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需要发展论文

答:

浅谈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人们总结出了许多适合道德发展的方法,其相似之处都是基于品德的结构性成分,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说服教育:讲道理,提高认识,改变态度。

说服是针对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水平。小学儿童的道德问题主要属于道德错误导致的一些不良行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道德认识上,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他们抵制诱惑、贯彻正确道德要求的自觉性。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要让孩子充分相信真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接受真理;要尊重孩子,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感受,让孩子在理解的过程中,口头信服,提高道德认识。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消除孩子道德认识的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儿童头脑中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了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使他们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意义障碍有两种: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表现为儿童不愿意接受或不理解成人的道德要求;情感障碍表现为由于儿童消极的内心体验而产生的道德要求与道德情感的冲突,从而导致道德理解上的障碍。如果孩子在说服教育中不能摆脱这些障碍,就会影响孩子对道德知识的正确理解,进而影响道德知识的提高。

消除意义的障碍,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启发和讨论,学会分辨是非、善恶、美丑,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实际的教育内容,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通过鲜明的对比帮助孩子消除意义障碍,用行为的负面后果让孩子明白不良行为的危害。通过说理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讨论,以鼓励表扬为主,区分奖惩,都是增强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提高道德认识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对孩子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教会孩子改正问题的方法。一旦孩子有了明显的、稳定的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帮助孩子总结成绩的原因,引导孩子不断进步。

另外,劝说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提供积极的论据;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另外,如果老师提出观点后,孩子没有相反的观点,老师只会提出积极的观点和材料,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态度;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负面的观点和材料,要积极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负面的观点和材料是错误的。在说服过程中,什么时候提供积极的论据,什么时候提供积极的和消极的论据,不仅取决于儿童的年龄特征,还取决于说服的任务。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迫切的问题时,只提出积极的观点更有效;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材料更有利。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准确处理好上述问题,将有助于孩子提高认识,改变认识上的态度。这样,说服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使孩子形成符合道德要求的正确态度,促进道德意识的提高。

(二)情感:关爱教育、同理心教育、感恩教育。

使儿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渗透在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如果不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就无法达到目的。培养儿童道德情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通过关爱教育、移情教育、感恩教育,让儿童在感受爱、体验爱、回馈爱的过程中拨动情感的琴弦,引起精神上的震撼,是近年来德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课题。

1.关爱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个体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生活趋势。关怀教育以对人性的关怀为基础,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本化趋势。关爱教育强调要更加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了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人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加温暖和关爱的合作关系,这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学会关爱”上提出的21.989 1.1.06中的教育主题。

当今,关爱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一切为了儿童”和“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母爱”和“师爱”的呵护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精神关怀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引导孩子从感受爱到创造爱,从关心亲人到关心老师,从关心朋友到关心同伴,从关心班级到关心学校,从关心生态到关心社会。学会关心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关爱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形成充满活力的学校德育新格局。

关爱教育以关爱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导向,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物、对自己的亲社会态度和人格特征。因此,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旨在形成个体的关爱品质。关爱活动是关爱品质形成的中介,是指感受、体验、理解和创造爱的活动,主要包括“接受”和“给予”爱的两个过程,即“被爱”和“创造爱”。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爱,在活动中表达和创造爱,是关爱教育的实践特征。因此,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具有情感体验的特点。

关怀教育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体验学习。体验式学习是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识、情感、行为的一体化学习。体验式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强化道德感知。关爱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听课-背诵-答题”的传统教育模式,以“情境体验、价值解析、活动实践”的体验课模式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中“悟道”,而不是死记硬背、“吞”现成的道理。

