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应用与解释方法(一)

学术论文往往引经据典,语气严肃,态度认真,其中不乏“潜规则”,往往令初学者感到困惑。一般教授都不知道,但是好像用人体来认识自己。书写没有固定的方法,文字由法律制定;虽然没有写论文的必要规范,但总有一些原则,可以用来求道,方便乘筏登陆。

第一,文献引用,讲究策略

首先,学术论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讨论对与错的利弊。为了有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扎实可信的论据,令人信服的人,需要以各种方式引用大量的文献。其主要原则和基本要点如下:

(一)引言,接着是文献,然后是说明,是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王兆鹏手稿)

引用文献的策略和方法,王兆鹏教授认为这些话非常重要。论文写作之初,在发展到引用之前,必须要有一些引导性的文字,这些文字叫做引言(或引论)。一开始要避免唐突,不要什么都没说就引用一段话。读者很难一下子进入论文的世界。既然不合时宜,我就拒绝读报。所以,开始一段时间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毛宗岗《清读三国志》:“后必有一段文字,必有一段闲文引之;后面会有大文章,结尾一定会有小文章。.....‘鲁人会与神有关系,必先与盘古有关系’,文章之美也如出一辙。“《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写的,毛宗岗认为“看雪听雷”妙不可言(《读三国演义之法》,罗贯中原创,毛宗岗修订,陈、宋祥瑞、陆玉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版)。以引言开始讨论问题是合理的。

导语(讲话)有它的作用,原则上它起的是引子的作用。指导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锁定题意,提前做铺垫,谋发展,这是要写在引言前半部分的。如果是第一节的介绍,那就说几句第一节的标题。让读者知道下面这篇论文打算介绍什么概念,讨论什么问题。第二,眼睛不妨对准下面要引用的文献,笼统地做一个若隐若现的提示。用引导的方式具体而轻微地告诉读者接下来要说什么。三言两语把语录拿出来,不要太详细,给下文留有余地。论文的质量,或者深度;专业的,或者普通的,两分钟就能看出来。只要看引文,如何进行选题,判断论文质量,大概就能分不开了。初学者需要突破的是如何解读文献。一方面,要明确语录的本质;另一方面,需要说明引用的内涵;第三,要紧扣引文与标题的关系。其他的,还有数不清的“潜规则”,应该描述如下:

(2)引用有意见的文件是基本原则,不能用有意见的文件。所谓观点导向的文献,是指以问题导向的意识来驱赶文献,控制数据。

引用文献时,首先要注意三个基本格式:一是要有引言,不要太长,让读者快速进入论文的世界;第二,引用文件,与介绍相呼应,合乎逻辑;三、文献解读,实事求是,发掘语录价值。文献引用是主体,前有信息传播,后有理论呼应。简而言之,它的基本格式包括引言、文献列举和说明。如何让导语、文学、解读有机结合?王兆鹏建议金玉妍:“以观点取文学,不可取。”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值得重复。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是遥远的。只要你勤于上网,在中国、台湾省、中国大陆甚至日韩、欧美都可以找到丰富多样的文献,所以不缺文献。这是现代人在学习上的优势,也是一大困境。这么多信息,怎么筛选?怎么招?如何选择?因为看的信息太多,往往容易被信息绑架。但是我引用了张三、李四、王五、刘钊,却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解释。纸是你的,你要突出自己的话语权。你不能自始至终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做别人的代言人和传声筒。论文还没写,应该已经确定引用哪些文件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了独特的观点。为什么不坚定勇敢的说出来?因为写作大纲已经拟好了,各章观点已经呈现。既然除了写作什么都准备好了,那就要用问题意识来驾驭我们看到的文献。就像苏东坡说的,文章的“意”就像钱:钱能买到很多东西,抓住意思就容易驾驭物质文献。

(3)树立问题意识,有利于提炼论点,深化思考;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邓晓楠《祖宗之法——北宋初年政治概论》,三联书店,2006年)

有了问题意识的引导,所有的研究资料和二手资料就会纷至沓来,作为我观点的佐证和补充。我引用甲乙,不引用丁方,因为丁方的观点不可取,观点太浅薄。为什么A和B引用的观点更多?或许A的观点,孤陋寡闻,属于前瞻性话题;b意见不绝,值得“继续”,可以引申发挥。在做判断的时候,可以看到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用处是用意见带出文件,而不是用文件绑架意见。从观点中引出文献,可以帮助我更上一层楼,谈得更广,谈得更深,说得更广。所以,本文的主旨和问题意识是三军统帅,文学是主宾。宋明理学常说:“吾心有主,然后能应付世间万物之变。”写论文的时候,你可以带着你的观点把文献拿出来,然后资料由我选择,观点由我决定。所谓作品和论文的话语权,自然是丰富的。有了观点,文献可以作为观点的证据,提供论点的力量,使论点具有颠覆性的价值和令人信服的效果。

