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学论文

一* * *四篇文章,两个链接,下面两个文字。

/question/210589924.html?an = 0 & ampsi=5。wtp=wk

/question/94138026.html?an = 0 & ampsi = 2 & ampwtp=wk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2003年,工业生产增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各项改革也有序推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普遍提高了对2004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测世界贸易增长7.8%,均高于2003年。国际经济的这些新变化有利于中国加快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一、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200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及时调整,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增速约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财政收入增长更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重工业继续快于轻工业,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原煤和电力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品质化、区域化、产业化不断推进,畜牧业、水产业快速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六小”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的投入,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3%。国债投资进一步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倾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持续提高,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投资自主性增长因素增强。居民消费在非典冲击下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过后很快恢复,预计全年增长9%。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在汽车、通信、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增加。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400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占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原油、成品油、钢材和汽车的进口大幅增加。与前一年相比,年度贸易顺差减少了。通过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改善投资环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取得新进展,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始。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加大国债投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科技发展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多万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2004年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普遍提高了对2004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测世界贸易增长7.8%,均高于2003年。国际经济的这些新变化有利于中国加快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仍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1)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不断扩大;(3)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逐步消除一些多年来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4)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一些地方重农轻粮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就业需求,社会保障压力大。三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倾向明显。一些地方盲目设立开发区的问题比较突出。高能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粗放经营的状况更加严重,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信贷投放较快,贷款投向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第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使中国扩大出口更加困难,利用外资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了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把握大局,按照稳定的政策和适当的调整解决矛盾。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引导和发挥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2004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和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点。2004年,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考虑到维稳、促发展、促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要求,应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用国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用,加大对“六小”工程、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和基层政权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确保在建重大国债项目建设。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继续实行一般性支出零增长,抑制一些地方建设中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投资机制,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稳定的政府公共投资资金来源,逐步解决国家多年来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欠账过多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注重“预调”和“微调”,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促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和增加就业的信贷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

(2)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执法检查,制止乱占滥用耕地。(2)坚决纠正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和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和现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主销区也要保护基本农田,保持必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区域化步伐,加强农业科技储备、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4)努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重点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服务,加大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国家支持的农村项目建设投资应专门向农民收取报酬。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变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除烟草税以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平均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力争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税负比上年有所减轻。

(3)加强引导和调控,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手段引导、经济手段调节、法律手段规范,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健康发展。(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并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投资方向。(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土地使用管理,凡不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达不到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使用土地。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四)加强金融机构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积极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对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突出地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贷。

(4)更加突出扩大就业,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继续关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1)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责任制,加大再就业扶持力度。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2)在税收、融资和市场准入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3)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重组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关闭破产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有效资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四)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再就业援助体系。

(五)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内需。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二是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商品流通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非义务教育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决策实行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商业欺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促进存量房交易。鼓励居民消费汽车。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电信消费。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健身和文化消费。

(6)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引导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经济发展中单纯追求速度、急于求成、消耗资源过多的倾向,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1)市场化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2)努力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电网建设,做好电力调度,增加电力供应;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合理配置运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建设。(三)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抓好土地、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节水节能技术改造。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格局。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和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和发展。继续加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集中力量对重点地区、重点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调整改造。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7)加大改革和投资力度,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事业。(1)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西部地区“两基”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紧缺人才培养。(3)做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引导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五)做好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八)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年。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1)进出口进一步宏观调控。培育国内优势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革进出口商会制度,改善对企业的服务。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平衡和管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加强对外谈判,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2)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注重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研究规范开发区发展、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3)加强境外投资合作的规划指导,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全面落实并逐步完善内地与香港、澳门及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九)认真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利用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环境宽松的有利时机,抓紧研究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在改革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注意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1)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推进国有企业规范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邮政、铁路等行业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二)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搞好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作为投资者的主体地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三)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和价格改革。逐步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完善金融企业监管机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选择符合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规范的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出台电价改革配套措施,完善水、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4)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十)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妥善解决城市贫困家庭在子女就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加强农村扶贫开发,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规范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做好灾区和贫困户税收减免工作,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章: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评述。

