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意境中的建筑艺术论文?
一、透过芭蕉窗听雨——园林中声音的建筑艺术
园林中的声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的声音:风、水、雨、雷、虫、鸟、猿;一种是来自世界的人造声音:钢琴声、笛声、口哨声、钟声、船桨声、读书声、人声、鸡鸣。西晋左思在《邀约诗》中说:“不一定是丝竹,而是山水有清音。有什么等着啸歌,灌木自哀。”可见,丝竹之声、吹口哨之歌等人造声音远不如山川之声、灌木之声等自然声音感人。张超认为:“听听春天的鸟声,夏天的蝉声,秋天的虫声,冬天的雪声,白天的棋声,月光下的笛声,山上的松声,水里的声音。”[1] 11无论什么样的声音,都有不同的情况。
(一)自古风入寒松声
松树以其古老苍劲的姿态和四季常青的容颜,深受人们特别是文人画家的喜爱,在我国的诗词和山水画中作为独立的题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五代以后,根据君子之德之美,松树被赋予了不畏严寒、坚忍不拔、意气风发、傲立冰雪的性格和品格,与竹、梅并称“寒年三友”,广泛出现在园林生活中。“自古风吹寒松林”,无论风吹过松林深处,还是宫廷里的松针,无论是涛声飒飒,还是风细,都传递着一种深邃的优雅,这也成为松树的另一种审美特征,于是“听风”就成了文人雅士的优雅之举。《南史》载“山中丞相陶弘景,爱松风,其院皆植松树。每次听到它的声音,他都乐在其中”,松树或多或少都有些幽静。南宋马林的《听松风》描绘了一种在聆听天籁时忘我的状态。如果你没有一种恬静闲适的心态,摆脱了俗与雅,就很难捕捉到风吹在树梢的微妙。所以微风带给人“人闲桂花香,夜静春山空”的意境。即使是微风,也依然给人万籁俱寂的感觉。这就是风景园林中所谓的“静中求静,胜于动中求静”,动中求静的意境营造法[2]。避暑山庄的松风、拙政园的松风水阁、松风听处、怡园的松风亭,都是松树营造的景观。一万亩松林,一两棵松树,即使没有风,也很容易让人像进入荒野、山林呼啸一样进入禅定,顿时仿佛成了人间高手,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松和风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已经沉淀在人们的意识中。
(2)留残荷听雨。
像这样积淀下来的,是雨残荷的意境。即使没有下雨,荷塘久久伫立,今天的悲凉也难免勾起夏日浓妆的回忆。不知不觉思绪已经飘远,有沙沙的声音敲打着我的心,耳边也有一种通感。这是下雨的声音。爱莲的人,总爱留着那一池干荷,好让自己享受秋夜的冷雨,放纵心中的烦忧。东京御花园的“金池夜雨”是北宋人听雨打荷叶的著名景观。私家园林中也多有听亭炫悲秋的浪漫,朗诵“秋阴霜,晚飞,留残荷听雨声”的诗句等场景。无论是闲愁的残莲,还是秋雨的残莲,声音在园林中的应用,为荷花又延长了一季的审美价值。在花园里,还有梧桐、芭蕉和竹叶。芭蕉窗听雨,最适合深院。有熏香袅袅,有兰花香,传递出一种精致的韵味和淡淡的闲适。雨散梧桐,点点滴滴,落叶飘零的声音,总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孔雀东南飞》,所以传达出离别的绝望,悲伤的恨,最容易引起相思。至于竹叶,最终的悲哀无非是林妹妹的《秋窗风雨》:感觉秋窗无尽,风雨怎能助我苍凉!这就是曹大师创造的声环境传奇。还有一种自然的声音——水声,是园中最丰富、最有表现力的声音。瀑布的咆哮声,潮汐的隆隆声,溪流的潺潺声,泉水的汩汩声,岩石溪流的叮当声...或像偶尔的低语,或像马奔腾,或像石缝,或像缠绵的低语,大自然中所有的水下声音都可以汇聚在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这无疑是大自然赋予园林的又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松下听着钢琴,听着月下的笛声,听着半夜的钟声,听着白天的象棋,[1] 79人所享受的,来自于人类自己创造的财富。
(3)在高山流水中寻找知音
