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杨荫杭?

杨荫杭

杨荫杭(1878 —1945),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和法学家。民国时期,女教育家杨荫榆是他的妹妹,钱钟书的妻子江洋是他的女儿。

中文名:杨荫杭。

别名:虎头、布塘、老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清光绪四年(1878)

死亡日期:1945

职业:翻译,作家

研究生院:早稻田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代表作:《译书汇编》、《老浦遗风集》。

女儿:江洋

妹妹:杨荫榆。

个人简历

杨荫杭出生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育。

1895就读于天津中西学校。

1897考入南洋公学。

1899被学校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

1902毕业于东京学院(现早稻田大学)。

1905加入中甲联赛。

1907年7月获得早稻田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后来我去了美国留学。

1910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10在北京某法学院任教。

1911辛亥革命后,被张謇推荐为江苏省高院院长。

任命1916为史静高级检察长。杨荫杭主张司法独立。2007年5月,1965438+2007,在调查津浦铁路局租车买车诈骗案时,传唤了总值班员许世英,引起轰动。

1919辞职回无锡老家。

1920迁居上海,任《申报》副总编辑兼总编辑。

65438-0923,移居苏州,执业律师,自由评论家。

1937迁居上海法租界,任教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上海私立大同大学。

1945在苏州中风去世。

个人生活

杨荫杭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贫穷的书香门第。他有六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姐姐结婚后不久就死于肺病。大哥在武备学堂读书,在一次试枪事故中牺牲。杨最小的弟弟,回到美国后也死于肺病。二姐杨茵_和三姐杨荫榆比杨荫杭小,结婚后就和父母断绝了关系。

人物体验

杨荫杭年轻时考入北洋大学(天津中西学堂,现天津大学)。当时北洋大学被洋人控制,部分学生因对伙食不满而发起学生运动。外国人炒了一个捣蛋鬼。杨荫杭没有参加,但他看到很多同学被外人的嚣张气焰吓住了,沉默着,愤怒地说:“还有我呢!”他也被解雇了。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交大前身),次年因成绩优异获得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资格,在那里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01年,杨荫杭利用暑假在无锡探亲的机会,鼓励一批进步青年在无锡组织励志社团,参加者有40多人。秋当选为会长,秦和余忠为副会长。他们以传授新知识为名,在阏氏学校宣传反清革命。

1902年,杨荫杭从一所日本学校毕业。回国后,她在上海《时事新报》任编辑,在上海师范大学、成中学、五本女校任教,并经常在《大陆月刊》等报纸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他还和在日本留学的同学蔡一起到无锡组织了一次理化研讨会,并聘请了另一位日本老师讲授自然科学。他邀请他的两个姐姐杨荫榆等人参加研讨会,这是对当时封建伦理道德的挑战。再加上他不祭祖,不敬鬼神,被封建士绅视为大逆不道。杨荫杭在家乡无锡的两次活动,埋下了一批反清革命的火种。后来,励志社和理化研究会的一些成员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中无锡的光复活动。

杨荫杭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清廷的注意,他准备被捕入狱。他不得不在1906再次出国,去美国法学院学习法律。此时,他对西方的民主法治有了系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幻想。幻想用西方的民主和法治来改善腐朽的专制制度,拯救贫穷落后的中国。他在法学院的时候,学习很努力。毕业时,他的硕士论文《日本商法》得到了导师的赏识,被收录进了这所大学的法学系列。

杨荫杭带着依法治国的幻想,在辛亥革命前夕回到祖国,被晚清状元张謇推荐到北京一所法政学堂任教。不久之后,他辞职回到了南方。他曾在上海中国新闻中心担任编辑和律师,并发起成立了上海律师协会。

辛亥革命成功后,杨荫杭经张謇推荐,出任江苏省高级法院院长兼司法预备部主任。在任期间,他秉公执法。当时有一个势力很大的军阀到了上海,一些官员和士绅联名在报纸上发表欢迎辞。他们事先没有征得杨荫杭的同意就把他的名字写了进去。他看到报纸后非常生气,立即在报纸上发表声明。他不欢迎军阀。当时有人嘲笑他对时事的无知。他说,“名字和装置不能是假人。”

