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资料与《论语》

孔子,姓邱,名,春秋末年,生于谯县(今山东曲阜)。他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生活的朝代在中国被称为东周,始于周平王,止于周赧王,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原名西周,始于周武王,止于周幽王,时期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西周末年,周幽王腐败,各诸侯国纷纷揭竿而起。所以,周天子从屏东迁到王东后,周王只是徒有虚名,无力控制诸侯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周常被史家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分为春秋时期,以百家争鸣为其社会特征。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诸侯国兼并战争为特征。

孔子是殷商的苗裔。他自己在《礼记·谈弓》中说:“而秋也是一个阴人。”

周武王灭了商朝,在宋朝封了商朝的卫字。孔子的祖先,孔子的父亲贾,是宋朝的一个宗室。因为自宋始祖起已超过五代,故改为孔子的。根据《左传》桓公元年、二年的记载,孔无辜被汉父所杀。孔的后代因害怕飞轮海的迫害而逃到鲁(《史记·孔府索隐》)。房叔生,生甘,孔子之父,孔哥,鲁大侠,地方官。于是,孔子就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故乡宋国,是商朝后裔的封地。鲁是孔子从小生活的地方,也是周公之子的封地。周公是周朝各种规章制度的主要制定者——李周。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的礼乐(即政治制度和文化)都灭亡了,而鲁国却专门养了一批“儒”,传授西周的礼仪,研究法规的文献。所以鲁国有“礼乐之国”的称号,各国大臣、贵族经常来鲁国“观礼”。晋国的韩被聘去鲁国,看到鲁国有丰富的古籍和古老的社会习俗,曾惊呼:“周朝之礼,尽在鲁国!”(《左传》召公二年)。因此,孔子在青年时期深受《周礼》的影响。《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孔子为子戏,禁军作礼。”

(嗯,豆子是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皿。)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进一步衰败。所以孔子在青年时代做了一些他认为“卑微”的事情:做鼓手,做看管牛羊的“田官”,做记账的“委官”。在《论语·子涵》中,他说:“我贱得不能再贱,所以我可以轻蔑。”

孔子三十岁开始集弟子促学,历时十余年。这一时期,孔子大力从事教育活动,孔院出现了“弟子众多,远道而来,不可免业”(《史记·孔子世家》)。这个阶段是孔子私学的鼎盛时期。

孔子50岁时,被鲁任命为中都宰(地方长官),第三年升任(工部尚书),第四年成为大侦察兵(法务部尚书),并一度代理鲁湘。

这几年前后,孔子在政治上是骄傲的。

就在孔子拍下鲁湘照片后的三个月,鲁国政局发生剧变,孔子被专制的嵇等人赶下了台。从此,孔子带着弟子到了魏、陈、宋、蔡、楚等国,向各国的官员和医生宣讲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孔子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不同的国家,试图实践他的理论。但由于周朝名存实亡,诸侯国忙于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孔子的努力终究是无果而终,他的处境也正如司马迁所说:“拒齐,追宋魏,陷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

到了晚年,孔子只好失望地说:“风鸟未到,河水不画图,我也嫁了!”(《论语·子涵》)。六十八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他一方面著书立说,一方面继续干预鲁政局。七十二岁时,孔子悄然离世。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以语录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汉书·艺文志》说:“在《论语》中,孔子回应弟子,与人和弟子对话,听到孔子的话。那时候师傅有自己的笔记。因大师为卒,弟子照编而成,故称《论语》。”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到西汉初年,流传的《论语》有三部。一本是汉景帝时王在孔子故居的墙上发现的古文《论语》。写了二十一篇,姚月中子张文又分了一篇。第二个是《论语》,写在这篇文章里,有22条,包括《问君知》。第三部是《鲁论语》,也是这篇文章写的,有二十篇。

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玉贤学《论语》,后又讲学《论语》,将两书合而为一。这是第一次对《论语》进行整理和修订,删去了《问君知》两篇,编号为《张厚论》。由于张瑜是汉成帝的主人,地位显赫,此书受到当时儒生的推崇。

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厚论》为依据,参照《论语》和《论语》进行注释。这是《论语》的第二次校订,是现行版本的始祖。

