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如何?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发展阶段

在经济学中,工业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企业的集合(严格来说,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此时,产业和“市场”是同义词,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产业,同一产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在同一市场中相互竞争,以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马光启,2000)。当然,这里的市场指的是狭义的局部市场,而不是广义的一般市场。因此,起初,产业经济学只关注特定的产业,关注产业组织、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性垄断。后来逐渐被经济理论家扩展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框架。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1)产业关联理论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描述产业之间的关联;产业政策理论研究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等方面。从研究范围看,在欧美,产业经济学本质上是狭义的产业经济学,即围绕产业组织进行的产业组织研究,以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很少关注制度因素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不完全竞争下的SCP范式,企业的目标、规模和组织,以及与产业组织相关的管制、反垄断等公共政策。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也被纳入产业经济学,扩大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习惯上称为广义产业经济学。

从发展轨迹来看,产业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

(一)胚胎阶段(1930之前)

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根植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新产业的不断涌现。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发展,产业与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客观上要求理论界研究其运行规律。事实上,这种研究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演变而得到了加强,理论界也早已开始了适应这种客观需要的研究进程。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的萌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 .,1776)。在《国富论》中,他提出了两个为后世所推崇的原理:一是市场竞争机制理论,二是分工理论。这两个原则都是处理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下厂商的市场行为,对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有着直接的影响。之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吸收了他的理论营养,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论述生产要素时,丰富了萨伊的劳动、资本、土地生产三要素理论,提出了第四要素,即组织,并指出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竞争力。他认为,追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会阻碍和破坏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从而扼杀经济发展的动力——自由竞争,使经济运行失去活力,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内在矛盾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时代仍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为主,垄断现象并不普遍。但在20世纪初,垄断性经济组织逐渐形成。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和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分析了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此时的产业经济学仍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产业经济学尚未形成。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理论也开始萌芽。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在其《政治算术》(political算术)中论述了三次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距(即农业小于制造业,制造业小于商业),并指出这种差距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为后面研究产业间关系和产业内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形成阶段(1930-1970)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处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大生产的经济和企业组织的替代对市场竞争产生很大影响。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哈佛大学成立。他们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美国几十年来的产业组织政策实践,运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价格和成本、大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可竞争市场的条件,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其标志性成果是贝恩《产业组织》(1959)一书的出版,贝恩在书中定义了产业组织的含义,并将其概括为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关系,即它们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本文提出了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了市场结构,形成了“SCP”分析范式。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此后,舍勒的《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1970)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更加完整的SCP范式,使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成熟。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政府管制,而企业行为主要涉及合谋和战略行为、广告和研发,市场绩效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和生产率。他们认为,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资源配置的绩效。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垄断政策和政府管制来改善市场结构,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因为哈佛学派非常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在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同时,产业结构理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希尔(A.G.B. Fisher)首次建立了三大产业分类,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信息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对取自自然界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行业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包括采矿业);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此后,英国经济学家C. G .克拉克在配第和费希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许多国家的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配和转移的规律性,后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与此同时,德国经济学家W.G.Hoffmann也研究了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将产业细分为消费信息产业、首都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并论证了消费信息产业的净产值与首都信息产业的净产值之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下降。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消费信息产业比重逐渐降低,而资本信息产业比重逐渐升高的结论,这就是“霍夫曼定理”。到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S.S .库兹涅茨利用20多个国家的数据,深入考察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分配结构的演变趋势。列昂惕夫还创立了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系,为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深化阶段(1970至今)

从1970开始,产业经济学进入了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哈佛学派创立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一方面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分为两条主线:

一个是“新产业组织”,它代表了主流学派,并继续沿着SCP范式前进。其代表人物有考林、沃特森、鲍莫尔等人。他们在研究产业组织时表现出以下特点: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和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理论模型来研究企业行为;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与舍勒的SCP范式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特别关注企业行为,将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初始条件视为外生变量,而将市场结构视为内生变量,两者之间没有反馈线。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SCP范式的修正和补充。

另一条路线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兹(Y.Brozen)等人。其中,斯蒂格勒的贡献最大。他在《产业组织(1968)》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探讨了企业兼并的动机和根源,认为企业兼并的动机不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兼并还是会发生的。(2)提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讨论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整合现象。(3)讨论了制造商的最优规模。认为最优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测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幸存者技术”原理确定最优制造商规模的观点:即任何在长期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规模都是最优规模。(4)深入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在他看来,规模经济、资本要求和产品差异等传统的进入壁垒不再构成壁垒,而政府监管是主要壁垒之一。(5)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用于解释市场组织。认为信息也能产生效益,获取信息是要花钱的。厂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中人的决策环境的特点是信息有限。因此,不必把完全信息作为实现竞争的必要条件,只要市场上有许多制造商,就能达到最佳的竞争程度。(6)率先系统研究政府管制,开创“规模经济”的先河。之后,德姆塞茨(1973)在其著作《市场集中度研究》中实证研究了盈利能力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归纳起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特点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用严密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强调各种理论的实证证明(泰勒,1988);反对强调“结构-行为-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他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的观点,反对政府干预产业组织。

在欧美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太平洋的另一边,日本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产生的产业政策就是政府干预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集中体现。1945-1955是日本战后经济复苏时期。通过实施工业复兴政策和工业合理化政策,成功地实现了钢铁、煤炭、航运、电力和合成纤维等许多工业部门的工业重建和经济复苏。之后,通过产业政策的作用,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日益引起各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布了14个成员国的产业政策研究报告,推动了“产业政策”在全球的普及。日本学者小宫龙太郎、蛯原姫奈平和宫泽谦一等系统总结了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理论,并将其收入第一部著作《产业经济学》,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