文献引用的意义不是炫耀知识,而是贵在比多。崇尚精妙的发明,却不屑于建立一个哈希。以问题意识为一般,赶走文献,控制数据,所以文献的质量有高有低,有细有粗,有偏,通过观点的平衡显而易见。如果引用的材料不足以证实和阐明观点,不足以突出思维的亮点,不足以加强论证的有效性,那就好比孔子说的:“虽多,岂以为可笑?”所以要用观点引出文献,不能用文献引出观点。以文学得出观点,就是被文学绑架,跟着别人走。缺乏问题意识,面对文献选择就会无所适从。优劣有细有粗,高低有偏,通过比较得出;心里没有问题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了一篇文章,喜欢一篇。似乎每一个论点都是合理的,可取的,高明的,所以我只能做他的代言人或者应声虫。所谓论文,就是讨论对与错,利弊得失,就是要有主见,有原创性,有经验,有话语权,要靠文献支撑,有证据,有解释,才能使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不应该用文学来引导观点,而应该用观点来引出文学。

当务之急是投入学术研究,从事论文写作,即树立问题意识,形成目标导向,以此作为驱赶文献,控制材料的判断和回归的途径。“问题意识的确立有利于论点的提炼和思维的深化;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在邓晓楠教授的提示下,作者的“论文选题与研究创新”已有专门章节论述,读者可以参考。

二、文献引用及其解释方法

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引用文献,其中一篇要有理有据,能取信于读者;然后,准备证据,可以用来建立自我主张;三是揭示问题文献,提供反驳和讨论的空间,这是确立论点的开始。不管是什么原因,引用文献已经成为写论文不可或缺的标志。既然已经引用了关键文献,接下来的文献解读将是论文写作系列学术项目的主轴和核心,其成败将影响论文的成败。

纵观文史哲论文的写作,有六种解读和诠释文献的方法:一、概括大意;第二,突出预警策略;第三,研究起源;第四,触摸发明;五、* * *关怀;第六,释疑是非,都要细微细致。对文献的准确、实用的解读和恰当的解读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强调这一认知。有了引言,我开始讨论问题,然后引用了一段又一段的文献。如何解释那句引语?我强调解读一定要准确实用,不能同时说他。解读合适不合适?得体与不得体?解读得当,论文水平就高,就优秀,反之论文就差,就低。下面,在介绍完引用的文献后,再来讨论如何解释题目。

(一)文学阐释的六种方法

首先切入正题,总结一下大意。这是最常见、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概括大意,通常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要简洁全面。学习诗词、词、古文、辞赋,一定不能只翻译白话文,因为那是对大意的概括,而不是对诗词的翻译。学术论文,属于限制阅读,是给专家学者看的,不是普通的通俗读物。不属于这个领域的人通常不会看你的论文。既然是同事,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所以翻译和解释都是免费的!所以总结的总体思路是总结概念,引入重心。结合问题意识,解读文献资料可以包含冗长的叙述,理清混乱的概念,突出核心问题,提示关键词,这是文献解读的第一步。概括大意,文字要简洁实用。

第二,突出预警策略,强调重点。论文写的多,引用的多,令人目不暇接。在琳琅满目的引用文献中,读者初来乍到,来不及进入状况,往往会眼花缭乱。经典的警察策略和问题的重点在哪里?要及时把握。有哪些隐藏的本质?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当然,因为这段话是问题的重点,是思考的亮点,所以有可贵之处,也有可取之处。为了方便阅读,同时也有助于以后的讨论和话题发展,在解读文献时需要突出警示策略,强调重点。就像在触手无穷的文字世界里找到一个坐标;在汪洋的学习之海中,出现了一座灯塔来提供向导。掌握了预警策略和重点,就相当于找到了策略和工具,这样我们就可以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有利于整篇论文的写作和呈现。

