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和梁启超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古印度语、中印佛教史、突厥语译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学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这在国内外都不多见。除学术研究外,季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师,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投入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许多重要的学术团体。40年来,季先生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的教学和研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为中国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学和中外关系史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编写了《四库全书目录丛书》、《传世图书》、《中国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的融合》等大型图书,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全民族人文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篇作品被编入《季羡林文集》24卷。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90大寿,回到家乡山东临清。国内外各界人士近300人参加了生日庆典。面对家乡的亲人,季羡林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美好祝愿。
面对后生我想哭两次。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管庄。6岁去济南读书,1930考入清华,1946从德国回来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办了东方语言系。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精通番巴和东北的学者,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虽然他在外面的世界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内心始终对家乡保持着挥之不去的眷恋。
在管庄,季先生还有几个亲戚,都是他的小辈。他们把老人扶进了老房子。在季先生的建议下,他和几个亲戚一起祭祖。季先生深深地思念着他的母亲。他6岁离开她,8年后回家。她的母亲去世了,再也没有见过她。
他在一篇随笔中引用“子欲孝亲不在”,表达了缠绕他一生的痛苦。对于家乡,季羡林先生的眷恋也是溢于言表。他深情地回忆说:“早年,我考上清华,家里很困难。清平县(当时叫临清清平)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150元。没有那150元,我很难读完清华,我会永远感激家乡。”
抓我,我就抓你。多年来,季先生一直眷恋家乡,向家乡的孩子们捐赠了数千册书籍,并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师生,希望家乡能多出人才。家乡人也对季先生充满了感激之情。季先生喜欢孩子,面对淳朴的农家孩子,眼里满是泪水。
我是一个农民,我最推崇的品质就是忠诚。
季羡林先生以谦逊朴实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敬仰。这样一位贯通中西的大师,总是以身为农民为荣。他说:“今天这么多人为我举办生日庆祝活动,我很激动,但我感受最深的是耻辱。”感觉自己没那么伟大。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从来没有野心。虽然今天做了一些事情,但是离国家和家乡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觉得很尴尬。"
季先生说他是个农民,对庄稼和雨水很感兴趣。他说火车来清的时候,一路上看到从河北来的山东,看到庄稼不错。我不想提我有多开心。
十年浩劫期间,季羡林先生冒险翻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成为世界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但他真正的学术冲刺是在70岁以后。这些年来,中西文化素养的积累,让他积累了财富,发展了才能。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主编了传世文集《四库全书目录丛书》,出版了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先生说,他的治学就像农民的耕耘,一分钱的耕耘,一分钱的收获,他连续写作700多万字,确实创造了学术界的奇迹。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携新片《香誓》专程来青为季羡林先生祝寿。老人看后深有感触。他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可以总结为忠诚。电影《香誓》中,主人公有句话说得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忠诚。“我之所以可能会有所作为,是因为我一辈子忠于我们的祖国,忠于我们的山东,忠于我们的家乡临清。”
活到老学到老,季羡林先生的目标是活到120。季羡林先生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很多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的回答是:“我有三不,就是不运动,不挑食,不嘟囔。”
他说,所谓“不运动”,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除了运动什么都不做。人还是要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让他们的思维永远不会僵化。
季羡林先生功成名就了,那么他开始养活自己了吗?季羡林先生说:“人们出于对我的关心,觉得90岁很老了。但是现在中国人的预期寿命翻了一番。我的计算是,70岁是中年,90岁是老年。那样的话,我只是个新人。我觉得活到95岁不是问题,99岁活到100岁也不是问题。进一步说,我觉得108岁不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当我在北京的时候,我经常和我的老朋友臧克家呆在一起。最近见到他,他说他会活到120岁。我说如果我活到120岁,你就是126岁。他比我大六岁。我们两个说好的目标是活到120岁。”
老人话音刚落,大家鼓掌大笑。季羡林先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了,这是好事,但我们该怎么活?他仍然可以一天工作八小时。他有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他们只要活一天,就要工作一天,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做第一,学第二”
近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盗版者大肆盗版名著。季羡林先生的很多作品也被盗版者盯上了。说到盗版的话题,老人慈祥的脸上有些凝重。他说:“市场上从我这里偷来的书太多了。有人给了我一个大概的统计。市面上约有654.38+0万本盗版书,以散文为主。这不仅侵犯了作者的劳动成果,也损害了读者的合法利益。读者要擦亮眼睛,鉴别真伪,不要给盗版书商任何可乘之机。”