汉人视《论语》为传记,汉文帝设传记博士讲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和《孝经》一样,是读书人必读的启蒙书。东汉时,它被列为“七经”之一。魏晋以后,《论语》也被列为秀才,由博士教授。南宋朱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并对四书章句作了注释。朱死后,朝廷把他的《四书句注》列为与五经并列的学官。从元仁宗一直到明清,它被官方指定为科举考试的必修教材。文人为了博取功名,日复一日地讽刺和背诵,影响深远。

从古至今,研究和注释《论语》的人很多。据统计,现存《论语》三千余种,主要有颜的《论语》、梁的《论疏》、宋、邢冰的《论语》、朱的《论语》、清、刘宝南的《论语》、近代、钱穆的《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2500多年来,孔子和《论语》一直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人生观、心理结构和风俗习惯,但这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

必须先说明:这里要讨论的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其决定的政治、婚姻、道德原则。不管这些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是人类从愚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标志。同时,文明时代是一个文化不断接近终极完美的过程。

人类蒙昧时代是人类文化的沉睡期。其生产方式主要是依赖自然,婚姻形式主要是两性群婚,世系按母系制划分。性关系逐渐排斥父母与子女之间、姐妹与兄弟之间的性交。敬天的原始宗教萌芽。

人类的野蛮时代是人类文化复苏的时期。其生产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多妻制,世系按父系制度划分。家庭实体开始形成。宗教信仰的图腾出现了。

人类文明时代是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其生产方式主要是改造自然及其深化,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共存的一夫多妻制是有钱有势者的特权,世系划分继续遵循父系制度。家族实体开始巩固。拜天宗教活动进一步发展,公共权力组织和行为准则初具规模。同时,艺术的出现,爱的孕育,思想的萌发,是文明发展的新起点。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形成,在文化上一般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只是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不同。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黄帝在中原建立了权威部落。但是,这个阶段只是这个地区的人们从血族社会走向部落民族社会的开始。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只意味着民族和文化的萌芽。之后经过颛顼、、尧、舜,一直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结束到公元前2100年开始,这400年间的情况基本一致,仍处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阶段。权力机关由受到自然尊重的各氏族首领组成,所以在中国被统称为五帝时代。在文化阶段,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始阶段。

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200年底到公元前2100年初,历时约400年。因具有真正的民族特色而被称为中国第一王朝,第一次有了国名的称号。国家不是一种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力量,而是一种为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冲突和利益而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但又凌驾于社会之上,日益脱离社会的力量。国家与旧氏族、部落组织的区别是:公民按地区划分,建立公共权力和武装力量,公民纳税。由于夏朝是中国第一次建国,政治制度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虽然它本质上是一种专制制度,但由于它是由氏族和部落自然选举产生的社会的产物,所以权力世袭制尚未形成。另外,人们的原始崇天意识还很强,人们对国家政权的崇拜意识还没有达到顶峰。在文化舞台上,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时期。

商朝,从公元前约1700年到公元前约1100年,历时约600年。这个阶段是中国国家机器逐渐完善,权力崇拜日益高涨,父系世袭专制最终巩固的时期。由于官员掌握着公共和税收的权力,他们作为社会机关凌驾于社会之上。过去人们对氏族制度的机关的自由自愿的尊重,即使能得到,也不能满足他们;作为日益脱离社会的权力代表,他们必须用特殊的法律来获得尊重。

但这时,最强大的王公们可能也会羡慕最普通的氏族首领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通过强制手段获得的。后者是站在社会上的,而前者要努力成为社会之外、之上的东西。于是在这个时候,强加的崇王意识形态开始超越原有的敬天宗教意识,国王被提升到了天子的崇高地位。在文化阶段,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成熟。

周朝灭商统一中国后,周公搞礼乐,希望通过礼乐文化让不同民族和睦相处。此外,周公还强调了两种精神:“亲”和“敬”。“亲”就是爱我们爱的人,重视孝道,重视家庭,重视婚姻。“尊重”就是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同时也衍生出一个特殊的阶级概念。所有这些都体现在周公的《礼记》中,这是一部记录官员职位和法律法规制度的书籍。西汉末年,它被列为经典,属于礼,故命名为《礼记·礼记》,分为天官、地官、管春、下官、秋官、东关。

