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死亡?古今名人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是道德的最高峰。
孟子曰:“吾欲生,欲超过生者,故不欲得之。”它的意义不言而喻,预示着你将烈士而死,死而无憾。儒家认为人应该为“忠、孝、仁、义、智、信”八德而死,但这回避了死亡的话题。因为大多数人死于战争或疾病和衰老,他们的死亡并没有伴随着生与义的选择。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看来,人活在有高低贵贱的世界,就算死了也要分普通人。但是“当你死的时候,你知道一切都是空的。”人死不过是三尺黄土埋尸骨,千里孤坟永哀。封建等级意识有必要从生到死延续下去吗?死亡对死者来说是同样的结局:死亡抹去了记忆和生命。他生命的印记会被时间的长河冲刷掉;他的喜怒哀乐都会消散在空气中;也许他的行为对后代有影响。后人欣赏他的成就,读他的传记,记住他。他的传记不是几个字,就是上千字,但与一个人的沧桑相比,这太微不足道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个人的去世会对他们的生活和情绪产生影响,甚至会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根据传说,孔子的弟子鲁兹被追杀。临死前大喊:“君子死,必有后冠。”面对死亡,他应该潇洒。但细想起来,这与儒家所说的“忍饥挨饿是小事,忍辱负重是大事”何其相似?一方面,即使死亡也不能动摇人的尊严,这才是真正可敬的;另一方面,他们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礼仪”,渴望一种“君子”式的死亡,这是一种强烈的封建等级观念!
是的,对待死亡,顺其自然,你就解脱了。死亡和生命都是自然产物,甚至婴儿的出生都比死亡更痛苦。而且,与人类历史或者宇宙历史相比,人类的生命是极其渺小的。俗话说“蜗牛角上的奋斗算什么?”电光石火送了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