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海国内论文

(1)石春海,何,,稻米加工品质性状的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Acta遗传学,1998,25(1):46~53。

(2)石春海和朱军,稻米营养品质的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分析。《遗传学学报》,1995,22(5):372-379。

(3)樊龙江,石春海,,,吴平,籼型糙米厚的发育遗传研究。遗传学学报,2000,27 (10): 870 ~ 877。

(4)石春海,吴建国,范龙江,朱军,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透明度的发育遗传分析。遗传学学报,2002,29 (1): 56 ~ 61。

(5)葛国刚,郑晓霞,石春海,吴建国,叶志海,籼稻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不同遗传系统的条件相关分析。中国遗传学报,2007,34(2): 129-137。

(6)石春海,朱军,杨晓娥,俞云贵,籼型杂交水稻赖氨酸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中国农业科学,1999,32 (1): 8 ~ 14。

(7)石春海和沈宗潭对籼稻粒形与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Acta作物,1996,22(1):40-46。

(8)石春海、陈、、臧荣春、、陈双燕,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作物学报,2000,26(6):833~838。

(9)程,姜德安,吴平,石春海,早籼稻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酶的变化及温度效应的特点。作物学报,2001,27 (2): 201 ~ 206。

(10)张晓明、石春海、鹤日久满、富天贵、鲍根良、冯、粳稻不同穗部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分析。作物学报,2002,28 (1): 99 ~ 103。

(11)程,钟,舒庆尧,黄华红,石春海,吴平,早籼稻垩白淀粉的蒸煮和食用品质特性。作物学报,2002,28 (3): 363 ~ 368。

(12)吴建国,石春海,张海珍,范龙江,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测定小样品油菜籽含油量的研究。作物学报,2002,28 (3): 421 ~ 425。

(13)郭龙彪、罗丽君、邢永忠、徐才国、梅伟北、王一平、于新桥、应村山、石春海、汕优63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利用。作物学报,2002,28 (5): 644 ~ 649。

(14),石春海,吴,粳稻外观和碾米品质与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作物学报,2003,29 (4): 581 ~ 586。

(15),吴建国,石春海,张晓明和费万新,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研究了大米中三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作物学报,2003,29 (5): 688 ~ 692。

(16),石春海,,,,李,油菜硫甙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作物学报,2004,30 (1): 31 ~ 35。

(17),,宋友生,何,石春海,邢永忠,水稻永久F2群体抽穗期的上位性及其与环境的互作。作物学报,2004,30(9)。

(18)吴建国,刘长东,任玉玲,杨国华,石春海,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稻米垩白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作物学报,2005,31(5):670~672。

(19)张的阿尔弗雷德、、杜静、郑、石春海,水稻“9311”突变体的筛选及突变体库的构建。作物学报,2006,32(10):1525 ~ 1529。

(20)郑,,,楼向阳,,石春海*,QTL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胚乳和母体植株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分析。作物学报,2008,34 (3): 369 ~ 375。

(21),陈,,,M. T. Variath和石春海*,不同环境条件下菜籽饼赖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研究。《作物学报》,2010,36 (4): 680 ~ 687。

(22)何祖华,Etoh Kossi,石春海,沈宗潭,水稻株高基因对GA3的敏感性及其与酶的关系。中国水稻科学,1993,7 (3): 143 ~ 147。

(23)石春海和朱军,籼稻蒸煮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中国水稻科学,1994,8 (3): 129 ~ 134。

(24)石春海、沈宗潭,早籼稻粒形的遗传与改良。中国水稻科学,1995,9(1):27-32。

(25)石春海、沈宗潭,水稻半矮秆基因sd1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1996,10(1):13 ~ 18。

(26)石春海,俞永国,薛俊明,杨晓娥,朱军,水稻营养品质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相关分析。中国水稻科学杂志,1996,10(3):143-146。

(27)石春海,何春霞,朱军,陈军国,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中国水稻科学杂志,1999,13(3):179-182。

(28)、吴、石春海,杂交粳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中国水稻科学,2001,15 (2): 93 ~ 96。

(29)张晓明、石春海、福田桂粳稻淀粉特性与食味的相关分析。中国水稻科学,2002,16(2):157 ~ 161。

(30)、石春海、吴,不同环境条件下杂交粳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中国水稻科学,2003,17(1):16~20。

(31)张晓明,石春海,,鲍根良,,桂福田,杂交水稻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亲本的关系。中国水稻科学,2003,17(1):91~94。

(32)郭龙彪、、邢永忠、徐才国、梅保卫、、钟、、应存山、石春海、等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中国水稻科学,2003,17(3):211 ~ 218。

(33)李,石春海,,,,,费万新,利用基因型值构建作物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中国水稻科学,2004,18 (3): 218 ~ 222。

(34)张晓明,石春海,岳绍辉,戚永波,籼粳杂种糙米宽遗传行为的发育分析。水稻科学,2006,13(2):99-105。

(35)葛,张志,石春海,,叶子红,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对糙米重和外观品质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2007,21 (1): 44 ~ 50。

(36)赵,,,,杨健,,宋友生,石春海,邢永忠,基于QTL作图的水稻有效穗数杂种优势分析。中国水稻科学,2007,21 (4): 350-354。

(37)唐、胡培松、罗菊、焦桂爱、万建民、石春海*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了水稻赖氨酸含量的基因位点。中国水稻科学,2008,22 (4): 435 ~ 438。

(38)吴建国,石春海,樊龙江,油菜籽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方法的优化。中国粮油学报,2002,17 (2): 59 ~ 62。

(39)涂、、、和石春海*,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油菜籽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中国粮油学报,2009,24 (2): 82-88。

