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人有了一定的需求,就会对事物产生兴趣。正如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兴趣,不仅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情感,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反,不感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寻求真理的欲望;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就不会有创造和发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感情,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有任何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师和学生接触很少,一周几节课都被教学内容占满了。但是只要我们关注,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1.记住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当代中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和尊严感,渴望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去熟悉他,了解他,关注他。尤其是他尊敬和崇拜的老师。所以我们当一个班的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每个学生的名字背下来,能够一个一个的坐在班上。了解和熟悉我们每一个同学,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我们灵活开展教学,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经常和班主任沟通。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和学生交流最频繁,走的最近,知道的最多。老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心里,班主任就是桥梁。教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自然条件,如家庭经济条件、性格特点、学习水平等,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

如果刻意安排师生交流,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二是生硬,不自然。课间十分钟正好是学生放松休息的时间,为师生提供了和谐轻松的谈话氛围。每次下课,我都有意留下来,有问题会跟学生说,没问题就跟他们聊点别的。比如语文课的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室条件。刚开始同学们都离我远远的,但是一问问题就无语了。时间久了,熟悉了,很多心里话也会拿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还可以从他们的谈话中获得很多有意义的帮助。

4.注意批评的艺术。

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性格比较强势,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而且我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违纪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此时老师进行了不当的批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对学习该科目失去兴趣。尤其对于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学会批评艺术,驾驭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刚毕业的时候,我在这方面也是失败的,以为当了老师就应该遵循古语:严师出高徒。学生上课犯错,我当众大声训斥,甚至一怒之下把他们赶出教室。记得2006年,我教的语文课,几个学生偷偷在座位上打扑克。我发现后,不仅在课堂上勃然大怒,还一怒之下把他们送到了政教处。当时,几名涉事学生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从那以后,我不仅和这些学生结下了恩怨,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班级和我的关系变得紧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避免当众挖苦,多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他们不能逃避作为任课教师的教育责任。

简而言之,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当老师和学生有相同的感受,彼此友好,学生的兴趣才能自发产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老师的感觉越好,就越喜欢听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相反,与老师疏远的学生会讨厌老师教的课。因此,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脉搏,把握学生的兴奋点,这必将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的过程,所以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教师的语言、动作、手势、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激发学生的快乐感和愉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学生回答的问题,而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想的,鼓励学生有不懂就问,不耻下问,通过学生自己设置和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就足了。

第三,引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积极认知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人格品质,它推动人们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知道学生对哪些科目感兴趣,对哪些科目不感兴趣。平时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感叹:“我们的孩子学数学没有受到启发……”这是什么原因?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对某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学数学,平时解数学题毫不费力,成绩也很好。与此相联系,他们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也相应地巩固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每一节课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懂,逐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步骤等方面,力求拿出个人的最佳思路。

1,注重课堂指导的创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新颖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的导入,让学生先听到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开场白,一定会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会随之产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才能优化,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在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引言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例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学习。比如在教《黄河颂》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采用了这样一个导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以惊涛骇浪的气势激励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诗人沿着黄河岸边毫无预兆地行进。壮丽的山河和英勇抗敌的战士,让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于是,他为黄河母亲唱起了英雄颂歌!”这种介绍言简意赅,充满激情,话语不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空间。

2.引导思维升华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后,教学就进入了中级阶段,也就是说读课文的阶段。在这个教学阶段,教师逐段分析课文,从头到尾。这种教学方法未必必要,但如果一味坚持,也会抹杀部分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固定模式,难以生动发展。因此,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思路,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为契机,从文本中选取关键句子或问题作为切入点,优化课堂组织过程。

所谓“引导式思维”,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先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和文体常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在文章的难点设置疑点,组织讨论,对段落意思、层次意思和中心思想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全文的知识点,了解文章的风格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将学生带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的内容,我采用了提问的形式,并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比如在《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中,我设置的问题是:“同学们有没有看到预习中有两个起切分作用的转折句?请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段。”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做三件事:第一,用心读课;二是思考段落之间的意义关系;三是找过渡句。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搞清楚了:文章围绕中国石拱桥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辉煌成就(1-8段);二、中国石拱桥成就的原因(第9段);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10段)。这自然会让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尝试“点评课文”和“续写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升华学生兴趣。比如对文本进行点评,就是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个道具,但要从新的角度切入,语言要简洁。这种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带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有趣的学习效果。第五,引导法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身的经验积累和老师的指导。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从“学”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想觉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次探索新视野,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让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