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由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内部人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如何保证企业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已成为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企业内控制度薄弱带来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实施审计监督的基础。如果没有内控制度,或者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会直接导致控制风险的难度。再者,企业管理模式越复杂,内部管理层级越复杂,意味着审计难度越大,审计工作中面临错误和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风险也就越大。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是本单位的内设机构。它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单位利益的制约。内部审计人员面对的是领导与单位领导、各部门与各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涉及的人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同事,没有直接关系,也没有间接关系。审计过程和结论必然涉及特定的个人利益,因此审计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人的干扰。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环境不断变化。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护审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审计风险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处于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中,我国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使得审计人员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法律法规的不合理和缺乏可操作性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相应增加了审计风险。企业审计业务复杂,审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被审计的业务变得日益复杂,这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一的经营,可能涉及很多行业,业务也有很大不同。此外,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工具被企业使用,这将容易导致更复杂的会计信息系统,增加会计记录错误和遗漏的可能性,给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与此同时,企业的审计范围并没有扩大多少,不仅包括财务审计,还包括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审计人员更难通过财务检查发表正确、全面的审计意见,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发生。主观因素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职责。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只熟悉财务会计业务,有些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了解。审计经验有限。此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标准、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还存在一些差距,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引导。总之,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内容的扩大化,内部审计人员处于弱势,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手段缺陷带来的风险。第一,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既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又是实施企业管理活动的对象,一方面要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按照经营者的意志维护企业的利益。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审计人员往往选择后者,这自然违背了审计原则,增加了审计风险。二是审计技术从过去的手工审核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审计技术和手段还存在不足和缺陷。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最佳的审计效果。因此,审计局的局限性和手段的滞后性必然导致审计风险。忽略审计带来的风险。审计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近年来,由于企业的转型重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对审计的作用仍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把审计当作核实财务数据的程序,未能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有的甚至避而不谈,导致审计在管理中缺乏相应的地位,这就大大降低了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无法与审计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