情境体验是指创设情境直接刺激感官,激发情绪,产生意识。这是一个以“情感”开始实现体验的班级结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充分感受——引导体验。价值辨别是指通过对有意义事件的价值分析,个体可以了解多种价值层次,形成关怀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以“知识”为起点,实现经验的阶级结构。基本步骤是:引入事件-价值分析-价值选择。价值辨别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有意义事件的讨论中理解价值,形成关怀导向的价值信念。活动实践是指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社会反馈,创设导致道德行为的情境,产生道德体验。这是一个从“做”开始,实现体验的班级结构。基本步骤是:引入实践-加强反馈-经验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这三门基础课综合运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中心”训练。用情境体验训练“被爱”,体验关心的感觉;结合活动实践开展“创造爱”训练,培养关爱能力;用价值歧视讨论问题,形成关怀信念。这种知、情、行一体化的训练能有效地建构关怀品质,实现关怀教育的目标。

关爱教育的实施既要遵循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特点。在道德修养上,通过渗透策略、生态策略、仪式化策略和随机性策略来实现。

关怀教育除了在思想品德课或心理健康课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外,还需要结合学科教学长期进行,这就是渗透策略。渗透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目标渗透和过程渗透。首先,以情感为中介,实现从知识到信息的转化。运用渗透策略,以情感目标引导认知目标,使认知过程成为情感和精神提升的过程。其次,实现教学过程与道德实践的融合。最后,发挥学科特色,实现真善美的融合。关爱教育优先的生态战略要求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道德生活质量。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培养同伴友谊,形成分享与共享的关系,建立人与人之间真诚的道德需求关系。其次,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提高精神生活质量。通过艺术节、文化节,营造校园关爱文化,诱发和激发孩子们追求真善美的潜能,在审美体验中升华心灵。最后,以博爱之心创造生态道德教育,即摒弃传统观念中狭隘的利益道德观,以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更加广泛的普世人文关怀来关爱自己的民族、其他民族、其他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环境,以彰显人类美德的伟大。仪式化策略,即通过精心设计固定下来的、体现某种精神的礼仪活动,如毕业典礼、少先队员的出发仪式等,给孩子留下难忘的印象,成为他们成长的巨大动力。随机性策略是从孩子的生活本身建立关爱教育的理念。关爱教育需要一定的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作为教学背景。因此,随机教学更能体现关爱活动的特点。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种班级、小组、团队活动中。

2.移情教育

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和体验。儿童的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共情能力能够促使人们做出帮助他人等利他行为。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加强对孩子移情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与他人同甘共苦,将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的情绪联系起来,不断对自己的情绪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鼓励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道德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的道德情感,从而理性控制自己不恰当的道德情感,养成自我监控情绪的习惯,提高孩子调节和控制道德情感的能力。

青少年的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共情训练能明显提高共情能力。这项实验研究还发现,女性的共情能力高于男性,共情与家庭和睦和教育方式有关。共情度高的人大多选择医生、教师等职业。研究人员认为,经过共情训练的被试不仅能对他人和群体的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且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为消除内心紧张、试图采取行动提供动力;同时,这种强大的共情体验还可以放大和催化特定情境所引发的社会责任意识的规范,从而促进个体选择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这两种力量相辅相成,使得个体更有可能做出有利于共情对象的利他行为。可见,移情能力的训练对于儿童形成现代社会所提倡和期望的亲社会道德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磨砺意志:持之以恒,潜移默化,贯穿始终。

在儿童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明知故犯。他们知道行为准则,做错事也会脸红,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他们往往是在外在诱惑或内在需求的驱使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其实是意志力不足的表现。所以道德修养一定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意志力的锤炼。儿童的道德意志不仅体现在道德动机过程中,也体现在道德行为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儿童的道德意志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1)对个人直接意愿的控制和调节层次;(2)道德动机克服不道德动机的水平;(3)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4)道德行为过程中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5)抵抗诱惑的水平。可见,儿童道德意志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贯穿于儿童道德形成的全过程。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会影响道德意志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训练与道德意志相联系。在培养道德意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孩子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意志的欲望,激发意志锻炼的意识。教育实践表明,对儿童谈论或讨论意志锻炼的必要性,可以使他们形成意志的概念和锻炼意志的意图。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师要用一些表现出强烈道德意志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来教育孩子,激发孩子锻炼道德意志的欲望。但是,榜样不应该局限于英雄,还应该用生活在身边的道德榜样来教育和感染孩子。这样的例子让孩子感到真实亲切,有利于激发孩子锤炼道德意志的自觉性。

