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高中生佛教青年为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议论文已经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热门考点,作文占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很多学生和老师也对作文的写作和辅导进行了不懈的关注。但是老师在不断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要想写好议论文,首先要明确并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并及时改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问题1:我对中心论点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

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必须有一个议论文中心论点,既要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又要符合科学规律。一般教育者认为论点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点起着纽带的作用,建立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论证使论点更有说服力,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学者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即议论文确实表现出了思辨性和议论文的特点,但再大的道理也是由一些小道理组成的,在这些小道理的支撑下才能成立,而论证这些小道理能更有效地保证整个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构建扎实的议论文写作基本功。

解决方案策略:

首先,以整篇文章的论点为中心,找到合理的分论点,形成论证的框架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文章的论点可以有真实的内容,从而避免了文章无中心的松散局面,自然形成了以一些小论点为支撑的强大的群论。

比如在“读万卷书”的题目上,如果仅仅利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引用一系列名言,简单地完成论证过程,这样的论证方法是不够有说服力的。要想让论证具有攻击性,就需要从这个大题目中挖掘出小道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用小道理来证明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有自己的黄金屋,书是人类的财富之门。也说明了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进步发展,必须要有有知识的人来支撑。知识从哪里来?它来自成千上万本书。这样小道理的论证自然会让大道理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深化和发展论题。要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攻击性,就要开拓性地、创造性地深化论点,打破对题目僵化、机械的论证方式,通过拓展实现论点的生动活泼,达到层层深化、引玉入微、不断升华的效果。

总之,要打破对议论文论点的肤浅理解,就要不断地对题目进行分解、深化和探索,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用生动积极的方式进行论证,克制议论文论点中表面的无知和苍白,加强学生对简单论点的论证和深化,这远高于片面提炼中心论点的效果。

问题2:论据薄弱。

有的同学能找到清晰的论点,脑子里也包含了大量的论点材料。头疼的是没有合适的论证方法,可惜的是他们无法在形式上完美的表达内容。

解决方案策略:

一般来说,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他们的论点。列举例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例题要保证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论证“创作要善于观察生活”这个题目时,列为:莎士比亚,伟大的作家,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整理材料,创造不朽的作品。著名科学家牛顿偶然看到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想了想为什么没有掉到天上,做了大量实验后,得出了万有引力的科学真理。

这里莎士比亚的例子符合题目要求,牛顿的例子不符合题目要求,文章无关。

其次,例句要简明扼要,切中要害,还要丰富宽泛,由浅入深,多用排比。针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简单的话题,我们可以这样论证:

任何链条都是由失败的圆环焊接而成,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失败的经历:爱迪生一生有成千上万项发明,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清代,蒲松龄在失败后努力撰写《聊斋志异》...

此外,还应注意引用典型的、有说服力的事例,慎用民俗街上的琐事,虚化熟悉的事物,偏颇地运用事实,让读者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想要论证的话题,从而达到创作的目的。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掌握丰富的文学和文字材料。这些材料从何而来,当然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和主动观察。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从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素材,为自己的文章举例,这样才能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把生活中的普通案例变成真正的真理,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真理,从而提高人们的感悟力。

学生也要加强名人传记的阅读,因为可以从名人身上挖掘更深层次的启发和道理,把自己说过的话、走过的路、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会使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文章的标题更醒目,让读者在阅读文章中受到启发,在名人事迹的推动下不断激励自己进步。杰出人物的光辉事迹需要我们以议论文的形式传播。

总结:写议论文对高中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为学生写高考议论文指明方向,提供好的建议。学生只有思路清晰,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参考

[1]邹晓华。从高考作文看联想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意义[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