杨荫杭出任江苏省高等司法厅厅长后不久,北洋政府决定“本省人不能在本省任职”,于是他被调往浙江省,仍担任高等司法厅厅长。到了浙江后,他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当时浙江有个恶霸,自以为跟巡抚有裙带关系,在村里杀人,甚至犯罪。被害人家属上诉,当地法院审理后上报省厅。杨荫杭举起笔,判了这个恶霸死刑。浙江巡抚曲英光从中斡旋,请求杨减刑。杨答:“杀人不可赦。”曲迎光以势压人,杨则声称司法独立,不予理会。屈英光向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诉苦。幸运的是,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张仪和杨荫杭是老朋友。由此,袁世凯亲自批“这是个好人”,并于1915将杨荫杭调回北京。不久,袁世凯倒台,上台,被任命为首都检察总长。此时,他已经看透了当时军阀政府的暴政、腐败和暴力,认识到所谓的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但他依然正气凛然。后来,人们发现总指挥许世英受贿了。派人核实后,下令拘留徐。北京一时沸沸扬扬,政府要员出面为杨求情,要求特准保释。杨认为,任何人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以医生的身份受到惩罚。北洋政府出面干预,但他依然立场坚定,从不让步。结果被北洋政府暂缓审查。杨隐强忍怒火离开北京南下,回到家乡无锡,因焦虑和愤怒而病重。病愈后,他被任命为上海《申报》报的副总编辑,重操律师旧业。他曾愤怒地说,当今世界只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医生,一种是律师。当律师时,他致力于申诉和委屈。面对那些罪犯,无论他们的地位、权力、报酬有多高,都不会被接受。1929年中期,某银行金库被盗巨款。很明显,银行经理是监守自盗,但他诬告两名负责金库的雇员。杨荫杭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并自告奋勇在法庭上为这两名员工辩护。外国领事高英走私鸦片,案件曝光。他想请杨荫杭为他辩护,并派他的秘书陈某一再提出要求,并答应给他一大笔钱。杨坚决不服。

旧政府的司法部门和所有政府官员一样,腐败堕落。有一个法官,在开庭的时候,总是带着满满一茶壶的酒,一边喝酒,一边审理案件。杨对很生气。他和另一位颇有正义感的律师陆迪成联名上书总检察长,要求撤换这位醉酒糊涂的法官。后来上海地方法院调了一个院长。据悉,此人曾因伪造支票在美国被判入狱。所以杨荫杭更看透了旧政府的腐朽;所谓的法律,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捆绑人民的一根绳子。他依法治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因此,在处理律师事务的业余时间,他继续为报刊撰写一些文章,但致力于研究音韵学和古钱币,以及印度、缅甸等邻国的文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荫杭不再做律师,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诗经》。他痛恨日本侵略者和认贼为父的汉奸。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向日寇投降的朋友,轻蔑地走开了。这个叛徒后来告诉人们,杨荫杭很傲慢。

沦陷时期,杨荫杭除了教书,还致力于音韵学研究。他认为《诗经》是一部节奏优美的古音谱。于是他把音韵学逐字加到《诗经》里。接着,他给屈原的《离骚》加了韵,后来又把两个音韵注释合二为一,写成了《诗骚体韵》一书。可惜这本被称为“绝学”的书,在他生前没有出版,甚至在他死后手稿也丢失了。

1945抗战胜利前夕,杨荫杭因脑溢血去世,享年67岁。

主要工作

翻译作品

他翻译了卢梭的《论公民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一切法律的本质》、穆勒的《论自由、代议制政府》等资产阶级启蒙著作,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编辑出版了《波兰衰亡史》,出版了《明治史》、《日本改革活动史》、《近代俄国政治史》、《代议制政府》等。对激励中国青年反对封建专制,警醒人们警惕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作品被编为《老浦遗风集》。

创办杂志

他在日本时,受到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影响。1900年春,他与一群留日学生成立励志会,从事反清活动。同年,励志协会成员杨廷栋和雷芬创办了月刊《译著汇编》。这是最早由留学生创办的杂志,大量销往上海、苏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