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三国曹操的形象,比如奸诈,才华。
总结:曹操的形象一直备受关注,各有是非,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作为一门艺术。
曹操的艺术形象是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塑造曹操时,收集了民间、历史、
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在世界上永远留下了艺术形象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民间正统历史因素曹操形象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他的四本书各有千秋。就人物塑造而言,我更喜欢《三国演义》。书中有许多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和张飞。吕布,张辽,赵云,宇金,李典。谁不是英雄,谁不是郝杰。有的能治国平天下,有的忠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心耿耿。真的是春秋永恒,万古长青。在这些人物中,他们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和诸葛亮是书中最成功、最核心的人物。曹操是粉面的奸臣,诸葛亮是治国的得力大臣。一正一负,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千古传诵,曹操源远流长。这似乎不公平,但我们这里不讨论,也不讨论诸葛亮,讨论的是曹操。最近关于曹操的形象争议很大,特别是建国初期,出现了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有很大成就的同志也有涉及,比如郭沫若。他说:“自宋代以来,在所谓正统被确认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自从《三国演义》流行以来,几乎三岁的孩子都把曹当成了坏蛋,粉面奸臣,真是历史上的“大歪曲”。1但是,作为曹操的艺术形象,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为什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反面典型,罗贯中塑造曹操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期辩论中很少涉及的。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各种人物登场。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笔记》中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之后,三国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和丰富。据杜宝《大业笔记》记载,皇帝看水剧时,有曹操以水打焦,刘备跃上檀溪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或逗张,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录之一。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讲三分”的专门学科和专业艺人。我们可以把“说三分”作为一种职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很受欢迎,人们很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云:“王朋尝云:土乡子弟贫下中忍,家累苦,不得不讲究钱财,以致聚听古语,连说失了,有哭之人;一听说曹操战败,我就喜欢快歌。”可见当时的“言”有尊刘抑曹之势。到了元代,三国故事还被记载在《三国故事会》《三国志平话》《三分略述》中。《偶然》已经大致勾勒出了《三国演义》,以蜀汉为主线,大量的民间故事,为罗贯中后来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金元时期,戏剧舞台上还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如陶的《南村辍耕录》、《赤壁斗士》,丰富了三国故事。后来元明时期,以“三国志”为题材的剧目就有6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歌颂刘、关、张的忠义,而痛斥曹操的奸诈。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剧舞台的基础上加工创作了《三国演义》。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之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为了使他的作品流传千古,他必须符合人民的胃口,也就是他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外。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民间传说来迎合民众。隋唐宋以后的三国故事有着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说,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他归为反面形象,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他塑造成一个粉面奸臣,狡猾奸诈,在读者面前玩弄权术。可以说,民间传说中罗贯中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曹操形象的塑造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只能把曹操写成老谋深算的狡猾形象,而不能写成刘备、关羽、张飞那样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曹操,是罗贯中塑造的最核心、最成功的人物,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古代人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一系列特征,比如欺骗、残忍、偏执、机变,是典型的封建统治者。对此,黄立新先生明确表示:“曹操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确实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他代表了当时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阶级中有一种残忍狡猾的恶德。”这两个数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人物在人民中深受人民爱戴,但有明显的偏重诸葛亮的倾向,始终视曹操为洪水猛兽,与人民为敌。罗贯中在创作曹操的时候,大概是出于不耐烦,才这样写他的。
这里还要注意《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靠谱的书有两种。一个是通俗的三国演义,一个是三国演义。前者24卷240章,明嘉靖年间出版,与罗贯中原著接近,但文字简单,内容朴实。后者是一部120章的书,由清代毛伦、毛宗岗等增删评点而成。石矛父子主要从回题、修辞、注释、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修订,使该书更加紧凑完整。写于康熙时期,是目前最流行的书。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是石矛的修订版。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使我们难以了解曹操的真实面目。所以很多人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很大距离,这是罗贯中的民间性造成的。