第二,组织道德行为练习,让孩子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体验。意志是在实践中,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需要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给孩子布置一些不能立即引起兴趣、难以完成的任务,引起孩子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从中得到磨炼和考验,提高孩子的毅力、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教师要通过反诱惑锻炼,提高孩子的道德免疫力,增强道德意志。当时,马卡连柯曾让身为小偷的街头儿童谢苗拿枪去收缴工程团的资金,用抵制金钱诱惑的方法锻炼谢苗的道德意志,获得成功,成为道德教育的典范。

第三,严格要求和规律的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助于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孩子严格自律,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自查、监督、自评,有助于培养自觉性和自制力,自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四,根据孩子的意志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存在个体差异,应根据幼儿意志的特点,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比如有的孩子依赖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原则性;有的孩子在道德活动中胆小、犹豫,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果断性;有的孩子鲁莽、轻率、冲动,需要培养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力;有的孩子道德行为虎头蛇尾,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要不断激发他们艰苦顽强的战斗精神,培养他们对道德意志的坚持。

(D)行动引导:以身作则,加强训练,养成习惯。

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认知、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认其道德认知、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存在性、真实性和程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道德教育和培养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身作则、引导和加强行为训练来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品德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儿童的内在条件,还取决于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即模型学习。在他看来,儿童的学习不需要通过直接反应和亲身经历来强化,而只需要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观察他人的行为,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强化的观察。观察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和道德的习惯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完成。儿童的道德行为大多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的。在观察学习中,观察的对象称为例子或演示者,学习的主体称为观察者。

班杜拉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取向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和同伴榜样的影响,使他们具有个体差异;替代惩罚可以减少孩子对攻击行为的模仿。孩子的道德行为还表现在是否能抵抗外界的各种诱惑,而对诱惑的抵抗是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来学习和改变的。榜样的示范活动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对诱惑的抵抗能力。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大人和老师不仅要口头指导,更要给孩子,包括同龄人中的孩子,树立榜样。否则,即使道德水平再高的孩子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班杜拉还认为,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然后模仿他们的过程受到观察者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榜样的模范特征及其后果。一般来说,榜样的地位和权威越高,越容易被模仿;一个例子与观察者越相似,就越有可能被模仿;攻击性行为容易被模仿,奖励性行为更容易被模仿。内部因素是指观察者的动机和认知水平。一般来说,与观察者自我判断一致的行为容易被模仿,与观察者动机倾向不一致的行为容易被拒绝和排斥。

可见,榜样学习有利于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孩子会模仿榜样。他们开始模仿离自己近的人,然后模仿离自己远的人。先模仿父母老师,再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真人,再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所以,老师在给孩子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比学生好,但可以学习;榜样应该是公认的、权威的;榜样要有针对性,学习榜样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榜样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为了使先进榜样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教师应注意:一是不定期地宣传和表彰先进榜样的优秀事迹,引导幼儿的模仿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激发幼儿模仿先进榜样的动力;第二,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榜样,一分为二地对待先进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防止他们模仿自己的短处;第三,分析先进榜样形成的条件,指出符合要求的途径,增强孩子模仿先进榜样的信心;第四,在树立和表彰先进时,要隆重热烈,激发孩子的敬仰之情;第五,及时表扬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积极分子,扩大先进典型的队伍和影响,巩固和提高孩子模仿先进典型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向榜样学习的效果,要注意:一是树立榜样的威信;二是增强向榜样学习的自觉性;第三,正确理解榜样的思想道德;第四,效仿必须转化为行动。