摘要: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而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国外传来的声音更是让这一热点升温。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随着2003年经济增长格局的基本明朗,围绕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再次变得“火热”。由于这一讨论将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和总结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国外传来的声音更是让这一热点变得白热化。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随着2003年经济增长格局的基本明朗,围绕2004年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再次变得“火热”。由于这一讨论将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和总结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是对经济是否过热的不同判断

大多数有争议的问题大多与问题的含义或边界不清有关。这场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辩论也是如此。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来看,宏观经济是“过热”还是“不过热”只有两种不同的判断,即总需求(增长)是否超过总供给(增长)。但是,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要点可归纳如下:

1.认为经济有过热的趋势或迹象。

正是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这一观点,最初引起了关于经济过热的争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背后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增加。例如,到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23.2%,均达到较高水平。对此,就连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在2003年7月6日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通货膨胀。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中国的外国经济学家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过热。

2.认为经济只是局部过热。

其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只是局部过热,不能说是“过热”,也不能说是普遍过热。局部过热的主要表现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增速超过30%);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建材、汽车等。)有过热的投资和发展;很多地区的开发区建设(圈地)过热;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这种观点可能更主流。大多数外国报纸和外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评论也倾向于这一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过热主要是一种投资过热。

局部过热论的另一种观点是,货币供给过多流向资产市场,导致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市场过热和价格上涨,而消费品市场没有过热和价格上涨。

3.认为当前的经济过热是一种“非典型”的过热。

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过热状态,但这种过热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过热,是无通胀的过热。

这种观点提出,不要笼统地谈经济过热,而要把经济过热分为理性经济过热和非理性经济过热;要搞清楚到底是理性经济过热占了上风,还是非理性经济过热占了上风。而且从当前经济过热的微观机制来看,内生的市场驱动型是主要的,外生的政府驱动型是次要的,这就是这次经济过热与以往的区别。总的来说,当前的经济“过热”既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但前者超过了后者;既属于内生的市场驱动型经济过热,也属于外生的政府驱动型经济过热,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它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很大不同,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因此,这是一次与以往经济过热截然不同的非典型经济过热。

然而,虽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把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增长的“经济过热”这一客观现象,变成一种主观的、微观的分析,似乎偏离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轨道,不完全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

4.认为经济不存在过热问题。

也有大量的经济学家不同意或者坚决否认经济存在过热。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如下:

现在说经济过热是不现实的。目前不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水平过热的问题。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投资空间。西部大开发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才刚刚开始。如此巨大的市场完全可以支撑投资增长,中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的这一轮经济扩张与10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2003年经济扩张的机制与1992年不同。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还没有达到改革开放以来9.4%的年均水平,不能从整体上对当前的经济运行做出简单的判断。经济“过热”的猜测,对经济的运行是非常有害的。

——判断经济过热没有依据。比如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能力;物价上涨水平仍然较低;作为经济晴雨表,股市低迷,股价持续走低;生产资料价格的短期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最终消费增长乏力,居民消费倾向疲软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金不短缺,利率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贷款的快速增长是前几年惜贷导致的存贷差较大的结果,是贷款收紧后的恢复性增长,没有贷款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M0到M2)不能解释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引起投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国民经济总体供求格局仍是供大于求;除了电力、钢铁供应相对紧张外,没有明显的“瓶颈”约束;经济运行领域没有明显的“泡沫”;在高增长期,房地产、汽车、钢铁等行业供需协调增长,发展速度高,但没有过热,也没有造成经济运行过热;个别能源和原材料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有具体原因,与其说是经济过热,不如说是结构性问题。

——从经济增长过程本身否定“经济过热论”。原因如下: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相对于前几年增速的持续下滑,当前的反弹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一种表现,这种势头是无法避免甚至人为违背的;看宏观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年或一个季度,不能对短期变化妄下结论,要看到长期趋势;未来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保持年均7.2%的增长速度,某些年份高速增长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外相比。我们的经济增长中有水分,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目前,经济增长存在五个同步现象,包括: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与经济效益提高同步,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与国内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增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