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冯小刚对汤山地震的影评是议论文的形式。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些历史事件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的。一个电影人通常需要多年的沉淀和周密的准备,才能自信地触摸到这些名人的伤疤。否则他不仅是对买票的观众不负责任,也是对没买票没看的观众不负责任。“南京大屠杀”就是典型的例子,“唐山大地震”也是。虽然冯小刚为这个镜头选择了一个非常讨喜和真实的角度,影片的技术环节也有保证,但在浓浓的感情和四处飞舞的泪水的表象下,影片在传播之后还是表现出了略微欠缺的积淀和能力。也许在商业压力太变态的大陆电影圈,我们的电影人永远会显得“力不从心”。

不可否认,唐山大地震确实做到了感情真挚,细节细腻,场面震撼,催人泪下,但这一切对于唐山大地震来说只是一个首要指标。说的更直白一点,以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水平,这些方面都是有技术、有经验、有资金可以保证的。只要不做恶搞颠覆,“地震”元素所涉及的情感一定是真诚的;全民贡献的旧柴米油盐和重金可以用来搭建场景,细节可以轻松完成(毕竟不是古装片,也不是科幻片);3000多万聘请的国外特效团队,应付短短3分钟的特效镜头绰绰有余(何况人家还讲特效);IMAX改造后的地震场景也足够震撼;一个假想的故事(根据小说改编),三五个演技过硬的明星坐镇,通过戏剧性的“分离”和“相遇”以及明星们的情绪化表演,不哭也不难。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太多的“人造”痕迹,所以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情感层面更接近电视剧的水平。

冯小刚的作品,切入点选得很好。他的作品总能在故事发生的点上与众不同,从而牢牢拴住观众。他喜剧作品中的每个故事都很精彩,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未知框架。比如“甜梦一日游”的想法,为死者举行超级葬礼,都是从故事的起点抓起。正是这种强烈的关注感促使冯小刚选择了张玲的小说《余震》。其实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的概率极低。双胞胎,一块水泥板砸中他们,救了一个,另一个死了,另一个死而复生。那个环节不是超低概率?而这种情况也会给几个牵涉其中的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包括普遍的集体痛苦和个人宿命论。可以说电影在戏剧性的开头是非常好的。32年后,冯小刚找到了重新审视“唐山大地震”的最佳切入点。

但是,切入之后,后续的情况似乎就没那么好控制了。与葛优的长期合作使冯小刚成为最熟悉的将故事聚焦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的方式。这个英雄身上会有很多标新立异的特质。就连张涵予在《集结号》中饰演的顾,也是一个非常不合作的死忠。冯小刚擅长用不寻常的角色将平凡的事物推向不寻常。如果葛优这个角色不是一直那么固执,那么我们的日常经历如《甜蜜的梦,一日游》《泰勒的葬礼》《婚姻之旅》就不会表现出不寻常甚至疯狂的效果。但是,冯小刚的作品一旦被设定为“不寻常”的人物,性格往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多也就两个“真情实感”或者“良心”。

唐山大地震和他以前的作品大不一样。余震是典型的故事驱动型角色。通过一系列“不寻常”的遭遇,在人物心理上形成层层阴影,再通过人物不寻常的言行和性格,揭示这些阴影所带来的痛苦。如果能更进一步,我们还会通过另一个“不寻常”的事件(片中用到了汶川地震)来化解角色的心理阴影,从而弥补过去岁月的伤痛。在一个伤口和一个愈合之间,可以宣扬人性善恶和人类爱情的主题。无论是小说的原作者还是冯小刚,他的作品都希望遵循这条道路。可惜两个人走路都有点矫情,一个走得太差。在电影版中,主角从姐姐发展为以母亲原著倪为主,姐姐和哥哥方大为辅的三线交叉叙事。冯小刚并不擅长这种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这使得这部电影厌倦了解释许多人物的经历和最新情况。每个角色的经历都处理得很顺利,但是经历留下的阴影却很难看到。这些地震后民众的痛苦是直截了当的,但这种痛苦的一步步形成过程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看到杂志之前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忍不住哭了,在地铁上看的“吓到别人了”。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只在徐帆在片尾跪下的时候哭了。原因很简单,这个撕点就是剧情点。这里的眼泪是我真实感受的体现。之前山寨喜剧流行的时候,很多粉丝都用“挠人发笑”来形容。虽然这部片子并没有让人觉得“扭到流泪”,但是他们在技术之外呈现的东西确实差强人意。个人认为《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技术上(工业技术和创作技术都有)确实对中国电影有所总结和提升(比如IMAX效果追平了好莱坞大片),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制作体系不成熟的客观制约,这部电影在电影艺术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或许目前大部分观众对《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可能只有感性的要求,但我们还是期待更理性的欣赏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