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农民工大学生的影响
专家分析大量失业的深层原因,称农民工不是“路人”,他们的利益不容忽视。
-对话动机
经济危机对农民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的相关发展政策和制度需要反思什么,如何应对复杂的局面。近日,本报记者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洪志,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对话角色
崔传义: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课题组负责人。
崔洪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经济危机的影响
去年10意识到了,开始调查。
新京报:受经济危机影响,全国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这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引起主管部门或者科研部门的重视?
崔传义:去年5438年6月+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组织了我们的调查,去了苏南的常熟、昆山等地。在昆山,我们调查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通过给孩子发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家长。
当时调查了80个学生,反馈的情况是45%的学生已经受到影响,或者部分家庭成员失业,或者工厂已经停产,只领基本工资。
当时那个学校有5%的学生因为父母要回家,已经离开了学校。
新京报:根据你的分析,哪种类型的农民工居多?
崔传义:对于停产的工厂来说,大家都失业了。对于需要裁员的企业,先裁掉年龄较大、劳动技能较低的员工。
但据了解,一些企业倒闭后,技术好的员工被裁掉了。那些没有倒闭的企业,就是把这些好员工接过来,淘汰自己企业里不合格的人员。
反思发展思路
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新京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民工,站在失业农民工的角度,有什么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吗?
崔传义:当然,农民工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政策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中小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总想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民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纺织行业关注不多,忽视了其在现阶段庞大人口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纺织服装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是群众的日常消费品,出口和内需都有,不是“夕阳”产业。但在一些地方,它被视为落后行业,限制了发展,阻止了金融机构向其贷款。负担也很重。
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本来就弱,再加上贷款难,压力更大。直到去年八九月份,国务院领导深入沿海调研,才发现问题,调整政策。
对于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考虑支持其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这方面的政策和服务应该进一步丰富和改善。
崔洪志:通过这次经济危机对农民工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十年来,我们并没有注意扩大内需,企业并不是为了内需而生产,主要是为了出口,沿海地区变成了世界加工厂。这样,每当国际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国内市场就会受到影响。
这种发展思路直接影响到产业空间布局,因为生产出口产品,所以为了交通方便,大部分工厂都设在沿海地区。
如果是生产内需产品,工厂可以设在内地,在农民工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可以改变农民工集中流动的情况。
这些都不是导致农民工失业返乡的因素,但是当经济危机出现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对深层系统的思考
双重分离主义忽视了农民工的利益。
新京报:除了发展政策,我们的体制还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吗?
崔传义:城乡分割的问题没有解决,影响了农民工的权益,阻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新京报:这和农民工失业有什么关系?
崔传义:我们长期的二元政权忽视了农民工的利益。当出现经济风暴时,农民工成为第一个受害者。
社保和子女就业待遇不公是老生常谈,不多说了。问题是,这些不公平增加了农民工的生活负担。一旦失业后负担更重,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就弱了。
农民工的贡献有目共睹,城市却没有把他们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没有地方住。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很难耐心找到工作,接受培训。
新京报: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能减少他们在经济危机中的失业,不是吗?
崔传义:你不是这么理解的。如果城市公共服务能够平等地给予农民工,那么他们就可以增加应对失业的能力。
如果能给他们提供廉租房,他们的孩子也能享受同样的义务教育,很多有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就能相对在一个城市定居。一旦更多的人定居下来,就可以购买耐用消费品,对服务的要求也更多。这将大大提高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比重,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在经济危机中,第三产业的失业率相对较低。这场危机清楚地表明,制造业的失业率远远高于第三产业。
但是我们的城乡壁垒还没有打破。
失业的农民工留在城市
太多的集群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
新京报:在这样的体制下,农民工只有失业才能返乡吗?
崔传义:失业不等于返乡,这更多体现在年轻人身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代农民工”。那些80后出生的人离开学校后就去工作了,他们认同了这个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他们失业后,许多人留在城市等待就业机会,一些人回到城市寻找工作。
新京报:长期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崔传义:那你会面临生活上的困难。住和吃都会成为问题。一个人两个人问题不大。如果这样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新京报:城市应该如何应对?
