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股市实际,写一篇分析我国现阶段(2012或2012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的论文。

今天,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向大家汇报我院宏观团队的研究成果。我们报告的主题是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选择。

报告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当前的经济困难。第二部分:多重经济目标的冲突与选择。第三部分: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第四部分:结论和政策建议。

这份报告始终围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增长,强调政府的重要作用。市场的中心地位,调整结构以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目标,表明了如何在多重目标下重新定位和选择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部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当前的经济困难。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是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源于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改革。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面临枯竭的局面。中国经济面临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压力。此外,由于制度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枯竭,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增长后越来越依赖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降。2006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持续下降趋势,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不得不更多依赖资本投入。

第二,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根据联合国(微博)的测算,中国总抚养比将从2010年的38.2%下降到2014年的37.4%,然后由过去的持续下降转为持续上升,2020年将上升到40.3%。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这幅图中也可以看出。

第三,制度红利即将耗尽,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提供的一些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年来,改革的制度红利明显下降。根据测算,中国市场化指数从1981到1999的平均增长率为13.7%。进入21世纪后,增速普遍跌破5%,基本保持降低,未来难以改变。全球红利也快用完了,旧的全球分工模式难以为继。自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它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流入地。

第二个特点是投入分配进一步恶化,短期内难以扭转。国内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近年来明显恶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由1992下降到2008年的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下降。

特点三:城镇化统计数据虚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足。从2020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96万人。2011,城镇人口占比达到51.27%,但上述结果是基于在城市居住超过63%的农民工常住人口的统计分析,这些被统计的城镇人口的常住农民工并未取得城镇户籍和市民身份。

特征四: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速度和质量不匹配,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供求结构不匹配。从表面上看,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是总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加剧了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轨迹,中国工业占比很高,经常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通过刺激第二产业来拉动整个经济增长,虽然短期内解决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刺激了经济,但长期内再次扩大了第二产业的产能,为后续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需求不足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从下图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的。然而,随着2008年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严重恶化。

第二个方面是工业化的速度和质量不匹配,工业化后期的结构和中期的技术特征融合。从1978开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过了30年。我们从重工业化走过了20年,从1991。因此,中国目前粗放的工业化进程很可能已经到了后期,进一步推进的潜力有限。但是,在向高度工业化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我国的装备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和发展,一般加工工业比重较高,而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比重较低。这种产业结构反映出工业化只是处于中期阶段。

第二个大问题,当前宏观经济困局的主要表现及其瘾。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表现是国内短期增长形势恶化,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总产量增速继续下滑,先行指标不容乐观。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速度加快。8月份,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8.9%,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宏观经济指标,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二是固定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首当其冲,固定投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连续回落。2012至1至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退出较快,市场主导的投资动力不足。特别是在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长低迷,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回升。1至8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减少11.1%。第三,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增长难有热点。2012 1至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1%,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农村和城镇人均收入在上升,但消费在下降。2012年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98.2%,远低于此,且处于下降趋势。第四,进出口长期压力依然显著。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下降了。2065438年6月至2002年10月,我国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出现-0.5%和-15.3%的负增长,全行业形势不太乐观。8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幅仅为0.2%。其他海关数据也显示了这种情况。第五,物价增速继续回落,但通胀依然存在。虽然我们都知道今年以来我们的CPI一直处于下降趋势,PPI也在下降,最近还创下了34个月来的新低。但在原油(85.95,-0.12,-0.14%)价格不稳定和全球极端天气的影响下,短期内价格水平仍存在不确定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如果政府刺激投资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通胀的反弹。

这些短期问题是经济下滑的原因之一。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原因是潜在增长下滑与短期经济回调重合,经济增长下滑是长期的。第一,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减速。从这个表可以看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已经进入了一个放缓期。二是发达国家潜在增长放缓,外需不足将呈现长期化趋势。事实上,这场危机是IT革命后创新的缓慢进展。这样一来,利润率就会下降。西方国家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来彻底走出这场危机,这将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利润率,促进长期增长,这意味着这场危机后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中国来说,一方面,欧债危机恶化拖累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导致中国出口市场萎缩。第三,西方的紧缩措施和贸易保护给全球经济带来进一步的下行压力。整体来看,亚洲进出口同比增速继续下滑,尤其是出口方面。由于欧美和欧洲市场疲软,亚洲进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对中国来说,由于美国、欧盟等国家贸易保护情绪高涨,不断挥舞“贸易大棒”,将中国视为贸易战中的假想敌。

