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好对成像有什么好处?期初报告的标题号
黑白感光材料的发展可以从感光度、形态、工艺、感光速度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箭头表示增加的方向)。
1.感光度:色盲胶片(仅对蓝色和紫色敏感)→分色→全色→红外胶片。
2.形式:金属板→湿板→干板→软板→卷板。
3.工艺:单层-分析率高,灵敏度低,公差小。
↓?
多层-低分析速率、高灵敏度和大公差
↓
多层薄层——涂有低、中、高感光度的感光乳剂层,可以提高清晰度和容差,通过强力显影可以大大提高感光度。
↓
染料成像——无银盐像,颗粒细小,宽容度大,感光度可变(ASA 125 ~ ASA 1600)。
4.感光速度:慢片→中片→快片→快片。
感光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彩色胶片的产量大大超过黑白胶片;感光乳剂的涂层向薄层、多层和高感光度发展;非银盐照相系统(染料成像、重氮胶片、磁录像)研究积极开展,感光材料加工技术向高温快速发展;涂覆的纤维基材和三醋酸纤维基材同时共存。
二、黑白感光胶片的结构
1.乳剂的片剂基质载体
(1)对胶片基底的要求
①高透光率(90%以上);②机械强度高(弹性强度好;断裂强度和冲击强度高,耐折次数多);(3)几何稳定性高(温度含量和收缩小,不易变形);(4)化学稳定性好,耐光、耐热、耐酸碱,对乳胶层无化学作用。
(2)片基类型
①硝酸纤维素酯片基。易燃,少用。②三醋酸纤维素酯片基。不易燃,尺寸稳定性差。③聚酯尼龙片基。不易燃、稳定、昂贵、导电且难以涂覆。④聚碳酸酯片基:潜力巨大。
2.乳胶层
乳化层的主要成分是光敏剂、支撑剂、敏化剂和添加剂。
(1)光敏剂
光敏剂的主要成分是卤化银。其中溴化银感光最快,碘化银最慢。常用溴化银在负片中加入1% ~ 3%碘化银。正片常用氯化银,然后加入一些溴化银。卤化银以微小晶体状态存在,呈等轴状,一般不完美。然而,它的一些缺陷和位错以及晶格中的移动银离子可以在感光中心的形成和曝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杂质的存在也可能是感光中心。高速晶片的晶体直径大(1 .1微米);底片中卤化银晶体的直径为0.9微米,正片中为0.3微米。直径越大,灵敏度越高,颗粒均匀性和对比度越大,公差越小;反之,反差小,容忍度大。
(2)支撑剂-明胶(动物骨胶)
卤化银不溶于水,必须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分离才能产生清晰的图像,所以使用明胶。明胶的作用是
①保护。卤化银晶体相互隔离,均匀分布,使未曝光的卤化银晶体在显影过程中不被感染和显影,从而保证图像清晰。
②摄影活动。胶体中含有极少量的硫化物,可以产生感光中心,提高感光度。也可与曝光时产生的溴、氯结合(Brˉ+hυ→Br+e)(g++ e→Ag)(hυ光子;e:自由电子)防止卤素与银结合形成卤化银(即脱卤)。事实上,这也提高了感光乳剂的感光效率。
③明胶容易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便于制备和加工。明胶的缺点是其微量成分随着动物生活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照相活性很不一致。有人想用高分子化合物代替,至今没有重大突破。
(3)敏化剂
敏化剂可分为化学敏化剂(硫氰酸金、硫代硫酸钠)和光谱敏化剂(光谱敏化剂)。
光谱增感不仅可以获得不同色敏的感光材料,还为摄影中使用彩色滤光片获得各种艺术效果提供了可能,为彩色胶片的制造和彩色摄影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4)添加剂
主要包括防雾剂、硬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降低乳液的表面张力,便于在片基上均匀涂布)。
3.保护层
