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帮我找一篇关于我和中国民间文化的论文吗?

给你个提纲,自己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65438+20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震荡大调整。这种变化一直延续至今。从地域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中国的传统地理概念,还包括越南、朝鲜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丰厚遗产,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生动的现实性和多变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今天,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仍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思想、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

第二,从多角度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学者论证了儒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有极其有益的作用。认为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建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和入世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思想受到了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家教育和坚定信仰教育,有利于重建精神家园,彰显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儒家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和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德育的提升。并认为当代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到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受到无情挤压。青少年的斗志、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很大影响,具有自我意识强、大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竞争精神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完善的人格结构。美育和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美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美育是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阅读指导、观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阅读指导、重视课程和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实施美育。

[2]关于作为知识的德性的可教性,一些学者论证了它的可教性的限度和途径。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是作为知识的美德受到老师的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通过理性获得,德性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丧失,合格的德性教育教师丧失。所以教学也有自己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的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国美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了儒家伦理教育的特点,特别分析了仁的不同含义及其与美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他提出的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我们不要一味追求现代的、西方的、大众的价值观,而忽视了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价值。

[4]关于道德榜样和榜样教育,有学者论述了道德榜样的道德价值、类型、可能性和功能。一般榜样不是指道德榜样,是一般和个人的关系。只有正面的榜样才有道德的崇高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和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践来看,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的人,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对社会和成年人有重要影响的人。道德榜样有几种可能性,即超验主义、发现、需要和实践。无论如何,道德榜样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要求。道德榜样的作用表现为: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担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推动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者和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在现实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将其转化为内在功能,扩大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但是如何应对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有学者指出,在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伦理建设中,应合理利用二者的耦合关系。要正确理解偶像崇拜背景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媒体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式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模式和观念。现在榜样有高有低,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区别,构建二者的耦合机制。我们需要把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让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相协调。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目前,一些学者对如何在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生活化、全面化、发展化,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并开设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国民精神教育目标,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深入。就其教育方法而言,不应脱离学生实际,而应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主体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使民族精神真正内化。

[7]在崇尚个体自由的现代社会和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民族认同与个体自由的关系。学者们认为,当代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在强调个体自由和民族认同方面各有利弊,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精神需求的双重性,以至于一些学者应该确立民族精神教育的一种必要和可能的价值取向:基于个体自由的民族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讨论伦理学,通过对话教学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实现* * *知识,运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一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体验也有其道德教育价值。负面道德体验是指道德生活世界中虚假、邪恶、丑恶的道德事件或行为。然而,它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人认为负面的道德体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绝的态度。他们认为,消极的道德体验一旦成为课程,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应对负面道德体验、适应现实道德生活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更好地理解积极的道德体验,进行道德反思。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体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道一面而不知道另一面。那么当前道德教育中负面道德体验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的偏差。有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体验与学校教育的本质不符;有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体验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有人认为,由于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不宜将负面的道德经验传递给学生。但它们不应该成为学校摒弃负面道德体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总会有真善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社会打交道。学生既然与社会交往,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消极的道德体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体验的智慧,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体验时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学校应该体验课程负道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是道德规范的载体,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志,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礼仪的实践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礼仪以一种理想的模式展现了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也让社会伦理成为礼仪活动中可以通过规范的语言和动作来学习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特征,此外,其德育功能也有其特殊性。一是先秦伦理与音乐大协调,相辅相成;其次,先秦礼的道德教育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切相关。礼的合法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育,中国古代的政教合一机制是礼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过生活礼仪的道德内涵,生活礼仪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指围绕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期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功能。因为生活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普通人的追求和需求,另一方面连接着儒家文化主导的传统价值观,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生活、统一教育的作用。当然,要实现生活礼仪的德育功能,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要注重实效性;要让接受者在庄严神圣的场合,以象征性、表现性的方式,完成道德教育的过程。这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是一种发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等和谐思想。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提倡“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是先贤圣贤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把和谐社会的构建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提倡“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为用,和为贵”的思想,即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包容与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赋予“和”的思想以全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规范,无疑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重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宇宙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才能发展,才能生生不息。儒家认为,自然界包括人类在内,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和相互依存,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承载着历史上最庞大的人口,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最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突出。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此外,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人”。只有将和谐社会的构建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吸收“以人为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