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武田泰淳的竹内好》有感(下)

看完整本书,开始写下一本书,对作者说的话的深度印象比较深,但真正能理解的很少。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应该把现在能理解的记录下来。关于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打算把竹内和武田泰淳分开,把重点放在竹内身上。后期,其中一人主要充当评论家,另一人继续作为作家写作。

关于竹内,我想说说他的《现代潮客》、《日本人》和《中国》杂志。

1950年代末,有关“思想”的书籍在日本不断出现,如《月之海啸》和《丸山正雄》。在这样的背景下,1959年,竹内出版了《现代潮客》。就在1957之前,吉田出版的《日本知识分子——人民知识分子》中提到了明治以来爱国主义与现代化的矛盾。竹内好的《现代潮客》主要讲的是战时“现代潮客”的座谈会。内容主要由“问题”、“解决方案”组成。《朝科》《一二·八》《日本学派》《日本学派》根据作者原话,与座谈会相比,作者花了更多的篇幅描述65438+二·八之后日本的精神状态。65438+二月八日指194165438+二月八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也称之为大东亚战争。第一部分,竹内首先肯定了之前一些关于“现代潮客”的讨论是有意义的,但缺乏基本事实。第二部分介绍《会饮》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即文学圈派、日本浪漫派和京都派。竹内认为,讨论没有达成谅解,座谈会最大的遗产可能是没有成为战争思想,没有产生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思想。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理解战争本质的。比如,龟井贤一郎从战争的一般概念中,画出了侵略亚洲包括中国的战争的一面。竹内也认同战争具有两面性,即亚洲战争和帝国战争的双重性,这两面是互补的,也是矛盾的。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这个问题被搁置,没有得到解决。然后在第四部分,竹内列举了大东亚战争的意识形态特征。全面战争、永久战争和“赵国”思想是这一思想的三大支柱。矛盾但融合。但是没有形成思路。京都学派虽试图通过理论整合加以解释,但归根结底只是对龚思想的复述,并未形成思想。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安田洋十郎这一角色的考察来阐述竹内在日本浪漫主义中的作用。面对保护耕地的正反评价,竹内认为保护耕地实际上是通过消灭各种类型的思想来解除意识形态主体的责任,他的思想缺乏主体。最后,竹内对《现代潮客》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他认为《现代潮科》是日本近代史的难点集合,《现代潮科》提出的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课题,在战时的日本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当时我们对战争的双重性认识不足,战争失败是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者还将竹内好的《现代潮客》与同时代的野蛮正直的人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一年后,1960年,正德出版了《十二月八日》。对比同一个时代的这两个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从对方身上缺少什么。竹内的理论主要是基于战争时期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而野人更多的是基于自己和周围人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在竹内看来,思想如果得不到文字的认可就毫无意义,所以在他看来,战时的思想不可能具有创造性。所以,即使竹内的好理论简洁明快,但由于只把表面呈现的思想作为思考的对象,结论也只能是有限的,缺乏深度的。但是,正义之士的匮乏,展现了竹内善论中没有展现的内在一面。这个对比太好了,我都忍不住引用日语原文了。このふたつのはがみずからのののののののの𞑟がががが1 それはぃかぇれ124000 ;がのをずからががのをみか.关于にぁがったをとりぁげたのにたぃししかくててののみをの〾としたのだががの〾〾がが.论坛的讨论但最终作者认为,竹内冒着生命危险出版《现代潮客》,是对战后主流思想“现代派”的积极反抗。

除了评论,竹内还积极参与了1960的安全运动。这里就不介绍了。

然后在1961,竹内出版了《日本》。首先,本文主要围绕明治时期至日清战争时期统治日本精英阶层的“文明一元论”展开论述。随后,竹内又追问战争是福泽谕吉思想轨迹延长线的一部分还是其中的一部分,试图通过福泽谕吉提出战争思想的问题。后来,他又批评了竹山道雄批评东京审判的《昭和の精神史》。首先,他反对朱山说日本本来就不属于亚洲,而是属于欧洲。他认为,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并不是日本真的可以脱亚,而是为了鼓励人们而设定的目标。与福泽谕吉对亚洲的生动理解相比,福泽谕吉之后的日本人缺乏真实感。后来他还说,文明只是亚洲国家独立运动的一个条件。民族主义高于虚伪的文明,意味着发现更广泛的文明概念的全过程。福泽谕吉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将其理论化。但因为他肯定了依靠实力维持文明,所以观点退步了。结论是,日本属于西欧还是亚洲,关系到日本能否自己发现更广阔的价值体系,是否有能力与文明的虚伪抗衡。

