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思考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保证,是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推进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对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

(一)有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理论抽象笼统,导致学生认为理论晦涩难懂,甚至认为理论没有直接用处,从而忽视了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要性。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系统软件操作和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决策分析。“让学生把所有的管理环节联系起来,了解一个环节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体验真实的管理场景,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查漏补缺。”1此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就业需求,以扎实的心态回到学校,利用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学习理论课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商管理学科有其特殊性。知识点来源于企业管理经验,与企业实体密切相关。因此,在工商管理教学中,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情境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联系,特别是带有问题和任务的实践形式使学生不得不整合理论知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到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转变。实践教学是师生之间最好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容易形成亲密互信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环境。实践目标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任务,小组对抗多以团队形式进行,充分挖掘学生个人优势,整合团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成员需要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在挂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大量的模拟实训,甚至参与企业实际的经营决策过程,逐步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竞争策略和手段,增强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教学实习基地的“就业前”模式也将有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21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并胜任企业的日常运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依靠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基地实践两种模式。这两种实践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学校模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形式来看,高校的模拟实践教学主要是借助专业教学软件来完成的。据调查,大多数高校都推出了工商管理核心课程的各种模拟教学软件,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模拟练习系统不系统。工商管理学科的模拟实践体系由多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模拟实践组成。每一门课程都是它的一个子系统,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但总体上是一种系统和群体的状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工商管理学科群进行有效整合和设计,合理划分子课程并设计成单独的模块,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差异性,同时使具有单独培养功能的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系统整体功能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设置了不同的实践课程,但“相互孤立,缺乏联系,资源优势分散,综合实践较少,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而且,由于资金、设施等方面的考虑,大多数高校往往只选择一到两个模拟系统将人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这将制约或阻碍高校系统化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

2.模拟练习过程不是交互式的。

在模拟实践教学之初,学生往往不清楚实践的目的、动机和步骤。讲师往往会自己编写实用的讲义,或者直接从仿真系统的供应商那里购买说明书,在培训开始前发给学员。由于讲义或说明不够生动形象,操作要点不够清晰,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实践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更愿意向对方请教。有些同学愿意问老师,但是不知道怎么和指导老师沟通。同时,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应付自如。培训结束后,一些学生觉得培训很枯燥,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严重影响了其他后续模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模拟练习场景不是动态的。

在仿真企业环境中,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经营理念和决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仿真实践系统的情景设计需要是动态的。然而,目前高校购买的教学模拟系统往往无法模拟现有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在专业教学系统昂贵,学校教学资源和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往往选择一些成本相对较低的教学软件,模拟场景设计往往比较简单,未能系统化地改变流程。有些模拟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会偶尔出现死机、系统太慢、数据无法提交等问题。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型仿真软件,但高校往往会选择对过去购买的教学软件进行补丁或升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无法体验到高度模拟的企业操作流程。

(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校外实习基地,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形成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从具体模式上,还是以就业为目标,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定期接受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实习活动。或者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项目横向延伸的形式进行。

校外基地实践教学一般采取学校统筹规划、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二级学院具体操作、协助管理实践基地等方式进行。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基地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教学大纲。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校外基地多为企业单位,但高校根据各种教学和人才评价的要求,列出一定数量的实习企业,但形式往往大于内容。很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主观积极性不高。即使给他们实习机会,也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这与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参与实践的初衷是相悖的。这也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普遍遇到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到企业实习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做岗位培训会带来隐患,影响和扰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以盈利和稳定为目的的性质不支持学生去企业实习。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客观因素和条件,如人员安排、费用等,制约着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此外,由于内部资料和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学生很少接触到企业的业务管理和核心流程。另外,实践教学在时间上非常严格,学习顺序也很死板,与理论教学的实施有一定的冲突。

第三,完善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趋势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实践教学。

从培养目标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是为企业输送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其在学生就业前的“试验田”和“培训工厂”的作用。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企业往往希望招进来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体现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价值。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往往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潜力或实习、工作经历,这就要求学校设计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体系,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可行的方案是结合专业特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订单化。在提高实践能力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项目的竞赛和其他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企业管理和创新创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能够以更加扎实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获得拼搏精神和勇于工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要求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和探索,可以考虑构建“两个体系(即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自主设置的综合实践体系)、两个平台(即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和三个层次(即基础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等)。[51]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各课程组和教研室的分工合作,根据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建设,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编写教学用书。同时,各课程组对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协调和衔接;最后,组织各种类型、层次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建设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充分发挥专业实践教学功能的根本保证。工商管理学科的实践课程以应用为主,相关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管理工作经验或在企业中实践过,也就是说要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和管理。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形成合理的梯队。一是加强现有实践教学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学校形势的发展要求;二是将一部分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调入实践教学队伍,发挥他们在科研和实践中的优势;第三,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充实学校的人才队伍,最终实现实践教学人才队伍的全面优化。学校可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或以项目合作的形式与企业对接,让教师熟悉企业管理流程,将直接从企业获得的知识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可以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充实和扩大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四)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载体,也是实践教学的展示平台。要科学合理规划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时间、范围、覆盖面和效果,专业实验室建设要逐步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资质评估。协调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的安排、调配和使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同时,高校要积极寻找合作单位,按照就近布局、分步建设、先易后难、互惠互利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够满足本学科实际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资质认定”制度,设立职业合规、学生能力等质量标准,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鉴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只是借助其他单位的设备设施或其教学场地环境与基地单位签订协议,并没有实质性的投入或支持,学校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使实践基地单位也获得一些利益,如资金投入、声誉提升等。,以提高基地的利用率。要认真调查分析已建基地的情况,分类整合,延伸功能,逐步建设一批适合多专业的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优秀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培育力度。

(五)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从实践活动的主客体来看,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随意性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纳入日常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单位应积极探索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人员管理和现场管理;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实施过程监控和监督,考核和评估实施效果,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性。对于校内的实验室,可以安排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在学期初提交本学期的实践教学预排表,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课程安排和检查。校外实践教学可以安排在其他时间,如短期、寒暑假,让学生有相对完整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进行现场实践学习,同时提前与实际企业沟通,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与企业的工作日程冲突,使学生缺乏实质性的指导。

此外,要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师生互评等360度绩效评价方法,分别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整体评价。还可以根据实习前的教学准备情况,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学生对实习项目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情况,实习时教师的指导情况,实习操作时学生的现场表现,实习后学生的实习报告或成绩等,对教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