第二个原因是,用传统的宏观调控思路来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日益减弱。一方面,传统刺激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渐减弱。总需求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否向上倾斜。就政策效果而言,产出对价格的弹性越大,扩大需求政策的效果越显著。下图计算了国内吸收产品和出口产品的自我价格弹性。出口方面,出口产品价格弹性在1990由正转负,绝对值在2003年后维持在0.3左右。虽然说明降低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量,但对出口收入帮助不大,进一步降低出口价格会导致绝对下降。

二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原有的就业保护政策可能难以发挥理想效果。劳动力需求对内需产出的弹性和劳动力需求对出口的弹性分别反映了内需和出口部门增长对就业的吸收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内需部门对就业的吸收能力不断增强,内需部门对就业的吸收能力已经超过了出口部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内需部门和出口部门的就业弹性都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这两个部门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之前通过经济增长来保证就业的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

以投资为导向的刺激政策会进一步恶化要素收入的分配格局,不利于消费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近年来,中国的扩张性宏观政策主要是刺激投资,投资增长对拉动内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增城容易增加投资品的相对价格和通货膨胀。与消费品相比,投资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我们可以看到,从1981到2010,发现内部就业的资金价格弹性平均为1.05,而劳动力价格对内需的弹性仅为0.88。当内需价格上涨或通货膨胀致死时,资本品价格上涨快于劳动力,收入分配越来越向资本倾斜。

第二部分,多重经济目标之间的冲突与选择。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的经济目标将主要集中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之间的博弈和平衡上。一是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矛盾。第一,当前经济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就当前宏观经济而言,在三大目标中,稳增长似乎是当前经济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这与“稳增长”在创造合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但在当前形势下,消费需求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慢变量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出口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国际经济形势仍在严重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稳增长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就业问题。从官方PMI中的就业指数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所以我们的就业问题不是很糟糕,但是已经很严重了。二是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进而造成政府财政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我国税收的构成决定的。目前流转税占我国税收总额的60%左右,流转税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正如你从这张图表中看到的。

因此,当前的财政支出存在一定的刚性,特别是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严峻民生压力和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稳定,决定了我国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削减民生支出和维稳支出。

第三,因为我们需要更高的增长率来维持赖和居民的收入增长率。目前,居民部门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和严重的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保证居民部门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合理收入增长率,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通过什么方式?目前只有稳投资才能稳当前的增长,也就是说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必要手段,首先是出口问题。出口可以看出,出口一直在下降。世贸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5%,明显低于2065,438+00年65,438+03.8%的增速。2012的情况更糟糕。根据世贸组织的预测,全球贸易增长率将降至3.7%,低于过去20年5.5%的平均水平。对于我国来说,我们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升级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足、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实下,需要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这些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因此,随着出口和消费的枯竭,稳定投资成为稳定增长的唯一手段。投资是一个快速变量,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最近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就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

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的矛盾。冲突一:政府投资刺激的短期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存在根本矛盾和冲突。当前的短期稳增长可能对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对经济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稳定增长的措施可能会恶化需求结构,并继续增加已经很高的投资需求比例。投资在政府的刺激政策下可以大大增加,而居民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得到有力的提振。这是因为决定居民消费和收入的深层次因素决定了居民消费。事实上,政府在2008年和2009年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明显恶化了需求结构,大大增强了经济对投资需求的依赖。2008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扭转了前三年的下滑趋势。从2008年的16.9%到2009年的32.5%,翻了近一倍,是1993以来的最高点。2010投资在2009年高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增速为20%,比2000-2008年高出两个百分点。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从投资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可以看出,4万亿投资计划严重恶化了需求结构。总体来看,2009年投资对消费的贡献率达到历史最大值1.9,2065年438+00,虽然该比值下降到1.47,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是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可能恶化产业结构,产生锁定效应,导致投资结构进一步扭曲。首先,加剧了部分行业投资和产能的过剩和泡沫化,导致投资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刚性”,投资结构扭曲。事实上,政府刺激政策投资的稳定增长可能恶化产业结构,另一个渠道是投资进一步强化第二产业在总产出中的地位,并不惜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一直在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却一直在上升。2008年,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计划明显扭转了这一趋势,经济增长开始更多依赖第二产业。

第三,短期内稳定增长的措施可能不利于中国生产率的提高。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往往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其建设周期长,效果滞后,短期内一般会恶化生产效率。此外,如果政府的基建项目运行效率低下,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建投资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未必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突然大幅下降,2009年和2010年为负,说明在政府主导型投资的刺激下,生产效率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从1992的2.4逐渐上升到2007年的4,2008年后,由于投资增长率异常高,该比率飙升至2009年的7.8和2010的7.3。此外,虽然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也会强调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技术进步,但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因为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长期的市场竞争行为,而不是政府短期的规划和干预,所以靠政府投资项目来促进生产率提高可能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方式。

