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强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各省前列。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72.1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02%;人均GDP 3038美元;财政总收入3200多亿元;进出口额2279亿美元(超过上海),其中出口6543.8多亿美元+0800亿,位居全国第二(广东第一)。近年来年均利用外资约654.38+020-654.38+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城市化率为50.5%。江苏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带动,而且有六条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把工业园区与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步统一规划建设。江苏按照生产中心、生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在区位和生产要素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城镇。大项目集中在开发区,小项目就会进入城镇的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而建立生活中心、文化中心,逐步形成城镇规模。
二是围绕工业园区和各类开发区,组建高素质的招商团队,吸引外资,着力突破新型工业化。江苏认为,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招商引资是实现产业突破的必由之路。所以全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招商队伍,从省里到乡镇都有招商局或招商办。针对拟引进的产业,在哪里招,招商局收集信息,拟定招商方案,实行专场招商、驻场招商、商务招商、委托招商、全国招商,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招商工作的开展和项目的引进。
三是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大量外资进入,给江苏乡镇企业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江苏乡镇企业原有的管理机制和技术相对落后,产品档次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江苏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江苏通过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和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的产业创新两种模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量引进外资与乡镇企业合资、合作、兼并或独资,对乡镇企业进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将其做大做强为支柱产业。江苏产业结构大调整,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逐步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