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胡可英说:“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发展个性。教育最大的力量也在于个性的发展。”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定型,只有人格才能发展人格。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教科书、道德说教、规章制度所无法替代的。那么,教师如何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呢?
首先,教师需要适当地体现一些“童心”
如果把“为人师表”理解为说话做事有条不紊,“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一切行动力求“正常”,教学风格近乎程序化,那就是教育的悲哀。在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只要认真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做好的事,就是一个关爱、补充、矫正学生人格的过程。我不太认同老师要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但我认同“一个不会张扬个性的老师,是教不出有灵气的学生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关注学生的个性,而需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后悔的艺术。只要是基于真爱,为了学生奉献,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强调分数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强调个性更重要还是强调品质更重要?这些问题在社会现实中往往是矛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资质水平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接受知识,根据他们现有的性格特点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健康快乐,根据他们现有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努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围绕这一系列的“最大限度”,要尝试各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教育手段。即使还有教训和遗憾,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气场。这几天我们大课间活动的这套节奏性练习,非常能激发学生的灵性。课堂上也是如此。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要求新颖、活泼、美观,完全依赖教学参考或坚持一成不变的教学风格,是绝对不可取的。
第二,老师要给学生最基本的人文修养。
仁、义、礼、信、忠、孝、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性修养。目前,于丹的《论语》如此深入人心,反映了人性修养的缺失和人们对重拾人性修养的渴望。作为小学老师,不一定要刻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但一定要让孩子逐渐形成人性的基本养成。和学习文化知识一样,人格的发展也是需要基础的,而我们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我们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组织“经典诵读”比赛,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礼仪。这一点在我们小学尤为重要。俗话说,三岁你老,七岁你老。学生小时候接受的各种素质和性格教育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如果死记硬背的“经典”能在我们老师的具体指导和示范中得到诠释,相信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三,学生个性的发展应该是教育教学的“衍生品”。
记得教育专家建议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的时候,我们曾经在语文课上看到过硕大的南瓜、冬瓜、成堆的茄子、白菜。当国外的思维经验开始普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师上课无所事事,学生对学习过程失去控制的现象。因此,在关注教师人格和学生人格发展时,我们可以冷静地吸收他们观点的精华,坚定地维护语文课堂的中国味、书卷气和墨宝香;牢固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在音乐、美育、体育的课堂上,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坚定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至于人格发展,应该是精心优质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衍生品”,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的。没有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独具魅力的人格。
愿我们保持并不断美化自己的人格,包容并理解从人类基本修养发展而来的各种独特人格,让我们的学生充满灵性,让我们自己充满活力!
转(新课程教研版2011,1,作者吴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