古琴长期以来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清丽和谐、轻盈飘逸的音乐品格,体现了文人凌风的清高超然态度,历来被视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路。因为它的神韵是空灵、清幽、淡雅的,要达到琴的意境,就要有一个清幽淡雅的环境和一颗平和闲适的心。无疑,山里的隐士是最合适的。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所以退而求其次,钢琴演奏活动被广泛放置在园林中。早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管理洛阳绿岛坊宅园时,就已将弹琴作为园居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在《论池篇序》中写道:“每每到池春,池秋,水花开,夕满青鹤,刷,举老酒,佐翠琴,奏斯。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饮罢琴,命乐师登中岛亭,合奏《霓裳三序》。声音随风飘荡,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浪之际。歌还没唱完,乐天陶然已经醉了,睡在石头上。”[3] 6王维在《辋川别业》中也有“独倚密竹,我弹琴哼歌”。这种情况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徐文长的“音乐花园”里有一个琴台,宋徽宗的“听琴”是官僚贵族听琴的场景。琴声古雅悠远,能与环境相衬:幽山、溪流、松林、怪石。这些有着无限古意的自然元素组合在一起,弹琴听琴的人都融入其中。它们如诗如画,富有诗意,更被溪水、松风、古琴的声音冲刷、弥散。这种情况早已超越了诗画境界,思是天地大美与人大美的完美融合。同样历史悠久的萧,音色醇厚柔和,曲调悠长恬静抒情,悲而不伤,怨而不怒。最适合一个人在朦胧、清澈、淡然的月光下独唱,就像一个人在大自然的深处完全敞开心扉,慢慢诉说自己的苦闷和思念。《庄子·万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你)听人之声而不闻地之声,女人(你)听地之声而不闻天籁之声。”笛声也是天籁之音,足见笛声之美,堪比天籁之音。
(四)午夜钟声向客船敲响
钟,最初是为寺庙报时聚人而击打的一种乐器,因其声音雄浑洪亮,浑厚悠扬而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方圆几十里外都听到了它的声音,周围的人们也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钟声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在中秋月夜,首都东京的“郭襄霜钟”悠扬而清脆。而张继的《枫桥夜泊》不仅让寒山寺名扬千古,还将午夜钟声与霜降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夜钟,也是十景中最早最有名的一景,其景色也是由寺庙引起的。唐代诗人张岱有诗赞道:“夜空南屏,清风如纸薄;钟声从上面响起,在夜晚穿过河流。“其美妙的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香客,也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隐居修行,所以净慈寺及其钟声也进入了文人骚客的诗词书法之中。除了园林的声音,还有柳浪闻莺声,听莺声,听楼声,要橹声,植柳邀蝉,听蝉声,绿草塘,听蛙声,春暖花开,听虫鸣,溪啸,秋窗读书,山中鸣,乡野鸡鸣。园声建筑艺术是直达灵魂的建筑艺术,需要用灵魂去理解。
二、月亮无边——园林中的天象建筑艺术
如果你去泰山,你会看到万仙楼北侧有一个摩崖石刻,上面写着“虫二”二字。同样的两个字也将出现在杭州西湖的胡鑫馆。这样一个奇怪的标题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如果你想不通它的意思,不妨先抬头看看风景。也许眼前的无限风光会告诉人们答案——是的,答案就是“无边的月亮”。虚景,在古代又叫风流景,可以说是园林文学中不可回避的主题。无论你是悲伤还是沮丧,你是难过还是害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可以通过浪漫的感情来传达。根据借用对象的不同,虚拟场景的创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天文学,如日月星辰、早晚交替、四季变化等。第二,借助气象学,各种气象景观,如风、雨、云、雾、雪、霞、虹、烟、影、香等。,都包含在园林欣赏里。西湖十景中,具有季节特色的有苏堤肖春、屈原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落日、双峰茶韵、三潭岳影等七景,而汴梁八景则春色万千、铁塔云、金池夜雨、谯周岳明、梁园薛稷。
(1)24号桥上的月夜
