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晋剧论文

马家舍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西北山区,距县城14公里,属御道河镇。从城北的汾酒大道拐到452县道的汾湘线,一路向西。这是一条美丽的乡村公路。道路两旁,杨树和柳树上开满了绿色,上升的田野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核桃树、玉米和谷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远处青山隐隐,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路上,我偶尔会遇到牧羊人赶着羊群去吃草。夏末时节,田野郁郁葱葱,打开窗户,土地和树木的清新气息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到了向阳村的尽头,转到汾湘线右侧的一条下坡路,再经过一条曲折的农村水泥路,就到了马家社村,也是这条路的最后一个村。

村口是一个简单的村口大门。两根砖柱上贴着大红瓦。不锈钢管建在红色的柱子上。中间是红色的“马家舍村”,上面塑有两条金龙。

马家社村名来源不详,可能来自马姓,因为有很多村是以村民姓氏命名的。马家社在村庄合并的浪潮中与邻近的向阳村合并,现在是一个自然村。村里有300多名户籍居民,现在常住人口大概有六七十人。

村里的大街是黑色的柏油路,巷子是灰色的水泥小路,通向每家每户的门口。这几年,每村每户建设成效显著,偏远山村农民实实在在受益。早上刚下过雨,地里泥泞得没法干活。村民们吃完早饭出来,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聊天。

沿着铺好的柏油路走进村子,一排排红砖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排与排之间形成一条平坦的小巷,干净整洁。路边有红砖,裂缝里长着低矮的绿草,两旁竖立着灰色的水泥电线杆,一侧安装着一排白色的太阳能路灯。红砖墙刷着半白油漆,红色标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两学一做,关键是讲政治纪律”...

村中心的马路上停着一辆“福田五星”三轮车。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卖。车上全是东西,各种蔬菜水果粮油副食都有。小伙子背着一个黑色的包,不用按喇叭喊,但已经围了一群人。大部分是老年男女。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买了一些桃子,站在路边用一把小刀削着。

跟着老村长郭淮,我们去找了村里唯一的寺庙——关帝庙。这条水泥路比较宽,村民院门口堆着褐色的核桃树枝。这些树枝是从地里的核桃树上修剪下来的,带回来当柴火做饭。门前的小菜园里种着豆子和西红柿。长豆藤挂满了高高的架子,一串串长豆角在宽阔的绿叶间,偶尔有几朵玫瑰花。路边坐着一位穿着白衬衫的老大爷,身旁放着一台小收音机,播放着抑扬顿挫、长调的晋剧。

马家舍村的关帝庙,村民俗称老爷庙。据现存碑刻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清乾隆、嘉庆年间重建,距今已有445年历史。寺庙坐北朝南,前面现存的三孔洞为正殿,分别是观音殿、关帝殿和真武殿。庙前原有的木质前廊早已破损。二楼是一座单檐硬顶的建筑,是玉皇阁。正殿两侧有东、西大殿,均为砖砌窑洞。田前村里以前是粮库,现在空置着,很多年没修了。这里早已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在村里遇到一个大妈,给我们讲了村里的事。听说她家里还养着蜜蜂,我们就去看看。我姑姑家在村中心,一片宽敞的空地,有几个蓝黄相间的涂装健身器材,应该是市文体部门免费发放的。近年来,国家每年都投入资金支持农村文化体育建设。

老人的院子很大,新改建的红门可以开进车。前面有八个带走廊的砖券洞,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人的四个孩子都搬到城里了,现在院子里住着两个老人。这几年大儿子儿媳也是孙子结婚后才回来的。

庭院宽阔,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中间有一条红砖走道,两边建有低矮的花栅栏墙,把院子分成两半。蔬菜种在右半部,桃树和苹果树种在左半部。老人敏捷地从树上为我们摘了两个大桃子,它们的颜色很诱人。树下有一个蜂箱,嗡嗡的蜜蜂在蜂箱周围飞来飞去。房前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绿色的葡萄,下面的红色大丽花开得正艳。

