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论证观点得到严谨论证

议论文写作的严谨和透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角度:(1)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2)语言准确严谨,力量精准;(3)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力;(4)选材确凿,有实权。

1.议论文写作的严谨透彻首先体现在文章结构的严谨有序,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引言、理论和结论。“引言”又称“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是作者提出话题或论点的部分,即作者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观点。这一理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即作者在这一部分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结论是议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综合、概括、总结、提高和深化。这是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从具体内容的角度,让文章更加严谨有序,建议采用层次结构或者平行结构。

层级结构又称递进结构、层次结构,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逻辑关系纵向挖掘的结构模式。递进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中心论点分成若干个子论点,由简单到复杂;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点结构,即按照“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层次结构的优点是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证深刻,但也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恰当关系,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过渡要更加自然,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词。

什么是尊严?是生命的尊严与庄严,是不肯弯腰屈膝的执着与豪迈,是让人仰视的气节与精神...是万物之灵,是灵魂的依靠。

尊严是人类的灵魂。

徐悲鸿曾说:“人不可骄,而不可躁。”骄傲的源泉来自生活的灵魂。是人性中的正直和大气,让尊严如此坦荡。我不禁想起了晏子制楚的故事。他平静的生活和雄辩的口才赢得了楚王的赏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位杰出外交家的灵魂里,如果没有傲骨,怎么会有居高临下的话语?所以,尊严是人的灵魂。

尊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无论是因秦战败而亡国的燕赵小国精神,还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走向衰落时的沉重呐喊,都折射出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之魂。那就是坚守贞操,宁死不屈,那就是矜持地屹立于世界的雄伟之林。毫无疑问,当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存在时,这个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她的灵魂不仅来自四海谋士、天下奇才的智慧,更来自圣贤豪杰的不屈情怀。正是他们的每一份贡献,使得一个国家能够捍卫其尊严的灵魂!

尊严是一切的灵魂。

尊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可以体现在每一件事的每一个地方。那是梅林的骄傲,散泥的余香;那是《赤壁赋》的豪迈和《石灰之诗》的干脆;那是五斗米不弯腰的骄傲,隐退到崇高的田园;甚至那是负荆请罪的勇气,逆流而上的坚持...万物的灵性在于那平静的岩石,在于那穿透黑夜的黎明——尊严。

回归人性,灵魂靠在那个直男骄傲的边缘。尊严太珍贵,太平凡。平凡的是它几乎随处可见,而珍贵的是你能否坚守你的尊严,依靠它,攀上人类灵魂的巅峰。

(来自《尊严与灵魂》)

在本文中,作者采用层次结构来论证“尊严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中心论点分解为若干子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一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结构分明。

2.议论文的严谨性和透彻性体现在其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上,这是议论文文体特征的内在要求。

议论文的语言一定要准确严谨,因为议论文是用来讲道理的。就整篇议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和严谨要体现在思维的连续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上。如果议论文的语言跳跃、语无伦次,那么文章的思路必然不连贯,议论文的严谨性和透彻性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更重要的是,议论文语言用词要准确严谨,经得起推敲。是“很可能”还是“必然”,是“已经”还是“在发生之前”,都要确定。

第1款:

回国后,我在1837想到,如果我耐心地收集和思考可能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事实,或许能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工作五年,我集中精力研究过这个问题,写过一些小笔记;在1844中,我把这些短笔记展开成一个结论大纲,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

第2款:

“虽然许多情况仍然不清楚,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清楚,但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我可以做出的冷静判断,我毫不怀疑许多博物学家直到最近一直坚持的观点,以及我以前一直坚持的观点——每个物种都是独立创造的——是错误的。”

选自;简介”

第一段用“如果”来表达假设,用“也许可能”来表达这个假设的结果。句子中的逻辑严密而有思想。“我认为当时是正确的”这句话中的“当时”二字,客观上承认和恢复了作者以前的认识,相当准确地表达了事实,没有回避和隐瞒。

第二集的“一丝不苟”二字体现了研究的科学性,“冷静”二字体现了判断的客观性,“不容置疑”足以表明他的自信。可以说他观点明确,态度坚定,措辞准确,表达透彻。

3.议论文的严谨和透彻还体现在恰当的论证方法上。

议论文是运用各种材料证明自己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只有通过恰当的论证,才能从论据中逻辑地推出自己的论点。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不是简单的“论点+论据”。只有通过恰当严谨的论证,才能证明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一篇完整的、令人信服的文章。很多学生写不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地或综合地运用议论文中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引用、比喻和比较等。这里推荐举例和比较。