厚度约1微米的明胶,防止乳胶层被摩擦产生摩擦雾。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辨率和灵敏度,所以现在用了比较扎实的方法。
4.底层-粘合层
明胶和少量片基溶剂溶于水或溶剂中,涂布在片基上,腐蚀片基表面,使其凹凸不平,通过底层的作用使乳胶层牢固地附着在片基上。
相纸的乳剂层下面是钡底层,由硫酸钡晶体和明胶水溶液组成。它能填充纸基上的空隙,防止乳液渗入纸基。同时由于硫酸钡的高反射率,照片中没有阴影的部分反射密度很小,因此可以提高照片的对比度。
涂有塑料相纸的聚乙烯树脂层可防止药液渗入纸基,节省药液,干燥时无需打磨。二氧化钛也可以添加到乳胶层下的塑料涂层中,以提高纸基的反射率和图像的对比度,标记为RC。柯达产品可在塑料涂层外加入还原剂显影(仅在2% NaOH溶液中30 ~ 50秒),一般显影为1 ~ 3分钟;固定1 ~ 2个点;用水洗涤4-5分钟;晾干2 ~ 3分钟。
5.摄影背面层
背层具有防晕、防静电、防卷曲的功能。
①防光晕
②胶片曝光时,光线透过感光乳剂层到达片基,再透过片基与空气的界面,部分光线(强光)会反射回感光乳剂层,导致曝光。胶片显影后,明亮物体的影像周围会形成光晕(即光晕),因此必须涂上防光晕物质(银、染料、碳黑)进行吸收。
(2)防静电
片基是绝缘材料,容易产生静电荷的积累,会在感光乳剂层产生树枝状阴影。而且片基由于静电的吸引,容易吸附灰尘和杂物,会划伤底片,所以需要有抗静电物质(导电性好的高聚物的盐类和专门生产的有机静电剂)。
(3)防卷曲
为了防止涂膜后片基向乳胶层的这一面卷曲,必须在乳胶层的另一面涂上防卷曲层,以平衡膜两面的应力。为此,使用成膜物质(如乙基纤维树脂和聚苯乙烯)或合适的混合物(如丙酮和甲醛的混合物)对片基背面进行处理,使其在溶剂的作用下膨胀,在干燥过程中收缩。这种收缩产生的应力可以使涂层乳液卷曲到乳液层达到平衡。
三、黑白感光材料的性能
1.灵敏度:
感光度S是表示感光材料感光速度的指标,是摄影时确定曝光组合、拍摄高质量照片的主要依据。
国际标准感光度标注为ISO,如ISO100/21,ASA为100,DIN为21(ASA为美国国家感光度标准)。在ASA灵敏度标准中,数字每增加一倍,灵敏度就差一级。在DIN灵敏度标准中是对数,其中ASA100与DIN21一致,ASA50与DIN18一致,ASA200与DIN24一致,以此类推。
2.密度
密度(d)是指感光材料曝光后每单位面积上还原的银盐或形成的染料的量,也指图像变黑的程度。
密度用挡光率的对数表示,挡光率=投射光通量/透射光通量。
D=lgO=lgF?0/F
其中o为挡光率=F?0/F(F?0=投射光量,F=透射光量)
用lg表示是因为F0/F的值有时很大,人眼对明暗的感知按对数规律变化。
3.雾霾d?o
雾度d是指胶片显影后未曝光部分的密度(包括片基密度)。影响雾密度的因素是胶片本身的显影条件(时间、配方、温度);保存条件;使用条件;特别是显影剂被定影剂污染后,会出现二色性的灰雾(透明时为棕色,反光时为蓝绿色)。
4.粒度和图像分辨率
形成图像的银颗粒的厚度称为粒度,粒度是粒度的客观量度。一般摄影胶片的颗粒度在5-20之间,数值越大颗粒越粗。粒度受以下条件的影响:
(1)乳液的粒径及其涂布均匀性。
(2)过度曝光会使其变厚。
(3)显影时间更长,变得更厚。?温度高的时候会变厚。?PH值越高,变得越浓。
分辨率,又称分析率、分辨能力、辨别率,是指照相乳剂记录景物细节(数量)的能力。常用r(线/毫米)表示。罔O100/21胶片R=70线/毫米,胶片正片R=100线/毫米,低速粒子胶片R=1800线/毫米
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银颗粒的厚度和生产工艺,显影剂的性质、显影条件、镜头的曝光和分辨率也会影响感光胶片的分辨率。
5.清晰度:
锐度是指图像中每个细节的边界的清晰程度,边界完全分离的图像清晰度高。
一般是靠人眼观察,做出大致的评价。
影响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1)胶片本身:乳液粒径,厚度,染色。