季先生一生都在研究东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他认为东方文化的道德和价值观更符合世界的发展方向。他自豪地说,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申奥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季先生说,他一辈子从事教育,没做过别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中国倡导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人”,第一。所谓“道德文章”,当然要先讲道德,再讲文章,这是基础。做第一,学第二。希望所有人都做好这篇“道德文章”,发扬“忠”的道德内核。
六岁离家求学。
季羡林先生在六岁以前有一位老师,马先生。他教给季羡林先生的东西,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季羡林先生六岁离家时,去了济南投奔他叔叔。无奈之下他逃到济南谋生。从此,季羡林先生开始上学。他曾经在私塾里学过一段时间,读的不外乎《百家姓》、《千字文》、《圣紫晶》、《四书》之类,然后上了小学。
季羡林老师在新宇小学通过了年级A第三名,年级B第一名。他不是优等生,学习也不努力。三岁,普通。值得一提的是,季羡林先生开始学英语了。那时候正规小学都没有英语课。季羡林先生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很久没学了,就一点语法和一些单词。
季羡林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这点英语知识,他花了半年时间申请中学。当时山东中学的南温是山东省第一所中学。季羡林先生当时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报了一所很差的正义中学。但是这个学校在考试中居然考了英语,题目是汉英翻译:“我有一本新书,看了几页,有些单词不认识。”季羡林先生翻译了一下,但是因为不知道“已经”这个词的英译,困扰了很久。结果他考上了,不是大一,而是一年半。
在正义中学学习期间,季羡林老师不努力,成绩徘徊在A级后几名和B级前几名之间,属于中上水平。下课后,他跑到学校后面的湖边抓虾和蟾蜍。我不知道什么是努力。然而,他的叔叔对他有很大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他亲自给季羡林先生讲课,还选了一本书,《侄儿文选》,里面多是理学方面的文章。大叔没有接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但是他极其聪明,完全靠自学,读了很多经典和历史子集,会写诗,善书,会刻印章。他没有男孩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季羡林先生身上。
季羡林先生说:“我今天总算学到了一点东西,这都是拜他所赐,我永远不会忘记。按照他的要求,上完正一的课,我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看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会去上师英语社学英语,晚上十点才回家。这样过了大概八年。当时没觉得有什么负担;但我不懂它的深远意义,我还是调皮,只是钓虾。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不是打好基础了吗,不管多薄?”
初中毕业后,季羡林在正一读了半年高中。1926年转入新建的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代状元、时任教育局长的王寿彭。他提倡读经典。教语文的老师是桐城派古文家王坤宇先生,他有自己的文集,后来去山东大学当讲师。他对季羡林影响很大。季羡林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读完徐文长传》,受到他的高度赞扬。他对文章的评论是“简洁流畅”。惊讶之余,季羡林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拿到了韩昌黎、柳宗元的文集,以及欧阳修、苏三的文集,想认真研究一下。
1929年,季羡林转学到山东省新成立的济南高级中学学习一年,这是季羡林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尤其在中文方面,这里有几位全国知名的作家:胡也频、董、夏洛蒂、董梅侃等。
灵感来自勤奋。
193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来到北平考大学。那时候进名牌大学很难,录取率很低。为了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季羡林的80多名毕业生几乎都报了七八所大学。季羡林只报了北大和清华,结果两所大学都录取了。季羡林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清华,因为季羡林认为清华有很多出国的机会,而且他的专业是德语。
在所有的课程中,季羡林受益最大的是一门选修课,即朱光潜先生的《文学心理学》和陈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程对季羡林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一直影响到现在。季羡林从事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明显受到朱先生的影响。佛教史、梵语佛教、中亚古语,都离不开陈先生的影响。
1924年,季羡林从清华毕业。母校济南高级中学校长宋焕武先生邀请季羡林回母校当语文老师。我教了一年书,1935年,上帝又给了我一个好机会。清华大学与德国签署了交换研究生的协议。季羡林报名参加考试,被录取了。这年深秋,季羡林去了哥廷根大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1937年起,季羡林一直担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季羡林留学结束时三十五岁。
1946年秋,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季羡林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大。
季羡林说,他的经历浓缩成两个字:勤奋。再多说几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不能说没有,但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努力得来的灵感。
季羡林还有一个“第一职业”
作为哲学博士,季羡林的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学。他不喜欢正义,所以很少写哲学文章。但晚年却一反常态,大谈“天人合一”的玄学。文章一经发表,震撼人心,影响深远。他还谈到了另一种哲学——消费哲学,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费和经济基础有关。季羡林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账面上,季羡林的工资是北大教师中最高的,因为他是50年代首批认定的“老级别”教授。但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七折八折之后,平均800块钱里面大概是700块钱。他会把一半的钱给小保姆张淑珍。除了工资,她还有一个在北大附中上学的男生。学费、杂费、生活费全部由季羡林承担。这样他就要交房费,天然气费,电费,电话费等。,而且只有300元才会真正得到。怎么可能够付全家的生活费?
