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杠杆作用

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

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成本会直接影响收入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化也会对其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化对收入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角度来谈谈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第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化不会改变其总固定成本,但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或下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企业A和企业B的相关数据如下(表1):

项目A企业B企业

产品销售1万件。

单价50元50元

单位可变成本30元20元

总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和200000元。

税前收入100000元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A企业和B企业的成本结构不同,但其税前收益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本结构似乎对企业收入没有影响。但是,如果A企业和B企业的销售量发生变化,对收入的影响就大不相同。

如果A企业和B企业的销售额分别增长65,438+0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销售额变化对收入的影响如下(表2):

项目A企业B企业

产品销售11000件。

单价50元50元

单位可变成本30元20元

总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和200000元。

税前收入120000元

很明显,销量的增加是一样的,但是企业收入的增加是不一样的。这种效益变化大于销售变化的现象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结构低的企业,与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结构高的企业相比,经营杠杆作用强(如上面例子B),经营风险更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较弱,经营风险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以用经营杠杆比率来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 =收入变化率÷销售变化率。

Or =总边际贡献÷税前收入

根据表1中的数据,企业A和企业B的经营杠杆率如下:

企业A:Dol =(50-30)×10000÷100000 = 2(次)

企业B:Dol =(50-20)×10000÷100000 = 3(次)

企业A的收入增长是其产品销售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销售量增加10%,其收入增加20%(10%×2);同样,企业B的收入增长是其产品销售额的3倍(即收入增长30%)。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杠杆率是随着销售量和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越接近盈亏平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如果企业销量下降,其收入也会减少数倍于销量下降的部分。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充分利用它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经营活动。

从上面的经营杠杆率公式可以进一步推导出: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总固定成本)÷税前收益= 1+总固定成本÷税前收益。

从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只要有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经营杠杆率随着总固定成本的变化而同向变化。即固定成本比例越大,经营杠杆越高;反之,经营杠杆率越低。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合理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固定成本支出,不仅可以提供均等的收益,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经营杠杆比率公式可以调整如下:

经营杠杆率=总边际贡献÷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总固定成本)。

可以看出,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变化而反向变化,即销售量增加,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会降低;另一方面,销售额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来扩大销售,既能增加企业的收入,又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企业大量借款,更有可能无法偿还到期本息,导致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财务杠杆水平。

所谓财务杠杆,是指每股收益对经营性净利润的敏感性,或者说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财务杠杆的作用可以用财务杠杆比率来表示。

财务杠杆比率=税前利润和利息支付÷(税前利润和利息支付-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

财务杠杆比率反映了税前收益和支付利息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之间的关系。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债务比例越大,债务利息越多,其财务杠杆比率越高。因此,财务杠杆比率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假设企业A和企业B的相关财务信息如下(表3):

项目A企业B企业

资本结构:股本654.38+0万元(5万股),股本50万元(2万股)。

负债50万(年利率8%)

息税前收益65438+万元。

利息(年息8%)4万元

税前收入654.38+10万元,6万元。

所得税(33%)3.3万元,65438元+0.98万元。

税后利润6.7万元和4.02万元。

每股收益1.34元2.01元。

财务杠杆比率1 1.67

注:两家企业的股本均为普通股。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企业A和B的资本结构不同,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不同。企业B的财务杠杆率高于企业A,因此企业B的普通股股东每股收益高于企业A(即2.01元> 1.34元)。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只要投资回报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可以为普通股东增加收益,借贷是有利的。因此,企业管理者没有理由拒绝使用财务杠杆。另一方面,财务杠杆比率越高,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因此,企业在使用财务杠杆时,必须权衡比较股东可能获得的较高收益和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尽量减少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不利影响。

第三,综合杠杆对公司收益的影响

复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综合影响。如前所述,经营杠杆是指固定成本对企业收益变动的影响(EBIT),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EPS)。经营杠杆决定企业的收益,财务杠杆决定企业的收益如何以每股收益的形式分配给股东。从时间上看,经营杠杆起主导作用,财务杠杆起尾随作用。

企业复合杠杆的作用可以用复合杠杆率来表示,复合杠杆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1,复合杠杆率(DCL) =经营杠杆率(DOL)×财务杠杆率(DFL)。

2.复合杠杆率=(销售收入-总可变成本)÷[销售收入-总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利息-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假设企业A和企业B的相关信息排列如下(表4):

项目A企业B企业

1.销售收入50万元。

2.减:总可变成本为30万元和20万元。

3.总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和200000元。

4.税前利润100000元。

5.减:利息-4万元

6.税前利润10万元60000元

7.减:所得税(33%)3.3万元1.98万元。

8.税后利润6.7万元和4.02万元。

9.每股收益1.34元2.05438+0元。

10.经营杠杆比率[(1-2) ÷ 4] 2 3

11.财务杠杆比率(4/6) 1 1.67

12.复合杠杆率[10× 11或2 ^ 5]

(1-2)/6〕

根据表4的数据,企业A的复合杠杆率为2;企业B的复合杠杆率为5。如果企业A和企业B的价格和成本水平不变,销售收入增加65,438+00%,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如下:

企业A的税前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将增长20% (10% × 2),分别为120000元和80400元;

企业B的税前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将增长50% (10% × 5),分别为90000元和60300元。

另一方面,如果两家企业的销售收入都减少20%,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将是:

企业A的税前净利润将减少40% (20% × 2)至6万元;税后净利润也减少了40%,为4.02万元。企业B的税前净利润将下降100% (20% × 5)至零。

为了给股东提供理想的收益,企业必须合理匹配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寻求合适的复合杠杆,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现企业收益的最优化。一般来说,高经营杠杆率和高财务杠杆率的配置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们会对企业的收益产生剧烈的影响,从而导致经营活动风险的增加。因此,企业应协调好高的经营杠杆率和低的财务杠杆率,即当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来源可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和酌情少量借款的方式;或者将较低的经营杠杆率和较高的财务杠杆率结合起来,即在企业扩大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债务融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融资结构,可以选择适合企业的复合杠杆,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降到最低。

供你参考!

PS;你的奖励太低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