(2)显影条件:显影时,不同密度的边界会产生邻界效应(边缘效应),可以增加边界两侧的密度差,即增加屏幕精细度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清晰度。
(3)曝光时间:适当的时候高清。
6.感色度
指感光材料对各种颜色光的敏感程度和范围。如果色敏好,层次多。色敏与暗室安全灯有关。安全灯的安全标准是距离感光材料1米,安全灯曝光30秒不增雾。
常用的安全灯有:
色盲片——红光;
分色——暗红色光;
全彩膜——全黑(显影到一定程度,可以在深绿色光下观看,因为人眼在强光下对黄绿色光敏感,在暗光下对绿色光最敏感,而全彩膜对绿色光的反应较慢)。
7.宽容(也称为广泛性或灵活性)
是指感光材料表现亮度间距的能力,亮度间距是感光材料在曝光时的容许范围。
黑白胶片的容差可以达到1:128。没有前景的景物在阳光直射下的亮度范围是1:10?1:30,所以曝光稍有误差就能正确记录。
8.对比度和对比度系数
对比度就是密度差,也叫硬度和对比度。
黑白摄影的关键问题是控制对比度。因为人眼对明暗的感知是对数关系变化的,所以场景的逆差应该用场景中较大亮度和较小亮度的比值或对数差来表示,而不是用亮度差来表示。
例如,A、B、C和D的亮度分别为100、50、10和5,则
lgA-lgB = LG 100-lg50 = 2.0-1.7 = 0.3
lgC-lgD = LG 10-lg5 = 1.0-0.7 = 0.3
影响对比度的因素有场景本身的亮度对比度、胶片的对比度、显影程度、拍摄条件、相机的眩光、滤镜的使用和曝光。
对比系数:γ
指图像对比度与场景对比度的比值。
γ =图像对比度/场景对比度全色γ= 0.8 ~ 1;翻拍版γ=4
肖像胶片γ=0.8电影胶片γ=0.65
9.特性曲线
γ=tgX
四、黑白感光材料:
1.从形态学上,它可以分为
①硬质平板玻璃基板
②胶片-分页胶片和胶片。
2.根据感光程度可分为三种。
①色盲胶片——只能感觉到蓝色和紫色的胶片,胶片速度低,色敏性差,宽容度小。银颗粒细腻,分辨率高,对比度大。适合故事片,幻灯片和翻拍。
(2)分色——对蓝、紫、黄、绿光敏感,中性,适合拍摄没有红色的物体。
(3)全彩胶片——能感受所有色光,胶片速度高,宽容度大,色敏性好,银颗粒粗,对比度平,分辨率低。
(4)红外胶片——利用红外线进行拍摄的感光胶片,能感受到红外区域的不可见光,对可见光中的蓝色短波光和紫外线敏感,所以拍摄时需要加深红色滤镜。冲洗过程和一般黑白胶片一样。
3.根据敏感程度,可分为三种。
①低速胶片——感光度低于ISO50/18。
②中速胶片——感光度在ISO 64/19 ~ 125/22之间。
③快速胶片——感光度在ISO400/27以上。
4.新型感光胶片:
(1)波拉一步成像胶片。
②微泡(重氮)片。
动词 (verb的缩写)黑白感光材料的选择
1.制作大尺寸胶片应选择中低速胶片。
2.高速胶片可用于室内、运动场景或舞台照片。
3.高速胶片应该用于变焦和长焦镜头。
4.拿黑白文字,图表,打印幻灯片,复制正片低速色盲。
5.闪光摄影用高速胶片适合拍摄大型场景。
6.胶卷不能过期。
7.不要将薄膜卷得太快,以防止静电反应。
六、黑白感光材料洗涤
1.黑白胶卷冲洗
曝光后,胶片需要用某些化学物质处理才能得到可见的图像。
①潜像
潜影也是由银组成的,银是卤化银晶体曝光产生的一些银原子。它们存在于卤化银晶体的表面或内部,集中在感光中心形成显影中心。
光能
AgBr→Ag+Br
潜像→预潜像→二次潜像→显影中心、多个显影中心→潜像(感光中心)
②发展
显影是用化学方法生产可见银的过程。显影时还原得到的银比光直接生成的银多几十亿倍。
溴化银+显影剂=溴化物+银颗粒(黑色)
①显影剂的组成和作用。通用显影液由显影液、保护剂、促进剂和抑制剂组成。
A.开发者
米塔尔:发展速度快,反差小,受温度影响小。
对苯二酚:显影温和,反差大,受温度影响大。
非尼酮:损耗低,用量小,易储存,易起雾。
B.保护剂:无水亚硫酸钠
开发者中的Na?2SO?3.它先与氧结合,阻止了显影液的氧化,有溶解银盐的作用和粒子效应。
C.促进剂:无水碳酸钠。
在显影液中能产生酸性溴氢酸,起到阻碍显影液的作用,所以Na?2SO?3增加碱度。
D.抑制剂:溴化钾。可以防止未曝光的银盐还原成银而产生雾气。
②显影剂的准备。
一份蒸馏水750/1000ml,52?c?