西周以后,周天子的权力未能统一各民族,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崩离析。地方势力相互吞并,相互攻击,导致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社会政治的团结和谐完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修身治国的理想和哲学思想就会随之而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其思想结构可以用忠孝仁义来概括。其中,“孝”是根本,维系着家庭的基本伦理;“忠”是“孝”的向上拓展,君主是整个国家的父母;“义”是家庭伦理的横向扩展;“仁”是君主官员或家族长辈的责任和义务。这四种行为说到底是“礼”,而这个“礼”源于“李周”。孔子在整部《论语》中不断强调这一点。所以说孔子创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准确的。孔子所做的,是在宣扬“丽芙”的基础上,对以李周为代表的社会人生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从周公开始,并以“李周”为标志。孔子和《论语》只是他们的翻新。

从本质上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早期文化一样,是人类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人类从没有善恶观念的野蛮社会进入了有善恶定义的有序社会。所谓没有善恶观念的蛮族状态,是指人类只考虑个体的生存,对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没有约束的行为状态;所谓有善恶定义的有序社会,是指人类维持群体自我生存的行为状态。人的行为被约束,被约束的行为被定义为恶的行为,被提倡的行为被定义为善的行为。这是第一个文明。第一次文明的特征是:为维护统治者利益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相对善恶的标准和规范,超越了人性本身对善恶的绝对定义。当善恶的相对标准与善恶的绝对定义相一致时,社会是和谐的;当善恶的相对标准远离善恶的绝对定义时,社会就是无序的。这是人类从野蛮人到高级文明需要经历的初级阶段。

当然,孔子对中国社会这一初级阶段即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孔子及其学说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这一变化。

在孔子之前的西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相应的政治制度已经完善。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只是因为周朝政权的割据和地方势力的争斗,导致了礼乐的暂时崩溃,没有秩序,没有文化。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孔子开始思考和探索治国之道。但孔子一开始并没有从根本上探究西周晚期社会混乱的文化原因。相反,他在以西周为理想社会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认识。这些认识没有新的突破,所以只有两个字“复礼”——复礼!在《论语》中,他毫不掩饰这一点。孔子的劳动只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这也是《论语》超越李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原因。

这里不能不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一个观点,即孔子一直隐含在《论语》中,后来被孟子明确表达出来,并写进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即性善论。性善论没有充分肯定人性恶的一面,导致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善的,而恶是受外界影响的,从而形成了大家互相指责的伪君子人际关系。

更重要的是,“人性本善”理论不承认自身的恶性成分,竭力排除外界的制约,所以政治上终究不会有权力制衡的制度。金字塔形的威权政治必然是这种文化的产物,而委托全能的、全善的人来掌管这种政治,必然成为这种政治良好运行的必由之路。孔子的“孝、忠、仁、义”思想和对贤君的呼唤,可以说是建立和维护这种政治制度的理论武器。

但是,没有全能全善的人,人性中存在善与恶。这一点只要你真正面对自己,去思考,就不难知道。当一个人的权力到了不受约束的位置,其恶毒性就会膨胀,表现出来。这就是单纯以善治国的政治实体周期性波动的人性原因。

西周末年,周政权的割据和地方势力的争斗,以及之前的朝代更迭,都逃不过这样的文化原因。孔子的思想没有深入到这一点,没有站在哲学和历史的高度,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理解人生的意义,认识生活的方式,这与他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他改变没落局面,回归贵族的志向有关。

也许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和要求孔子?这就让我们想起了老子,他和孔子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更早。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他比孔子更深刻地建立了全新的思想体系。

《史记》中提到的老子,老聃,是春秋末期楚国郧县人。他曾是周王室管理书籍的历史学家。他的学问是“无为而自强、清净而自正”,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后来,他因为不满社会动荡变化的现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悄然隐退。他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之一。《道德经》是其理论的主要载体。

老子所有的思想和理论,都可以用“道”和“德”两个字来概括。“道”先于物质而存在,高于物质。它既是孕育世间万物的一般源泉,也是制约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喻的、感官无法察觉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只是“道”的进化和延伸。“德”是“道”的基本特征和外在表现。优秀之德随波逐流,不刻意彰显其“德”;搭顺风车之德,有所作为,刻意彰显其“德”。上位仁者有所为,却不自觉彰显其“仁”,上位仁者有所为,自觉彰显其“义”好的礼仪做了些什么,却在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挽起袖子,伸出手臂,强迫人们服从。所以道失后有德,德失后有仁,仁失后有义,义失后有礼。所谓“礼”,就是忠义的缺失,灾难的开始。所谓远见,不过是道的虚妄,无知的开始。