崔传义: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贡献。他们不是“路人”。城市政府承担着促进就业、创造就业机会和保障市民最基本生活条件的责任。对一些留在城市找工作遇到严重困难的农民工,要尽量给予适当的帮助。
崔洪志:目前农民工流向大城市的趋势很难改变,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政策中要注意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比如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不发工资等。
新京报:问题是有些企业倒闭了。政府如何创造就业机会?
崔传义:对于那些还在经营的企业,政府要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对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的贷款支持,减少关闭企业的数量,从而减少失业的机会。
同时,我们应该尽力减轻农民工的社会负担。比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要按照国家政策进行补贴。
新京报:大家都在说政府的责任。留在城市的农民工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崔传义:自主创业,但这不是你想找就能实现的。你要调整心态,从事餐饮、地摊、人力运输等低端服务行业。政府应该采取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工作,就像它鼓励下岗工人一样。
农民工返乡创业
面临贷款难、用地难等问题。
新京报:我刚才说的是留在城里的失业者。对于那些返乡的农民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崔传义:可以回家创业,农村的空间还是很广阔的。
新京报:广阔空间有基础吗?
崔传义:是的,2007年底,国研中心农村部受国务院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成立课题组,在100个劳务输出县进行了调查。当时经济危机爆发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要多得多。2003年以后,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是90年代的3.1倍。
新京报:他们创业会有哪些困难?
崔传义: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创业环境差。在我们的调查中,59.6%的人认为审批企业或立项难。40%以上认为政府部门乱收费,企业负担重。
第二个问题是贷款难。近八成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贷款渠道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贷款利息高。此外,申请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实际超过12%。
第三个问题是用地难。
第四个问题是创业的科技含量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农民工自身也应该能够看到并主动回避。
需要政府引导
有些地方对农民创业不是很支持。
新京报:政府引导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在哪里?
崔传义:农村和小城镇的内需其实是存在的,政府的意识形态需要改变。
很多地方不是很支持农民创业,主要是认为农民创业解决了农民自身问题,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这是错误的。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失业再就业,都是成绩。他们有生活来源,就是减轻政府负担。农民手里有钱不就扩大消费了吗?难道不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吗?
农民创业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就业型,一种是成长型和盈利型,第三种是先进型企业。总的来说,主要是前两种,对创业不能有太高的期望。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新京报:除了创业还有别的路吗?
崔传义:政府也可以引导发展现代农业,这与返乡创业不谋而合。此外,可以鼓励当地的非农企业使用这些归国人员。
以前是内地年轻人经常去大城市,本地企业很难招到工人。现在有些人回去了,熟悉了,对这些企业来说也是机会。
看看农民工的失业情况
不要太悲观,也不要掉以轻心。
新京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分解2000万农民工,每个县就有10000多人,每个乡镇就有几百人。没必要这么紧张。这样对吗?
崔传义:我不能这么认为。账是这么算的,但并不是所有失业的农民工都回村,有的留在城里找工作。有些年轻人可能会回去,但是他们没有务农的经验。另外,农村土地少,他们也不太可能在家种地。很多人会去县城和集镇找工作。如果他们的就业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解决,一旦积累聚集起来,就不能忽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农民工就业一直是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甚至曲折,有适应的经验和智慧,有在家乡承包土地作为底线。他们的就业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基层干部和群众有很大的创造力。他们应该有信心解决困难。
对于这次经济危机对农民工的影响,我们既不能过于悲观,也不能掉以轻心。
新京报:目前来看,这场危机对就业的影响结束了吗?
