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的兴衰
上导轨轴承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朝代,经济强盛,城市繁荣,文化繁荣,人才众多,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四务为夷。以往对唐朝文明的原因多从人为因素考察,从历史积淀和开明君主身上寻找原因,这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气候温暖时期往往对应着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
然而,这种温暖湿润的环境和文明繁荣的机制的基础是什么?这种机制与历史的积累和开明君主的作用有什么关系?本文拟从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的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历史学家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元、天宝年间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期间,“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非常有趣的转折点,而这一转折点是否与唐代百年气候变化有着内在联系是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一个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时期。
竺可桢先生认为7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主要是根据李树和橘子的物候与作物的生长期进行比较,然后从物候的角度得出结论,挪威雪线和格陵兰冰所反映的气候特征证明了这一点。(注:竺可桢《中国最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第2期,1973。)此后,虽有人对此做了一些修正(注:近年来牟崇兴先生撰写了《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再考证》(气象出版社,1996),系统论述了竺可桢的观点和史料。),但几乎所有的历史地理专著和教科书都遵循朱老的理论,将唐代定为暖期。如马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张补天的《中国历史地理》、邹一林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施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大纲》、张、张的《中国历史理论大纲》等。张嘉诚的《气候变化及其原因》、中国科学院的《中国自然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龚高发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带的变化与生物分布线的演变》、台湾省学者刘的《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等也支持唐代的暖流理论。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否定了唐代的温暖论。满志敏就是一个代表。他最早在1990出版的《历史地理》第八辑中撰写了《唐代气候冷暖阶段及各阶段气候冷暖特征研究》一文,对唐代暖期提出异议,提出唐中期以后转冷新说。随后,在石亚峰等主编的《中国气候与海平面》、邹一林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和《唐代气候变化论》中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主要原因是长安的舒眉、陈皮、驯象有人工保护措施,不能作为气候温暖的指标,重新解释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同时列举了唐代寒冷的诸多证据。最近王政等人提出唐代气候处于乔阿斯状态,不稳定(注:王政等人《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第4期)。)。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总体研究来看,唐代温湿学说的证据更为充分。
(1)满志敏认为:“因此,唐代柑橘经济种植的分布区域与近代相比,并不能得出唐代中国气候比近代温暖,气候带向北移动一个纬度以上的结论。”笔者认为,满志敏先生并没有把国家层面的地方贡赋的位置与北线的分布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割裂开来。一般来说,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成为国家层面的土特产或地税的地区,气候因素应该是非常适合这种植物的,有相当的耐受性,所以只有优良品种才能成为土特产和地税。比如今天的鄂州、象州能种出橘子,却成不了土特产的国民素质。其实,据笔者考证,喜洲位于川西北黑水县。如今这个地区几乎没有柑橘生产,年平均气温9.1度,1月的月平均气温只有-1度,年降雨量827.7毫米,但却是唐代重要的柑橘产区,具有地方贡品的品质。这表明,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4度左右,65438+10月的平均温度高3-4度左右。同样,唐代的霸州、绵州也是柑橘进贡的重要地点。但虽然是今天生产的,但远远达不到当地贡品的质量。
(2)笔者赞同满志敏的结论,即驯服的大象和人工保护的李树、橘子、荔枝、竹子所指示的气候特征的可靠性不高,但在寒冷气候指示记录的认定上与满志敏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我国黄河流域冬季“寒冷”和“大寒”的可靠性不高,因为一方面这里的“大寒”和“寒冷”不是定性的,指示温度可高可低;一方面,恰恰相反,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寒冷”和“严寒”更为正常,但并不是寒冷使它们变得不正常。所以,把唐代这些地区的“大寒”、“寒气”都算进去,意义不大。这和算上中国南方的酷暑一样微不足道。相反,中国北方地区“冬天不下雪”和南方地区“冰冻的河流”等统计数据更能说明气候。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朱和算出的唐代关中地区16年无冰雪,以“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来解释唐朝的温暖是比较可信的。