远山、近水、虫草、野鹭、蓝天、行云、明月、夕阳、荷香、雪中寒梅、窗中空影,都可以带入园中,营造出无边的浪漫景观。虽然“人生天生迷恋爱情,此恨与风月无关”,但感情的发起者和维系者往往恰恰是风月。其中,月亮最容易让人叹息,引发无尽的思念。人聚了又散,就像天上的圆月。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古人常用来象征世间的喜怒哀乐。深深镌刻着家的烙印的月亮,很容易让人产生思念和悲伤的情绪。夜越深,月越亮,万籁俱寂的时刻,人的心灵最能与宇宙自然交融,最能品味真挚的感情和深邃的哲理。尤其是中秋节,天高气爽,气候略凉。适宜的天气让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也丰富了人们的情绪调动。以中秋节为团圆节日,盛于唐代,盛于宋代。据《东京之梦》记载:“中秋之夜,贵家妆台亭,民争酒楼戏月。丝丝嗡嗡,近于内院居民。到了晚上,就像到了外面。孩子们晚上玩耍。至于夜市,至于熟悉。”[4] 174许多园林都将月亮这一奇妙的元素融入了景观之中。苏舜钦提到沧浪亭的竹景,最美的时候是“光影在亭台之间交汇,特别是有了风月”。司马光的《孤独的乐园》并没有忽略“明月几时来,清风徐来”的美景,这是不花钱的。溪旁有“风月台”,水贝胡氏园有“戏台”,苏州王石园有“风从月来”。【3】21,26,42,50而世界上赏月最好的地方是扬州。扬州瘦西湖上的吴婷桥有十五个拱洞。《扬州画舫录》中有记载:“清风满时,各洞有权一月。金色的涟漪难以形容。”每逢明月当空,天上有一轮满月,水中有十五轮满月,景色奇妙。所以有“天下有明月夜,扬州有流氓”的美誉。杜牧诗“青山隐隐有水,江南草木秋枯。二十四桥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是扬州明月的记忆。
(2)窗帘卷影
园林中的阴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受光后在地面上反射的投影,另一类是水中的倒影,两者都属于虚拟场景。苏轼有诗《花影》:“我在瑶台上,几声唤也扫不走。只是被太阳收拾了,却教月亮把它送到了未来。”这就是影子营造的意境。花木的影子落在地上和白墙上。这时候的墙已经不是墙了,纸,影,画。摇曳的花木,斑驳的树影,产生了一系列写意的山水画,但不同的是,这幅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悄然生长变化,就像生命一样,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期待和惊喜,是大自然赋予园林的又一奇葩。北宋有个诗人叫张喜安,他对阴影非常敏感。他曾写过《云破月作影》、《帘卷影》、《轻落无影》等三影诗,生动地描绘了“影”的意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张三影”。事实上,不仅仅是张喜安把“影子”放进了诗歌。当代诗人王安石写过“月影移柱枯”这首诗。陈的诗《杏花散影,箫声吹至天明》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许慎的诗“闷去打鸟,又搅断一帘花”,是一种庭院里的慵懒与闲散。文人的这种自怜,使得“影”不可避免地有了文人的意味,竹影卷窗、花影移墙的园林更有文人园林的意境。至于水中倒影,《王铎》中有诗说:“一只蝴蝶在波浪上流动,一只鸳鸯在树顶上沐浴。”岸上的景色倒映在水中,与水中的景色交织成一个新的世界,有“天上有云,人在云中漫步”的神奇和趣味。反思不仅拓展了园林空间,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和层次,也使园林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无尽的遐想。园林中以水影取胜的景观不胜枚举。拙政园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倒照相馆,一个是塔影阁。塔影亭取唐诗“顺源奔流,让塔影凉在院中”之意。亭子建在水池中央,其影子像塔影一样倒映在水中,故名。苏州山塘街的塔影园,园林管理很巧妙。它只是借助一个水池,借用了园外虎丘的倒影。园中没有塔,却以塔命名,真是别出心裁。
(3)向雪·魏云是家族资产。
