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一、如何写学术论文

在收集材料、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编写提纲之后,进入论文的写作阶段。学术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论文题目。有人认为题目是文章的一半。这个说法有道理。因为论文的标题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往往也是论文本质的集中体现。学术论文的标题要简洁、凝练、醒目、恰当。既要准确表达论文内容,又要恰当体现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引人注意,便于分类。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有些论文还附有题目。

执行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把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其作用是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放在卷子前面,但往往是在卷子写完之后再写。学术论文的摘要应该简短、准确、完整。文笔要短小精悍,字数一般在二三百字;内容要准确简洁,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是一篇短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具有独立性。

引言。这是论文的开头和引言,说明了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了论文的中心论点。

这个理论。这部分是为了证明作者提出的论题,论题是否成立要靠这部分来论证。论证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还能让读者相信结论是正确的。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序列码,有时还要加上字幕才能说清楚。

结论。在引言中提出题目;在这个理论中,论文得到了论证;论文中对未来可能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充分的证明,这是结论。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整篇论文的精华,也是作者的独特观点。结论的内容包括: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结论要写得用词严谨,逻辑严密,用词具体。

二、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1,选题和大纲准备

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作者要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作者对某个科学领域的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基础,有强烈的研究欲望,这是选择目标的前提。如果你不感兴趣,或者缺乏基础,只是要学习,即使选题,也很难写出有质量的学术论文。

其次,所选的研究课题应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根据社会需求选择课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会推动社会进步。

另外,也可以选择质疑传统观点的话题;选择科学中的“前沿”课题;在研究中选择空白或有争议的主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完成的现实可能性。同时,现有文献、资金设备、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等条件也必须考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结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社会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条件是否具备。

新手写学术论文经常会犯的错误是因为题目太广,太大,不合适,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深入研究,只能在表面的题目上做文章,写不出什么独到之处。注意题目大小适中。但题目的“大”和“小”都不是绝对的。大问题可以变小,小问题可以变大。初学者最好选择较小的主题。因为题目太大,控制不住,不称职,难以完成。即使勉强完成,内容也会很差,很模糊。如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就没有水平。相反,题目小,容易掌握,可以通过努力完成。另外,选题要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也就是明确自己要学什么。之前有人研究过吗?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它的结论是什么?有什么需要补充或修改的?还有什么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了解市场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看到研究课题的“终点”,从而找到研究课题的“起点”。

第二,确立论点,收集材料

学术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看法。它来自于对大量材料的分析。建立论点的过程,也是对大量材料进行研究、提炼、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过程。

要建立一个论点,首先要建立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建立分论点来解释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旦确立,就起到了统领文章各部分的作用。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甚至题目的起草都要根据它来考虑。一篇论文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点是否有意义、有见地、有新突破。

文章的论点要从实际材料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中产生,所以材料是判断的依据。要正确选择材料,就要正确识别材料。正确的识别必须基于对材料的深刻理解。鉴别材料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材料的过程。

选材料就是选择最能充分说明问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的代表性材料。材料不多但很好。新颖的素材会使文章的内容鲜活生动,读完会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材料过时了,文章就没有生气。

选好材料后,还要对所选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形成论文的提纲。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构思和设计全文的过程。起草提纲时,要统筹安排全文内容,统一布局结构,规划论文提纲,表明论文顺序和层次。做到这一步后,论文的思路和内容可以前后呼应,相互呼应,紧密联系,由浅入深;这样内容的各个部分才能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纲既体现了选材,又体现了全文的组织结构,还体现了作者思维的连贯性、层次性和逻辑性。

3.建立科学新颖的逻辑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数据收集后,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研究中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等方法,都是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探索新知识的思维方式。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和原则;演绎导致基于一般原则和概念的个人结论。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人类的认知运动是一个从个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体的不断循环和深化的过程。归纳和演绎都反映了个体和一般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归纳和演绎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两种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认识方法。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整个客观对象分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特征、各个因素。分析的过程就是暴露矛盾、认识矛盾的过程。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分析方法。然而,分析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我们关注的是事物的局部,所以有可能把相互联系的事物归纳分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全面把握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

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为了在思维上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还要考察其发展的历史。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了解它的过去,就无法深入了解它的现在,科学预见它的未来。因此,在科学研究中,除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之外,还必须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

为了引导思考更深入,我们可以纵向、横向、多方面延伸。所谓“纵向创新思维”,就是对知识的对象进行历史的分析和溯源。横向思维,即找到一个现象,把具有相似和相关特征的事物联系起来,把其他方面的思维和成果“嫁接”到它上面。

多向创新思维就是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尽量在一个问题前面提出多种思路和答案,扩大选择。如果一个方向思维受阻,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

4.独特而专业的概念。

因为学科很多,而且每个学科的内容都非常广泛,可以用来研究的课题不计其数。只有专注于某一科学领域的某一方面,才能得到合适的课题。否则,什么都想涉猎,什么都想研究,是写不出像样的学术论文的。如果目标太宽泛,势必会在深入研究问题的同时分散精力。所以题目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学术成果的质量水平和时间的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