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心理3000字(2)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

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探析

当代大学生处于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由于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产生严重的挫折感。现在的大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适应、恋爱、情感、健康、就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而且他们发生频率高,反应强烈,影响深,类型多,难以应对。挫折来源是指阻碍个体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的情境和事物,也称为挫折情境,也是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学生挫折的来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挫折感来自以下因素:

第一,客观环境因素

(一)学校环境和建设不完善。

1,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我国高校存在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本科与专科的区别,高校相对热门专业与非热门专业的区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这些学生感到失望和失望,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2.设备。一些大学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短缺和设备过时。如果体育馆设施陈旧,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无法开展;图书馆藏书少,更新慢,学生借不到想看的书;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部分实验课程无法开设;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有很多不便。所有这些问题,受限于设备,都会让学生感到不满,给学生造成挫折。

3.教师。大多数大学生理想中的大学老师都是知识渊博、风度翩翩、口才出众、平易近人的专家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发现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一样,都是普通人。知识方面,也有不足,不能回答所有的疑惑和问题。由于老师本身和教学方法的原因,学生开始烦躁和抑郁。从根本上说,这一方面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部分高校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有关。

4.落后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重课程轻目标管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小,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用旧的?我说你听着?、?我带你走?传统的单向线性管理模式不仅违背了大学生步入成年后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不可避免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降低了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5.生活习惯的改变。

(2)经济困难。

由于支付制度、物价上涨和追求高消费,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普遍增加。据调查数据显示,约35%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其中许多是贫困学生,也有少数来自城镇的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6%的大学生交不起学费,13.5%的大学生甚至连生活费都有问题。[2]贫困生中,有的因借贷款交学费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有的为缺衣少食日夜焦虑;有些人因为经济困难,衣服劣质而感到羞愧和自卑。

(3)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就业模式的改变,毕业生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改变,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不规范的就业市场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找工作难已经成为公认的现实。不尽如人意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难免出现情绪波动。比如,有的大学生在求职受挫时会感到沮丧,陷入失望、焦虑、抑郁的境地,有的甚至出现社会适应恐惧的症状。【3】大学生就业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不清楚自己专业的社会意义,担心未来的小选择。二是担心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担心受学校名声的影响和专业的限制,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女大学生要担心被性别歧视,不能平等竞争。第三,对未来的职业和任务缺乏了解,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第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缺乏信心,担心以后很难度过适应期,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第五,竞争机制影响了大学生的出路。国内和国际竞争机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求职和社会需求的高期望值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优胜劣汰的法则,求职难的现象,让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心理平衡,产生了不良情绪。

其他事件造成的挫折

1,不适合重大损失。在大学里,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当这些事件对个人(客观上或主观上)有重大意义,且处理不当时,会对各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严重创伤或疾病、亲人重病或去世、家乡发生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失去重要机会等。这些意外的发生通常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产生悲伤、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产生非常严重的挫折。

2.早年灾难性经历造成的适应不良(早期坏能量)。一些大学生在童年、童年乃至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不幸的事件和境遇,造成了严重的有害体验,甚至对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乃至个人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进入新的大学环境后,他们仍然会以仇恨、偏执、逃避、攻击、不合作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导致他们的社会适应不良,影响自我发展。这些造成有害体验的不幸情况包括: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谐、父母性格特征严重、育儿态度严重偏差、被遗弃或收养、家庭中有人长期严重抑郁、因长期受到伤害或迫害而缺乏爱和同情、家庭长期经济困难。

3.偶然事件引起的挫折。有的大学生家庭在学习期间突然遭遇变故;有的突发重病,无法继续上学;有的爱上异性,对方却突然提出分手;非人类力量造成的时空限制、自然灾害和地球变化、环境污染等偶然事件都会造成挫败感。

第二,主观因素

(一)人生信念的弱化。所谓信仰,是指主体对某种理论、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的规范的、坚定不移的看法,以及对实践这种看法的真诚愿望。是人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的意志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所有人都有一个复杂的信仰体系。生活信念的弱化导致追求目标缺乏精神动力和顽强毅力,对挫折的承受力必然下降。

(2)不当归因。归因是指从外部行为及其结果推断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解释和推断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原因。很多挫折都和对行为原因的理解有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遭受的不愉快的事情做出不恰当的归因,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引起心理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怨恨,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严重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挫折感不是由负面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事件原因的主观感知引起的。比如,有些大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老师的为难,把朋友的离去归因于自己的不漂亮,把食欲不振归因于食物的难吃。

(3)学习挫折。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管理模式、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学习条件改变了。很多大学生在入学前都是学习上的尖子生。老师和家长都很爱他们,他们在同学中也很受尊敬。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但在世界各地尖子生集中的新环境下,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里的宠儿,学业上的佼佼者。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现实,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自信心下降和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强烈的嫉妒和攻击性行为,从而更难适应现实。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学习困难。比如,在新的大学课程中,仍然采用已经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但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探讨,在学习中厌倦被动应对,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4)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进入准社会群体的社交圈,大学生尝试相互交流,尝试发展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并做出评价,为将来进入成年社会做准备。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反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会因性格差异、志向不同、气质不和谐等原因而遭受挫折,或因自我否定而陷入抑郁焦虑,或因试图对抗而陷入困境,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5)情绪受挫。随着性功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正逐渐从性接近过渡到恋爱。一旦适应的环境条件出现,爱的意识就会迅速转化为爱的实践。大学生的恋爱观越来越开放。根据一项调查,他们在回答?65.9%的大学生选择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去体验爱情?然后呢。来丰富大学生活?只有11%大学生选择?以后结婚成家?,还有9.8%的选择?为了赶上爱情和时尚?而13.3%?不知道为什么【4】可见大学生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恋爱动机使得恋爱受挫成为普遍现象。8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爱情挫折,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对方,尊重对方的选择。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饱受摧残,被抛弃,悲观厌世,一些大学生因为失恋而丧失意志,丧失道德,甚至自杀。虽然是少数,但一定要重视。

