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涛(吕志涛东南大学)是哪里人?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吕志涛的知识,其中也会分析解答一下吕志涛东南大学。如果你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问题,关注这个网站。

土木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的院士

丁大钧_(1923—),安徽无为人,1948毕业于安徽大学,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31名博士,70多名硕士。国内外20种兼职,1993年退休。完成包括23年10批长期荷载试验在内的一系列混凝土和砌体试验。建议将混凝土构件刚度裂缝的计算纳入国家设计规范TJ 10-74。合作开发混凝土深井管代替铸铁管,钻孔深度830M .完善砌体局部承压理论,开创横向加固新理论。建立了有限基本构件法FFMM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型,指出了国内外规范中关于箱形基础与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层合板法”的理论错误。提出了“组合深梁”法,使配筋合理,普遍节约钢筋,“倒盆”沉降法从理论上解决了箱型基础的漏水问题。指导研究生完成地震自控与减震研究,已应用3项。出版著作38部,撰写论文11万字,中文论文近300篇,国际会议英文论文60篇,40种国际期刊25种核心期刊25种,EI、SCI论文摘要20余篇。在国内43所高校(含港澳台12所高校)做了100次讲座,在国外31所高校做了40次讲座。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10多项,其中包括20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吕志涛_1937 11出生于浙江新昌县。1961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6月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 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年7月晋升教授。1997 11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十多年来,它为中国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如两种斜裂缝理论、抗剪设计方法和双向偏心受拉计算公式。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它开辟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为国内多个重大项目(珠海海关、北京西站、南京电视塔等)设计施工。),承担了设计、研究和计算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国家、部级、省级科技进步奖20项。已招收培养博士生48人,硕士生61人,国内访问学者13人。先后获得“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6)、“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学家”(1990)、“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1999)、“全国模范教师”_2001等荣誉。

宋启根,出生于1932,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员。曾任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1987材料与工程科学部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交流评审专家组成员。他现任江苏省机械学会常务理事。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结构非线性分析和新型高层建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圆筒形煤仓设计技术”、“钢筋混凝土板壳非线性分析及相关问题”、“EDSS工程设计系列软件”分别获得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对南京体育馆网架屋盖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美国ASCE期刊等权威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等书籍。指导国内外博士后、博士生(含留学生)、硕士生、访问学者69人。讲授多门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课程。

文成,1936,3月出生于浙江平湖市,毕业后留在南京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与民用建筑专业。1988年被授予教授,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工程抗震与阻尼研究中心主任。

文成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第一线。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混凝土结构》主编,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南京电视塔风振控制研究”中方负责人。现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抗震理论及应用技术;工程结构的隔离、减震和振动控制;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经过指导,已有56人获得硕士学位,17人获得博士学位。1994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姜永生,出生于6月,1937,江苏无锡人。他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并一直留在那里。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和地下结构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晋升教授,1995晋升博士生导师。1986—1997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南京市第九届CPPCC委员,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2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获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江苏省高校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长期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地下结构等课程。,并编写和参与编写教材和参考书11。“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能力培养”获江苏省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

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和地下结构工程。获省级一等奖,包括“高强混凝土结构变形及设计方法研究”、“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二等奖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力学分析新方法”和“预应力钢骨高强混凝土大跨度叠合空腹桁架转换层结构体系应用研究”。还有7个三至四等奖。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7篇被EI收录。有38名研究生在指导培养下获得硕士学位,13名博士学位。

蓝宗建,1938年4月出生,福建省龙海市人。1961 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高等教育工作40余年。现任东南大学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宗建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工程的研究、教学和设计工作,并长期参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写。具有丰富的研究、教学和设计经验,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几十年来,人们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变形和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多高层建筑和混凝土砌块建筑的抗震设计和振动控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在余本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书籍10册,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委、建设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优秀教材奖等奖项近十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1993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赵慧琳,1937年6月出生,1965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力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员。长期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研究和指导研究生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他现在是国际空间结构和薄壳结构学会(IASS)的成员。