台湾省刘的《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认为:“唐朝三百年间,夏雪大雪和极寒夏霜的年数相对较少,而冬季不下雪的年数竟多达19次,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首”。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专家还表明,唐代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度左右。(注:刘所著《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一书,引自雄著《中国气候的变化》,美国气象社会公报,第55卷,第11期,11月,1974。)吴宏岐还谈到了杨仁怀对2000年以来海平面变化和气温波动的研究,也说明了公元8世纪至10世纪是一个温暖期,当时年平均气温约为1度左右,称为“小高温期”。根据余希贤、段万沙、龚高发研究的气候、雪线、植被,认为唐代年平均气温比近代高1度左右,气候带纬度约为北纬1度。(注:吴宏岐等《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 1。)
(3)唐代地域气候的研究成果也是如此。有学者从河南历史时期的寒冷变化看出,隋唐是“以暖为主,后转冷”。(注:盛福耀《河南历史时期冷暖初探》,历史地理系列之七。陈佳琪等人建立的2000年以来江苏气温变化指数曲线显示,相对温暖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7、8世纪,即中唐以前,这一时期很少有寒冬的记录。(注:陈佳琪等.江苏近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地理科学,第3期,1998。)唐代长江上游荔枝种植的北界比现在高两个纬度,可以推断当时长江上游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2度左右。(注:蓝勇《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的演变与温度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 1。据郭声博考证,唐代成都有荔枝生长,南宋没有。(注:郭声博《成都荔枝与十二世纪的寒冷气候》,中国历史理论丛刊,第3期,1989。)唐代张继的另一首诗《寄》中“木棉花开在江西”,可知唐代成都就有木棉,无论是木棉还是木棉棉,都是一种温暖的植物。今天这两种植物在成都都没有以自然状态存在,说明唐代成都的气温应该比现在高。刘的《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根据杜甫在成都的诗《吟雨》谈到了农历四月的阴雨天气,认为成都在春夏之交没有阴雨天气,这也说明了唐代的成都更加温暖湿润。据新唐书和舒曼介绍,滇浙蚕的生长期一般在正月出生,二月结茧。我们知道,蚕对温度要求很高,月均温度低于20度,可能会受到影响。最适温度为16度至21度,当温度降至7.5度以下时,它们将进入休眠状态。可见蚕的最适温度期比现在早得多,说明云贵高原当年的年积温比现在高。《舒曼》卷七所载歌,荆州南部、滇池西部的农耕节气,历代争论很大。笔者通过对比昭通坝子和滇池坝子的节气发现,唐代水稻在农历三四月播种,八月收割,而现在这些地区在农历四月底播种,十月收割。可以看出,现在水稻生育期推迟、延长,说明云南某一时期活动积温减少,作物生长期缩短。
(4)唐朝不仅温暖,而且是一个非常潮湿的朝代。竺可桢的《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一文,统计了中国历代的旱涝,说明唐朝是一个干旱相对较少的时代。陈·《中国历代天灾人祸》第二卷中的统计表明,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水灾比例最高的时期,这可能与当时降水充沛有关。卢伟光的《华北大旱论》(地理,第一卷,第二期,1937)认为,汉唐时期,长城以外的河流在今天普遍丰沛。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从公元630年到834年的200年是过去3000年中最长的多雨期。(注:王翔、王,中国中原地区近五千年的气候变化,中国科学系列B,1987,1。)可见唐朝的气候确实比较潮湿。
总之,在中国2000年的历史中,唐朝是一个温暖潮湿的时期,这似乎是可信的。
一二
2.暖湿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王子今先生曾研究秦汉时期气候变化与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两汉时期气候由暖转冷与移民运动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大体一致的趋势,关中与华北平原、江南的户籍变动与河灾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相关性。(注: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化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第2期,1995。这说明气候变化对秦汉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东亚高纬度游牧地区(沙漠南北)、中国中纬度传统农业区(黄河流域)和南方低纬度欠发达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影响巨大。
(1)对东亚高纬度游牧区的影响。研究表明,游牧民族的生存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气温波动和降雨量变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迄今为止,草原地区的“白色灾害”仍然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生产力较低的中世纪,传统游牧民族比当时的农业民族更依赖自然。研究表明,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一些地方牧草产量与夏季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0.68。1980夏季低温少雨使牧草生长期缩短了五分之三,气候寒冷导致一些地方冬春牲畜死亡率高达90%。(注:内蒙古镶黄旗气象局等.牧草生长气候条件研究,中国草原,第2期,1984。这种温度波动往往会影响游牧民族的迁徙模式。中国高纬度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寒冷时期形成了周期性的南进总趋势。