(6)日常行为不良。有些人在学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不好。有的大学生根本不在乎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逃学、考试作弊、找人代考、考试科目不及格;有的大学生懒,打架,偷别人财物;有些大学生在恋爱中出轨,同居,因此受到学校警告、留校察看、退学等处罚,导致受挫。

(七)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大学现行的学分制、奖学金和德智体全面评价制度,助长了一些大学生的利己观念,如果强烈追求却得不到满足,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有的大学生总是很努力学习,各方面都很好,争取奖学金。一旦拿不到奖学金,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感到失望和沮丧。一些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出现消极行为:唯利是图,不顾集体或他人利益,片面追求名利。

(8)身体疾病或心理缺陷。人有疾病或身体缺陷是正常的。然而,一些大学生有一些身体缺陷,如身材较矮,较胖的身体,较瘦的身体,较差的外观等。,但是他们缺乏自信,自卑感很强。他们总是自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意与人交往,所以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这样长时间的性格压抑的结果进一步加重了自卑心理,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或者变态的心态。还有的大学生患有某种疾病,心理负荷加重,疑神疑鬼,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抑郁成疾,有的甚至精神崩溃,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9)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大学生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一般是指大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技能、方法等不能满足学习、工作、生活或客观现实的要求而引起的态度、情感、动机、性格等方面的情绪反应。大学生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非常复杂,如期望过高、目标选择不当;自我意识太强,情感脆弱;多种动机冲突,难以抉择等等。

通过以上主客观环境因素可以看出,大学生遭遇挫折,形成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育人生、激励人生、磨砺人生、引导人生,引导大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克服挫折。只有正确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资料:

张美兰。张永志。高校贫困生现象初探。高等教育。4号+0998。

[2]洪剑彪。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3]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丁小龙。大学生恋爱的特点。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3期.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四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研究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要面对不同的话题,挫折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然而,大学生正正式从青少年转向成年人。大学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但在当今改革深化、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会产生挫败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时刻把握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消解他们的挫折心理,已成为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

1.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大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不受智力的影响,挫折心理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

培养新生的抗挫折能力,考虑到新生是新生,首先要从情绪入手,建立学生强大的自信心。而大一新生大多刚脱离父母的照顾,独立生活学习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这时候要建立适当的心理训练,让他们正视可能遇到的挫折。通过心理测试可以了解大一新生的生活和心理。大一新生面临的最重要的挫折是如何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而不仅仅是从教室、专业或环境,这可以对很多学生的新生指导有所帮助。

大二学生已经逐渐消除了大一的不成熟。所以要从教育入手,着重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事物,从生活、学习、情感入手。针对大二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面对考试时的态度。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考试失败。虽然不及格意味着失败,但是低分及格也不是成功。我们可以努力改善这一点,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

大三学生也可能变成大三学生,所以要从自我发现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三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未来的迷茫,如何进入社会是他们的烦恼。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学校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融入社会的机会,并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毕业,最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不仅要提高设计能力,还要正确定位自己。他们共同的问题是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如何面对面试的失败。其实这些都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就业指导的强化训练更为重要。

2.加强家庭、学生和社会的协调。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仅仅从学生开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中,要发挥家庭、学生和社会的协调作用,特别是家庭的助推作用。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一次宠坏,要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空间,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和坚强的意志力,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长可以适当了解心理学知识,这对解决大学生的挫折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希望孩子有更大的前途,而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小家庭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理解、民主的氛围,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家庭挫折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改善环境,加强渗透教育。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所谓的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因此,要完成这一任务,社会、家庭和学生都需要重视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关注大学生在人生重要时期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逐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社会应该支持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同时制定优秀贫困大学生激励制度,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建立积极健康的环境,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缓解他们的心理挫败感。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同时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大学生不仅要有挫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抵抗挫折的方法,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时及时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事实上,家庭心理教育是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大学生家长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他们可以选择网络、电话或直接访问学校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如果他们发现大学生处于困境或因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中,要及时安抚其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安慰。当然,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也是挫折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结合社会需要和发展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锤炼自己,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面对挫折。

4.加强心理疏导。高校应积极依托心理教育,在大学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校园网络、表演、演讲、电视、广播宣传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确保大学生掌握自身的身心发展状况和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逐步培养其强健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手段。心理咨询不仅能起到预防作用,还能调节和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挫折。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挫折产生的原因,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摆脱挫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保证心态平衡。如果有学生受到很大的挫折,或者有很重的挫败感,就要及时开导,知道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尽快摆脱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比如挫折防御心态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果学生考得不好,他们会被鼓励努力学习。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会告诫他们逆境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也可以用宣泄的方式和朋友倾诉,哭或者喊,前提是不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这些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结论

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大学生不仅要对挫折心理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掌握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校要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避免学生在这里遇到挫折后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陈艳。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孟雁。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现状研究。法律与社会,33号,2011。

[3]路飞。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1.大学生挫折心理探究试卷

2.2000字谈大学生挫折心理。

3.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论文1500字

4.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