儿童通过模仿和榜样学习获得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有意的实践,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中,还应注意:一是使儿童理解相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并有自愿实践的意向;第二,以规定的方式创造一致行动的条件,包括集体监督,尽可能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让孩子明白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度,并及时强化。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强化孩子。一般可以采用老师或大人的表扬和批评,肯定或否定的信号,奖惩,成绩,集体意见。这些外在强化手段对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儿童自我评价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中的内在自我强化作用不容忽视。

强化训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表扬或批评应遵循实事求是、适时适度、童心未泯的原则。奖励是用物质或精神手段激励孩子。利用奖励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在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奖励孩子通过模仿、榜样学习获得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奖励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差异;再次,奖励也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最后,奖励应该具有教育性和权威性。惩罚是对犯了错误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处理,是对个体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正确使用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惩罚实施得越及时,效果越好;把握惩罚的力度,兼顾公平,注重惩罚的负面效应。

(五)知行合一:诚实守信,家校结合,修身养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真善美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诚”主要是指对他人的忠诚、诚实和真诚;“信任”主要是指赢得人们的信任,信任他人。在我国,“一诺千金”和“一诺千金,一诺千金”是历代贤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这一古老而悠久的诚信美德历史,在当今市场经济狂潮的冲击下,却出现了诚信缺失、口是心非、欺诈等令人痛心的局面。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失信、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表现不一,不时欺骗他人。这些社会不良现象正在侵蚀校园,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孩子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关怀和培养下,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觉悟,也反映了一个群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和发展。当前,学校教育正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人们的各种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负面效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其立身之本、立业之本的诚信道德的形成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所以一定要从早做起,从小培养,让孩子形成诚实的高尚美德。

诚信教育包括诚实教育和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不说假话,作业、考试求真,不抄袭、不作弊;在诚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感,要做到言出必行。犯了错误,有勇气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诚信教育的实施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规模不大的原则,要有力有影响,要严肃扎实,不能走过场。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因材施教。

诚信教育以孩子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重点是知行合一,关键是实践。在教育中,学校要精心安排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和儿童发展特点的诚信教育活动。利用传统美德中关于诚信的谚语、榜样、典故、故事,通过朗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受和体会诚信。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关于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和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访问等方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以学校、班级、团队为单位组织研讨和辩论;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讲诚信故事等活动;充分利用校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意义,形成“人人都懂诚信”的良好氛围,奠定“人人讲诚信”的舆论基础,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在诚信教育中,孩子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导致很多孩子在学校里文明守纪律,在校外不同程度地违法违纪。在学校工作,从来不怕苦,不怕脏,回家连床都不想整理。这样的诚信教育就像一纸空文。所以,教师首先要诚信,用自己的言行表现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里。这样,就有望在花园里看到诚信之花,在花园里收到诚信之果。

蓬蓬勃勃中,不扶则直。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要想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要走向社区,走进家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相结合。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诚信教育工作,促进孩子诚信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在具体实施儿童诚信教育时,要注意:一是起点要低,比如要求孩子不要说假话,做诚实的孩子,让他们明白这是诚信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内容要实事求是,教育要引导孩子寻找诚信的故事和身边的反面典型,进行分析比较,了解诚信的好处和不讲诚信的危害;第三,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做错了,可以主动承认是诚实的表现,帮别人掩饰错误是忠诚的表现。通过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他们所认可和表现出来的忠诚就是隐藏别人的错误,保护别人,掩盖自己,最不忠诚。第四,要循序渐进。在进行诚信教育时,要根据年级、班级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进步性。比如在低年级的时候,孩子可以通过讲一个诚实的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说一句诚实的话,认识到诚实可以让人变得更美好。到了中年级,以“不掩饰自己的错误,不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到了高年级,主要是“不作弊,与人相处,讲信用”。教育孩子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诚实的少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太阳,举手投足可以彰显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遵循以大局为重,从小事做起的原则,从绝不说谎、绝不抄作业、绝不考试作弊、绝不找钱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入手。只要我们在诚信教育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坚持下去,我相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美人格是一定会实现的。诚实的第一步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总之,孩子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必将对塑造高尚的人格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