第二,反映罗氏的时代正统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非似乎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要,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大相径庭。就曹操而言,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一个被否定的典型。但是,也有赞美的地方。比如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以不到敌人十分之一的兵力击败敌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佳话。《三国演义》中罗对曹操有褒有贬,与罗氏的生活时代和价值取向无关。
我们对罗贯中知之甚少。据明代贾《鬼书续》记载:“罗贯中,太原人,湖海散人。他和别人守寡,生活幸福,极其清新。他已经忘了和余的交情,他也吃过很多次苦。他离得很远,会在合适的时候恢复。六十多年不来,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所以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生活在两朝之交,见证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元末农民起义后,有可能他也参加了农民起义。因为明人说罗贯中“有意谋王”,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该是元明之人。鲁迅也称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之人”。(见《中国小说简史》)。对于一个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来说,他的创作肯定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呼吁恢复汉政权,把北元政权比作三国曹魏政权,符合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自宋代以来,汉政权屡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入侵,退守江南。早就被比作曹魏的北朝政权,罗贯中也是当时的人之一。当然,北方政权(元政权)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这一点都不奇怪。他的《三国演义》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完全可以理解。元政权即将崩溃。他不可能去赞美元政权,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人!他反对的是元政权,也就是曹魏,也就是曹操,为了顺应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反面形象也无可厚非。
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民众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让人民承认政权的合法性。要么是政权来源接受尧舜的灭亡,要么是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要么是自己的皇族血统,但最终目的是巩固统治,与百姓利益关系不大。三国之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有自己的正统观念。金朝建立在魏的基础上,以魏为正统,以为非正统。陈寿《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到了宋朝,出现了民族共存的政权,金、辽、宋共存,各有是非,都自称合法的政治权利。晋辽在北,比曹魏,统一中原,是正统;宋朝地处南方,偏江南,和一样强大,以蜀为正统思想。罗贯中时代,起事以复辟汉室为标志,与宋正统一致。所以不得不否定曹魏的正统,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他的作品中,曹操是不能公开露面的。换句话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中给曹操脸上增光添彩,而是加一些黑。
第三,不可磨灭的历史
前面我们讨论过,罗贯中在塑造曹操形象时,有意无意地把曹操写成了反派,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征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作为作者的参考。但这两方面的影响,不足以解释《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曹操的刻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有好有坏,有好有坏,让人捉摸不透。否则,我们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技艺有好有坏,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刻画曹操坏形象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影响了罗贯中写曹操时的赞美呢?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必须尊重和遵循历史,而且受历史的影响很大,往往是真实多于空洞。当然,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曹操不可能对罗贯中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资料来了解他。最权威的史料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8。他在当时的文坛上独领风骚。在他的指导下,“建安文学”发扬光大,他也很成功,诗作丰富,风格独特。如今,仍有许多文章流行于世。每个人都想知道宋立星,这是曹的杰作之一。钟嵘曰:“曹公老而直,有悲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个作家。
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郭培蒙德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统治者。他出生前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贵族地主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面临崩溃。公元184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镇压农民起义期间,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地方割据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的思想,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经过20多年的斗争,他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要效法秦汉,实行法家的耕者有其田,大规模地耕种土地,用各种方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耕田序》说:“夫定国之术,在于足食,秦定农天下,孝定西域以耕田。”10的这段话,表现了他的屯田战略,以及他在《兵败序》和《孙子注》中提倡法治,反对尊法反儒的思想。今天,这仍然有一些优点。我们今天不是在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在模仿古代吗?陈寿《三国志》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雌雄共起,而袁绍放眼四国,其力大无比。毛(曹操)计划进攻于内,而商业的神奇,朝鲜和的奇谋,官方授奖的材料,都因为他的工具,矫情而武断,没有。多么“非凡的人,绝世的英雄”。这或许是对曹操的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地说,有五个优点:11。