云有一种自由而优雅的性格。像“我将走至水止我路,然后坐看上升的云”这样的野鹤生活,不仅是隐士和道家的追求,也是大多数人的理想。因此,云也是园林中广泛借用的元素之一。仅根月就有十余处以“云”为名的景点,如跨云亭、麓云亭、巢云亭、云朗亭、云修轩、聂云台、浪翻云堂、刘芸石、观云坐龙、排云冲斗、瑞云巢凤凰等宋徽宗真的把艮岳建成了人间仙境。香气也是激发诗意的绝佳媒介。清香型园林充满禅意,能使人从浮躁中静下心来,心旷神怡,思绪悠远,所以“香”也是文人园林的最爱。春天的兰草,夏天的风荷,秋天的肉桂,冬天的寒梅,一年四季。园林中也有许多以香命名的景点,如米芾燕山园的静香亭、临安侯元的天阙香、德寿宫的香、季芳园的雪香、赵翔和韩脱洲南园的晚香等。今天,苏州古典园林中以香命名的景点有沧浪亭中的“苗文香室”和“青香亭”,留园中的“文慕香亭”,怡园中的“荷花香榭”,拙政园中的“元香堂”和“向雪魏云亭”。[5] 305,365,438+04,587-607以天文气象的浪漫景色为背景,为风景园林艺术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岩石、水体、植物、建筑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园林艺术。苏州虎丘冷香亭的对联“梅花香中有铃,池光中有塔影”,林逋咏梅的名句“影横斜,水浅,暗香浮月暮”,生动地体现了虚香、声、光、影、月与真水、真树、真楼相融的特点。关于清风明月,苏轼在《千赤壁赋》中写道:“而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如果不是我的,就是一毛钱。然而江上的清风,山中的明月,耳听为虚,相逢即美。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无尽的藏身之处,也是我和儿子吃饭的地方。”正好李白也说“清风明月不花一分钱”,白居易更是绝:“新场院子是散客户,是池畔幽处。莫道和莫道都有空房子,林全的浪漫是家产。[5]“不仅不花钱,还把浪漫当成自己的财富——当然是精神的财富。
三、茶禅一味——园林中人文活动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建筑艺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习俗自古就有,尤其在宋代,就有“文人七宝:齐秦书画诗词酒茶”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茶不仅在文人中流行,而且也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许多茶馆出现在清明节的河边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茶符合三教精神
中国茶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大气磅礴,是儒、释、道、茶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茶与佛教有很深的关系。茶不仅有提神、解困、助消化的功效,还能使人静下心来,戒欲,有益于修行。因此,饮茶之风最早盛行于佛教,后由僧人、香客传至民间。寺庙也是种茶的景点。俗话说“自古高山出好茶”,而“天下有名的和尚多”,所以寺庙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名茶都出自寺庙,比如普陀佛茶、建设茶、驼山茶。茶与禅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物质关系。茶与禅关系的核心在于两者精神内涵的相似与相通,即所谓“茶禅一味”。关于茶的精神,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茶若为物,善于瓯民之细腻,钟山川之精神为大,清朗和谐,则非庸庸少年所能知,而中则静洁,韵高而静。”最好在没有的时候得到。“把“清、和、雅、净、高、韵、静”作为品茶的精神境界和君子应该追求的道德操守。茶人希望通过饮茶将自己与山川、河流、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寻求一种美好的境界和精神的升华,这本身就蕴含着禅意之美。正是因为茶与禅的心灵相通,皎然和尚才能将两者融为一体:“饮之,会昏昏欲睡,头脑清醒;“再饮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杯下肚便得道,何苦呢?”范仲淹还写了一首诗,“斗茶味淡,斗茶香。”看来喝茶真的有启迪人的作用。喝茶也能获得启迪。《茶经》中有一句话,茶道、禅、茶是联系在一起的,把饮茶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7] 801-817儒家讲究“以茶惠礼”、“以茶敬人”、“以茶瞄卡亚”,都可以归为“茶可行”,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和”,最终可以归结为儒家基于伦理的“中和”或“和”思想。