举例法,其实就是用例子来论证,也就是根据需要列举某些事实来证明正确的观点。插图是议论文写作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任何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事实胜于雄辩。用典型的、确凿的事实证明观点,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在使用事例时,要注意叙述的简明扼要,并在事例后作简要评价,要以名人或事例为主,慎用校园、家庭、街头的琐碎事例。

观点:找到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干,人生才能达到极致。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年轻时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但当他觉得大学里教的东西不适合自己时,他毅然离开了学校,从事自己喜欢的电脑设计工作。盖茨在自己的天堂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了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财富。

片段中,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毅然辍学从事计算机设计,以此来证明“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人生才能达到极致”的观点。目的明确,例前有观点引路,例后有简洁恰当的注释,让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对比法是一种比较论证,也是正反比较论证的简称。指的是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和对比,推导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使结论衬托出来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比较分析一个事物的利弊或其优劣来证明论点,可以使是非对比鲜明,是非更加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更有说服力。

对比可以用在段落前后的句子中,也可以用在段落之间。但分析前要尽量有引文,形成“论据→一件事+比较的事→比较点→结论”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特点,不可能强求统一,但这种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确实有利有弊。是一种生活方式,无私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为,浑浑噩噩,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强,奋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未老先老是一种生活方式,老了变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时俱进。毫无疑问,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钦佩的、值得效仿的。

选自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这段话用了一段话对比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证前有引言,对比论证后有结论,非常严谨透彻,更好地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钦佩的、值得效仿的”这一观点。

有些人往往不想学。如果他们不想学,当然就很少接触未知领域,不知道未知领域有多深奥,多神秘。他们自然感觉不到自己的不足,反而觉得自己还是很有见识的。这就像井底之蛙,不愿意跳出井口,还沾沾自喜。中国南朝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称,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愿意继续学业,最后留下了一个“江郎累死了”的笑话。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人学习航海的故事。起初,他的主人在平静的水中教他,几天后,他就能自由航行了。于是他以为自己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航海”,不想继续学业了,就和主人告别了。后来,他驾船到了河里,河里的波浪翻滚,他只落得“东张西望,跌跌撞撞,掉进桨里,失去了舵。”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找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无法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会让人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他们学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不够。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圆的内部来代表他已经掌握的知识,用圆的外部来代表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圈子就越大,圈子的周长就越大,与未知领域的接触就越大。所以,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比你们懂得多。”正是这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科学家,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学而后知不足”

这两段都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文中引用了井底之蛙、江郎的疲惫、楚人学航海三个反面例子来说明“不深入学习就找不到自己的不足,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学问”的观点。然后,从正面引用著名科学家芝诺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永不满足,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科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观点。相比之下,“学而知不足”的中心观点就很好的说明了。

4.议论文的严谨和透彻,也和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材料确凿可信,才有真正的力量。

材料一定要有针对性,能证明观点,一定要可靠、真实、准确,这样才有说服力。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随意编造或引用一些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材料,会让读者怀疑其他论点是否可靠,进而怀疑自己的观点是否可靠,从而大大抵消文章的论证效果,不仅不能增强说服力,还会影响文笔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议论文的选材包括各种事例、史实和统计数据,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有说服力。不要把一件事想当然,只选择身边的琐事作为论据。比如在讨论“亲近墨西哥的都是黑人”这一观点时,“我的邻居入狱了……”的例子往往是不可信的,不可信的和好辩的。

许多大学专家都是从怀疑中培养出来的。《袁先生年谱》记载了清代大学者“戴震难学”的故事。戴震小时候读朱的《大学章句》,问《大学》是什么时候写的,朱是什么时候人?苏轼告诉他,《大学》是周朝的书,朱是宋代的大学者。他问宋朝的人,怎么会知道作者一千多年前的意思。老师无言以对,但他认为他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所有的学者,不仅是关于民间传说的,也是关于历代学者的理论的,经常与书中的理论争论,经常对书中的理论进行评判,经常对书中的理论进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好的理论。

在这个片段中,为了论证“学贵疑”的观点,举了一个清代大学辅导员戴震小时候疑神疑鬼的例子。来源真实准确,证据确凿,很好地论证了“学贵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