B.用天平称量,保证药品质量。
C.一个一个加(先加10%Na?2SO?3)。
D.搅拌→过滤。
(3)公式见《照相化学》一书(略)。
(4)方法有盆式展开、箱式展开和箱式展开。
③停膜:一般用弱酸性药液中和显影成分。
④定影:曝光显影后,只有25%的银盐还原成银颗粒,在底片上形成影像。其他卤化银还有感光能力,所以需要定影。
①公式:
A.固色剂-硫代硫酸钠
b、显色剂-醋酸的pH值为4.0 ~ 5.0。
C.保护剂-na?2SO?3防止海波分解
D.固化剂-钾明矾
E.缓冲剂-硼酸
②定影时间负片6分钟,正片2分钟,温度15 ~ 20?c?
每1000ml定影液可固定20 ~ 25卷胶片;10×12寸影像纸20 ~ 25张。
⑤用水冲洗20 ~ 30分钟。
⑥干燥
⑦细化、增厚、染色(略,见《摄影公式》一书)。
2.制作黑白照片
①打印
印刷是获得与负片大小相同的正片的加工手段。打印由打印盒完成,打印盒的一般结构如图3-5所示。
具体方法是:
①将底片放在印刷盒露出的玻璃板上,底片的药物面朝上。
(2)将正片(相纸)面朝下,紧紧压在负片上。
(3)曝光(时间一般在5秒以内)样品。
④根据试纸条的发展。试纸条的显影是指在规定的显影液中,光强(曝光时间)和滤光片密度(光源和曝光窗玻璃之间滤光片密度的变化)的变化。)来确定准确的曝光时间。
⑤样品检测完毕后,按照以下流程操作曝光→显影→停止显影→定影→清洗→抛光。
②扩增
放大的原理是投影曝光。
①放大器的类型和结构
其中,集光放大器(如图3?6)光线集中,亮度高,对比度增强,投影图像清晰。但这种放大镜由于光线强,聚光,容易产生负银粒、细小灰尘或斑点,或光线不均匀。这种放大机常用来放大黑白底片。
图3-8像散放大器(如图3?如图7),使用方便,光线均匀,柔和,对比度弱,常用于彩色负片放大或人像负片放大。
半浓缩放大镜很少使用。
现在有一种“两用”放大器(如Beselet),可以很容易地从聚光型转换为散光型,简化了操作过程。
②用于放大照片的主要设备。
除了合适的放大镜,你还需要一些其他设备来放大照片,包括:
A.放大镜头
放大镜头是最重要的设备,它决定了放大图像的清晰度和均匀性。放大机镜头一般由两组镜头组成,中间有光圈结构。放大机镜头的光圈一般为F/4 ~ F/16。放大时通常以最大光圈缩小两级光圈,既克服了镜头球差带来的缺点,又弥补了缩小光圈过多带来的衍射不足。
放大镜头也有不同的焦距。操作时要根据不同的底片选择不同焦距的放大机镜头。一般要求镜头的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的对角线长度。使用大底片(如6寸底片)进行小倍率放大或特别是外围图像清晰的负片放大时,应适当延长曝光时间以方便操作。为了防止周围光线的亮度降低,经常使用放大镜头,其镜头焦距略长于底片的对角线。
B.负剪辑
底片夹是放大时放置底片的装置。有带玻璃板和不带玻璃板两种。这种带玻璃片的胶片夹可保证胶片平整,图像清晰,并可防止胶片因灯头过热而卷曲变形。但在运行中,粉尘污染的可能性增加。清洁时要保证六个面(膜的两个面,两片玻璃的四个面)同时无尘,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此外,放大带玻璃片的负夹时可能会出现牛顿环。牛顿环是光的一种干涉像,是光通过两个极近的反射面时,反复反射和干涉而产生的明暗同心环。底片片基相当光滑,平面性好,反射率高,与玻璃夹面形成面对面的反射,从而形成产生牛顿环的条件。
