查三世》,《捕风捉影》,《威尼斯商人》,《亨利五世》等。在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之际,朱生豪的译本出版了11卷,书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此后,该译本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将原本缺失的剧本和诗歌全部翻译出来,于1978年出版,命名为《莎士比亚全集》。戏剧兴起后,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中国上演。五四以前的早期戏剧,最多能搜到20种外国剧本,都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五四以后,上海戏剧协会和南京戏剧学校分别在1929和1937上演了《威尼斯商人》。1937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抗战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在大后方上演,《奥赛罗》在重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成都。解放后上演的莎士比亚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无事生非》、《威尼斯商人》、《麦克白与针锋相对》、《无事生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
思想家、散文家、诗人。1803 5月25日出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1882于4月27日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去世。17岁毕业于哈佛学院。1826年进入哈佛神学院,次年获准传道。1828年成为波士顿第二教会的牧师,属于当时新英格兰唯一占统治地位的一神教教派。后来因为不赞成这个教派的一些教义,他放弃了神职,于1833年游历欧洲,拜访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兰道尔、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并与卡莱尔成为知心朋友,深受康德先验哲学的影响。回国后,他于1836年出版了《自然》一书,这本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思想的萌芽。1837年8月30日,爱默生在美国学生联合会发表了题为《论美国学者》的演讲,抨击了美国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了人的价值。指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囊中揭示真理,从而启发、提高和引导人们;他呼吁民族自豪感,反对盲目追随外国理论。这篇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崛起产生了巨大影响,被霍姆斯誉为“我们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5日,爱默生在剑桥神学院发表了题为《在神学院的演讲》的著名演讲,遭到了加尔文主义者和新英格兰唯一教派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保持了唯神学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同时也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超验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超验主义的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珍视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可以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来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和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从1836开始,爱默生、奥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康科德不定期聚会,讨论“神学和哲学的糟糕处境”,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他们创办了季刊《日本条例》(1840-1844),出版文学作品,主张教育、伦理、政治的改革。爱默生曾担任主编,是超验主义的主要代表。
爱默生的作品多为散文,重要著作有《论自助》、《论超灵》等,分别收录在《随笔》(1841)和《随笔:第二辑》(1844)。两册诗集分别出版于1847和1867。另外还有代表人物(1850)和英文人物(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