崔传义:对就业的影响不是到目前为止,而是在加深。2008年部分企业的订单是去年上半年确认的,所以维持到了去年。然而,2009年上半年的订单并没有完成,这类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汉寿县茶亭村返乡农民工调查报告
摘要: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金融海啸,再发展成实体产业严重受损的经济危机,几乎席卷全球。在中国,受其影响,自然是几百万投资者,还有中小企业,衣食无忧。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完全不一样。他们离开土地后,靠打工、养儿育女、赡养老人为生。一旦失去不稳定的工作,后果可想而知。据悉,自2008年底以来,农民工返乡潮一直在持续。农民工开始返乡了!尽管有关部门努力保持低调,声称并未成为“潮”,但返乡人流的安静仍然显示出农民工返乡的事实,而且数量在增加,队伍在扩大。寒假期间,笔者在家乡常德市汉寿县茶亭村发现,对于很多返乡农民工来说,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他们很多人多年的生活方式,打工收入是很多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反映,经济危机来了,最近出去打工的机会少了,收入下降了。他们在工作和回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对此,笔者走访了几家返乡农民工家庭,总结了经济危机前返乡农民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民工就业困难对策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年底的经济危机给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工带来了苦难。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开始踏上返乡之旅。尽管党和政府采取并实施了一系列缓解农民工再就业和返乡困难的措施和政策,但农民工返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工数量多、经济危机波及面广、一些偏远基层地区政策措施缺失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我利用寒假的业余时间,对茶亭村的返乡农民工进行了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村委会、村党支部等机构,详细了解了我们村返乡农民工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这次调查,我对本村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我村返乡农民工的现状
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企业倒闭或停产,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8日+2月,湖南已有80多万农民工返乡,预计2009年返乡农民工将达到280万人。在汉寿县,近两个月约有1.7万人返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0%。预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会有更多的人返回家园。其中,我们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率达到了90%。以茶亭村六组为例。茶亭村一组34户,外出务工22户,年底返乡19户,比往年增长近40%。所有返乡农民工都在规划自己的生计。目前我们村返乡农民工主要有三个方案。
1.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准备暂时回家,待经济复苏后再出去工作。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或许是因为年关将至,感觉可以早点回家过年了。看来农民工对这种失业并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但是,那一年过去了,春节后的返乡大军一定会回来,掀起新一轮的返城潮。
我们村有一大批年轻的农民工表示,由于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很难适应农村的生产生活。他们觉得“在家很无聊”。此外,他们不了解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可耕地。即使面对强劲的经济,他们仍然选择面对挑战。虽然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似乎已经“山穷水尽”,但还是有“另一个村子”的可能。他也有信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冷静找准个人定位,相信总会有“出路”,总会找到另一个村子。
2.一些大龄农民工准备安心在家工作,不打算再外出。
根据各种就业新闻渠道,包括电视、报纸,返乡农民工都知道,目前在沿海地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厂都还在勒紧裤腰带,就业机会自然在减少,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学生的挤压,庞大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机会将更加艰难。所以,在竞争激烈的队伍中,我们村的大部分老年农民工都知道自己失去了竞争优势,只能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选择“放手”,安心在家工作,不打算再出去。另外,我们村年纪大的农民工有农业生产经验,和年轻的农民工相比,能很快适应农村生活,重新融入自己的土地。
3.在国外工作时间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能的,准备回国创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农民工开始向城市移民。当年开始“下海”“闯荡江湖”的农民工,很多都成了“资深”农民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于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明智地选择了“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带着自己多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创业。我们村六组返乡农民工李XX利用自己多年在外打工时掌握的农机修理技术,在当地办起了个体农机修理店,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就业门路,也方便了同为农民的邻居。
二,我村返乡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返乡后引发土地流转纠纷。
传统的水稻种植一直是我们村的主要生产活动。由于水稻种植的特点,需要大规模生产作为商业模式。但由于我们村人口多,土地少,一些农民工为了谋生,选择外出就业。而他们手中的少量土地,随着他们的外出,形成了土地的短期流转。现在,随着农民工的回归,为了生计,他们只能再次依靠土地。因为他们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纠纷爆发,随着返乡农民工增多,矛盾变大。随着种植季节的临近和农民工过年返乡种植,我们村的土地流转纠纷可能会升温,甚至会大打出手。
2.我们村返乡农民工收入减少了。
我们村返乡的农民工都回到了农村,只能靠农业生产维持基本生计。我们村的农业生产水平一直不高,农业生产技术低下,年老的返乡农民工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农业种植。农业生产效率低,比返乡农民工少很多,收入明显减少。
另外,很多返乡农民工不习惯或者根本不会干农活,但是短期的农业培训根本改变不了现状。而且由于堵车,即使是见过世面的返乡农民工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梦想也只是一个幻想,大型农业生产机械也因为堵车而难以运输到自己的土地上。如今,水原三桥的建成通车加剧了我们村的交通拥堵。
