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西方经济学(宏观)的课程论文

三,宏观调控与西方宏观调控理论

一方面,要详细分析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特别是该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应用条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效的理论和政策工具,也要看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由于国情的差异,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在中国未必有同样的效果。原因在于:Y C 3J:一件有用的东西能否产生应有的效果,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环境条件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照搬,以免对外国一无所知。例如,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同向变化,但与失业率反向变化。在中国,现实是经济增长在回升的同时,物价却在持续下跌;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下岗工人的失业率也在上升。针对这种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政策工具及其组合,才能考虑采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西方宏观调控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大胆吸收和借鉴。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要选择西方规制理论是否时髦,是否过时,是否具有主流学术地位,而要遵循只要具有借鉴意义就可以为我所用的原则。比如供给侧理论在美国已经变味,成为“昨日黄花”,不具备主流学术地位,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理论没有参考价值。事实上,其刺激供给的思想对我国具有现实意义,不仅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矛盾,而且是一个相当好的配合措施。

除了供给侧理论,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笔者认为有两个观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稳定政策。其基本观点是,由于物价和工资的粘性,经济从不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恢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采取刺激政策使经济快速恢复。这对中国很有启发意义。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主动采取相应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对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就此而言,宏观调控不是市场机制之后的二次调节,而是可以与市场机制同步运行,因势利导,促进经济增长。另一个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观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虽然从整体上否定了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它相当重视预期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这对我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启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做出越来越多的预期,预期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预期因素,有意识地运用基于预期的博弈理论,尽可能克服宏观调控政策的博弈选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用。实际上,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和重组。同样的政策,对于不同的地区和部门,有不同的收益和损失。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如果国家出台一项政策,A地区认为对本地区有利,积极实施,B地区认为对本地区不利,不实施或积极实施。但A地区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宏观经济环境有所改善,这不仅有利于A地区,也有利于B地区..因为B区是既得利益者,仍然不愿意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这可能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部分或完全失效。因此,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的脉搏,在政策出台前反复论证,尽可能兼顾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使大多数经济主体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改善和增进,决不能出台不成熟的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政策的科学性,又有助于被调控主体形成合理稳定的预期,从而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率。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六大报告确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提出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意味着我国宏观调控从“摸着石头过河”的不规范阶段转变为国际市场经济社会的规范阶段。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必要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理论给予应有的关注。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基础上,但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理论毕竟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控理论,需要合理地重视和借鉴,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理论。

参考

唐在炘。吴·。宏观调控:理论基础与政策分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0。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

[3]石发奇。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对策[J].经济参考,2003,(23): 20-29。

[4]李健。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损益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2,(2):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