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读的学会名称是什么?
画
这个很好理解,专家教授。自然你得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阅读,这样你才能在脑子里干事情。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伪专家”通过摆书来填充现场。
第二名,证书/奖杯。
画
这不难理解,专家教授肯定有很多科研成果要评价。结果是如何体现的?论文、作品、课题获奖。如果证书/奖杯太多,挑几个最有分量的,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让别人“膜拜”。
第三,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照片。
画
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不理解。
一开始没看懂,不禁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多会议的照片?是因为会议是最重要的学术活动,还是因为照片里剩下的主要活动就是会议?
仔细想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面,会议是最容易聚集学术界同仁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用照片记录发布会是很自然的。如果遇到名师,部队要和他合影留念,也可以作为以后的谈资。
另一方面,很多专家教授也不年轻了。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八九十年代,摄影也是穷时代的奢侈品消费。当这么多“大家”的历史画面被记录下来,对于这些大会的“老照片”来说,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01学术会议承载了太多的非学术功能。
学术研讨会本来是学者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活动。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被赋予了更多学术范围之外的功能。
原因可以从学术研讨会参与者的动机中找到。
我们先来看看主办方召开会议的动机。
画
第一,对于大学来说,举办学术会议是一个成就点。因为有没有开过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开了多少次,开了多少次,在今天的评价体系中都会折算成“工作分”。次数越多,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分”就越多。
于是,举办学术会议成了学科建设的“刚需”。
其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是出于一些学术动机。比如我想通过开会的方式推出一个研究课题,引起广泛关注;比如试图取得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引领研究潮流;比如我想“秀肌肉”,通过会议让研究成果为世人所知。
第三,是突击花钱的手段。由于财务管理的限制,剩下年底必须上缴的资金,就以突击会的形式支出。
画
总之,召开学术会议,即使没有收获,也没有坏处,至少是一种成就。
基于以上三个动机,所有单位都成了组织会议的积极分子。
参与者的动机也值得探究。
画
当然,很多参与者想表达自己的新成果和观点,这是正常的学术表达需求。
而有些学者没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成果,也认为自己必须在场,这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需求。
当然,也有学者是出于“责任感”或“义务感”而参加会议的。他们通常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气,或在专业社团担任职务,或为了熟人的“面子”而参加会议。
其他参与者只是想见见老朋友,叙叙旧,游览当地风光,享受美食,等等。
在上述四类与会者中,只有第一类学者纯粹为了学术交流而与会。
对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来说,参与有着不同的意义。
他们大多抱着“朝圣”或“大开眼界”的心态参加会议,一睹知名大咖的风采,听听他们的见解;
有些人是抱着“熟面孔”的心态来的,就像有些导师对研究生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是这样的人”,在会上发言,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借此机会建立一些圈内的人脉关系;
许多研究生带着他们的导师来参加会议。顺便让他们感受一下会场的风景,这更像是参加一个教师的集体活动,他们并不关心会议本身的内容。
综上所述,现在的学术研讨会承载了太多的功能,学术研讨会本身已经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内容了。有的学术会议直接变成了读书、展示、表演、听课、围观...
学术会议的“分工”是明确的。
由于参加会议的人不一样,差别很大,所以他们也有不同的“分工”。
一、学术前辈,泰山北斗。
画
无论什么样的学术会议,基本上都邀请一些老先生代为宣读演讲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谈论绝对正确的“废话”。
演讲的内容无非就是:会议相当重要,意义重大,主办方组织得很好,保障很到位,学术论文质量有创新性和指导性,吸引了国内顶尖学者...
在自由活动中,这些老先生成了拍照的“道具”:
一位老人,久仰大名。我能和你照张相吗?
一个教授,我和你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我们是校友。我能和你照张相吗?
先生,我以前读过您XX的代表作,对我启发很大。我能和你照张相吗?
李小姐,我也姓李。我可以和你照张相吗?
……
二是学术界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签名送书,互相打招呼,推荐自己的学生,寻求合作项目,奉承自己和对方。
不管什么会议,他们的行李永远是最多的,因为有书要送,送书的对象主要是出版社或者杂志的主编。
李主编,这是我最近的一本书,麻烦您审阅一下。有些和你的杂志重叠了。
张教授,我没有时间做这个项目。我还没有完成我的项目。要不你去申请,我去打工,我找几个研究生我们以后再研究资金。
刘主任,这小子不错,打算去你那读博士。你要好好引导他,一切交给你。
最近有点忙,教育部的项目在催我完成。另外省教育厅一直找我要项目,我也脱不开身。真的很忙。对了,王教授,你发表在XX上的大作我看了n遍,让我的博士硕士当范本研究。观点、材料、方法都堪称典范。太神奇了!
……
第三,学术新秀和年轻一代。
一种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就是开阔眼界,多见些人,多认识几个好朋友,然后由课题组公费偷偷出去旅游玩几天。
另一种是抱着“婚介所”的态度来的,抢着和老先生合影,要他签名;忙完了给骨干提包、提行李、倒水、切水果、打伞、自助餐。
之所以要这么努力,是为了给最后一句话做铺垫:
“X教授,不客气。我的名字是王二利。你觉得方便吗?给我打个电话或者加个微信,以后我多问问你……”
演讲者自言自语,自鸣得意。
学术会议作为学术界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学者往往将宝贵的时间和生命花费在连续的会议上。
因此,如何提高这类学术活动的效率,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地将会议时间利用到极致,是一个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但是,目前学术会议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浪费时间,为了钱杀人。以我自己在很多学术研讨会上的经验来看,我觉得有些会议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与会者只是自说自话,并没有真正做到有效的相互沟通。
为什么这么说?
近年来,我们的学术会议议程越来越国际化,人员配备也更加丰富。有知名演讲嘉宾、“主题演讲嘉宾”(演讲嘉宾)、评论员和“问答”环节。
但有些会议的重点不是如何深入讨论问题,而是谁来主持,谁先发言,会议的主题和论文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于是在学术会议上,安排谁先发言就成了会议的主题,学术会议就成了学术表演。
但是每次都有很多演讲者,只顾自己的享受,却不顾观众的感受,任意占用约定的评论时间。看来他们想要一杯也无意听批评和讨论。
画
当然,在众多评论者中,也有很多把“评论别人”变成了“说自己”。
如果这两种人碰在一起,很少留有集体讨论的余地。
然而,更糟糕的是,即使以上两类人能够“大发慈悲”,给参与者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问答”,他们也往往会提出武断的、不尽人意的评论,还有很多问题拐弯抹角、不着边际,让大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这时,如果主持人的干预和整改能力不强,那么会议就可能偏离万里,就会“拦车”。
众所周知,中国人都是“好面子”的,很多会议主持人都把打断加班发言视为伤面子。他们宁愿失去会议的整体效率,浪费别人的宝贵时间,也要做一个“好先生”。就连万里的题外话也是赞不绝口。
画
这样一来,每个环节都几乎不可能按时结束,要么牺牲中场休息,要么推迟用餐时间。
无论如何,先出现的人耽误了后出现的人,演讲者耽误了听众。本质上,由于会议质量差,大家可能收获不大。
在这种背景下,找借口中途退出,或者心不在焉的打发时间,或者一心一意的在会场工作,都是常有的事。
与会者之所以在身体上或精神上“翘会”,多半是因为根本享受不到精神。相反,他们认为学术会议是一项压倒一切的任务。“逃避”或“破坏”自然成为对低效、无效会议的消极回应。
对于致力于做学术工作的人来说,不来这个学术会议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