这里做个对比:50年代,季羡林被聘为一级教授,在北京这个六类工资区,每月拿345元,加上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份“昂贵”的薪水。因为当时价格极低,所以去了一家莫斯科餐厅吃饭,一顿饭大概1.5元到2元,汤和蔬菜,面包黄油,一杯啤酒。吃烤鸭的话,六七块钱就够了,还能吃个大的。这样的价格,固定月薪在450元,简直是“富得要死”。现在,他是中国最有资格的“老级别”教授,因为比他更有资格的陈岱孙老教授已经去世。而他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是12300元,这也是他每个月手里其实只有300元的原因。
这么一个老教授,工资这么低,怎么谋生?很多人自然会问他,老人笑着说:“我的生活水平即使没有提高,也从来没有降低过。”人们问他,你有点金术吗?他回答,不是,季羡林揭示的奥秘是,50年代大学教师主要靠工资生活,不知道什么是“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然而今天,它已经大大改变了它的路线。学校里还有各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季羡林还有一个“第一职业”,就是“爬格子”。他已经爬了60多年的格子,他很有名,也很有钱。他不时收到钱。就这样,他虽然手头只有300元的工资,但从不觉得拮据,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稿费作为后备军。
50年前的雨衣还穿着。
虽然手头有钱,但季羡林在生活中一直没有过多的追求。一如既往的对吃没有特别的要求。早上依然是烤馒头片或者面包,一杯茶,一盘油炸花生米。他从不要求家人或保姆陪他4点起床,为他做早餐,所以早餐是几十年来“一贯的制度”,从不改变。下午和晚上有两顿饭,素菜多,肉少。饮食简单到他家的饭菜只比500块钱的多一点点。
至于衣着,季羡林是个清教徒。他的衣服大多穿了十年八年甚至更久。他在1946从德国回上海的时候买了一件雨衣,一直穿到今天。一天,一位专家说,你的这件雨衣真时髦!他听了之后很疑惑。专家一解释就明白了,50多年前流行的风格,经过漫长的沧桑,不知经过多少变化,在螺旋上升规律的指引下,又回到了50年前的风格。听了这话,他非常激动。没想到等到了他,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他没有想到,人类在服装上的一点小聪明竟然是如此脆弱!
他的老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他认为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着非常奢华的衣服,戴着珠宝打扮,每天对着镜子看自己,那么他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瓜。穿给别人看的衣服,受众的审美能力和标准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你满足了这些人,当然会怪另一个群体,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开心。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走自己的路,就是这件衣服,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但无论如何不能命令我。在穿衣方面,他是一个完全自由独立的人。他的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都不会变。他的补给也是。只要能用,他绝对不会扔掉。用物爱惜自己是他的哲学。由于受众的审美能力和标准不同,对他的衣着和文章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评价:引领潮流者说他守旧、保守、固执,而读书人则认为他是典型的儒家。优雅的风度来自于他的学识和性格,而不是来自于他的衣着。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整天想吃吃喝喝,仿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吃吃喝喝”两个字,他就会觉得无聊。他的潜意识永远是:吃饱了就够了,不是吗?衣服足以遮体,何必追求奢华?
季羡林绝不是“有钱人”,而是在自己的消费理念指导下,便衣过着简朴的生活,却把很多钱给身边急需的人,或者捐给家乡的学校。希望更多人理解这种消费理念。
# #已附加
主要作品:
《大事记》中限定动词的修饰(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事记》中使用的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印度语后缀-am向-o和-u的转化(65438年发现并证明-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印度西北方言肯德拉语的特点之一),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论证原始佛经的存在,阐明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混合梵语佛教的历史渊源和特点等。 ),还有东北版的富力太子因缘经。作为一名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主要有:沙贡达罗(1956)、五卷本(1959)、优力坡士(1959)、罗摩衍那(7卷,65438+)。作为作家,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牛棚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