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是如何借古讽今达到目的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出现了八位著名作家,宋代苏洵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名气没有韩愈、柳宗元、苏轼那么大,但他的《六国杂文》在当时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即使在今天,《六国》也经常被选入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那么,作为宋代的苏洵,为何对一千多年前的“六国”喋喋不休?这是什么文章?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六国》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1.《六国论》不是借古讽今的作品,而是借古指今。
在评论《六国》时,很多文章都强调《六国》是一部讽刺作品。如1983版《中专语文教学参考》【1】说:“六国论,借古讽今,批判警示北宋统治者。”在我看来,《六国论》绝不是对当下的戏仿,而是对当下的隐喻。不是对北宋统治者的嘲讽和批判,而是维护北宋统治者利益的治国策略,是统治者改变国家策略的委婉说法。
讽刺,刺也。比喻,比也。两者的立场不同,表达的目的和意图也不同。前者重在揭露和批评,后者重在劝诫。不理解这一点,就会错误地理解苏洵写《六国》的真正目的,进而错误地评价苏洵对北宋帝国的思想感情。我觉得借古讽今的人,应该是对当下的现实极度不满,所以像《诗经》中的“伐谭”、“说书”这样讽刺、嘲讽古人,并不是为了被讽刺者的利益。这种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一个对象的利益,用古人的故事来比喻,来规劝当下的不满。这种批评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维护被批评者的利益。《六国论》应该是这样一篇文章。
总的来说,宋代文学可以分为两部分:士大夫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士大夫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和道德色彩。为官的经历和勇于用世的精神,使得文学创作始终与政治密切相关。他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更加实际和清醒,很少沉溺于人为的政治幻想;此外,宋代对台谏的自由讨论和政治斗争的开放性,使官员和文人敢于大胆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吸引了文学走近政治,使文学在现实政治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宋代作家普遍以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文学题材,继承了“只唱生辰纲”的传统,起到了“执我矛,斗我子”的鼓励作用。因此,宋代文学表现出一种持久的、始终如一的对政治的热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北宋学者苏洵关心国家命运和政治问题,著有《论六国》一文,论述国政,谏改变国策。所以我们首先要肯定《六国论》是一篇关于“六国”的政治政策论文,实际上指的是宋朝。
北宋时期,儒学复兴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作为学者或文人,都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对统治者的忠诚和热爱。他们讨论或从事政治事务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绝不会为了损害或推翻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示威和讨论政治。正因如此,《六国论》应该是对当下的一种隐喻——对六国灭亡原因的探讨,希望引起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由此可见苏洵对避免重蹈宋朝六国故事的迫切愿望。
第二,写六国是当代现实生活的反映。
宋人苏洵讲了一千多年前战国时期齐、楚、燕、汉、赵、魏灭亡的原因,于是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宋人苏洵为什么要讲一千多年前的战国?答案是,苏洵生活的北宋目前的生活现实,促使苏洵产生了写《六国》的欲望。他看到宋朝越来越消沉焦虑,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贡秦”,于是写了这篇论“六国”实际上也是论宋朝的战略论文。
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根源。毛泽东说:“各种文学艺术的源泉从哪里来?文艺作品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2]没有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有文学。所以,文学来源于生活。苏洵虽然生活在宋朝,虽然《六国》的内容讲的是宋朝以前的六国,但是苏洵生活在北宋,在“受敌”方面和战国时期的六国差不多。所以他通过自己对宋朝生活的体验、观察和了解来思考战国时期的六国,应该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文学通过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来反映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它通过作家的感受、经历和理解来反映社会生活。俄罗斯作家冈查罗夫曾经说过:“我只能写我经历过的,我思考过的,伴随我成长的。”[3]这说明作家写的是一定的社会生活,也就是他对这个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六国论》是作者对宋代生活的感受、经历和理解的反映。
第三,借用古代的“六国”来形容宋朝的现在;《六国论》充满了爱国主义。
文学理论认为,“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形象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4]苏洵虽然生活在宋代,但面对日益萧条的宋代社会局面,他又是担忧又是焦虑的。他不希望宋朝像“六国”一样灭亡。所以他写了《六国》来表达希望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昂首挺胸,展现大宋帝国应有的威严。那么,苏洵生活的北宋社会现状是怎样的呢?
