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论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一枚著名抗日战士王的印章,这枚印章背后有一个悲惨的故事。1938年3月,日军10师沿津浦路南下,企图进攻徐州。为保卫藤县,阻止日军南下,由41军122师师长王统一指挥122师和124师对藤县之敌进行防御。王的部队装备很差。常用的武器有步枪、手榴弹和大刀。步枪大多是土做的,性能不稳定。王临危受命,他勉励将士说:“川军兵力薄弱,武器低劣,不足以承担津浦线徐州前线的重任,这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军人,牺牲本来就是天职,现在要牺牲一切来完成任务。”
14年3月,日军10师第33旅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猛攻藤县外围。6月5438+05日,日军突破中国驻军阵地,进入藤县。6月16日,日军在飞机、坦克、重炮的配合下,对藤县城发起总攻。王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在城内督战,多次指挥守军用手榴弹打退日军进攻。3月17日,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藤县,数十门大炮猛烈入城,20多架飞机低空扫射。整个城市充满了烟雾和火焰,城墙在许多地方被炮火摧毁。至下午五时,日军已攻入西城,王不幸身中数枪,壮烈牺牲。藤县的中国守军,除了少数突围的,大部分都被打死了。
王牺牲后,他的随从副官李找来几块木板把王的尸体盖上。直到深夜,他避开城内日军围捕,回到徐州,找到军长孙振,做了报告。孙真听到这个消息时,深感悲痛。他立即命令李和其他八名精壮士兵溜回藤县寻找王的尸体。日军攻占藤县后,守备非常严密,进城非常困难。李等8人化装成当地人,在群众的帮助下,于3月26日潜入藤县。藤县城满目疮痍,几天后面目全非,浓烟烈火,一片废墟。许多士兵被杀,李等人无法辨认哪个是王的尸体。后来有人提议,看看尸体上有没有信物。在一个死者的口袋里,大家发现了一枚刻有“王印”字样的水晶印章,于是确定这就是老师王的尸体,大家偷偷把尸体运出了藤县。当王的遗体运抵武汉时,各界群众6000多人在车站迎接。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和追悼会,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寄语“为城而战,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的本色;决心歼灭敌人,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争光。张澜为其画像题词:“席卷清徐之势危矣,守寇养寇之孤军,死守哀家之城。千百年来它被命名为豹皮。属下半猿半鹤,魂归风雨。突然纸上眉心一动,战斗依旧震撼。"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于无限的民族生命》的讲话。武汉公祭仪式结束后,王的灵柩运回四川老家,灵柩所到之处,群众公祭络绎不绝。忠骨运到新都县后,新都县各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迎灵仪式,随后将王安葬在专门的祖坟里。
1938年4月,国民政府颁发嘉奖令,追赠给将军王。1984 0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为革命烈士。65438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明书。鉴定王遗体的水晶印章被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王印”是一个没有纽扣的长方体。印刷面为正方形,边长2.2厘米,印刷高度5厘米。印面正刻,这是命中注定的,用极其整齐的铁丝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