(40)吴建国,李载允,柳岩,石春海,傅廷栋,一种鉴定油菜远缘杂种的细胞学方法。遗传,1999,21(5):51~52。

(41)陈双燕,,石春海,小,裸稻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遗传,2000,22 (2): 90 ~ 92。

(42)吴建国,朱志宇,石春海,范龙江,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的发展与现状。遗传,2001,23 (1): 77 ~ 80。

(43)、石春海、林、、,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种间杂种后代倍性类型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遗传,2004,26 (6): 917 ~ 921。

(44)林,,石春海,远缘杂交油菜核不育材料的建立及其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遗传,2005,27(3):403~409。

(45)杨本超、肖炳光、陈、石春海利用ISSR标记研究了烤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遗传,2005,27(5):753-758。

(46)孙,涂,范,,石春海,甘蓝型油菜理化诱变及突变体库的构建。遗传,2007,29 (4): 475 ~ 482。

(47)石春海,,马,遗传学多媒体教材的编写与实践。遗传,2009,31(3):320~324。

(48)胡、陆、、邵和石春海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的含量。中国药物分析杂志,24,2004 (1): 18 ~ 20。

(49)石春海,朱军,籼型杂交水稻外观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9(增加):69~74。

(50)石春海,水稻粒形与优质稻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通报,1994,10 (1): 41-45。

(51)吴建国,陈双燕,石春海,范龙江,组织培养体系在籼稻基因转化中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通报,2002,18 (1): 36 ~ 39,48。

(52)樊龙江,周,胡,石春海,,转基因植物中基因漂移的风险。应用生态学学报,2001,12(4)630~632。

(53)石春海,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核农学通报,1992,(2):85-90。

(54)石春海、沈宗潭,籼稻苗期除草剂抗性鉴定技术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0,16(1):31~36。

(55)石春海、杜、林大伟、张、沈宗潭,优质高产抗病早籼稻品种浙农8010的选育与利用。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3,19(4):378~382。

(56)石春海,朱军,籼稻外观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 (6): 606 ~ 610。

(57)石春海、沈宗潭,早籼稻籽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 (4): 405 ~ 410。

(58)石春海,朱军,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加工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 (3): 331 ~ 337。

(59)石春海、陈文广、陈、张根贤、沈宗潭,中熟高产抗病早籼稻浙农921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研究快报)。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 (5): 510。

(60)石春海,吴建国,朱军,范龙江,吴平,籼型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27 (5): 483 ~ 488。

(61)樊龙江,吴建国,石春海,叶,吴月友,籼稻去雄的露水喷雾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 (3): 271 ~ 274。

(62)高彦明、朱军、宋友生、何春霞、石春海、邢友志。QTL控制水稻粒重的双基因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2004,5(4):371-377。

(63)任玉玲,石春海,吴建国和张海珍,油菜中三种氨基酸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1):41~46。

(64)李云霞,Variath Murali-Tottekkaad,吴建国和石春海*,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阶段荚重的遗传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5 (1): 45 ~ 50。

(65)石春海,朱军,籼型杂交水稻碾磨品质的遗传分析。生物医学数学杂志,1992,7 (4): 37-45。

(66)石春海,朱军,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中国生物数学,1995,10(3):15-20 .

(67)石春海和朱军,籼稻外观品质的细胞质、母体和胚乳遗传效应分析。生物医学数学杂志,1996,11(1):73-81。

(68)石春海和朱军,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生物医学数学杂志,1996,11 (2): 89-96。

(69)石春海,朱军,俞云贵,杨晓娥,薛建明,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籼型杂交水稻营养品质杂种优势的影响。生物医学数学杂志,1998,13(6):1035 ~ 1041。

(70)范龙江,胡,石春海,,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生物医学数学学报,2002,17 (1): 97 ~ 103。

(71),石春海,吴,不同环境条件下杂交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生物力学杂志,2003,18(1):116 ~ 122。

(72)石春海,杨晓娥,薛建明,俞云贵,朱军,籼型杂交水稻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对营养品质的影响。杂交水稻,1996,(1):25~29。

(73)张晓明,王一淳,石春海,鲍根良,叶胜海,稻米蒸煮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2,3 (2): 51 ~ 55。

(74)吴建国、石春海,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在植物育种和种子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4 (1): 68 ~ 72。

(75)于、郑、石春海、,古DNA及其在生物系统和进化研究中的现状。中国植物学通报2005,22 (3): 267-275。

(76)石春海,石德,孙,陶荣祥,孙树元,晚粳稻秀水和系统的稻瘟病抗性遗传。浙江农业学报,1994,6 (1): 13 ~ 17。

(77)张晓明、石春海、鲍根良、冯和、浙、日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浙江农业学报,2001,13 (5): 276 ~ 280。

(78)石春海、孙、、毛雪芹、沈宗潭,浙江省近40年推广早稻品种性状分析。浙江农业学报,2001,13 (6): 352 ~ 356。

(79)张晓明,石春海,鲍根良,叶胜海,稻米外观和碾米性状的数量遗传及相关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2,14(3):182 ~ 186。

(80)张晓明,,鲍根良,于,严,石春海,作物数量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3,15 (4): 268 ~ 272。

(81)石春海,吴建国,蒋淑丽,籼稻粒长和粒宽的发育遗传研究。中国水稻,2004(增长):96~99。

(82)吴,贾慧娟,,石春海,有机与传统水稻加酶菌肥品质的比较研究。中国大米,2009,16 (5): 19-21。

(83)石春海、吴建国,水稻微量元素改良与水稻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水稻生产-政策、技术和推广国际会议论文集,89~94。

(84)吴建国,石春海,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谷类作物品质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中国当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第一届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卢万珍、袁洪福、褚晓丽、王言彬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58~64。

(85)吴建国,石春海,植物几丁质酶与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农业科技翻译丛书,2000,(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