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这位卖土豆的“农民院士”把他的论文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你感动吗?
他一生都在贫瘠的农村学习,却让无数人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被誉为“农民院士”和时代楷模,朱有勇先生。
土地上的孩子
和那一代人一样,从小生活在云南农村的朱有勇先生,童年也是赤脚在田埂上奔跑,少年一边读书一边为家人分担家务。云南土壤肥力不足,粮食产量不足。如果不科学地、有计划地施肥,粮食产量会急剧下降。而且很有可能这一年全家都要挨饿。
作为1977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大学生,朱有勇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正式开启了他与徒弟的人生。在悉尼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但作为一个从云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怎么能忍心抛弃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呢?
朱有勇先生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除了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悉尼大学读书,他一直在云南,从事科研或扶贫工作。在时代楷模的颁奖仪式上,有一句话形容朱有勇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那么朱有勇先生写了什么关于祖国的论文呢?
在祖国的土地上写论文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著作数部,主持97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列举朱有勇院士的成就不会打动每个人。可以说,没有朱有勇院士的成就,就没有云南高原农业的今天。全国人民都不会品尝到来自云南的葡萄酒、土豆、柠檬等等。
与其他研究者的论文相比,朱有勇院士的论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重点——非常强的实用性。当别人都在研究如何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的时候,朱有勇院士根据云南的现状和云南土壤肥力低、海拔高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研究农作物的栽培方法。这为推进云南省扶贫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院士扶贫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土层薄、肥力低一直是扶贫的大难点。尤其是澜沧县,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百姓却过着穷日子。当地人以拉祜族为主,对直播、电商、物流一无所知。这是朱有勇院士来到澜沧县时当地的真实写照。
农民出身的朱有勇院士明白,农民必须依靠农业来摆脱贫困,但形式必须改变。为此,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扶贫站,站长是朱有勇院士。脱贫不仅仅是让这一代人脱贫,而是让子孙永远脱贫,永远不返贫。这可给朱有勇院士出了一道难题。
作为农业专家,朱有勇院士很快发现了当地无可比拟的优势:地处高原,纬度低,农作物上市时间可以与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类作物错开。这给了当地农作物一个广阔的市场。此外,低纬度和高海拔使得当地农作物生长缓慢。所以和东北大米一样,营养丰富,口感好。
朱有勇院士在调查当地情况后,决定将他的林下种植三七专利技术免费赠送给当地农民。同时保护树木,保持水土。此外,他还教村民利用闲置的土地在冬季种植土豆。最大程度地帮助澜沧县农民获得经济利益。
第二年,当地果然大丰收。然而,如何销售这些优质农产品成了朱有勇院士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大人物》直播
说到大米,一定是东北的好,说到苹果,一定是山东的红富士好。但是说到土豆,虽然澜沧土豆不错,但是了解的人并不多。这是品牌建设的巨大疏漏。为此,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推广马铃薯时,做了大量的品牌建设工作。如何打造品牌?带货直播。
依靠传统经销商批量采购,势必会损害部分农民的利益。于是,朱有勇院士四处奔走,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澜沧县卖土豆。于是在2018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云南省人大代表朱有勇院士拿着澜沧县的一个土豆,对着镜头在全国人民面前推销。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借机宣传澜沧县的土豆销售,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朱有勇院士意识到,通过互联网直播商品和电子商务将是带领该县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绕过经销商,还可以让当地农民获得更多利益,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
2019年底疫情的爆发,让朱有勇院士意识到,疫情很可能会毁掉几年的扶贫成果。于是乎,在拼多多和央视的联合直播间里,一个年过六旬,被大家认为高不可攀的工程院院士,居然会为了村民的生计而直播。
直播中,装扮成农民的朱有勇院士还亲自下厨,向大家展示如何制作简单的土豆丝。直播间另一端的网友纷纷留言“看饿了”。最终直播结果还是比较喜人的,短短一个小时,准备直播的25吨土豆全部被抢购一空。那些买澜沧土豆的网友一拿到土豆,就开始尝试“院士版土豆丝”,大量好评涌入拼多多。
在朱有勇院士的支持下,许多从这里走出去的农民大学生又回到了这片土地,加入了电商物流、直播脱贫的道路。五年来,拥有16万农民的澜沧县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标签。现在,澜沧县有很多网店。这些是朱有勇院士在扶贫方面的成就。
当地村民永远忘不了那个介绍澜沧土豆的“农民院士”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土豆在人大前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