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玉简介

钱宝玉是数学史家和教育家。中国古代数学史和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率先为大学师生和中学教师开设数学史课程。

6岁时(1898),钱宝玉开始在私塾读书。1903转嘉兴修水县学校。他学过《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也学过算术、地理、历史、英语等新课程。到1906,所学课程相当于老中学毕业学历。1907年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苏州江苏铁路学校土木工程系。他参加月考,拿了很多奖。1908暑期浙江省首次招收20名欧美留学人员。报考后,钱宝妍因为数学成绩突出被录取,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当年9月与翁文浩同船从上海起航赴欧洲,于1911年6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二年级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然后就读于曼彻斯特理工学院建筑系。

辛亥革命后,钱葆棣于1912年2月回国。先在杭州浙江省民政厅当工科老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1922改名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附属中学当数学老师。同年8月,调入苏州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后改组为苏州工业学院)任教土木工程,代理土木工程系主任,一年后辞去系主任职务。大概1916,学校加了数学课,他也教初等代数。从那以后,我对数学教学越来越感兴趣。到1920,学校20个小时的课程完全是教数学,我也是学校附属高中的教务主任,也教高中数学。1925年8月,经蒋力夫介绍,北上天津,任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数学史等课程。当时南开大学数学系善于脚踏实地,培养了陈省身、江泽涵、吴达仁、沈佑成等许多著名数学家。1927年9月,钱宝玉、竺可桢、汤用彤到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厌倦了中央大学的派系斗争,蒋力夫介绍,1928年8月,调任浙江大学杭州文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后来,他被提升为教授。在此期间,他从1928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系主任,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任职仅一年就辞职了。抗战时期,钱宝聪一家于1937年冬随浙大西迁,辗转浙江建德、吉安、太和、宜山、贵州遵义、青岩、湄潭、永兴等地,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他们分别担任浙江大学永兴分校一年级主任和湖南蓝田师范学院数学系代理主任。抗战胜利后,浙大师生员工陆续回到杭州,钱宝坻也于1946年夏天回到杭州,仍在浙大教数学。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钱宝玉曾参加过中国艺术研究院(周长寿介绍,1921)、中国科学社(茅以升介绍,1923)、中国天文社(何路介绍,1927)、中国数学社(中国数学社创始人)。1956年调任北京,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一级研究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第二历史研究所),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科学史文集》主编。“文革”期间,他被批判迫害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1969年底被“疏散”到苏州的长子家中。1971床上弹簧行程。1974 1.5在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去世,享年82岁。

钱宝玉研究中国数学史和中国天文学数十年,著有《古代算术考证》、《中国算术史》(上册)、《中国数学史》、《算术十书》(校对)、《中国数学史》(主编)、《宋元数学史论文集》(主编)、《算术史》(主编)1982,为纪念钱葆聪诞辰90周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选定除了读书,钱宝玉还特别爱诵经,存了100多部手稿。他自己写了《骈枝集》,后来以《钱宝玉诗集》为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