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的深层思考

屠呦呦获得诺奖,打破多项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位非院士、从未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因为她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背景,也没有院士头衔。她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了世界领先的一流成绩。

这也反映了我国科技界和人才评价体系的不足:目前科研项目的申请程序过于复杂,评价考核过于频繁,评价机制中过于强调论文数量,包括院士的评选,都逃不过这些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屠呦呦在《宁静》的成功,则是对此的鞭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等做出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贡献但未能成为院士的科学家,以及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成为院士,说明我国的科技体制尤其是院士制度值得检讨。

不可否认,虽然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院士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屠呦呦获奖正是在这方面。她的获奖研究工作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科研人员为何能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很难持有只有好的科技体制才能产生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观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政府在科技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科技人才扶持政策的推动(如海外引智、江湖人才计划等。),我国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于是,人们对诺贝尔奖的热情逐渐高涨。事实上,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一直很强烈。

回顾过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迹,预测某一年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可以在各种媒体上找到。对此,有学者曾表示,未来50年,中国没有希望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甚至获得诺贝尔奖。也有专家认为,可能出现在我国近年来招收的“海归”中。然而,今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三位获奖者之一),让人感到无比惊讶和激动。诺贝尔奖的公布,证明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也可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同时,这种“零”的突破也应该大大增强我国科学家的自信心。不管你是乌龟还是鳖,不管你是“三全”还是“三无”,只要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贡献,诺贝尔奖就很可能光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