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工商管理学院05级吴京生,倪,黄
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社会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简要论述和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农村建设思想
一.导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集中论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表达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性。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将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和伦理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风貌,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实现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7月,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思想,实践队赴台州组织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本文结合实践,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二,荣辱观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和农民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必须树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和是非观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混淆是非善恶的界限。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要旗帜鲜明。我相信,这种文化和是非观念一旦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其广泛、稳定、持久的影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解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活福祉是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经济要求,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是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培养新型农民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必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八荣八耻”涉及生活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农村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强烈愿望,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指向。新农村建设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建设而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农村经济建设会受到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努力,必须正确处理农村内部潜力和外部支撑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弘扬农村先进文化,努力培养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第三,充分认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切实改变这些问题和不足。以下是对荣辱观相关内容的详细论述和分析:
(一)理论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新农村的理论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三点:(1)对新农村含义理解的偏差。有的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村庄建设;有的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软件建设;(2)对新农村政策理解的偏差。一些村庄的许多人仍然有一种模糊的认识,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农民对“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参与度不高,工作的普遍性不够;(3)对施工过程的理解有偏差。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艰巨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一些同志对发展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缺乏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二)农民素质低,缺乏培训意识
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6年8月16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上说: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只有13%的人受过高中教育,36.7%的人受过小学教育,接受过系统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到5%。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未来的农业生产不仅面临具有基本农业生产技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还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对农村农民进行强制性农业技能培训,鼓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下乡,加快建立新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促进机制。通过不断努力,整个农村的农民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农民经济负担沉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必须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来丰富资金来源。但在现行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还承担着社区内的教育、卫生、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的开支,社会负担沉重,新农村建设面临资金瓶颈。据统计,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最大的支出;农民每年的医疗支出约占农民总支出的65,438+00%等。对于我国相对贫困的农民来说,根本难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政府要承担更多义务,主要表现在:(1)义务教育环节薄弱,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30%;(2)农村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的饮水问题。目前,12.48%的农村人口不喝自来水,85%以上的农民不使用无害化厕所。(3)生活环境破坏严重,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乱丢、生活用水自然排放的现象依然普遍;(4)医疗设备非常简陋,医疗费用巨大。据了解,农民每年的医疗费用约占农民总支出的10%。
第四,强化社会荣辱观,推进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和伦理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农民问题,使农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一)加强荣辱观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诚信不仅仅是人品、品质、能力;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子曰:“人无信不立。”他主张“言必行,行必果。”事实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如此。除了言行一致,我们各级政府还要教育广大农民守信用,讲信用。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生意的根本;既是改革开放的基础,也是发展进步的基础;既是治军从政之本,也是治国安邦之本。因此,在全社会开展社会荣辱观教育,不仅有利于人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利于人们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德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荣辱观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英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回报,这是每个人需要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因此,加强荣辱观教育,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的根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员必须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
(3)加强荣辱观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各种法律制度的保障和监督,以建立各种正常的秩序,使人们能够顺利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达成普遍认同的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形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级阶段。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4)加强荣辱观教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个社会的和谐不仅包括经济和谐、政治和谐,还包括生态和谐,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铺张浪费更可怕,环境污染更严重,生态破坏更严重。这一切除了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为因素,是人们漠视自然保护和生态和谐的恶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我们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弘扬和谐发展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有序发展。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总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工程,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将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赢得农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