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创林是谁?

方创林

方创林,男,甘肃庆阳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重点人才),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带头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0年5月获第二届国家创新一等奖。

中文名:方创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庆阳

出生日期:1966年9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

代表作:《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效应》。

头衔:中国科学院杰出研究员、教授。

人物体验与社会服务

方创林,男(1966.9-),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重点人才),博士生导师,入选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2015。2017年5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5月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6月,离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城市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美丽中国建设第三方评估总体技术组组长。

他也是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的成员,RSAChinaDivision的执行主任,未来地球项目(FE)中国委员会的成员,RegionalSustainability的副主编,城市和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的执行主任和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城市群与都市圈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居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A类岗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首批专家,《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常务副主编,《中国城市地理丛书》副主编。

研究方向和学术贡献

方创林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城市群发展和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的教学与研究,重点研究城市(群)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和空间分异规律,创立城市人地耦合圈理论和耦合器控制方法,提出城市群基本规律和空间组织模式,揭示城市群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

方创林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与城市发展、城市群建设、城市人地关系耦合机制、城市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项目、环保部“十二五”规划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项目约65438项。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报告》、《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城市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等25部学术著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其中SCI/SSCI论文110多篇,EI论文50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城市群、城市化与城市产业发展布局决策支持系统》等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5项。。

获奖记录

先后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1三等奖,省部级优秀论文奖多项。包括国际地理学联合会杰出青年科技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杰出成就奖最高奖(图书馆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科研优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推广奖一等奖、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一等奖、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及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与创新成果一等奖、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青年地理科学技术奖、中国城市规划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科学院pollyanna chu优秀教师奖、钱学森城市科学金奖等。

2020年5月获第二届国家创新一等奖。

代表性学术著作

1,方创林,毛,叶大年等。,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6。

2.方创林主编,《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20年。

3、方创林、于丹林,《中国的超凝聚》,科学出版社,广东;王,邵建。中国城市景观的变化与差异:时空格局与驱动力。环境科学联合会,Siao贾、;李,渊源.groundwaterlevelasisingregionalkendalltestfortrendwithspatialautocrelation。地下水,2019,57(2):320-328。

33、方创林。地理科学杂志,2019,29(10):1699-1712

34、方创林,王艳,方家文。acompressionassessmentofurbanvulnerability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地理科学学报. 2016,26(2):153-170。

35、方创林,王振波*,光绪,PM2 . 5的时空特征与决定因素:产能水平透视分析.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 2016,26(11):1519-1532。

36、方创林、杨君彦、方加文、黄歇君、周易。optimizationtransmission theory和technicalpathwaysthatdescribemultimescaleubarnagglomegationspaces .中国地理科学,2018,28(4):543_554 .

37、方创林,关锡良,投入产出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的应用,城市研究(SSCI),2013,50(13)2766-2790

38、方春林,谢,水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学报,2010,74:140-148

39、王振波,庄林芳,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定量诊断与综合评价,可持续性,2015,7:3859-3884

40、望京方创林。互动胁迫效应在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中国地理科学,2013,23(2):1-16。

41、方创林、马海涛、王振波、李光东。中国可持续发展:全面评估和未来重构。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14,24(6):1095-1114。

方创林,,城市化对流域资源约束的管理启示:河西走廊的案例研究。,水资源管理。,2007,21:1613-1633。

方创林,谢宜春,高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国的实践与改革。,EnvironmentandPlanningB。(SSCI),2008年,35:100-112 .

44、刘晓莉方创林。中国城市集群资源环境承载度综合测量。中国地理科学,2010,20(3):123_129

45、方创林,刘晓莉,区域城市化水平动态差异分析,地理科学学报,2009,19:643-656

46、方创林,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生态环境保障分析,地理科学学报,2009,19:95-106

47、方创林、宋继涛、宋敦江。中国空间结构聚集的稳定性,中国地理科学,2007,17(3):193_202

48、方创林,吴风林,李茂勋,汶川地震后山区人口与居民点的可持续性评价,地理科学学报,2011.21(3):539-548

方创林,梁龙武,王振波。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攀升规律的定量模拟与验证。地球科学,2020,50 (1): 45-56。

50.方创林。泰伯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作用和建设构想,地理学报,2020,75 (2): 211-225。

马海涛王振波方创林51。中国城市群形成发展的理论认知与地理贡献,地理学报,2018,73 (4): 651-665。

52.方创林、、刘。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案,地理学报,2019,74 (4): 619-632。

53.方创林、崔学刚和梁龙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循环理论及耦合调控,地理学报,2019,74 (12): 2529-2546。

54.方创林,,,陈,,特大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耦合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地理学报,2016,71 (4): 531-550。

55.方创林,毛启智,倪鹏飞,中国城市群科学选择与分级发展的争论与探索,地理学报,2015,70(4):515-527。

56.方创林,王艳.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特征.地理学报,2015,70(2):234-247 .

57.方创林。中国城市群研究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58.方创林,关,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地理学报,2011,66(8)111-1022

59.方创林、齐玮峰、宋。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地理学报,2008,63(10):1011-1021。

60.方创林,宋,张玫瑰,李明.中国城市群系统的构成及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2005,60 (5): 827-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