首先,充满活力和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相当显眼的,从曹操出现开始就有所体现。当董卓作乱时,大臣们不知所措,只是哭泣,曹操站起来说:董灿卓从早到晚,从晚到晚哭死?大臣们很奇怪,于是曹操想出了一个刺杀董卓的主意,他自己实施了。但刺杀未果,却跪下献刀,智取董卓,逃往寨中。但诸侯争权夺利,不肯从军。曹操问:“你怀疑什么?”又说:“山东特使董卓,闻知兵从山东起程,倚仗皇族,据有二周之危,移兵东去,面向天下。虽然他没有办法做这件事,但他仍然深受其害。今烧宫,而迁帝,海摇,不知归何处。此日一死,天下一战定,不可失也。”12这是多么精妙的分析。不幸的是,州长们有不同的意见。否则,这段历史将以另一种方式书写。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曹操进取的政治家风度。
第二,任人唯贤的宽广胸怀,能为所欲为。关于曹操的任人唯贤,一直是有口皆碑的。他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而是采用精英管理。《文史天地》写道:“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诱捕的过程颇具戏剧性。当初,曹曹亚听到他的名字,就把他叫出来做官。他不应该一再敦促,但阮瑀逃进了山区。没想到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13投怀送抱,说明他求贤若渴,但看得出来他是“求贤若渴”。不止如此,他还想雇佣徐庶、周瑜、关羽这样的敌人。他强行将徐庶招入营中,但徐庶并没有献上计策。他对周瑜的任命:“曹听说周瑜年轻有才华,却偷偷去了扬州,留下姜谈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不然‘撞墙之战’这一页就换一种写法了。”
第三,赏罚分明,法治观念严谨。曹操能统帅百万豪杰,靠的是什么严明的法治。古人说“法不加尊”,曹操没有。他的马受了惊吓,误入了麦田。按曹操自制军法,麦耕机斩首,自制法犯法。他觉得不为自己添堵,就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剪发以代道”的计划。既打破了“法不可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为什么不一石二鸟呢?另外,剪掉几根头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曹操在《兵败序》中说:“司马法”“将军死于隋”是上古之将,军从外破,家从内患。假装征,但奖功不罚,不是国法,令将军出征,败者赔罪,败者免官衔。“可见他奖励劳动,惩罚犯罪,是光明正大的。比如沁水军战败后,夏侯惇的手下趁乱劫掠,受到了禁令的严惩。被抓的人不满,反禁造反。然而,于禁并没有为自己辩护,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尽一切努力去迎接张绣。战后,曹操马上表扬了于禁:“溺水之难,我很为难。乱中将军可调兵抗暴,有不可动节。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为什么还要加上?“封在万寿阁侯,同时怪夏侯敦治军不严。这是公平的赏罚。
第四,关心人民,维持农业生产,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在招募张绣时,曾下令三军不可欺辱麦田,不可掠夺百姓,违者斩首。招募袁绍时重申军纪:凡下乡杀鸡杀狗者,为杀人罪。攻克冀州后,紧急宣布今年免除饱受军事革命之苦的河北居民的租税。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真是英雄。
第五,不怕人言,不怕风险的精神。汉末,在“家家都想当皇帝,人人都想当公职”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吞并了八大荒。他的权力越大,官绅们就起来攻击他,起疑诽谤,而曹操却不管,他也不想退。
以上几点都值得学习,也是历代英雄的心声。曹操有这些优点,也不是白当英雄。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循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用了历史因素。不仅如此,有时还会被夸大。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言情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
第四,我的一些陈述
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克制的态度,他的作品只能反映出一个反面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不允许他去赞美曹大甲;囿于封建正统,曹操无法改造成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式人物,诸葛亮让他出发。就这两方面而言,曹操的形象被刻画成反面人物也是必然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然奸诈,但是他也是善良的,他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应该以现实为主,以虚为辅。罗贯中在塑造的时候没有忘记这一点。他把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复杂的人物。说他单纯,就是说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强奸;说他复杂,就是说他有丑中之美,美中之丑,恶中之善,善中之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只读到了单纯的一面。难怪那么多人为曹操翻案摇旗呐喊。看来需要再读一遍才能理解罗贯中写曹操的难处。
注意事项:
1参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 1.25光明日报,第6版。
2参见袁兴培《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8月1999。
3东晋开始写《汉晋清春秋》,“蜀以宗室为权”。由此,尊刘抑曹的传说始于明代。
4参见黄立新《关于曹操形象在中国的现实问题》(论古典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
5贾《录鬼书后》成书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年80岁。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到达陈佳(1364)时是22岁。
“被遗忘”的话,罗贯中生于1315左右。
6.参见、编《陈集》。
7参见王《的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0版第65438页。
8袁兴培《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参见《曹操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74版。
10参见《曹操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74版。
11参见刘《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12见《三国志·武帝》。
13参见蒋洪、江海《曹操的爱才之举》(文史世界2004年第3期)。
参考书目:
1三国志集(鲁比集)中华书局1982
2《古今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志》(闫科军主编)中华书局1958
3《南村辍耕》(陶·)为四集系列。
4《魏晋南北朝史笔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
5《三曹资料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
6曹操集(一、二)中华书局1974。
7古典文学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号)。
9《中国文学史》(袁兴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三国演义》研究文集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11三国演义
12另一部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吉、陈、罗东升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13文学批评系列(古典文学专刊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