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急)

浅谈园林病虫害的防治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而言,优质的环境系数必不可少。因此,国家提出了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相关的战略,并鼓励一些大城市做出表率,如北京、天津和上海,纷纷启动生态园林项目。而且政策涉及面广,还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达到城乡都绿化的标准。然而,在园林植物的生产、栽培、养护和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多种病虫害,这已成为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天津而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近八年来,我市园林病虫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病虫害种类由2002年的158种跃升至10年的465种。主要原因如下。1.园林行业的兴起,导致引种育苗工作频繁,引种范围越来越大,但内部的考察工作却非常不利,甚至直接省略了这个环节。因此,害虫“登上”幼苗和种子到处“旅行”,全球变暖为这些病虫害的“长期定居”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防治工作不利。主观上的“只重治疗,不重预防”、“表面工程”、“长官意识”严重制约了工厂工作的顺利进行。客观上,防控死角、害虫抗药性增加等问题确实影响了防控的实际效果。3.城市生态系统遭受了人为的破坏,几乎失去了调节和平衡的功能。在人类、害虫、天敌和非生物因素的大系统中,所有的生态因素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然而,过去大量有毒有害的农药施用于自然界,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同时化学农药的单一成分使害虫迅速产生抗药性,进而刺激了加大用量、提高使用浓度等不良做法。这样的恶性循环为病虫害的死灰复燃埋下了伏笔。因此,有必要提倡“生物防治”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465种常见病虫害中,食叶性害虫52种,吸吮性害虫59种,螟虫19种,其它8种,病害23种。发生频率为100%:食叶害虫:美国白蛾、周蛾、国槐、榆绿金花蛾、柳毒蛾、合欢巢蛾、大袋蛾。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小鳞翅目、金合欢、臭椿、鳞翅目。刺吸式害虫:山地植物红蜘蛛、国槐红蜘蛛、梨冠网蝽、蝉、桃蚜、蝉、蝉等。其他:无。病害:玫瑰黑斑病1种。频率大于60%小于100%:食叶害虫:甜菜夜蛾、粘虫、梨星毛虫、桑刺蛾、棉卷叶螟、榆树蛾。蛀干害虫:5种:蔷薇茎蜂、狭叶连香树、哈茨连香树、松墨天牛和双斑松墨天牛。刺吸式害虫:桑白盾介壳虫、蝗虫介壳虫、日本龟介壳虫、白蜡虫、大叶黄杨介壳虫、侧柏蚜、棉蚜、草坪叶螨、绣线菊蚜、毛白杨等10种。其他:无。病害:草坪锈病和玫瑰黑斑病。根据害虫的发生特点和趋势,我市园林害虫的常见类型为食叶害虫和吸食害虫。其中,吸吮类害虫是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优势种。其次是食叶害虫,两者都是防治的重点。可以看出,园林害虫的种类正在从大树向小园进化,危害部位正在从露叶向隐茎发展。除美国白蛾外,其他食叶害虫的优势地位已逐渐被吸食害虫和螟虫取代。发生特点如下:年发生概率为100%的各种病虫害均为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美国白蛾、美国相思、松毛虫、杜仲金菌、粘虫、甜菜夜蛾、合欢、美国白蛾等11种。食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马尾松毛虫、春尺蠖、金合欢、臭椿、川楝、玫瑰茄。拟用害虫:卫矛、山楂红蜘蛛、白蛉蚧、桑蚧、刺槐蚧、日本龟甲蚧、国槐红蜘蛛、梨冠网蝽、蝗虫等。病害:玫瑰黑斑病1种。其他:无。分别占总量的21.2%、15.3%、36.8%和4.3%。因此,螟虫连年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病虫害,这是防治的难点。

根据资料中分析的几个原因,未来几年仍会有新的种类的病虫害入侵我市,或者说某些种类的病虫害会增加发生的频率。此外,由于螟虫的发生概率较高,这一聚集种群在整个害虫生态群落中处于稳定地位,也就是说螟虫如苹果蠹蛾、天牛科等仍将有中度发生的趋势。但也从各方面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育,直接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如从美国传入我国的美国白蛾,2006年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北方省市再次爆发,对公路干线绿化树木构成严重威胁。另有数据显示,天津每年病虫害易发区约有500种病虫害,其中蝗虫、棉铃虫、麦蚜等30多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天津每年平均发生农作物病虫害1750万亩,仅粮食损失就达65438+万吨以上。森林植物的危害可见,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对园林植物的生产栽培和园林绿地的维护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和生态功能,才能正常进行园林植物的生产和栽培,才能可靠地保证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这里要提的是天津的“两线”建设。园林部门今年将进一步完善“两条线”建设。一条是防控线,即通过加强虫情调查预测预报,及时向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发布虫情,使各区县园林部门及时掌握虫情变化,使防控工作快速、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二是服务线。今年夏天,园林部门将公布虫害防治热线,完善种植防护网络,市民通过热线向园林部门反映身边虫害信息,园林专业队伍将及时到达,实施农药喷洒,做好预防措施。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各项虫害防治政策,以利未来虫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