赵会林教授参与了1972“江苏省万人体育馆网架屋盖研究”。1978—1982参与编写《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从事适合中国国情的“轻质高强”结构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体现在国际空间结构法规的相关内容中,目前正在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产业化,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从1987开始,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部省项目的持续支持。八十年代以来,* *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部、省级鉴定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工作有:穹顶网壳、悬索屋盖的分析、设计和施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换论文80余篇。

王,出生于6月,1940,165438,安徽宿州人。现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被批准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94被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振动理论与应用、动态测量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曾参与工程力学、力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设或博士点建设。

曾为研究生讲授振动理论、振动控制、机械故障诊断、实验振动分析、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波动反演理论、力学等基础课程。近年来指导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主持完成“123工程配套研究”、“高频振动校准技术及标准装置”、“军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标准”、“基础设施动态诊断”、“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振动与超声波固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和SC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包括振动分析、实验振动分析、机械故障诊断、基础设施动态诊断、工程师机械振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手册等。

山简,1946年6月出生于江苏泰州。从1964到1970,从1978到1981,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81以来,一直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1987至1990赴英国留学,获华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简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成果包括:在清华学习期间,参与了分区混合变分原理和分区混合有限元方法的研究,为有限元理论和断裂力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贡献;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成功地将不同区域的混合变分原理应用到索网和蒙皮的力学分析中,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将减载系统引入中国,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国际成果。首次提出了自平衡单元的概念,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山简教授参与了空间结构的研究与设计,主持了泰州师范体育馆索网屋盖及其支撑体系、东台热电厂供热管道吊桥的结构分析与设计。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郭正兴_ 1956年8月出生_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9月1885至3月1987,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6月1987-6月1988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学习。

郭正兴教授是我国建筑技术研究方向为数不多的博士生导师。近年来获得江苏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4项。在《建筑技术》《施工技术》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出版建筑类著作4部。现为中国建筑学会建造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建造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郭正兴教授直接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南京世纪塔工程、南京长江二桥工程、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上海新浦东国际博览中心工程、山东威海体育中心工程、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工程、江苏润扬大桥工程、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等。现为南京奥体中心工程、南京赛虹桥立交工程施工顾问。

Z.十、李_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大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理事。主要学术经历:65438-0988,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至1992在波兰科学院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所(IPPT)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3到1995,东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第二博士后。1998-200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从事结构损伤识别、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混凝土损伤力学)、江苏省首批“333”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著作70余篇,其中3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主要学术领域:损伤力学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大型工程结构状态反演、损伤识别与评估、大型复杂结构有限元建模与计算、结构疲劳损伤评估和材料损伤本构理论。在上述学术领域,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李爱群,出生于1962年7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东南大学C拥有1.600多名教职工,2.23万名全日制学生。

部门设置

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9个教学部。设置70个本科专业。

能力

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440余人,拥有“新世纪国家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1.86人。

中国工程院吕志涛院士被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前驻德特命全权大使陆秋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吴志兴,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林连连博士,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敏,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邢玉立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李建荣教授, 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辅仁大学商学研究所所长、创新培育中心主任谢邦昌博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化研究室主任周杰博士,俄罗斯圣彼得堡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教授,全国名师、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杰恩教授。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米戈达教授、江苏大学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毛先标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和10期末,徐州工程学院拥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江苏省一级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

________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徐州工程学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2项,成果奖82项,新增专利849项。

教学建设

2011-2016年,徐州工程学院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5篇,优秀毕业设计团队3个;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147项,省计划206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国内奖项850项,包括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银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提名奖等高水平奖项;两名学生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合作与交流

截至2016、12,徐州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省级技术转移中心,设有12分中心;与徐州泉山区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徐州2.5产业园),建设徐州唯一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学校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举办了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________

截至2016、12年底,徐州工程学院已与美国、俄罗斯联邦、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校园文化

校训

向事物学习,尊重音乐团体。

校风

勤奋、自律、求实、创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