所以君子立场坚定而正直,不在单薄,追求内容的朴素和形式本来的虚荣。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浇薄虚浮的“礼”,而采用诚实朴素的“道”和“德”。(见《道德经》第一章和第三十八章)

老子从自己的社会政治观出发,提出了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说:最好的治理方式是让人们隐约意识到它若隐若现的存在。第二类规则是人们称赞它。

第二类规则是人们害怕它。最糟糕的治理方式是人们鄙视它。有不可信的事,就会发生不可信的事。最好的统治者是无忧无虑的,他从不轻易发号施令。因此,事业是成功的,人民说:“我们过去就是这样。”(见《道德经》第十七章)

把孔子和老子相比,孔子只是建立了一些社会的规定和条款,最终成为了道德规范,而老子则从万物之根自然而然地来到了社会应有的境界,所以孔子被称为思想家,老子被称为哲学家。对此,中国人迄今为止的看法是,孔子的儒家强调“入世”,老子的道家强调“出世”,所以孔子提倡人们自信地参与社会生活是积极的,而老子对于无奈地带领人们退出社会生活是消极的。这种观点太肤浅了!只要注意到现在人们对“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期待,就会明白孔子想进入什么样的世界,老子想进入什么样的世界,孔子没想到而老子想进入什么样的世界。

而同时产生的这两种思想,却造成了如下结果: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只是中国大多数人感到失落的自慰情绪。

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或者逃入后期传入中国的佛教之门),即先向世界学习儒学,或者失败了就回归世界。这是自然的。在人类刚刚摆脱蛮夷,进入第一次文明这样一个遥远的时代,人们进一步接受老子的思想,似乎为时过早,老子的思想至今才真正实现其价值。

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最初的命运并不是很好。其形势如司马迁所言:“被齐所拒,被宋魏所驱,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这种情况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孔子生活在中国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盛的历史转折时期。孔子为了复兴破败的奴隶国家,一生奔波,所以被当时所谓的新兴封建主所抛弃。实际上,孔子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熟的传统文化观念,他想以此来应对混乱的政治局面。但西周末年,诸侯国忙于争霸,孔子并没有直接帮助他们的政治军事斗争,所以孔子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忽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持续550年内乱的东周。然而,孔子儒学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善,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使儒生遭受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灾难。肯定这一事件的人说,秦始皇是进步的封建政治家,儒家是落后的反动势力;否认这一事件的人说,秦始皇实行愚昧暴政,打击有知识的学者。前一种说法高举秦始皇,后一种说法高举儒生。这场灾难的背景其实很简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儒生极力主张实行周朝的“分封制”,以获得贵族的世袭权力,而秦始皇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独立,以免重蹈周朝灭亡的覆辙,于是在中国实行了被史学家称为进步的“郡县制”,儒生也因为秦始皇的残暴而深受其害。秦始皇以为这种极端专制的高压集权政治结构是绝对稳定的,皇权可以传给后代。但他没想到,在田间高喊“王侯宁愿有种子”的陈胜,粉碎了他的梦想,使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短命王朝。但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儒家思想迎来了复活的契机。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中国建立了汉朝。汉朝的历史分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和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西汉初年,汉景帝在位时,鲁公国王刘玉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发现了古代的《论语》,孔子的儒学思想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玉贤学《论语》,后又讲学《论语》,将两书合而为一。这是第一次对《论语》进行整理和修订,删去了《问君知》两篇,编号为《张厚论》。由于张瑜是汉成帝的主人,地位显赫,此书受到当时儒生的推崇。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以《张厚论》为依据,参照《论语》和《论语》进行注释。这是《论语》的第二次校订,是现行版本的始祖。汉人视《论语》为传记,汉文帝设传记博士讲授《论语》,成为专门学科。和《孝经》一样,是读书人必读的启蒙书。东汉时,它被列为“七经”之一。

