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的完善和会计职能的转变,税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鉴于我国税法日益健全,税收管理更加严格,计算要求更加细化。笔者认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企业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分离出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作用和特点

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税务会计作为一门学科被研究。美国著名会计师亨德里克森指出:“许多小企业会计的目的是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许多企业如果不纳税,就根本不记账。即使是大公司,纳税也是会计的一大难题。.....税法对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影响很大,促进了一般会计实务的改进和一致性的保持。.....通过税法也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比如推动寻找更好的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明确应税所得的本质和范围。”可见,企业税务会计对于利用税法获取合法利益,确保在不规范纳税方面的任何疏漏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65438到0994年税制改革后,税收管理得到了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施,逐步规范了应纳税款的核算。对此,各地税务机关尝试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税务员,指定取得税务员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税务事宜。该方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核算,可以说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

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比,企业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企业税务会计应在税法的约束下运作。

对于企业财务核算方法、处理方法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但作为企业税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税法(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以税收法规为准,不能随意选择或变更。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中,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从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全寿命法等几种方法中选择,采用其中一种;在存货核算中,企业可以选择五种方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但企业税务核算只能按照税务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法和存货核算法进行,而且必须报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也就是说,当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核算涉及税收问题时,应当按照税收法规进行处理;当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应以税收规定为准,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企业税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工具。

企业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以货币形式系统研究企业税务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综合反映和监督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由于税收法规的计税依据与企业会计记录所反映的依据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在处理方法和计算口径上必然会存在差异。对此,企业税务会计应该有一套自己独立的处理标准,通过税务会计工作所反映的情况,保证企业的税务活动按照税收法规进行,使应纳税款能够及时足额缴纳,防止偷、逃、骗、欠税的发生,保证企业认真、完整、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不熟悉税收法规、不履行纳税义务而受到处罚所造成的损失。

(三)企业税务会计具有税收筹划的作用。

企业税务会计不仅是对税收资金运动的反映和监督,而且通过税收负担因素分析等方法,使纳税人能够更加明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是指企业税务会计根据税收的具体规定和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纳税活动进行筹划,使其既能依法纳税,又能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不多缴税款,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一)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差异日益明显的必然要求。

目前,企业仍然依靠财务会计账簿和报表纳税,其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往往在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系统的税收资金流向概念,导致他们在一个多层次、多环节、多税种的复合税中束手无策。很多时候,他们只能机械地接受税务机关的指示或处理。现实中,企业税务会计只能成为财务会计的简单附属,而财务会计又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相互制约,影响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

现行税制已经越来越完善,其与会计制度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l)目的不同。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仅服务于综合部门和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也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但企业税务会计应根据现行税收法规和征收方式计算应纳税额,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例如,纳税申报和纳税是税收资金运动的结果和终点,是税务会计应该反映和监督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征税方式不同,同一税种不同行业纳税人的核算方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反映各税种的方法也不同。企业应根据税收法规并结合本行业会计特点进行正确核算。(2)核算基础和处理方法不同。目前《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规定,企业的财务核算必须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核算基础,一旦选择就不能更改。公司税务会计是不同的。因为根据税收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既要保证纳税人有即时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又要保证税务机关有征收当期收入的必要性,还要考虑征管的便利性,所以税制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是实施会计处理的“联合基础”。比如房产税,商品房一旦售出,即使买方未支付房款,房产中介也要按照“权责发生制”记录收入;但考虑到房地产开发商的纳税能力,税法规定应根据房地产开发商是否收到房款来确定纳税时间,即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纳税核算依据。又如,企业在计提支付给主管部门的管理费时,应先按权责发生制计提。年末未能支付的,应按税收规定以收付实现制转回,并入本年损益并缴纳所得税。(3)计算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企业税务会计从营业收入中扣除营业成本的标准与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从营业外支出项目中收取非法经营罚款和罚没财物折价的,允许在利润汇算清缴前扣除,但税法规定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4)企业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5)企业税务会计应对纳税申报、纳税、减免税、税收筹划进行专项核算。而企业财务会计将上述项目作为附属,这些差异成为单独建立税务会计的前提。

(二)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完善税制和税收征管的必然选择。

一是企业配备既懂税收法规又懂会计业务的专门税务师,根据税收法规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计算申报税款,及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有助于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缴纳。

二是有利于分清税务企业的权责,将税务人员从繁杂的财务账册、报表中解放出来,以较少的人力充分高效地履行税务机关应尽的职责。

第三,有利于税制结构的改善。企业税务会计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企业税务人员可以专心研究企业税收资金的运动,这将有助于税务机关发现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和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促进税收征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快完善税制的进程。