“寒夜客来茶为酒,竹灶汤沸火初红。照例是窗前有梅花,月前有梅花。”这是一首历史上著名的茶诗,不仅描写了饮茶的艺术之美,而且对于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茶代酒”、“以茶敬客”的礼仪和文化底蕴具有更大的价值。茶文化清静恬淡的自然本性与道家的清静主义和自然思想完全吻合,隐逸也是推动茶事发展的动力。鲁通《饮茶之歌》:“一碗润喉,两碗寂寞。三碗搜肠断,只有五千卷字。四碗光汗,人生不顺,散到毛孔。五碗筋骨清,六碗仙气。七碗都吃不下,但是感觉腋下有风在吹。蓬莱山,在哪里?玉川子想乘此清风回家。”将饮茶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七碗茶的意境层层深入。喝五六碗就很棒了。如果想成仙,喝茶就相当于修行佛法。
(二)茶与文人在花园相遇
中国茶文化最大程度地包含了儒、释、道的精华,因而在茶文化的境界中包含了宗教境界、道德境界、建筑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所以其意境也是最丰富的。儒道佛三家所推崇的茶文化,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化。喝茶作为一种高雅的建筑艺术活动,在微酸的文人文化影响下,必然会产生一些关注。比如宋代的茶文化,讲究“三分”“三分”。只有茶好、水好、器好、人好、环境好,才能点茶、品茶,甚至对优美环境的欣赏也成了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最适合喝茶呢?中唐时期,钱起有一次和赵菊一起参加茶宴,他说:“在竹下,我忘了说什么紫茶,所有的客人都喝醉了。尘心难洗,树影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啜茶的画面,而杜甫正在一个春天的傍晚在朋友家的平台上喝茶。诗意悄然而至,他写在一片梧桐叶上。玉鸟不时在衣桁上歌唱,蜻蜓在湖中渔线上打盹。岁月静好。希望这一刻能浓缩成永恒。这是一张温馨的品茶图。隐士高叶的《才华淡》,住在林泉旁边。“洗砚鱼吞墨,沏茶鹤忌烟。”描写的是在园中饮茶的场景,是一幅在僻静处品茶的画面。明代丁的《玉川沸茶图》是根据陆通《提笔谢孟谏送新茶》所作,是春园新茶。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了与友人游无锡惠山,品茶吟诗的情景。优雅的环境,优雅的活动,优雅的诗人,使画面传达出强烈的诗意和自然的意趣。从众多的诗词书画中不难发现,茶艺活动总是在一种淡泊、宁静、优雅、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这是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文人园林的境界无疑与茶的精神和自然属性是一致的,“清、谐、静、雅”。所以斗茶、分茶、品茶就成了士大夫园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的意境也就成了园林的意境。而在中国的园林中,却很难找到日本园林中专门用于茶道活动的茶场、茶室等建筑或专门用于饮茶的园林空间,这大概就是茶禅精神的体现。禅宗讲究“身在境界而不在境界”,“见心见性”,讲究“顿悟”而不拘泥于形式。白居易《僧院花》:“欲悟色空,是佛事,故植花于僧院。近看是华卓妍,方便风开智慧。”这是对这种做法的理解。茶道也秉承了这种精神——为什么需要专门的茶室和茶庭,却可以在一个草堂、一个草亭、一个松下、一个花岸、一条小溪里得到茶一样的境界,即使身处闹市,只要心平气和,茶也是香的。所谓意境,在乎“境界”,更在乎“意味”,练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忘乎所以”了。然而,在当代园林的建筑艺术中,人们似乎夸大了绿地的生态和使用功能,说改善了环境,提供了什么使用空间,标榜新材料、新技术,却缺乏文人雅士和文化的品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行色匆匆的人们需要一些这样的空间,让人放慢脚步或者停下脚步,去打理自己的灵魂和内心。这些空间的营造就叫意境,人可以向古人取经。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