3.农民工返乡,加剧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和持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成为定局。目前,我市有近90万农民工,其中大部分因为经济危机已经返乡。农民工返乡形成大规模失业“返乡潮”,我市整体就业形势发生明显变化。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失业,意味着我市出现了大量的“闲散农民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关对我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的首次。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剧,该数据还将继续增加,农民工回流将进一步加剧我市的就业形势。
4.大量农民工的返乡,加剧了我们村的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失序,影响社会稳定。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民工失业和返乡对社会稳定的压力明显加大。农民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稳定。我们村很多打工者回家后对家乡环境感到不适应。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了。除了房子好一点,其他都差不多。十几年来,他们觉得自己的家乡只能用“脏、乱、穷”来形容。以前住在外面的城市,回来后觉得什么都不方便,什么都不顺心。邻里之间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和打架,结果两败俱伤。特别是一些返乡的失业农民工,年龄较大,劳动能力较差,缺乏社会保障,心态不平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另外,村里人听说过去的闲人回来了,天一黑家家都关了门。
5、物价上涨,生产力严重过剩,返乡农民工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去年以来,中国的物价大幅上涨,影响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各行各业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农民。才开始一年,他们就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成本。但是,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在土地上投入大量成本后,他们唯一能期待的就是下一轮的收获。在收获的季节,维持生计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更是奢望。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他们只能减少成本投入,这无疑首先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他们同样饱受劳动力过剩之苦。在调查中,我问一个才四十出头的返乡农民工:“你为什么不回家种田?”他们说土地的成本太高了,一家人靠种地吃饭太难了。以前在农村,大家都可以养猪,现在养猪成本不划算。一头猪:1,买一头猪150-300元;2.喂3000斤玉米,约1500元;3、猪饲料约1000元。就算你有幸喂了一头毛重400斤的猪,现在的市场价,不过5块钱,也只值两千块钱。“不算劳动力就是亏!”
所以,在物价上涨,农村生产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农民工返乡意味着什么,还不好说。尽管我们可能会自私地预测今年春运高峰问题将提前解决,但农民工的回归将问题带回农村,而没有真正消化它——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解决我村农民工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和农民工的继续,勇敢面对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从保护返乡农民工利益的角度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返乡工程”,引导在外工作或经商的人员返乡创业,助推家乡经济建设。
目前,我们村虽然有部分农民工返乡,但仍有大量农民工在外打拼,生活艰辛。为了保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应该以扩大国家投资拉动消费和内需为契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为了促进经济,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例如,国家增加了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投资于基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事业,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而要想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就需要仔细判断形势,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争取投资,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效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能改善我们村的交通条件,打通或硬化村道,修建小型沼气池,改变我们村出行难、卫生差的旧面貌,还能有效改善返乡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更能有效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2、改善当地创业和就业环境,促进农民工返乡再就业。
国家出台的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要灵活运用,充分发挥作用。大力营造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政策要倾斜,税费要优惠或减免,环境要宽松。积极给农民工出主意、想办法、想办法、办实事。让农民工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打开方便之门。
返乡的农民工中,不乏熟练技工和熟悉管理的能人。他们在兼职中学会了技能,获得了第一桶金。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倡导和支持这些有才能的人回乡创业,利用他们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创业,设立经营实体,无论大小,一体化支持。此外,在政策倾斜、优惠或减免税费、想办法融资、想办法找产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特别是有能力、有技术口碑的人创业,银行要给予资金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返乡农民工创业可以解决更多农民工就业问题,从而有效解决经济危机中的“危机”二字,为发展创造“机遇”,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3.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
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应积极争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经费,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