汉代如此重视儒学,使孔子离开了作为“道德”之源的“仁”,无疑是秦暴政的恶果

被肯定。更重要的是,孔子“孝、忠、仁、义”的思想体系,本质上是建立和维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治制度的文化武器。也说明了孔子东周游历的冷落和秦时儒生的悲惨遭遇,纯粹是政治原因而非文化原因。只能说孔子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好的主人。但是孔子应该可以预言他的理想会被后人实现,因为人性本就不是善的,每个人都想独占,都想统治别人,他的理论远比刀枪棍棒高明。所以中国此后的历史就是,无论中国王朝如何更迭,皇帝如何轮替,都只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本土与外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争霸,文化并没有改变。孔子的圣贤牌位一直供奉在香火缭绕的寺庙里。我们看看,汉朝通过三国进入魏晋以后,《论语》被列为秀才,由博士教授。南宋朱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并对四书章句作了注释。朱死后,朝廷把他的《四书句注》列为与五经并列的学官。从元仁宗一直到明清,它被官方指定为科举考试的必修教材。文人为了博取功名,日复一日地讽刺和背诵,影响深远。

在此基础上,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应该从汉代算起,不仅是因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蓬勃兴起,还因为汉族的称谓。这种观点太肤浅了。孔子之前的中国王朝和孔子之后的中国王朝,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婚姻、道德的原则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属于三纲(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一脉相承。唯一不同的是国名和皇帝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大多是“仁与廉之盛,暴与腐之衰”。比如,夏星在大禹的仁政中立国,最终在叛乱中衰落,重操旧业。如商鞅以之仁立国,最后在暴力中衰落,回归周。中国汉代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中国社会第一次文明的鼎盛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其内在的矛盾也暴露出来,并在后期类似的朝代中反复出现,造成社会的恶性循环和停滞。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汉朝跨越了公元元年这个特殊的时代。此时,西方因耶稣基督的诞生而开始了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全面影响的新时代,标志着西方社会第一次文明和第二次文明的开始。第二种文明的特征是:基于对人性恶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文化忏悔和相应的政治结构思考;树立绝对善恶的定义高于相对善恶的标准的观念;追求自然的人权、平等、自由和博爱;实行体现男女平等的一夫一妻制。

以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欧美的复兴。与此同时,随着基督教的日益全球化,西方的科学与理性、民主与人权文化也进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当中国人民面对辫子、裹脚、大刀长矛的西方炮舰时,中国人民从第一次文明的安稳睡眠中猛然惊醒。随着基督教及其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终于在1912年,倡导“民主民权民生”的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正式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这次改朝换代是在文革基础上的政治革命。

然而,男人的辫子好剪,女人的缠足好放,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长期沉淀却不容易去除。所以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外患不断,使中国再次陷入乱世,其处境绝不次于东周的孔子。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形势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是1915至1923年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的文化启蒙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民主与科学”。它摧毁了当时仍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生长和传播了许多新思想、新文化、新伦理。“打倒孔家店”和“万恶孝”是这场运动中的激进口号。作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最繁荣的狂飙突进时代,是中国第一个文明走向第二个文明的起点。

这场文化思想运动的杰出代表是鲁迅。鲁迅选择了文学事业,致力于改造社会、改善生活的思想启蒙工作,把对人类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民族愚昧和软弱根源的探寻,以启蒙人们的觉醒放在“建国”的根本途径上。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在许多革命者热衷于狭隘的种族革命,偏重于政治革命,害了“议会迷”之病的同时,鲁迅却十分重视人的价值和社会功能。他不仅止于政治革命,而且强调思想革命。

鲁迅的“立人”理想——建立“人民的国家”,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禁锢人民思想,压制人性健康发展的启蒙思想的理论纲领。这个节目的最终目标是把中国改造成一个“人性最理想”的国家。鲁迅指出“中国现在有许多双重道德,主人和奴隶,男性和女性,都有不同的道德,还没有统一”(《论坟墓》弗以伊应走慢),这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总结。鲁迅的出现,他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杰出贡献,标志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因为外来侵略危机导致的民族主义高涨,使中国人回避了对本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反思。

在民族存亡之秋,争取民族独立自然成为极具号召力的政治口号。同时,由于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非西方殖民地反抗西方宗主国的意识形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令一些五四精英着迷,比如陈独秀。因为它是来自西方的最新“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