第三,追根溯源,调查皮革的盈亏。比如引用苏轼的诗配画,可以和杜甫的诗相提并论。引用苏轼关于牡丹的诗词,可以和李白、白居易、唐宋诗词相提并论。引用涉及以散文为诗,原则上要与韩愈、欧阳修、苏轼的创作相比较。苏轼多才多艺,能作诗,会作词,善赋。引用文献若论本色、题适,苏轼的渊源可上溯至六朝咏物诗、初唐帝都、韩愈、欧阳修、周邦彦的咏物诗、赋、赋。或许,苏东坡的这首诗影响了清代同光诗人的诗风,可以做一个流变的考察。这样的文学解读是立体的理论,而不是平面的叙事。如果只是直接看文献,用线性思维解释问题,那就是扁平化叙事。不仅无聊,而且肤浅。最好能追根溯源,探究影响的演变,所谓“辨章取义,考镜源流”

第四,以此类推,创造发明。关键问题应该是外推的,不受限制的。比如学习王昭君和王安石的《费明曲》,在宋代引起了大合唱,因为大家都想写出新颖有创意的作品。从王安石的《费明曲》,我们可以想到整个宋代,甚至元明清。不仅诗歌多,戏曲也多。如果能这样解读,读者马上就能分享到一场丰富的盛宴,这是一场立体的讨论。那么我们知道历代歌颂赵君的诗词有800多首,王安石的《公主之歌》是最好的,突出了前后的对比。例如,如果我们研究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会想到苏轼的系列和陶的诗歌,以及陶的“回词”,以及苏门和南宋文人的同一主题的作品。掌握语境系统,相互比较,很容易得出优劣,有助于发明。简而言之,文学的解读讲究类比,把相似的案例、主题、风格集合在一起,立体地论述一个话题,更容易有独到的见解。

五、* * * *在观察的时候,同龄人都相形见绌。同期* * *,不一定要同时代,前期和后期都算。以苏轼为例。他的老师是欧阳修,同龄人是王安石,学生是黄庭坚。我们可以比较同一时期的数字。我们可以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时代进行全面考察。某一时期诗人的集体意识是怎样的?有没有文艺表现或者学术成就的迹象?一代人的学术取向,或者说个人学术价值的判断,都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例如,在之前,梅、王安石、欧阳修等都对宋诗特色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但从作品质量的比重来看,苏轼和黄庭坚的贡献最大。所以,解读文献,不妨同时对比讨论一群人。在研究过程中,覆盖面广,影响深远;论文完成后,会扩大知识的导向,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深刻。平叙,就像一个小国寡民的世界,永远不会在小世界里转,转不出来。

第六,解疑释惑,纠错。这看起来像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其实不是。写笔补自然,无异于再造干坤。在引用的文献中,如果发现前人的错误,学术的悬案,世俗的误解,大家的疑惑,我们都要说明疑惑在哪里,这样才能释怀。绳矫枉过正,错指缺陷,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具有纠正视听、提神醒脑的作用。这样解读文献,可以避免误导众生,贻误后人,学术贡献自然重大。解惑纠错,就像正确的看到和听到一样。只是为读者着想,守护真相。引用的文献有疑点,我来解释一下;我改正了错误。学术研究的神圣使命无非如此。

以上提出了六种文献解读的方法,可以详细讨论,有把握地解释,可以成为研究的卖点,增强论点的可信度。此外,镜中人解读《春秋》的策略也可以转化为写论文时解读文献的方法,如:

(2)以物比言,切中脉搏,做到理论立体,有助于提高论文水平。

以言比物,原是古代学者解读《春秋》书法的策略。脉象注释是《文心雕张龙》句子的术语,它表明文章的上下文和结构如何呼应,篇章和意义如何交织。比物,原指比较历史事物;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列出文献,提供证据。归属词是上下连在一起的词,以显示上下文,突出意义。孔子写《春秋》,是因为有事辞职;我们写论文,也是围绕问题意识,引用文献,构建新的证据,贴上修辞,彰显亮点,引出我们的体会。比如苏轼贬谪徽州时,有一首《陶涛桃花源记》诗,诗中声称渔民看到的是世外桃源,而不是仙境。考证苏轼贬谪期间的题画诗、和陶诗、佛典题跋,阅读《坛经》、《大藏经》、《九阴赋》,可以丰富苏轼“以心造乐园”的理论。研究陆游的《剑南诗稿》,其中有许多读书诗和梦诗,是否可以利用文献的征信和解读来探讨他的理想和现实?如果这个问题意识成立,就会因为事而顺理成章。

关于材料和文献的解释,提出了以上六种方法,加上《春秋》的解释方法,即“以言比物”。如果能相互利用,对比其事实,连接其文字,注重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主体概念的精妙,那么文学解读就会精致而不单薄平淡。对文献的准确实用的解读和恰当的解读关系到论文的质量,这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作者单位: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