照片用黑白相纸放大时,牛顿环是白色条纹,用彩纸放大时,会产生光谱牛顿环。为了防止牛顿环的出现,需要将玻璃夹和底片充分干燥,或者使用表面稍微粗糙的防牛顿环专用玻璃。
C.曝光计时器
为了保证相纸曝光时间的准确性,需要设置一个曝光定时器,分为0 ~ 0.9秒、1 ~ 9秒、10 ~ 99秒三档,“对焦、计时”动作由开关控制。
目前一些定时器的时间显示是通过数码管或者发光数码管来实现的,在暗室中使用非常方便。
D.放大用框架
用于放大照片的相框分为三种类型:标准尺寸相框、可调相框和无边框相框。通常情况下,可调框架的应用最为广泛,如图3?9场演出。e .住房工具
放大时需要一些各种形状的特殊工具来做局部的明暗处理。③扩增过程。
第一步。清洁放大镜和透镜放大镜的聚光镜和透镜上的灰尘和污垢会影响放大照片的质量。开始工作时,要用吹气球、刷子、镜头纸等清洁。
第二步,清洗并放置底片。用吹球和防静电刷仔细清洁要放大的底片,将药面朝下,顶部朝外放入底片夹中(如果使用玻璃夹板,也要仔细清洁上下玻璃的四个表面)。
第三步,选中图片,聚焦。打开安全灯,关闭暗室照明,将放大镜头的光圈调到最大,将定时开关转到“对焦”位置,抬起放大头,根据放大架板上的投影选择画面大小和放大部位,然后调节对焦旋钮,使图像清晰。
第四步,取样。将定时开关拨到“定时”位置,将定时带开关旋转到某个位置(即试放时间),将放大机镜头的光圈缩小两档,在放大框板选定的位置(一般是相纸胶片朝上的几个位置)放一张小相纸,按下定时按钮,曝光样张相纸带。
第五步,研制样品相位带。将样品相带放入温度为20℃的显影剂中。c?正常显影时间2 ~ 3分钟时,(供d使用?72显影液)比这个时间短说明曝光过度,曝光时间要适当缩短,否则曝光时间要适当延长。
第六步,放大照片。样片照片条的曝光时间校准后,待放大的照片纸就可以压在放大架上正式曝光,曝光后的照片纸再经过显影、定影、水洗、烘干(或烘干)、装裱等一系列过程,就完成了底片放大成照片的全过程。
④放大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A.放大器聚光镜的直径大于负极的对角线。放大镜头的焦距应等于或大于底片的对角线。F50mm镜头适合放大135胶片,F75mm镜头适合放大120胶片,F105mm镜头适合放大6×9胶片。
B.为了防止杂散光的干扰,要用黑纸遮挡底片的外围。现有的负夹配有可调挡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C.对焦时,将放大镜头的光圈调到最大,以获得最大亮度。对焦要以人的头发、眼睛、文字、建筑的清晰为前提。放大时,放大镜头一般会缩小第二到第三个光圈。
D.在整个放大和曝光过程中防止振动。
⑤调整图像对比度的方法
有两种方法可以调整图像对比度:
A.选择不同对比度的相纸。相纸数量越多,对比度越大。目前国内使用的相纸一般是1 ~ 4号,对比度随着数字的增加而增加,其中2号为中性对比度,4号为超硬对比度,放大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B.使用不同性质的显影剂(参考“照相配方”一书)
⑥扩大加工技能
放大的处理技巧有柔光放大、局部明暗加光、矫正变形、加云、重叠、明暗分离、浮雕效果、虚光等。(引自《暗室百科》部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