相反,如果气候比较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好,游牧民族生产比较正常,社会往往比较稳定,对华南农业民族的影响也比较小,华南农业民族北方的压力也比较小,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2)对中纬度传统农业区的影响。根据倪的研究,历史时期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干冷,造成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南撤,干旱、半干旱地区南扩,农牧区南移,使适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成熟减少;同时,也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效益下降;北方水稻种植萎缩,单粒产量下降;同时,经济作物和经济动物的分布南移(注:倪著《论气候变化对古代华北农业经济的影响》,农业考古1988 1。)。反之,如果气候变暖变湿,农牧线北移,农业面积扩大;气候变暖往往会降低自然灾害的频率,使农业生产相对稳定。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成熟系统增多,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增加;单季作物由于气候湿热,可能生长期较短,在提高单季产量的同时,为提高复种指数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水源更加丰富,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而竹子和桑树在北方长势较好。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产出多样性往往使北方地区有更多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也就是说,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温暖湿润的气候往往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础。
(3)对低纬以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响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地理的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范围远小于中高纬度地区,也就是说,长江流域特别是珠江流域的气候变化范围较小,对环境影响不大。一方面,南方地区下垫面相对更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坝,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在古代和中世纪,一些地区还处于原始生态状态。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为因素对这些地区发展的影响往往更加明显。王子今先生曾认为,东汉以后日益干旱寒冷的天气是长江中游长沙、桂阳、零陵地区湖口发展的自然条件,使“低湿”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理论上看似合理,但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唐朝比东汉魏晋南北朝更湿润,南方地区更发达,“卑微潮湿”的环境得到改善。事实上,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南方地区更加干燥和寒冷,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会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南方地区的发展仍然可能受到南北文明大转移的影响,人为因素可能更大。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理论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减弱。但根据柏杨等人对近百年来我国亚热带地区农业气候带界线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北界波动了两个纬度,其中双季稻北界1纬度,柑橘北界近1纬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注:柏杨等,“近百年来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气候带界线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第3期,1993。可见,长期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直到现在都不可小觑,更何况是在唐代。
(二)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牧分界线北移,农业面积扩大。到了唐代,随着气候变暖和一些人为因素,农牧区北线北移。据学者考证,战国至西汉初年,从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经过陕北、陇东的泾河、渭河、北洛河上游,山西西北部晋陕峡谷盆地南缘的龙门山,东北沿吕梁山、恒山,连接燕秦长城至辽宁,有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汉武帝在位期间,征服北方匈奴,建立四十四郡。农垦区北移,农牧业北线移至西大河套、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西乌兰布沙漠、贺兰山,北至阴山山脉,东至长城沿线。但自东汉以来,北方民族南迁,打乱了农牧区的界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农牧过渡带。(注:邹一林《中国历史地理》(161),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据考证,到了唐代,农业与畜牧业的界限变成了农耕区与半农半牧的界限,并向北移动。比如东段北移至燕山山脉以下,西南端向南延伸,到达龙山以西,东北端也可延伸至辽河下游。半农半牧区和牧区也形成一条分界线,即西起阴山山脉至居延海,东至燕山山脉。在这种情况下,在农业地区形成了一些发达富裕的地区,如泾渭下游、汾水、涑水流域、罗易和黄河。在半农半牧区,已经有了相当的农业基础。(注:史念海《隋唐农牧区变迁及其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这不仅扩大了唐代的农业地区,而且在农业地区和牧区之间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使唐代的边防得到了一定的地方物资的支持,增强了经济实力,加强了军事防御,使社会更加稳定。这不仅直接有利于唐代的经济发展,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宋元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少雨,以畜牧业为主,经济落后。但到了唐代,在西域驻军屯田,导致西北陇右地区兵戎相见,桑麻凋零于野(《资简》(卷216)。),西北丝绸之路也很通畅。