宋代是一个社会极不稳定、矛盾尖锐的时代。宋真宗景德镇元年(公元1004年),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宋朝每年要向契丹缴纳倭寇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匹丝绸。宋仁宗李青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大宋增加割地。宋朝每年给契丹加银十万两,丝十万匹,就是为了得到片刻的安宁。李青时期,西夏再次入侵,宋朝在李青三年(公元1043年)与西夏进行和谈,签订了大宋每年给西夏十万两银子、十万匹丝绸、三万斤茶叶的和约。这是赤裸裸的投降和背叛行为。这种行为和战国“六国”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战国时期,秦国东扩,韩、魏、楚三国害怕秦国的影响,主动贿赂秦国割地以保和平。离秦国很远的齐国,因为暂时没有被秦国侵略,所以和秦国交了朋友。它不支持已经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反而欺凌弱小,攻击自己。颜、赵虽然坚持抵抗,但兵力有限,又缺乏强有力的援助。就这样,六国“贿赂”了秦国,秦国越来越弱,而秦国却越来越强,最后被所灭。
《六国论》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反映了宋代的生活现实。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反映中渗透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发现和评价。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各种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比如,别林斯基说,“如果一件艺术作品只是为了描述生活而描述生活,没有来自时代主导思想的强烈的、主观的激动,如果它不是痛苦的哀号或欢乐的赞美,如果它不是一个问题或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死作品。”[5]出于对统治者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苏洵写了《六国》一书,提醒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在《六国》的结尾,他激情地叫道:“世界之大,从六国坠落的故事又在六国之下了!”这一声哭,不正是表现了作者对宋朝朝廷灭亡的巨大痛苦和焦虑吗?我认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这种对朝廷和国王的忠诚并不是爱国的表现。
第四,《六国》的艺术特色
苏洵喜爱先秦散文,尤其研究孟子和战国政策,所以文章充满谋略。六国就是这样。
1.《六国论》结构严谨,推理缜密,表现出极高的纵横合作的艺术结构特征。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六国的论证过程。
“六国零落,不在兵不利,战不利。劣势在秦。”文章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句话道出了主旨。那么,从“纳贿秦,而损兵折将,此乃败亡之道”和“不纳贿者,身败名裂,不能独完”两个方面,可以得出“小者得城,大者得城”的结论,说明秦国的胜利主要来源于韩、魏、楚的“纳贿秦”,然后是燕、赵、楚。还发出了“从六国坠落的故事不如六国”的号召,表达了作者写《六国论》的真实意图。从这一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六国》的结构非常严谨,推理也非常周到,显示了先秦谋略散文的艺术特色。
2.语言古老而犀利,用词准确而有气势。
如第二段“诸侯之地有限,暴攻秦之欲贪得无厌,越复杂越急侵”四个比较级句子的使用,加强了文章的气势。用词来说,“有限”和“贪得无厌”是相对的,“丰”和“侵”是相对的,“繁”和“急”是相对的。这些词的使用尖锐有力地揭露了羞辱和贿赂强奸犯的祸害,加强了论证的力量。此外,《六国》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论证过程有理有据,展现了历史波澜壮阔、论证气势磅礴的纵横家的风格特征。
总之,《六国》是一篇艺术高超的议论文..“无聊可以不乱,老板可以不流。它雄伟壮丽,如果它决定顺流而下;它的光芒是清晰的,如果它带领星星。”[6]是对苏洵文章最好的评价。
动词 (verb的缩写)《六国史鉴》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章的表面欣赏,而应该更深刻地体会这篇优美的文章所带来的思想意义。艺术创作是作家情感体验的结果。没有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就没有艺术创作;那么,没有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就不会有艺术欣赏。所以我们读《六国》一定要读深,一定要“注意我情我物的沟通。”【7】深刻理解六国在鉴赏中的历史作用。俗话说:以史为鉴。《六国论》是一面镜子。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在中国辉煌的文学长河中,《六国论》必将以其高明的目的提醒人们: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