老人在家吃山泉水。村外的水沟里有泉水,村里建了水窑储存。水被抽到另一个建在高处的水窑,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算是一个独立的循环山泉饮水系统。老人的水管装在前面的墙上,下面有个水翁,方便够着。

我跟着姨妈进了房间。放蜂蜜的房间被认为是储藏室。地下有几个低矮的白色塑料桶。老人打开盖子,用铜勺给我灌满蜂蜜。黄色的是槐花蜜,深红色的是枣花蜜。老人的蜂蜜很便宜,都是20块钱一斤。透明的蜂蜜看起来是真的。买了两个4公斤的塑料桶,老人说75就可以了。我给了80元零钱,老人给了我一些桃子...

老人的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比较好的。靠近墙边的一个简易彩棚下有一辆农用三轮车,还有一辆盖着车罩的汽车。是我老婆的电动车,2.6万或者7千买的,开到市里很方便。

老人今年72岁了。这对老夫妇身体仍然很好。他妻子以前是村里的电工。现在她养了17和18箱蜜蜂。每年她都带着蜂巢出去采蜜,留下离石、孝义、汾阳。哪里有花,她就回家。家里种了17和18亩地。老伴去外地放蜂的时候,老人一个人在地里干玉米和高粱。他凌晨4点起床,走40分钟山路到田里,一直工作到9点左右,10,然后走回家。老人说回家是下坡路,半个小时就回来!光是两天半就要锄地四五亩地!看着70岁的老人,听着轻松的语气,有点不可思议!

老人说播种是雇机器,工资是种一亩30元,纺一亩50元,秋天结算,但只能自己收割。小型收割机不过来是因为土地崎岖,坡多,路不好走。

当我们从老人家里出来时,老人和我们拐上了村里的大路。卖东西的三轮车还在。老人让我们去一个嫂子家看看,那里有很多羊。大嫂看起来50多岁,不太爱说话。她买了一些蔬菜、水果和黄糕面,提着一个白色塑料袋走回家。

大嫂家在村边上,靠近沟边,风景很美。路边是一条山沟,远处的烟绿色山丘和附近的绿色梯田尽收眼底。大嫂家门口堆着很多砍下来的核桃树段和树枝、柴火。他们一年到头都烧柴做饭取暖。院门是一个简单的两柱大门,贴着灰色水泥,配有两扇漆成红色的铁栅栏门。

嫂子看起来很年轻。事实上,她已经60多岁了。两个孩子都住在离市区很近的李家庄村。老两口在村里以放羊种田为生,补贴儿子。他们住在一个经过改造的两孔土洞里,土洞外面建了一个大房间作为客厅。安装有铁门窗。还有几个老土洞的洞,用来做厨房和羊圈。院子一侧搭了个简易的彩棚,里面放着三轮车和各种杂物。另一边,是一个种着蔬菜的菜园。短短的红砖围墙上有几盆花,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很迷人。

羊是在靠近田地的院子里养的,与小区院子隔开,上面盖着一排羊圈,红砖柱,蓝颜色的棚子,有40多只羊,有家羊、羊、小尾寒羊、湖羊、沙克拉羊和杂交品种。空棚的水泥地上有青枣叶,还有一箱小苹果,是羊的夏季食物。

大叔养羊,主要卖小羊。这两年,行情不错。一只小公羊能卖800 900元,40只大羊两年三窝能有六七十只小羊。但是投入也是蛮大的。一只羊每天要投入3块钱,还要割草喂2块钱。

大叔从院子附近的山崖上挖了土来垫羊圈,这样羊圈就干净了,不然又脏又湿,想走都难。这一层一层越来越厚,明年春天会是极好的有机肥。

从舅舅家出来,村里街上卖货的三轮车还在,周围还有一群村民在逛。

#山西# #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