(2)农业经济作物北线北移,产量多样性更加明显。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唐代农业经济作物的北界偏北,如水稻、蚕桑、竹子、柑橘等。这样,产出的多样性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倪对张的引种研究表明,历史气候温暖期黄河流域种植单季稻,双季稻可向长江两岸推广。寒潮期间,淮河流域普遍种植单季稻,而双季稻在岭南地区更为常见。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可引起单双季稻种植面积的南北变化,变化幅度约为两个纬度。(注:倪《论气候变化对古代华北农业经济的影响》,农业考古1988 1。据研究,唐代黄河流域广泛开发水田。水稻种植西起河西走廊,北至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岭、淮河,东至大海。北线比前后更北,分布区域更广。(注:邹一林,《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制约》,《复旦学报》第3期,1985。)在唐代,黄河流域也是重要的蚕桑产区,包括河南、郑州、汝州、滑县、汴州、松州、周琛、徐州、兖州、密州、周国、襄州、潍州、周贝、幽州、冀州、肇州、安东、晋州、汾州、戴夫。(注:赵丰《唐代蚕桑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理论丛书》第2期,1991。作者认为,高纬度地区蚕业的发展是唐代气候温暖所致。唐朝时,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的竹林。宋代在北方地区发现了一些竹根,可能是唐代留下的。北宋沈括《孟茜笔谈》(卷21):“近年兖州永宁关河堤崩,埋于地下数十尺,土下寻笋林。百茎相连,化为石。”南宋罗大靖《河林宇录》卷四说:“听说秦无竹,年有山崩。所以说古代就有竹子产生。”所以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一些县都有竹监。这种北移的趋势在西南地区也有所表现。如前所述,唐代荔枝的分布北移了两个纬度,中国西南的柑橘种植中心比现在高两个纬度,五代和北宋的食用粉蕉(M.paraddisiala var sapientum)和观赏蕉(Musa basjoo)在中国的分布也比现在偏北。)我怀念唐朝。
在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更加丰富。据王立华先生考证,中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水环境尚好,河湖鱼类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注:王立华《中世纪北方地区的水环境与渔业生产》,《中国历史理论丛刊》第4期,1999。)
(3)可增加作物生长时间,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提高复种指数。由于气候暖湿,热量条件好,唐代农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时间增加,唐五代暖湿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现在长10多天。(注:龚高发等《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纪念科学家竺可桢文集,195至212,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据郑考证,唐代小麦多在4月收割,宋代多在5月收割。同样,唐代两税的征收时间也比宋代早了一个多月。(注:郑·《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小麦收获时间的推迟必然会影响复种轮作中其他作物的生长。
双季稻唐代流行于岭南,唐宋时期也流行于重庆涪陵。故《玉帝纪胜》卷174引《桂陵录》:“五月半早稻熟时,可食新。七八月份就收割完了。”同时,唐代涪陵地区出产荔枝,品质优良,也说明当时当地气候比现在温暖。
《舒曼》卷七曰:“南有丛衢、靖州,西有滇池。当地风俗只以水田为主,麻、豆、粟、黍在镇上不能生长。稻田一年熟一次,八月收割水稻,十一月之交稻田种大麦方便,三四月熟。大麦收割后,也种粳稻。”小麦种在山上,12月下旬收割,比如3月小麦和大麦同时收割。“这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稻麦两熟制。也有学者谈到了唐代长江下游的稻麦两熟制。唐代稻麦两熟制的推广,可能与唐代气候温暖湿润,作物生长时间增加有关。
不难想象,可以增加农作物的生长时间,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自然有利于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4)提高了单季产量,增加了粮食总产量。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温暖的气候降低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而温暖的气候本身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得唐代许多粮食作物的产量都有所增加。据武辉先生考证,我国古代粮食亩产以元代以前的唐代最高,达334斤。(注:吴辉《清代粮食亩产量测算》,农业考古1988 1。)王政等研究表明,唐代中国北方税粮比例占75.9%,北宋中国北方为54.7%,农田仅为31%。后来北方耕地占全国的比重高于税粮,说明温暖期北方土地生产力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后则相反。(注:王政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第4期,1996。)