(三)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

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当忠实履行纳税义务,不得单方面挤压成本、扩大费用开支范围、扩大或者多报免税产品、转移销售收入、多提专项资金、设置两套账户、设立小金库等。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纳税最小化,甚至不应该搞拖延和偷工减料。企业在其法人地位得到承认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享有纳税人的权利,如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回答有关纳税的问题;有权就税务处罚请求举行听证;有权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上一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权检举或控告税务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有权在税收法规的前提下决定企业的经营类型和方式,从而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为了充分享有纳税人的权利,我们必须熟悉税收法规,不仅要熟悉税法的原则,还要熟悉各种税种的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和补充规定。既要从纳税人的角度熟悉税收法规,又要从纳税人的角度正确处理纳税的会计处理,及时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财务决策。

(四)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企业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分配关系的最佳途径。

企业因自身利益需要在企业会计领域研究企业纳税及其相关的财务决策和会计处理。首先,是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税收法规。不能只是单方面拖延缴税、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纳税人要树立坚定的纳税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争取纳税优惠是常识。其次,如果现行税收法规存在某种“灰色扩张”,纳税人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策略也是合理合法的。目前,合理避税在国际上非常普遍。纳税人树立避税意识不仅是明智的,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在税收实践中,税务机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堵塞税收立法和执法中发现的漏洞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加强双方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税法原则。企业税务会计反映的企业税务活动是否合法正确,只能是国家税法。因此,在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税法关于计税依据和会计处理的规定,涉及账簿、凭证、会计基础、会计年度、计算单位和报告制度,特别是涉及资产的会计处理。这方面的规定比较详细。企业税务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

2.灵活的操作原则。这里所说的“灵活操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税务会计活动中,对企业纳税关系相对重要的那些会计事项,要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力求准确;对于那些相对次要或者与企业纳税关系无关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纳税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或者省略。第二个是指会计和监管的结合。因为纳税申报期一般在企业会计核算结束后,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应当在每次预缴所得税的期限内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告。”因此,企业不仅要在日常会计活动中正确核算各种应纳税额,还要在会计核算和监管上相互配合,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纳税要求的行为,避免企业受到处罚和不必要的损失。

3.寻找税负适度的原则。税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准确的税务数据和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此,企业的税务师应深刻理解现行税收法规的相关精神,在合规或不违规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国家税收政策是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制定的。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个产品、某个项目,由于主客观原因,经济情况可能相对不同,有的可能给予缓税或减免税,有的则可能得不到照顾。一方面,企业要综合权衡各种投资计划、经营计划和纳税计划,形成最佳组合,以实现利润或每股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税务会计活动,从业务收入的取得到利润的形成,以及税款的计算和缴纳,都要真实反映和正确核算,不允许出现任何隐瞒收入和利润的现象,要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及时足额向国家缴纳税款。

4.会计的一般原则。即会计核算中的客观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会计信息质量中的相关性、及时性和清晰性原则,会计修正中的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它们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的基本要求,是对会计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内容和核算方法。

具体来说,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示的涉税经济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税务会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企业税务会计的计税依据,即税务登记、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注销登记和纳税申报。

2.流转税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应税类型的会计处理。

3.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

(三)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制度

1.本财务会计制度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制定。和其他专业会计一样,税务会计也必须遵循。只有当这些制度与税收规定不同时,才会按照税收规定执行。

2.纳税申报制度。纳税申报制度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纳税款的法定程序。企业税务会计应根据各税种的不同要求,真实反映纳税申报的内容。

3.减免税、退税和延期纳税制度。企业可以按照税收规定申请减税、免税、退税和延期纳税。按照税务机关的具体规定办理书面申报审批手续时,应附送有关报表供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前,企业仍应申报纳税;减税或免税期满后,企业应主动恢复纳税。

4.企业税务自查制度。企业纳税自查是企业监督自身履行纳税义务,防止和纠正错缴、少缴、欠税的一种手段。企业应对帐、票、经营、核算、纳税等进行自查,避免漏征税,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关于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几点建议

将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分开,虽然涉及到很多问题,有些甚至需要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进行补充和修改。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完善和普及,企业税务会计的具体操作并不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现场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必将成为税务会计快速普及的巨大推动力。

目前,企业税务会计在我国还处于构思阶段。如何使其成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人才

如果说税务会计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税务会计的专业素质就是税务会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证。税务会计作为一门集会计知识、税务知识、法律知识及其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于一体的高智能活动学科,首先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充分的业务培训机会:

长度在高等教育中开设“税务会计”相关课程,培养具有较深会计理论、税收理论、法律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

2.税务机关应常年为企业税务师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机会,使企业税务师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和征管制度。

3.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择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的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和研究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2)组织方面

健全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企业税务会计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状而言,要建立企业税务会计,需要成立注册税务师协会,定期组织税务会计资格考试,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水平;并对税务会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完善税收法规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此外,还应制定法规或规定来约束企业的税务会计行为,以减少企业税务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3)法治

随着税务会计的诞生,企业会计可能会更加关注如何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条件下,为企业制定出最佳的纳税方案。这对企业管理和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以制度的形式规定税务会计必须遵循的标准,要求企业其他管理者不得为了某种目的强迫税务会计实施违法行为,为企业税务会计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税务人员遵纪守法,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减少税收管理中的“人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