1963年,竹内出版了《日本主义》。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先说亚洲主义的定义。然后,竹内认为“大东亚* * *光荣圈”的战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亚洲主义的终结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催生出实用的思想。然后,讨论了在1880年代出现的各种亚洲主义理论,从宫崎骏到杨轩学会,再到冈仓天心。进入日本帝国主义阶段后,关于亚洲主义的情感和理论分离的原因可以从右翼和左翼的对抗关系中看出。追溯到这条线,明治末期右翼和左翼分裂。大致从中江兆民和头山满,辛德秋水和内田良平分裂他们的想法。竹内认为应该继续追溯对西乡隆盛的历史评价。

竹内拒绝参加战后中国政府发起的接待外交。大概是想保持它的主观性吧。1963.尾崎秀树是发起人,并出版了《中国》杂志。杂志创办时,参与者没有明确的目的。如果要说特色,那就是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启蒙杂志。例如,竹内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解释了革命对日本和中国人民的不同意义。对中国人来说,革命是好的,合法的,但对日本人来说,恐惧和渴望并存。两国也有不同的民族观。1972期间中日关系正常化,给了竹内很大的冲击。到1970,他对中日建交几乎绝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后,杂志编辑认为中日问题基本解决,决定停刊。

武田泰淳主要从事作家工作。《风中蝶花》主要是1951的秋天,以中国文学研究会为主题的作品。从1955到1958,他连载了小说《森とのまつり".主要讲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北海道阿伊努人的各种历史问题,浓缩成9月1954只有7天的旅程。通过五个人的人际关系,刻画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以及与不同文化交流的困难。同一时期,有关日本的著作不断出现。1967年出版秋瑾小说《秋瑾女性史》。但在连载过程中,由于文革的影响,整部作品缺乏整体性。之后,他出版了最后也是最经典的作品《富士》。讲述了主人公大岛因为右眼失明而去富士山脚下的精神病院工作的故事。

本书以作者竹内和夫和武田泰淳为主线,主要考察他们从战前到战后对中国的思考。战前,他们都因不满当时日本社会的中国观而参与成立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研究。不幸的是,这两个对中国抱有极大热情的人,在战争期间被征入伍,奔赴中国战场。战后,他们都带着对中国的负罪感出发,对日本近代进行了深刻反省,提出了严肃的问题。竹内不仅在理论上质疑近代日本,而且积极参与运动。武田泰淳把他所有复杂的思想都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作者选择的角度极好,也说明了这两个人的思想深度。此外,作者不时将作为他者的中国与法国文学思潮和殖民时期的朝鲜进行比较,使整本书具有更广阔的视角。作者也很好的把握了每个时代的背景,试图通过这两个人看透每个时代的思想。虽然作者的专业是法国文学,但全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考察竹内和武田泰淳的作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实证的。

但就思考对方的主题而言,这本书作者选取的两个人恰好是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和深刻思考的两个人。他们可能说出了很多人无法表达的话,但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商榷。另外,关于武田的后期作品,这本书的作者不约而同地联想到武田之前在中国的经历,不免让人觉得牵强。除了中国的经历,武田应该对日本人和生活有更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作者想表达的是,中国的经历加深了武田对人生和国家的思考,但这无法证明。最后,关于本书对他者的思考,我想从对象的选择上说一下它的局限性。主要对象是战前和战后的中国,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时候。为什么中日两国会在意正常化的结束?主要原因是他们刚过世不久。但从最后一部分,竹内和武田泰淳在文革中对中国的迷茫态度来看,作者也偷偷抛出了一些问题,文章中也有一些暗示。比如战后,竹内和武田泰淳通过自己的战争经历的棱镜,知道作为他者的中国是他们看到的客观中国还是理想中国;中日建交后,如何认识作为他者的中国,是通过文献、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国际关系。这和自知之明有什么关系?对他者的理解应该是当代的还是包括过去的历史?对他者的理解和对现实的判断应该是什么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最想做的是提醒今天的人们,不要通过回顾祖先在过去是如何看待对方的这个精神话题来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另一个的主题是日本战争时期侵略亚洲的生动经历,战后能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另一个不仅是日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9 65438+2月29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