短期和短期的稳增长可能对私人部门和中小企业产生相当大的挤出效应,削弱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2008年到2009年,国企占了90%以上的资金,而民企只占5%。第五,政府刺激投资计划的短期稳增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一方面,我国郑国武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刺激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很少涉及民生部门建设。另一方面,从4万亿投资计划的事后结果来看,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刺激投资计划主要受益于央企,尤其是大型央企。

第二个冲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过程也可能引发通胀。这是因为第一次稳增长可能会对控制通胀产生负面影响。短期的稳增长需要稳定的投资,投资的快速增加会引发通胀压力。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国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当货币供给是由经济内省决定的,即信贷需求产生货币,那么通货膨胀就不是简单地由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引起的,而是同时决定的。从这个过程来看,货币供给内省环境下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赤字、贸易顺差和投资,而投资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因素。

第二,结构调整可能对控制通胀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这意味着经济结构在总量上的变化,但也必然意味着相对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确定。事实上,相对价格的调整必须通过价格的快速上涨和一些缓慢上涨来实现,因此也将面临上涨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判断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那么中国的价格体系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价格总水平必然上升。

我们前面讲了多目标冲突,那么在多目标冲突下,政府或社会应该如何抉择?第一个作用,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个目标之间,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这应该是我国当前政策目标的首要选择。有几个原因。原因1,此轮经济增速下滑是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造成的。仅采取政府主导的刺激投资的短期稳增长措施,可能只能暂时缓解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从中长期来看,面对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呈现下行趋势的事实,无论是中央版4万亿还是地方版4万亿,政府主导的短期稳增长措施都无法遏制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

理由二:通过调整结构来稳定或提升潜在增长率,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这迫切要求我们对基于政府投资计划的短期稳增长措施做出重大改变。因为短期稳增长措施,主要是政府的刺激投资计划对潜在增长率的贡献一直处于下降阶段。更重要的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必然导致中国潜在增长率出现重要拐点。因此,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稳投资的思路和手段的创新和改革。

理由三: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化原则为导向,全面推进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才能充分释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省力量。因为市场是主导的,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核心标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要经常进行,不可能一劳永逸。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主要通过政策手段发挥引导作用。

方案二:在稳增长、调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好通货膨胀及其关系。理由1:稳增长、调结构的措施和手段会改变公众对未来物价水平的态度。结构调整必然涉及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调整和重新定位,以及社会收入格局和产业格局的调整和转型,必然导致部分产品价格和要素的上升,部分产品价格和要素的下降。稳增长措施也可能因促进投资导致部分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改变公众对未来物价水平的预期。

原因二:目前中国通胀具有非理性特征,这是根本性的,导致通胀预期对通胀姚颖的影响被放大。在高通(微博)通胀时期,公众的通胀预期普遍低于实际通胀水平,公众往往低估了通胀水平。在低通胀时期,公众的通胀预期普遍高于实际通胀水平,公众往往高估了通胀水平。所以,在目前通胀水平还不算太高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低估公众对通胀预期和未来通胀的影响。

第二,2006年之前,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波动相对平缓,之后波动幅度逐渐加大。到现在波动比较大,敏感性比较强。

再次,我国的通胀预期呈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预期和粘性预期特征,波动区间比实际通胀水平更稳定,因此公众的通胀预期并不完全理性。

方案三: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从宏观角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来看,结构调整主要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带来社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理由1:中国当前供给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说清楚,我们报告中所谓的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工业化、深度工业化都是一个意思。

一方面,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离现代工业化的完全完成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企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

理由二:中国当前需求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推进结构合理的工业化。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不合理和需求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推进结构合理的工业化,可以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进而对我国需求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化进程中国民收入变化的总趋势是国民收入向劳动者倾斜,企业收入比重总体下降,政府收入比重保持稳定且相对较低。

理由三:从我国当前供给结构调整的动力来看,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型城镇化。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资源和技术的集聚,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大量要素资源的积累和多样化需求的出现,推动了产业分工的西画,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理由四:中国当前需求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动力,必须依靠内涵升级和发展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全面推进。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的扩张,还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将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因此,大量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后,从买房、家电到衣食住行的消费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我们认为,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大目标中,市场化和调结构稳增长是首选。进一步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是释放巨大需求和稳定短期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结构调整的目标放在首位,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处理好结构调整和短期稳定增长的关系,以解决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两难问题,同时注意管理通胀预期,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第三部分,多重目标下宏观政策的重新定位。

过去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经济目标往往比较简单,所以政府主要使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