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湿疹和皮疹总是复发怎么办?用这四招搞定。

近年来,门诊皮肤病患儿增多,部分患儿具有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的特点。在诊疗过程中,刘主任发现儿童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千差万别。

只有充分认识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把握核心病机,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气不充盈,脏腑娇嫩:小儿五脏六腑不全,全而不强,脏腑虚弱,易虚易实,易寒热。脾虚不受寒温影响,受寒易受寒,受热易受寒,不易调养自身。导致皮肤容易受到内部病原体和外部病原体的攻击。

2.脾虚:儿童需要大量的水谷微妙的物质,他们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他们的脾虚,即他们的消化系统不够完善,很难承担运输和改造水谷的重任。如果母乳喂养不当,容易出现湿邪、痰浊积聚,进而诱发皮肤病,且因湿邪积聚而难以治愈。

3、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是纯阳,阳如早晨的太阳,毛发旺盛。心肝为木火之脏,只有脾土平衡,才能运行于全身。脾虚的孩子运气不好,心肝之火容易上逆,导致烦躁哭闹,而火则引起皮疹瘙痒。

4.肾气不足:儿童先天体质受父母身体状况和母亲孕期因素影响显著,称为先天禀赋不足。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可影响儿童皮肤病的发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古人把儿科称为哑科,是因为孩子无法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所以医生的出诊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就诊,掌握患儿的疾病特点,准确分析辩证法。

如婴儿湿疹、额上红疹、色红、烦躁哭闹、指纹紫滞等,可以判断孩子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心肝满火。

注意保护脾胃

尽量不要用龙胆草、紫草、苦参等苦寒之品。选方子的时候。一是小儿难以接受苦寒之品,二是小儿常有脾虚、苦寒胃衰,脾胃受伤,湿热、皮肤病难愈。

所以剂型多为改良颗粒剂、乳膏剂等剂型。煎汤尽量浓一点,煮好后放一点冰糖或麦芽糖,让孩子顺利服药。

重视外治法的应用

对于儿童皮肤病,中医外治法具有独特的优势,直接作用于皮肤经络,见效快,安全,避免了口服药物的痛苦。适合儿童皮肤病的外治法有中药外敷、小儿推拿、针灸、耳穴等。

①中药外敷:中药煎剂加纱布外敷的方法,可使药物直接接触皮疹,起效快,疗效好,是小儿皮肤病的常用方法。

②小儿推拿:这也是小儿皮肤病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温和柔和的手法,加上小儿脏气轻灵,易通经络,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还能增强小儿亲和力,促进小儿心理健康。

注意润肤剂的作用

因为儿童皮肤比成人弱,失水速度更快,容易干燥,皮肤屏障功能比成人更容易受损,所以要充分保湿。

对于特应性皮炎患儿,基础护理的重要方法是使用润肤剂,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皮疹复发的概率。

重视家长教育

皮肤病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环境、气候、心情、饮食、生活习惯等。饮食的避免,衣物的选择,良好的作息习惯,都有助于孩子尽快康复。因此,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典型病历

徐,男,10岁,2020年9月首次确诊。

主要投诉:

耳后及双侧肘窝皮疹复发3年。

当前病史:

家长诉称,3年前,孩子耳后及双侧肘窝出现皮疹,伴有不明原因的瘙痒和脱屑,并有过敏史。在深圳某医院确诊为“特应性皮炎”,服用抗过敏药和外用激素软膏,症状经常发作。现在到我的诊所来。

直接症状:

体质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好,食欲差,大便干结,两日后小便黄,舌红苔白,脉细滑。

专家检查:

耳后及肘窝皮肤出现一枚硬币大小的红色皮疹,有少量头皮屑和渗出,全身皮肤干燥。

辩证的:

湿热蕴结,血虚风燥

治疗:

1,中医内治:

补土清心,清热利湿,养血止痒。四君子合道赤散

2.外部治疗:

①中药外敷:用清热解毒、润肤止痒的中药煎服,砂布浸泡,贴皮疹约15分钟。

②小儿推拿:清天理水,清心养胃,清心培土,提高小儿体质。

3、生活调理:

①保持皮肤湿润:秋冬季减少洗澡次数,使用润肤霜和保湿剂,每天涂抹全身和皮疹两次以上,防止皮肤脱水。

2饮食禁忌: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的东西。

③对服装的注意:宜穿纯棉面料,防止化学纤维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经过约1个月的随访治疗,皮疹消失,皮肤光滑,随访两个月未复发。

医生

刘·

副主任中医师

儿科/皮肤科/中医

简介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行医34年。现为深圳市中医协会仲景学会会员、深圳市方静协会会员、深圳市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医导师。在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擅长皮肤科、妇科、儿科、内科疾病的内外合治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善于

皮肤科:痤疮、脂溢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急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脚气、灰指甲、脂溢性脱发、斑秃、黄褐斑、红斑狼疮、银屑病、瘙痒、白癜风、神经性皮炎等。

儿科:感冒发热、咳嗽、厌食、消化不良、消瘦、便秘、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咽炎、扁桃体炎、夜啼、多动、遗尿、多汗、生长缓慢、儿童多动症等。

妇科: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症等。内科: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慢性腹泻、眩晕、耳鸣、头痛、失眠、焦虑、易怒、多汗、感冒后慢性咳嗽等。

注:文中图片来自123rf.com.cn原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