(五)水利建设成就显著。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纬度的中国黄河流域。研究表明,中唐以前,北方地区水利工程完全恢复,并新建了一些灌区。尤其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据李建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记载,唐代水利工程有253项,宋代有1048项,但唐代北方地区有103项,宋代北方地区只有78项。这说明唐代北方地区的农业水利建设十分突出。这对以北方为核心地区的唐文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唐以后,我国南方水利建设继续发展,湖田、沙田、莆田、社田、梯田等土地利用形式已被频繁记载。其中最显著的是太湖流域汤浦圩田的形成(注:中国农业科技史稿,梁家勉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南方的水利建设高潮在宋代继续,而北方的水利建设在宋代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成就不大,拉开了南北差距。
(6)由于国力强大,南方地区的发展得到了保障。总的来说,与宋朝相比,唐代北方地区的经济还是很发达的,综合国力还是很强的,为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工具的生产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唐朝以前,农具的发明和改进都是围绕着旱地技术的耕作和灌溉。自唐代以来,由于江东犁的定型,水田农具不断发展,为华南水稻种植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水稻种植的普及,南方土地进一步成熟,水稻土增多,华南农业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使唐代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发展时期。
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据考证,唐朝人口高达7722万,每平方公里20多人。)耕地面积从800万到850万公顷不等。(注:王绩《隋唐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人地比在10到8之间。(注:朱著《论人地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人地比在8到10之间,可能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合理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的文明发展具有继承和积累前代历史发展的功能。)当时有“四海之内,山绝山沟,雷也满”(注:《元慈山志》卷七《问士》)。)就连西北相对干旱的陇右地区,在初唐时期也是“相向而行,桑麻为野”。(注:《资鉴》卷二一六。)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社会发展被誉为“路不拾遗,行不丰粮”和“千里之行,不持边”。(注:汤玉林,第三卷;《通典》卷七。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唐朝在科举、疆域、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方面的成就,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唐朝的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页,这是以唐宋盛世为基础的。
二
二
1.唐宋时期气候由暖转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根据满志敏先生的研究,以百年为尺度,唐代气候可分为两个时期,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从8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各种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移抬升旱情,春季则有所延迟,最早和最晚的霜冻和降雪出现的时间或早或晚。从对江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来看,气候带比现代多南一个纬度。(注:满志敏《唐代气候变化的阶段及特点研究》,《历史地理》第8期)。朱对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也表明,唐德宗贞元时期(785-805)前7、8世纪气候以冬季温暖为主,气温偏高。唐末,也就是贞元后9世纪,以寒冬为主,春秋也有霜雪为害庄稼的现象。这段相对寒冷的时期一直持续到五代。(注:朱、、,关中地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 1。陈佳琪的研究表明,近两千年来最温暖的气候是在7、8世纪,也就是唐朝中期以前,但在晚唐和北宋是寒冷的。(注:陈佳琪等.江苏近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地理科学,第3期,1998。盛福耀对河南历史气候的研究也表明,晚唐转冷。(注:盛福耀《河南历史时期冷暖初探》,《历史地理》第7辑。)温欢然的《8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示意图》也显示,6 ~ 7世纪中叶以前气温偏高,之后开始下降到10世纪。(注:温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的变化》,科学出版社,1996。根据王政的研究,从880年到1230年,气候是混乱的。880年后,季风退却,中国东部沙漠化加剧。总的来说,近2000年前期相对偏暖,后期相对偏冷。(注:王政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第4期,1996。)也就是说,880年到1230年这300年是气候变化的过渡期。但以今天的气候标准来看,仍然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世纪暖期。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时期是从温暖湿润到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其中8世纪中叶和12世纪是近300年来两个明显的突变时期,12世纪的突变在规模上应该比8世纪更大。
早在20世纪初,亨廷顿就在他的著作《e .亨廷顿,亚洲的普勒》中提出了这个观点,波士顿,1907。