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儿童合作能力培养
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有合作精神,让孩子有合作的欲望和意识,让孩子知道如何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让孩子知道如何使集体秩序不被打乱,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贯彻“合作”精神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表现出武断、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的合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严重的情况会影响幼儿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贯彻“合作”精神。
(1)在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合作,如:* *共同完成一幅画,* *用积木完成一个造型,跳橡皮筋,玩玩偶之家;或者采取两人合作或者几个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给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我们班的小朋友经常玩“二人三足”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和同伴讨论如何“走”才不会摔倒,如何顺利到达终点...这样,孩子在活动中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玩了,而是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项任务。
(2)贯穿孩子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合作,如* * *搬椅子、叠被子、清洗玩具等。总之,不要放弃一切合作机会。作为老师,不要错过孩子合作的每一个机会,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合作。
第二,引导孩子主动独立地“合作”,也就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来自内心的兴趣。良好的兴趣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完成任务。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会扼杀孩子寻求真理的欲望。”要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首先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和别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孩子尝试和别人合作的欲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身边的例子来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如故事《金色的房子》和讲故事的《我们一起玩吧》,让孩子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会感到快乐。因此,儿童喜欢与他们的同龄人合作,并保持与同龄人合作的持续兴趣。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发现孩子会主动配合同伴,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第三,“身教胜于言教”,要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身教胜于言传”,老师们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因为老师在孩子心中威望很高,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老师、护士能不能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比如,一个老师组织孩子进行作业活动时,另一个老师积极帮忙摆放、分发材料;护士搞卫生的时候,老师帮忙擦玻璃,搬东西等。,无形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榜样。另外,同龄人也是观察和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对有合作行为的孩子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能力强的孩子和合作能力弱的孩子一起玩。
第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孩子掌握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切不可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甚至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才能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平等对待他人,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平等合作能力。比如,当孩子在幼儿园玩“动物游戏”,都想成为“森林之王”,不想成为其他没有“权利”的小动物时,老师就依次要求孩子成为“森林之王”,同时强调其他小动物的重要性,比如
(1)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学会尊重和赞美他人。在合作中,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的语言,因为这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也是合作的技巧,是良好合作的必要条件。同时,文明礼貌的行为也会让合作者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到舒服,提高合作的效果和质量。赞美他人也是一种礼貌行为,这不仅表明了自己对他人的尊重,也表明了自己对他人的认可。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学会尊重和赞美他人,这也有利于孩子在与他人合作时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